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猪蓝耳病发生的主因与防控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王伟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的畜牧业发展越来越快,逐渐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养猪业的发展速度较快,但是其在养殖过程中突发的各种传染疾病也限制着其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尤其是猪蓝耳病感染范围广,是一种毁灭性较大的传染性疾病。基于此本文针对猪蓝耳病的流行特点、发生原因、預防与治疗措施进行综述,以期对该病的综合防控有所参考。
  关键词:猪蓝耳病;流行特点;原因;防控技术
  猪蓝耳病又称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该病主要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引起不同年龄段的猪只发病,不同性别、年龄、品种的猪只均为易感宿主,尤其对刚出生仔猪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直至呼吸衰竭而死,可导致大批量死亡。即使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感染的仔猪耐过后,生长发育也会受阻,甚至发展成为僵猪,妊娠的母猪主要表现为死胎、流产等。因此,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成为危害养猪业主要的传染性疾病。该病为烈性传染性病毒病,目前无有效的治疗药物,只能用疫苗进行预防;因此,减少该病的发生与流行,降低猪只的死亡率,降低经济损失,提高经济效益,做好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防控具有重大意义。
  1猪蓝耳病流行特点
  猪蓝耳病是一种由不同致病性的病毒引起的急性、热性、传染性疾病,该病可以感染不同年龄阶段的猪只,尤其出生仔猪和妊娠的母猪感染率和死亡率可达100%,成为危害养猪业主要的传染性疾病之一。当妊娠的母猪感染猪蓝耳病毒后可以导致严重的繁殖障碍性疾病,可以导致流产、死胎等。根据猪蓝耳病流行病学特点可分为急性型、慢性型和隐形性型猪蓝耳病3种类型。
  1.1急性型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
  急性型流行特点是发病比较急、死亡率较高,仔猪的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耳朵为蓝紫色,伴有呼吸困难,甚至严重的呼吸障碍。怀孕的母猪流产,早产或者产下死胎。死亡率在80%以上。
  1.2慢性型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
  慢性型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发病比较缓慢,死亡率比较低,母猪的繁殖率也降低,仔猪的生长速度也极为缓慢,严重影响着仔猪生长发育,免疫降低可以继发相应的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
  1.3隐性型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
  猪只患有隐性型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时,一般的不表现任何的临床发病特征,个别的猪只可能出现呼吸道症状,但是感染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猪只可以向外界环境中排毒,引起其他猪只的感染,但也会引起健康猪只呼吸道疾病,同时也可以导致其他健康猪只的免疫力下降,继发其他疾病。
  2猪蓝耳病发病原因
  2.1饲养管理不当
  由于饲养管理不当,如饲料存放的温度、湿度、通风控制不当,导致饲料发生霉变,猪吃了变质饲料后,导致免疫力降低,引发猪蓝耳病的发生与流行,同时,猪只的免疫力降低相应的也使得其他传染性疾病得到了流行的机会。
  2.2预防意识差
  现阶段养殖行业基本处于乡镇地区,文化较低,缺乏相应的疾病免疫概念,导致相关疾病疫苗免疫不当或不健全,引起相关传染性疾病的发生与流行,尤其是蓝耳病毒疫苗免疫接种。还有部分地区也没有配备相应的动物防疫站,缺少防疫观念。
  2.3饲养环境因素
  猪舍阴暗潮湿、猪群过度拥挤,再加上通风不好,且温度过高,容易引起仔猪抵抗力降低,易感相应传染性疾病。猪场中的环境消毒不到位,也引起相关疾病的发生与流行。
  3猪蓝耳病综合防控措施
  3.1实施疫苗免疫
  疫苗免疫是当前防控猪蓝耳病的主要手段,首先在引种的过程中进行合理检测与检验,对引种过来的种猪进严格检疫与隔离,确定无携带相应传染性疾病后,可以混群饲养,同时还要按照免疫程序对仔猪进行蓝耳病毒疫苗的免疫,减少外来引种时带来相关疾病的同时也避免猪蓝耳病的发生。
  3.2加强平时的饲养管理
  保持环境的干净卫生,对猪舍进行定期消毒,不留死角,对于猪只的粪便进行无公害化处理。保证饲料的质量安全,同时饲料中不合有毒物质,满足其营养需求,促进仔猪健康成长。
  3.3科学处理病死猪
  病猪或者死猪都有可能影响整个猪群的健康,甚至也会使人感染上疾病,如果人不小心误食了病死猪肉,病毒有可能通过猪肉传染上人,破坏人的免疫系统,使人产生各种不良反应,从而对人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
  参考文献:
  [1]李芳萍,唐凯,杨帅蓝耳病防控效果报道[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8(09):115-116.
  [2]周志忠猪蓝耳病防控现状及综合防控措施[J].湖北畜牧兽医,2018,39(05):28-2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4257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