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职电子专业实训课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扈洪彬
[摘 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的教育发生了巨大的革新。中职院校作为我国教育体系下的特殊组成部分,承担着培养专业应用型人才的重要责任,是今后广大企业的员工来源之一,要求学生拥有充足的专业能力以及创新水准。但是就目前来看,我国的中职教育体系尚且存在诸多问题,尤其是在专业课程实训方面,如果教师不能解决这些存在于专业实训中的问题,必然会严重影响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以电子实训专业作为讨论主体,简要分析影响我国中职院校学生创新能力的问题所在,同时提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解决策略,以求广大教育单位能够充分提高专业实训课程的地位,有效强化学生的专业能力。
[关 键 词] 中职院校;电子专业;实训课程;创新能力;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24-0198-02
在最近几年,我国的教育发展速度飞快,并且相关法规文件更是对广大教育单位有了明确的要求。在我国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明确表明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我国后续发展的原动力,同时也是我国经济增收的重要举措,广大教育单位必须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此来贴合社会发展需要,提升我国的经济发展速率,同时也是有效强化我国中职院校建设的重要举措。因此这就要求广大中职院校能够充分贴合规定需要,积极推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此来提高校园内部的人才质量,为后续教学工作提供推进力。电子专业是广大中职院校中的专业之一,专业人才最终通常会进入广大电力企业之中进行工作,因此电子专业与公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如果中职院校想要有效提高相关人才的建设,就必须全面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正确开展实训教学工作,将其与理论课程相互结合,同时全面深化实训环节以及提高实习环节在教学中占据的地位,以此来全面提高学生对相关知识内容的理解,深化学生的实践能力,保证学生能够充分融入今后的岗位之中。
一、影响中职电子专业学生创新能力提高的原因
(一)来自学生个体方面的原因
首先,许多学生的学习兴趣较低,不愿意深入学习之中并且学习意识薄弱,常常会因为外界事物而失去动力。中职院校是我国的特殊教育体系,其生源组成并不好,并且其中的孩子多是来自农村地区,对信息教育的认知程度颇为浅显,而且在后续的教学过程中不难发现,许多学生根本无法理解老师所讲解的知识内容。来自家庭方面的教育过于稀少,致使学生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甚至会产生厌学。学生的综合素质明显较低,并且有许多学生进入中职院校学习并非是自己的意愿。因此许多学生的创新能力受到严重阻碍,在学习过程中,只是希望能够按部就班地学习。
其次,学生的自主探究欲望较低并且过于懒散。中职院校中的许多学生都不具备充足的理论认知能力,而且大多数学生长期处于教师的传统教育模式之下,即便教师目前正在紧跟新课改的潮流,但是依然有大量的学生无法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在学习过程中投入力度明显不高。尤其是在实训课程中,由于大量环节都是需要学生自主动手的,因此学生常常会无所适从,不知道该从何下手,如此一来,教学效率以及实训课程质量也就随之降低。
最后,学生的想象能力以及思维能力较弱,定势思维现象過于严重。上文说过,中职院校中的学生来源通常都是一些成绩不高的学生,由于学生长期处于应试教育之下,因此常常认为成绩是唯一判断能力的标准。长此以往,学生必然会遗忘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只注重于全面提高自己的知识掌握水平,学生的自主性难以充分发挥,最终学生的思想层次受到影响,创新能力无法获得提升。
(二)来自教育单位的原因
首先,虽然在新课改之后,我国广大中职院校开始花费时间设置实训课程内容,但是许多教师或校领导却并未意识到实训课程的重要性,并未将创新能力的培养工作融入其中,致使许多学生受到了打压。在以往,实训课程都是利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师按部就班地指引学生进行相应的理论操作,学生所在实训课程中学习的内容主要就是相关的理论知识以及电工操作技巧,学生在实训课程中的主体地位明显较低,教师为学生提供相应的知识内容,学生在这样的实训课程环境之下,完全无法展开相应的自主探究工作,缺少相应的质疑精神,学生根本没有相应的自主空间。
其次,实训课程的评价模式存在问题,并未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在以往,教师所执行的实训课程评价存在严重的教学问题,所为学生开展的评价模式仅仅从学生是否正确方面开展,也就是说如果学生的操作结果与答案有所偏差,那么教师为学生展开的评价就是错误,相反则正确。这种单一化的评价模式使学生的学习水平受到了严重影响,同时学生根本无法深刻了解相应的知识内容,学生在具体学习过程中,根本没有体现自己的主体地位,如此一来必然会严重影响学生的正常成长,进而影响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二、中职电子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实训课程需要转变形式,着重激发学生潜能
在电子专业的实训课程建设过程中,教师必须全面深化学生的相关知识能力,转变当前的实训课程教学形式,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深化学生的创新能力,帮助学生朝着多样化方向发展。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教师需要转变旧有教学手段,将实训课程的主体放在学生身上,同时利用启发式以及探讨式实训模式,深化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让学生能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有所成长,全面强化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以及创造能力。创新能力主要依托创新活动发展,是学生创新意识的最终发展方向,教师需要关注每一名学生的具体需要,深化学生的具体发展,同时教师还必须深入学生群体之中,与学生进行交流,帮助学生摆脱旧有应试教育的影响,深化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教师还需要在实际生活中深化学生对相关知识内容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以及探索欲望,让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之下展开自由探索,帮助学生从质疑中成长,最终形成创新意识。 在实训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深入电子市场之中,以此来明确相应的电子元件的外形以及其功能,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意识,帮助学生领略本专业的魅力所在,同时这也能为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涯提供铺垫。另外,教育单位可以每隔一段时间就安排全体电工电子类专业学生进入当地的电子博览会之中,领略各种先进新颖的电子仪器,帮助学生拓宽视野,这样有助于全面强化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教师需要转变自己的角色,深化学生的主体地位
实训课程作为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以及应用能力的重要课程,本应要求学生作为课堂主体,并以此来展开相应的学习工作,但是在以往,教师并未充分意识到这一点,因此学生的创新能力提升较低。教师如果想要全面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必须转变自身的角色,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体现出来,要求学生在实训课程中开展相应的操作活动,深化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任何教学活动都需要学生具有积极性,所以教師必须着重深化教学课堂建设,为学生提供更加完备的学习体验。在具体的实训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将电工电子专业的内容引入实训课程之中,为学生提供充足的电子产品零件,并要求学生自主探究安装方法,充分利用自己的理论知识储备来完成操作。电子产品安装工作是培养学生的重要手段,其作为学生的基础操作课程,能够全面提高学生对电子产品装配方面的认识,深化学生对电子课程的兴趣,大幅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动手能力。
(三)利用多元化教学评价,深化学生成长
教学评价是课堂的重要环节,能够帮助学生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因此要求教师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能够利用多元化教学评价来深化学生成长,对实训课程的评价结果,不应该只有正确以及错误两种,而是要求学生能够自由自在地表达自己的看法观点,教师需要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说出自己的看法,对每一个学生的不同见解,教师都应该给予充足的鼓励。学生既然有勇气说出来,那么其必定是胸有成竹,如果教师直接否认,必然会打击学生的自信心,所以这就要求教师能够建设相对完整的教学评价机制,从学生的想法入手,寻找其中的闪光点以及不足之处,并将这些内容全部讲述给学生,在完成之后,教师还可以补充一句“这次很好,但是其中有些小问题”。这样一来不仅仅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自信心,还有助于学生理解自身的不足所在并对其进行纠正。
表面组装技术(SMT)是目前我国电子制造产业下的重要内容,因此教师在实训过程中完全可以将其引入其中,SMT实训课程将会有效提高学生对表面组装零件、电路材料等内容的了解,在教学评价过程中,教师完全可以从学生的设计、组装手法、组装质量等多方面着手,以此来为学生提供多元化教学评价,帮助学生成长。
总而言之,创新型人才是我国的重点需求,同时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需要。而电子电工专业的人才极为稀缺,并且是当前时代下最具活力的重点内容,这就要求广大中职院校能够全面深化电子专业课堂组成,将理论课程与实训课程相互结合,让学生能够充分融入实训课程之中,利用自己的探索欲望来展开相应的学习,久而久之必然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进而帮助学生形成相对完整的创新能力,为我国今后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参考文献:
[1]卢陈婵,陈晓燕.巧用移动学习平台,有效拓展实训课程的教与学:基于信息化背景下中职课堂教学变革的探索[J].职业教育(中旬刊),2019,18(1):79-80.
[2]鞠兴祥,陈爱午.校企合作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实施效果对比:以中职院校《金属加工与实训》为例[J].南方农机,2018,49(21):108.
[3]黄立皓.中职信息化教学在物流单证实训课程中的使用探究[J].信息记录材料,2018,19(3):153-155.
[4]龚小花.中职电工实训课程中项目教学法的应用研究[A].《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科研成果集(第十二卷)[C].《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总课题组,2017:4.
[5]林将毅.中职工业产品设计课程“服务换技能”实训模式的构想[J].职业教育(中旬刊),2016(7):16-18.
◎编辑 张 慧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4371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