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数形结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谷淑萍

  【摘要】目前,随着新课改的深化,人们对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数形结合思想的运用是一种有效方式。因此,将对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运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具体的运用策略,希望可以为相关工作者的研究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数形结合思想 数学教学 问题 策略
  进入新时代后,人们逐渐认识到了数学思想在教学中运用的重要性,特别是数形结合思想。而小学数学知识有着一定抽象性,这使得学生学习起来较为困难。因此,必须了解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运用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相关措施的实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降低学习难度,从而为学生更好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运用中存在的问题
  (一)数形结合思想未普及
  通过调查可知,目前仍有10%左右的小学数学教师没有认识到数形结合渗透的重要性。同时,一些教师依然使用传统方式进行教学,并实行题海战术,这使得学生只能机械认识书本概念,而无法深入了解数学问题本质,不利于学生解题正确率的提升。
  (二)教学内容选择不合理
  受到先前教育的影响,小学数学教师大多在图形与几何这一领域中渗透数形结合思想,在数与代数、统计与概率以及综合与实践等领域中则较少运用,而这也就给学生学习带来了不良影响,不利于其更好掌握数学知识。
  (三)课型选择存在偏差
  调查结果显示,在对数形结合进行渗透时,有68%的教师选择新课,21%的教师选择习题课,而仅有2%的教师选择复习课。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无法通过实践进一步应用数形结合思想,不利于其学习水平的提升。
  二、加强数形结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的策略
  (一)加深教师认识
  要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更好渗透数形结合这一思想,教师就必须加强学习,提高自身对其的认识,并主动将其运用到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两种途径加深自身对这一思想运用的认识:一方面,促进数形结合渗透观念的形成。通常情况下,教师会产生这样的误解,即小学阶段的学生只需要初步认识数与形即可,而不需要对数形思想进行渗透,但这一思想的运用可以为学生更好学习数学知识、解决问题提供帮助,对学生数学思维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教师必须正确认识教学目的,加强对学生数学思维与能力的重视,并通过数形结合思想的渗透,促进学生进一步理解数学意义。另一方面,加强理论学习。教师应该通过对数学史与数学哲学相关书籍的阅读,促进自身系统教学观念的形成,并加强对数形结合相关书籍与期刊的阅读,形成系统化认识,提高自身数学思想渗透能力,从而更好地将数形结合运用到实际教学过程中。
  (二)严格遵循应用原则
  为了更好应用数形结合思想,小学数学教师应该严格遵守针对性、参与性等原则。一方面,针对性原则。在解题过程中,数形结合可以分成“以数解形”与“以形助数”两种,其中以数解形主要涉及到空间与几何内容,如运动测量、图形认识等;而以形助数则在数的认识、分析以及运算等过程中有着广泛运用。因此,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对教材内容进行合理分析,针对教学内容合理选择数形结合渗透点、方法以及工具,并结合学生实际学习情况与心理特点,以此来促进教学水平的提升。
  另一方面,渐进性原则。小学教材内容是呈螺旋上升的,這也就意味着教师应该遵循渐进性原则对数形结合进行渗透,而随着教学内容的变化,数形结合思想内涵也在不断丰富,所以教师必须反复渗透这一思想,只有这样,才能加深学生对这一思想的认识,并真正将其运用到实际问题解决中,从而促进解题效率的提升。例如,在讲解六年级上《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为了让学生更好掌握加减法则,教师应该通过长方形、圆以及正方形等能够等分面积图形的演示,让学生了解异母分数的加减过程。这样,在直观观察与亲自实践的作用下,学生可以更容易记住相应的运算法则。由此看出,在对较为抽象的数学知识进行讲解时,如数学复杂命题、概念以及规则等,教师应该遵循针对性原则与渐进性原则,合理选择数形表征,并通过二者间的转化,为学生明确复杂数概念与数量关系提供帮助,减轻其学习负担,以此来增强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三)实现多样化渗透
  首先,在新知识中渗透。在接收新知识时,学生极易对教师分析、解决问题的方式与步骤进行模仿,因此,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让其通过探索找出新知识中蕴含的思想。一方面,教师可以利用数学符号对数形结合进行渗透。例如,小学数学学习中会涉及到1、2、+、-、s、t等数学符号,但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不具备较强的抽象思维,这使得其在学习特定抽象符号与语言时会遇到较大困难,所以,教师必须加强对数形结合思想的渗透,引导学生把数学符号和实际物象有效结合起来。例如,在最开始学习符号语言时,教师应该让学生通过对课本、书桌等的观看,了解到长方形图形表征。又如,教师可以利用一本书、一个苹果等引导学生对抽象数字1进行初步认识,并深入了解其内涵。另一方面,教师可以采取图形对比的方式。例如,在讲解六年级上《扇形》时,教师可以对扇形正反例进行展示,让学生做出判断并给予其及时回馈。这样,在假设与判断过程中,学生会逐渐认识到扇形本质属性,即由两条半径与一部分周长围成的一个封闭图形。由此看来,在对数学概念知识进行讲解时,数形结合思想的渗透,可以为学生正确认识扇形概念奠定良好基础,有利于其数学学习能力的提升。
  其次,在复习课中渗透。将数形结合思想运用到复习课中,可以为学生明确数学知识联系提供帮助,有利于促进其完成数学体系的形成。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对数轴的利用,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正负数、四则运算以及近似数等知识。以正负数为例,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找到0在数轴中的位置,并让其明确0的右边是正数且数字逐渐增大,0的左边是负数且数字逐渐变小以及0不是正负数。又如,在讲解近似数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数轴对小数点后几位进行精确认识。以1.5与1.50为例,若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那么这一数字应该在1.45到1.54范围中;若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那么其应该处在1.495到1.504范围内。这样,学生就不会产生是否应该把末尾0去掉的疑惑。
  最后,在问题解决中渗透。以五年级上《确定位置》为例,教师可以以“列的意思”这一问题进行导入,让学生融入到教学活动中,并以某一学生为例,让学生在点子图中找出这一学生的具体位置。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从教师角度出发,找出自己属于第几行、第几列,并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简练表述出来,如3列2行或者是(3,2)。这时,教师可以引入笛卡尔数对的概念,并让学生将自己的位置读出来。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教师利用学生方位描述这一方式,让其对行、列相关知识进行提取,并迁移到点子图学习中,以此来扩充学生对坐标系的认识。这样,通过数形结合思想的渗透,学生可以更好地认识刻度单位、参照物等概念,能够为其后续函数图形与直角坐标系的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综上所述,加强数形结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已经成为了一项重要工作。因此,必须重视这一数学思想,并通过加深教师认识、严格遵循应用原则以及实现多样化渗透等措施的实施,提高教学质量与水平,增强学生数学素养,从而促进其更好更快发展。
  参考文献:
  [1]蒋媛.数形结合,数学活动经验积累的另一面——以“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为例[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22):116.
  [2]孙喜兵,杨俊.基于数形结合的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策略[J].科学咨询,2018,(11):41.
  [3]吴兰.“数形结合”思想融入小学数学课的实践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8,(43):13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4440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