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体育教学课内外一体化改革探索与实践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推动大学体育教学改革满足教育改革的需求。大学体育教学改革中引入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方法,融合体育课堂内外并丰富教学内容,既满足大学生体育锻炼需求,又可以增加大学生身体素质。有鉴于此,本文分析大学体育一体化教学内容与作用,阐述大学体育课推行课内外一体化改革的措施,推动体育教学质量的提升,采取一系列措施推动大学体育教育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
關键词:大学体育 教学模式 课内外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G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9)08(c)-0017-02
近些年,我国社会经济迅速发展,民众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升,但相应的青少年身体素质却在逐步下降,推进大学体育教学改革已成为必然。大学体育教学改革中引入课内外一体化模式,可以培养与提升学生体育健康意识,并激发大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形成良好的课堂体育氛围,并丰富课堂内容与方法,在高校内部形成浓厚的体育氛围。
1 课内外一体化教学内容分析
课内外一体化教学,这是针对我国大学体育教学现状提出的教学方法。我国传统体育教学模式将课程分成两部分,即课内训练与课外活动,但受到体育课堂时间限制、课外训练简单等因素影响使得体育教学目标无法顺利完成,这也不符合我国体育教学标准,也无法满足不同类型大学生的体育需求。在这样的背景下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被摸索出来。
课内外一体化教学以传统体育教学模式为基础,对课外活动部分进行扩充,利用学生课余时间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各类体育活动与训练,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选择合适的体育项目,同时将课外体育活动的成绩与体育课程成绩联系起来。这种新型教学模式满足学生体育学习的需求,又可以与学生的体育特长联系起来,实现体育素质与兴趣的有效结合。大量实践表明,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满足我国大学体育教学需求,有助于推动大学体育教学质量的提升,为社会输送身体素质过硬的应用型人才。
2 大学体育课内外教学的优势
2.1 繁荣大学体育文化
利用课堂内外体育互动结合的方法,指导学生开展各类基础训练,如基础技术训练、体育竞赛等,让学生对体育文化有一个更清晰的了解与认识,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的参与体育锻炼,在高校内容形成积极参与体育运动的良好习惯,提升大学生整体身体素质,并在高校内部形成优秀的体育文化。
2.2 树立终身体育意识
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转变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重视大学生体力与技能发展的需求,同时注重大学生各方面能力协调提升,并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如团队合作能力、责任能力等。大学生通过参与体育活动或比赛,可以帮助大学生养成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大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树立终身体育运动意识。这样即便以后走上工作岗位,也会保持体育运动的好习惯,保持良好的身体素质。
2.3 顺利完成教学目标
大学体育教学中引入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可以满足大学生课堂内外体育活动的需求。体育教师要持续学习丰富自身知识储备,并提升自身技能水平,实现教学水平的提升,提高体育课堂教学质量。同时,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尊重学生主体性地位,可以激发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兴趣,提升大学生身体素质与抗挫折能力。新教学模式下,学生也可以更快掌握体育知识点,提高综合素质,最终帮助教师顺利完成教学目标。
3 大学体育教学中课内外一体化应用分析
3.1 打破常规体育教学,引入俱乐部的模式
我国大学体育教学分成课内与课外两部分,课程安排基本都是选项教学,即学生们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选择体育运动项目进行学习,其主要目标都是提升大学生身体素质与培养终身体育意识。近几年高校中开始引入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俱乐部的学习模式是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满足教育改革中以人为本的节本原则,是一种融合训练、课堂内外及体育竞赛等为一体的新型教学模式,这也是大学体育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
俱乐部教学模式的实施,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提高锻炼积极性,同时还可以提升大学生运动能力及参与群体体育活动的能力,提高体育教学质量。此外,俱乐部教学模式的实施,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合适的体育项目、任课教师,有助于提升课堂教学水平及体育教师素质。同时,各大学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及时调整俱乐部内容,切实发挥俱乐部教学模式的优势,促进体育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
3.2 增加体育选修内容,用多样化作业形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所谓课内外一体化的教学模式,用在体育教育中,课内外一体的含义在于课内课外的活动和教学相挂钩。课堂的知识在课外的活动当中有所实践,课堂内外有机结合,对课堂内的知识巩固学校和社会有机结合促进新的教学模式的创新发展。拓展学生的知识与技能 体育必修课程关注学生基本的体育文化素质,追求知识与技能的基础性、全面性、系统性、完整性,为学生的一般身体发展奠定知识技能,但必修课的数量与内容总是有限的,它在知识的深度与广度上受到一定的限制,而开设选修课则可以弥补必修课的不足,它一方面可以对必修课的内容进行拓展或深化,另一方面,又可以发展学生的技能、特长。
锻炼的基础是以理论加实践获得的,课内的理论实践能够让学生快速的掌握方法和注意事项,能够在实践锻炼当中得到更好的效果。抓住课堂的教学质量为课外的实践社会的锻炼做好基础,平时注意布置课外作业,例如慢跑、骑行、跳绳、踢毽球等简便易行的体育运动,运用现在的一些APP软件,如汗姆运动、咕咚或KEEP软件,规定数量,并利用微信群功能进行打卡统计检查,使同学们互相之间形成竞争,既有趣又增进学习,提升个人身体素质,使学生们在锻炼当中体会体育运动带来的乐趣。
3.3 丰富校园体育互动,大力发展体育类社团
大学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社团作为主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体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主要力量,直接影响到大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大学学习生活的主要组成部分就是社团,而体育类社团种类最多且最丰富,凭借自身特色受到广大学生的喜爱。体育类社团活动形式多且种类丰富,满足大学生体育运动需求,带动大学生主动参与体育项目运动。体育爱好人员并不会对资源、设备及场地等存在较高要求,社团的存在可以弥补体育课堂教学的不足与限制,补充课堂教学内容的不足。大学可以发挥体育社团的作用,丰富教学内容与形式,促进体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如,学校的舞蹈啦啦操社团可以借助当今流行舞蹈元素,举行各个学院之间的比赛,扩大参赛人数,从而培养与提升学生团队合作能力与表现力。
4 结语
综上所述,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要力量,承担着复兴中华的责任,大学体育作为学校体育的最后一部分,在提升大学生身体素质及培养体育意识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在大学体育教学改革中的应用,改善传统体育教学的不足,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活跃体育课堂氛围,给予大学生体育课内外锻炼指导以达到学生自觉主动的进行自身身体锻炼的终极目标。
参考文献
[1] 叶冬清,屈子路,祝振军.探析“课内外一体化”视阈下的大学体育课程改革[J].当代体育科技,2018,8(25):124-125.
[2] 冯岩.对独立院校体育教学实施课内外一体化改革的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7(50):193.
[3] 张路.探讨大学体育课“课内外一体化”整体体系的构建[J].当代体育科技,2016,6(28):6-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4630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