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及应用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随着我国高校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为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以迎合社会对高校学生的需求,构建校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已经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目前看来也取得了一定效果。但是按照发展的、高要求的教育目标来看,还存在很多待改进的地方。本文立意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对课内外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进行了探讨,分析此教育模式的应用价值,着重分析体育课对此教育模式的应用,以羽毛球选项课为例,探究此教学模式对提高高校学生的身体形态和机能水平、改善身体素质的意义。
  关键词:课内外一体化  应用价值  改进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9)10(a)-0144-02
  高校以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为目标。传统的高校教育更加注重理论知识,缺乏多元化、系統化以及实践,而当下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只是教育素质、人文素质,对身体素质也有新的要求。学生不仅仅需要学习课上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有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有一个良好的体魄才能面对今后的种种挑战。课内外一体化鼓励学生从自身情况出发,可以加入体育竞赛、社团、文化沙龙等多种多样的体育活动,不仅让学生拓展了知识面,还能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树立良好的健康意识,心理素质、人际交往能力等也会得到显著提升。
  1  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现状
  受传统教育的局限和影响,虽然现在课内外一体化教育的教育模式已经得到越来越多高校的应用和重视,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还是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例如,传统教学最大的影响在于与学生需求关系不大的教学内容占据了教学时间、内容的大部分,高校大部分课程是传统的,如羽毛球、乒乓球、篮球等体育项目,当学生希望学习新的项目时,往往得不到满足,这样就会导致学生容易疲乏、主观能动性不足,造成学习效果不佳。
  课内外一体化要丰富起来需要很多资金支持,而资金匮乏也是很多高校管理者难以解决一大难题。因为大部分的体育教学资金主要靠政府扶持,社会资助,资金来源不稳定,使一体化教学模式难以更快、更好的推行和发展。
  设备不足的问题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体育教学资金匮乏,导致很多俱乐部硬件设备无法及时更新维护;二是很多高校目前的体育设备不能达到国家要求,能够容纳两万人的大型场馆数目原因不足,另外加上专业设备以及器械的缺失,打击了学生进行体育运动的学习积极性,限制了学生的活动和学习范围。
  2  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应用
  通过对高校教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深入探究和分析,当下课内外一体化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例如大学课程中的游泳、篮球、乒乓球等课程。学校设立了专门的课程,不仅学习理论,加入考试,还加入实践训练,让学生从实践中学习,既学习了知识,又锻炼了身体,提高了身体素质。很多高校还设立了运动会、体育竞技等活动项目,课外是体育课的补充,二者相互协调,在体育课上得不到充分的巩固时,课外活动起了弥补。健康第一的理念成为高校体育课程的指导思想,增强学生体质是体育课程的总体目标。
  以羽毛球选项课为例具体分析课内外一体化对学生的素质培养。例如,在教学形式上比如正式上课前的一些准备活动,跑步、练步伐应多样化,这可以让同学们从各个方面得到提高,培养了节奏感,比单纯的教打球更有效果。下面通过实验法来论证此观点。
  实验前将60名羽毛球选项课学生随机分为两组,各30名,分别由专项羽毛球教师对两组学生的身体素质和羽毛球基本技术动作进行测试,经过统计发现并无明显差异。对这两组学生分别进行一体化教学和传统教学一年的研究。研究发现,实验组学生的各项身体素质均好于对照组。由于教学模式和侧重点不同,实验组学生参与的课外俱乐部活动较多,自主练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较高,因此实验组的身体素质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从实战能力来看,教学初期,两组学生能力差不多,实验后,实验组学生的各项基本技术指标均好于对照组,尤其是在正手直线和斜线高球的技术指标差异很明显。这说明在课外俱乐部的活动氛围中,自主学习促进了各项技术的提高。对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意识得以改善,学生通过课外活动、比赛的练习,能认识到基本技术和战术的重要性,发现问题,找到问题点,不断摸索到羽毛球运动的规律,形成自身的独特的风格。
  经过羽毛球课内外试验,使得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得到充分的体现,提高了学生的运动技能和自主健身意识,养成了良好的体育健身锻炼的习惯。增加了学生课外实践能力,培养了和同学沟通交流能力。通过一起学习活动,既能相互间学习,又增强了感情,使头脑和身体都得到了锻炼。
  3  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改进方向
  教育工作者要意识到课内外一体化的重要性,主动学习,将这些措施和制度推行,真正运用到教学工作中去,学会创新,适当摒弃传统的一些不适用的旧观念。结合教学实际,学生群体,开展有效的教学行动,优化备课工作流程,提升备课运行质量。学生的课外活动学习有强大的功能和价值,在这方面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加强个别化教学,定期做制度条款的细化调整。根据学生个人情况,设置层次分明的组,打破年级班级,自主按照兴趣选择课程、教师。学生的课程考核不单单只是书本考试,增加多维评价,综合评分,例如出勤率、创新能力、自评、互评等方面,设置各项权重系数。在课内外一体化的实践中,加强领导调控,让教学管理不断推进落实,真正实现课内外一体化。
  社会加强对高校课内外一体化的重视,给予更多的支持。高校重视一体化教育的方式方法,根据自身情况合理分配教育资源,建立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教育机制,强化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素质的培养。例如将体育游戏、文化、民俗体育等集合,在教学过程中融入更多的内容和情景,强化体育教育的多样性,增强学习的趣味性,推动体育俱乐部的发展。单一的体育课程无法保障所有的问题,在课程中应该增加相应的考核机制,建议将责任细分,从领导、教师、学生进行任务分配。
  一体化教学模式四要素的优化,首先是物质的保障,经费、场地、器械、教师资质等。有实力的高校要尽可能建造和购买足够的活动场地,没有相应条件的学校可以因地制宜,发挥多功能场地使用以解决场地、器械问题。加强教师资质的培训也是至关重要的,加强本校教师培训,结合外聘教师,保障师资,确保一体化工作的顺利开展。
  4  结语
  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自推行以来,发展良好,对教育不断深化改革起到了积极作用。在推行过程中虽然遇到了很多难题,在现行情况下也在不断改善。此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为指导思想,以培养学生形成终身体育意识为最终目的,积极探索更科学、多元、具有特色的教学模式。应该坚持创新,尤其在创新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育理念、拓展教学内容、形成具有特色的一体化教学模式,努力使高校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取得新的、更大的成就。
  参考文献
  [1] 张路.探讨大学体育课课内外一体化整体体系的构建[J].当代体育科技,2016(28):6-7.
  [2] 孙刚,张帅.高校公共体育课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J].青少年体育,2017(10):130-131.
  [3] 周云飞,陈东岗,刘建平.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选择与实践[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2(4):86-8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4635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