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环境设计专业课程如何有效规避隐性逃课行为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杨贤文

   摘 要:环境设计专业课程教学中普遍存在学生上课期间不学习而从事其他活动的现象,对教师教学质量、良好课堂学习氛围构建、学生专业发展、设计人才的培养都产生不利影响。文章基于这一问题,概述了国内高校出现该现象原因、應对策略、调查分析三方面的普遍研究现状,然后以环境设计专业视角分析、归纳、总结其学科专业课程方面所具有的各项异性,立足本专业课程特点对如何规避这一问题给出针对性的建议。
  关键词:隐性逃课;环境设
  课堂教学从根本上说是一种师生对话的实践过程,以老师与学生为对话主体,以语言交流的方式共同完成的教育活动。在当前中国高校课堂完成教育教学过程中,师生对话存在着一种普遍的障碍,即学生来课堂上课却不学习而从事其他活动,这一行为,学者们称之为隐性逃课。隐性逃课具有较大的消极影响作用,对教师教学质量、课堂良好学习氛围构建、学生专业发展、设计人才培养都是极为不利的。作为推动社会发展重要力量的青年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希望,因而我们不得不重视通过教育的方式规避学生隐性逃课。环境设计专业是一门新兴学科,其隐性逃课问题较为突出,但对如何规避这一问题的还没有相关研究,因此对该专业而言这一命题意义十分重大。
  一、隐性逃课行为研究概述
  当前国内许多学者对于高校普遍出现的隐性逃课进行了相关研究,研究成果较为丰富,但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层面。
  (一)发生原因层面研究
  高校课堂学生不听课行为发生的原因既有自身因素也有外部环境因素。自身因素方面普遍认为的原因为:学生不喜欢所上课程,来上课只为完成学分;活动多,兼职多,晚上睡眠不足,上课只想睡觉;学习没有动力,以为上大学就完成了目标;受到电子产品诱惑沉醉于手机游戏、音乐、电子书等;作业太多,利用课堂时间做其他作业;坐在一起聊天。
  外部环境方面普遍认为的原因为:教师上课照着PPT念,方式呆板枯燥,语言不生动,勾不起学生兴趣;上课内容陈旧跟不上学生对新时代知识更新的需求而不愿把时间放在课上,高校重科研轻教学,教师讲得再好但是没有科研成果职称、待遇等得不到提升,导致工作重心转移;学校让学生评教的机制,使教师害怕对学生管理太严而评分太低导致年终考核不合格,故对学生要求放松。
  (二)应对策略层面研究
  对于如何应对隐性逃课,国内研究学者给出了较多的具体对策。主要概括为:从严课堂教学,加强对学生的考勤管理;提升教师业务能力与人格魅力,让教师有更多机会参与能力提升;树立大学教学中心,回归教育本质,改变重科研轻教学的局面与改革现行职称制度;改革传统考试方式,优化考试制度,杜绝期末划重点与给题目现象。
  (三)调查分析层面研究
  调查分析层面主要从当前高校不听课学生男女比例、逃课课程类型、逃课学生年级、不听课的方式方面研究。认为在隐性逃课学生中男女比例具有差异性男生明显比女生高,而逃课的类型中以公共课与专业选修课为主,年级从大一至大四比率成递增趋势,主要方式表现为玩手机、睡觉、做其他课的作业、聊天、看小说等。
  二、环境设计专业课程的各向异性
  (一)专业课程具有很强应用性特点
  环境设计专业课程分为理论基础、技能训练、设计专题三大类型,基本上都具有较强的应用性。其中理论基础课程作为专业基础课只有少数几门像艺术概论、设计艺术史、建筑史等纯理论课程,其他专业基础课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纯理论性质,在授课当中既要求学生懂得理论知识,更要求学生运用基础理论知识设计课程作品,如平面构成、立体构成、设计制图、透视、手绘等课程。技能训练类课程以技能训练为主,学生学习这类课程最主要的目标就是要会运用技能,仅理论授课学生是无法掌握技能的,在课堂中教师需实际操作演练及学生跟学操作,如3D MAX、Photoshop、AutoCAD、SketchUp等课程。设计专题类课程是对某一设计类型进行专门设计学习,这类课需要综合运用前面所学专业理论基础知识与专业技能知识,再结合专题设计知识来进行设计,比较强调知识综合与应用,在课堂上,学生进行设计,老师起指导作用,如室内的餐厅设计、酒店客房设计、客厅设计等,室外的文化广场景观设计、小游园景观设计、别墅景观设计等专题设计。
  (二)专业课程具有一定的艺术性特点
  环境设计专业是一门通过一定的艺术设计手法进行空间创造的实用艺术,构成专业的课程既有理性的一面又具有感性艺术气息。理性主要表现在专业课程,注重课程的系统性、逻辑性、规范性,在设计中也必须先以理性的思考为前提,满足各项设计逻辑的合理性。感性艺术气息主要体现在设计也是一门视觉的艺术,在设计中满足理性的同时还必须注重形式的美感,这种美感具有较强的艺术成分,无法进行逻辑思考。如,装饰材料课程学生在应用表面装饰材料时,很重要的一个选择标准就是视觉美。
  (三)专业课程学习具有较强阶段性特点
  环境设计专业类课程通常需要设计实践训练学生才能很好地理解课程内容,也只有通过不断的设计实践才能不断提高设计能力。通常设计作品的完成需要一定的时间,不能短期完成,分散不连续专业课程学习对于理论性课程没有较大影响,但对于该专业大多数专业课程在设计训练时具有较大不利影响。其一,学生不能连贯思考,时间间隔过长会导致遗忘。其二,每次进行设计时都要与上一次设计进行对接,课时分散会浪费很多不必要的时间。其三,设计专业课程中设计训练作品完成时间长,分散授课不利于老师指导,自制力不强的学生容易出现抄袭。因此,环境设计专业课程与其他学科相比,最大的差异性就是比较强调课程学习的阶段性与集中性。
  三、环境设计专业课程有效规避隐性逃课行为的方法
  高校课堂规避普遍出现的隐性逃课问题,应根据各学科课程特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盲从。就环境设计专业课程而言,规避隐性逃课要立足于该专业的各向异性采取有针对性与实效性的方案。   (一)控制设计专业课程每次讲课时长
  当前大多数高校每节课时长控制在40分钟或45分钟,每次课2至5节,总课时在80至225分钟之间。在教学实践中,学生听课认真、精神状态好、精力集中的最佳状态往往出现在第一至第二节课的前半节课部分,而继续增加上课时长,往往会增加隐性逃课学生比率。环境设计专业的学术大多为艺术生,他们都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对于设计实践有较强烈的学习兴趣,因而会专注设计而认真学,而讲课时间过长学生会厌倦。同时,环境设计大多数专业课程不是听讲就可以掌握的,没有设计训练的过程学生很难真正理解。因此,每次上课时应尽量避免过长时间的讲解,要留下相应的时间进行设计小训练,这样既能有效减少学生隐性逃课行为,也能提升学生的设计实践能力与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符合环境设计特性。
  (二)采用任务教学明确设计训练中各阶段的任务目标
  设计课程任务教学是指老师除讲解一定量的理论知识外,还布置设计训练任务的一种讲与做结合的授课方式。由于环境设计专业应用性的特点,在课程教学当中除了讲解好设计理论知识,对于学生设计应用能力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而锻炼学生设计应用能力最好的方式就是通过设计训练制作课程设计作品。一个设计作品的完成不仅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课程理论知识,同时也要求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转化、互通,然后作用于设计应用实践中。因此,在设计专业课程教学当中,应当布置合理的设计训练任务要求学生去完成。
  设计学生出现隐性逃课的原因众多,而让学生有事情可做能使大多数同学认真自主学习然后完成任务,最终降低隐性逃课的比率。但当教师给的时间太长时学生往往又会将事情放在最后一刻才会去做,而避免这一情况发生最好的办法就是将任务分段,明确各阶段的主要任务目标,然后在规定期内检测设计训练目标并点评讲解,合格后再做下一阶段训练任务。这样学生就会有一种紧迫感而不会将设计任务一拖再拖,从而降低隐性逃课比率。
  (三)立足专业特性使用以设计作品代替考试的考核方式
  在高校传统教育教学考核当中大多都采用直接考试的办法,如考试试卷、提交报告等。但是就环境设计专业课程而言,这一考核方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其一,学生的设计能力需要用设计作品表达,用考试很难检验;其二,学生往往会在期末冲刺以应付考试,放松教学的阶段学习,从出现各种隐性逃课现象;其三,设计专业学生以艺术生为主,学生对于动手做兴趣较高,对于考试较为恐惧。因此,设计专业课程考核应考虑到专业特性与学生特点这样可以有效降低隐性逃课现象。
  设计专业课程考核的方式应强调设计的过程与设计作品,将平时阶段性设计训练成果与最终设计作品作为考试的主要依据,这样学生不再有应付考试的想法,从而在平时认真学习,避免出现隐性逃课现象。
  四、结语
  高校课堂教学隐性逃课现象較为普遍,规避这一现象应根据各学科专业特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可盲从。就设计专业课程而言,规避隐性逃课应控制设计课程每次授课时长避免长时间讲解,采用任务教学明确设计训练中各阶段的任务目标,立足专业特性使用以设计作品代替考试的考核方式。
  参考文献:
  [1]武天宏.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系统在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教育科学,2018(2).
  [2]高巍.Flanders课堂教学师生言语行为互动分析系统的实证研究[J].教育科学,2009 (4) .
  [3]谢巧生.适度的学习压力:大学生隐性逃课现象纠正方法研究[J].长春大学学报,2012(10).
  [4]张海丽.大学生隐性逃课现象的原因及对策探究[J].学理论, 2015(23).
  [5]王晴.论高校课堂教学中的隐性逃课[J].普洱学院学报,2017(4).
  [6]郭志军.大学生“隐性逃课”现象归因与应对策略[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7(14).
  [7]刘雨,宋德如.大学生“隐性逃课”现状调查和对策分析[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5(1).
  作者单位: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4646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