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诗词意境的“太湖八景”文化景观诗词意象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唐晓岚 任杨超 徐佳麒
摘 要:我国传统城镇、村落、园林、祠庙、风景区等常有将主要的文化景观归纳为“八景”“十景”“十八景”的文化现象。“太湖八景”主要是以太湖的自然山水环境为主题的文化景观,而在中国的古诗词中,山水自然也是人们寄托情感和精神的主要对象,中国古代文人擅长通过创作山水诗词来抒发自己与自然水乳交融、声息相通的人文情怀,可见诗词意境与八景文化景观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和内在统一性。历史悠久的吴中拥有太湖五分之三的水域,吴中洞庭东山镇与洞庭西山镇的“八景”更是在吴越文化滋养下具有代表性的特色文化景观,洞庭东山镇与洞庭西山镇也是唐、宋、元、明、清历代文人雅士热衷的游赏之地。文章通过对古诗词意境的剖析来挖掘“太湖八景”文化景观的美学内涵。
关键词:诗词意境;太湖八景;东山镇;西山镇;造景;美学
0 引言
在各地风景名胜的地方志之中,大都有“八景”“十景”“十八景”等文化景观现象的记载,本文通过简要梳理“八景”文化景观概念的起源和演变,以与“太湖八景”相关的古诗词为主要研究对象,探讨太湖自然风景名胜的钟灵毓秀与古往今来诗词名家才气的有机联系,来感受中国古代文人的思想情感与审美情趣,从而有助于人们更加直观地了解当地的地域景观特色,提升文化景观的美学内涵。
1 八景文化概念的发展与演变
“八景”按字面意思,可以理解为某个地区最具代表性的八处风景名胜之地。一般按照对仗工整的四字或六字命名法则,由具有影响力的文人学者或当地乡绅选出,通过书法、画作、诗词等载体形式进行流传。纵观国内学者对“八景”文化景观的研究,不难发现,“八景”大体起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产生于隋唐,成熟于宋元,发展于明清,同样对于当今文化景观的建设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八景”文化是中国特有的文化景观,最初是文人墨客对风景优美的自然景观的简单描绘,如对日月星辰、风雨雷电、名山大川、佛寺道观、民居桑田等的描绘,之后伴随着历朝历代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几经官场失意的文人士大夫为追求内心的“世外桃源”,促进了隐逸思想的出现和逐渐兴起,这些士大夫把自己的思想情感融于山水之间,逐渐萌发了山水审美意识,无形中推动了山水诗画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八景”文化的兴盛与内涵的再扩大,逐渐由最初简单的自然景观扩大至自然与文化交融的景观,多添了几分文人情怀,熔铸了更多的审美思想与人生理想。
随着“八景”的发展,慢慢衍生出“十景”“十六景”“二十四景”等说法,但八景的选取及命名方式基本保持不变。“八景”是一个地方风景名胜的钟灵毓秀与古往今来诗词名家才气的有机結合。研究“八景”文化有助于人们直观地了解当地的地域景观特色,同时,对于当地的景观建设以及我国的特色景观之路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2 太湖诗词
洞庭东山镇与洞庭西山镇是唐、宋、元、明、清历代文人雅士热衷的游赏之地,古人曾有“不游洞庭,未见西山”之说(资料来源:苏州市吴中区西山镇志编纂委员会. 《西山镇志》第四章),还有文徵明的《〈游洞庭东山诗〉序》都表达了作者对太湖山水的向往之情,唐代的白居易、王昌龄以及皮日休等;宋代的范仲淹、范成大以及苏舜钦等;明代的文徵明、张宏以及唐伯虎等;清代的沈德潜、汪琬等人曾到此数游,写下优美诗章,太湖八景的发展受到了山水艺术和人文思想的双重影响。
茫茫三万顷,日夜浴青葱。
骨立风云外,孤撑涛浪中。
若令当路出,应作一关雄。
朱勔真多事,荆榛满故宫。(【明】顾璘《石公山》)
西山即洞庭西山,四面环水,如水而包,故又名包山。西山自古便是文人墨客与自然山水有着独有“亲情”的代表。西山是一个岛,岛与湖在亿万年的岁月厮磨中,却独占太湖“三冠”:一为岛“大”之冠。渺渺太湖中,群岛散落如珠,大大小小不计其数。明文徵明诗云:“岛屿纵横一镜中,湿银盘浸紫芙蓉。”西山,是太湖中最大的一个岛,以平方公里计,面积凡八十有余,沿湖周长达四十有加。二为山之“众”冠,太湖号称有72峰,其中有41峰在西山,白居易有诗道:“十只画船何处宿?洞庭山脚太湖心。”三为峰之“高”冠,西山缥缈峰雄踞湖中,海拔330多米,与位居第二的东山莫里峰隔水而峙,流盼生姿。明王鏊诗曰:“居然自可小天下,谁道吴中无泰山。”可见缥缈峰的雄伟壮丽可与泰山相媲美。
在西山,读云读水,自觉有清逸之气充盈天地之间;在西山,读山读石,更感目之往返,心亦吐纳,自然与人相得相谐的生命喜悦,顿时于胸中漾漾蔚起。“山与人相见,天将水共浮”。历代诗人游西山咏西山,多有名篇佳作,介于赏叹行吟间,抒发云水襟怀。
太湖是苏州的母亲湖,源远流长的太湖水,浸润和护卫着湖畔的千年古城,孕育和滋养着浓厚的吴越文化。
烟波浩瀚的太湖,浪叠水涌,隐隐传来湖中三山岛万年之前先民们打磨石器的撞击声;湖风吹来,穿越时空,仍然弥漫着自古以来的文明气息。太湖三万六千顷,有72峰漫浸期间。宋代诗人翁卷诗云“水跨三州地,苏州水最多”,太湖水临苏州、常州、湖州等地,确是苏州水域最为广大之处。但见浮浮沉沉的岛屿、起起伏伏的丘陵、葱葱郁郁的青山、影影绰绰的舟楫、错错落落的沙渚、曲曲直直的河塘、大大小小的水湾、隐隐现现的渔舍、远远近近的村落……在春夏秋冬的晨曦暮晖中,在阴晴雨雪、水天烟云、山川轻霭中,形成了一幅丰富而有变化的江南水乡的田园图。
有浪仰山高,无风还练静。
秋宵谁与期,月华三万顷。(【宋】范仲淹《太湖》)
宋代范仲淹(989—1052)的这首诗,就显示出太湖的这种自然美致和万种风情。一有一无、一仰一俯、一高一低、一静一动,皆于强烈的节奏衬托下,洋溢出鲜活的生命气息。这是太湖的呼吸、太湖的搏动,也是诗人胸襟与气魄的释然。
3 太湖“八景”的生成
地域性文化景观的本质是地域环境与人文精神的景观同构,表现方式是对过去记忆以及事物的重诉、追忆,以及通过人的主观能动体验与其产生的共鸣和对它的认可。 吴中洞庭东山镇与洞庭西山镇的“八景”更是在吴越文化滋养下具有代表性的特色文化景观。
东山镇是典型的江南古镇,东山镇三面环水,气候宜人,自然资源丰富,是著名的花果山。东山镇不仅物产丰饶,人文历史底蕴也十分深厚,是吴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自古以来,它就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秀美的湖光山色,以及众多的名胜古迹、珍贵文物,使人流连忘返。从唐代到清代,每朝每代均有达官贵人或富商大賈前来东山大兴土木,不仅形成了崇尚衣冠礼乐的大邑之风,而且遗留了诸多名胜景观。镇子规模虽大,却拥有多家文物保护单位,主要包括:6个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4个中国传统村落、7个省级文保单位、14个市级文保单位、31处市级控保建筑,其他各类性质的明清古建筑,共计100多处。文物古建筑之多,级别之高,保存之完整,全国罕见。因此,为太湖东山八景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秀美山水的形成埋下了伏笔。
西山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孕育了悠久而丰富的古吴文化,拥有长达7000多年的历史。西山岛仿佛一幅动态的山水画,被世人赞誉为吴中桃源。古时候的人们便提出了“不游洞庭,未见山水”这一说法。在整个太湖山水风光之中,西山是浓重的一笔,甚至称得上是精华所在,因为太湖72峰,竟然大半都属于西山(多达41峰)。西山地处吴越相接处,时至今日仍旧能够在这片土地上发现很多吴越文化的遗迹。比如,吴王夫差曾经携其宠妃西施前来避暑、游玩,留下了以明月湾为代表的一系列春秋古迹。西山位于湖心正中,由于物产丰富,自汉朝初年的商山四皓开始,便成了历朝历代达官显贵安享晚年的理想去处。西山曾深受佛家文化的熏陶,因而寺、庵众多,有三庵十八寺之称。不仅如此,道教也曾经在这里落地生根,广收门徒,留下了林屋洞和毛公坛等诸多胜迹。清代沈彤在其《游包山记》一文中写道,“太湖七十二峰,名者八九,包山最著”。诸如此类的评述,不仅彰显了太湖八景别具一格的山水韵味,同时还凸显了太湖八景所具有的深刻文化内涵。
4 太湖“八景”中的诗词意象
东山八景之莫厘远眺:在东山诸峰中,莫厘峰是主峰,海拔高度为293.5米,之所以称之为莫厘峰,据传是因为隋朝名将莫厘将军曾隐居于此。莫厘峰在清光绪年间已被称为太湖胜景。登莫厘峰顶远眺,西与洞庭西山主峰缥缈峰夹水相峙。例如,东山莫里峰观音庵一联曰:“八百里湖山都收眼底,四千年历史默数胸口”(李根源:《吴郡西山访古记》)即对此写照。北眺邓尉、穹窿、灵岩、尧峰,依稀可见。东面连陆地,可见渡村、浦庄、横泾、木渎以至苏州。环视则800里太湖浩瀚无边,江、浙界上,天水相连,大小群山,远近错落,若浮若沉,渔帆、船队点缀其间,俨如天然水石盆景。俯视则果林、田陌、山村、楼海、港道以及蜿蜒的公路尽收眼底,尤以晨曦初上,薄雾半山,朝日喷薄之时,看日出之景更是别有情趣。清代诗人吴伟业(1609—1671)是苏州太仓人,字骏公,号梅村,擅长写歌行体,情韵婉转生动,向为世人所重。梅村晚年方有缘登东山莫厘峰,循山径只见奇峰林立,峰回路转,远水盘曲,见此一片景色,方知以前未来登峰远眺,确是一生之误。这一“误”字流露出来的惋惜之情,更从心境的衬托中,点出莫厘峰的景色之美。莫厘峰为东山古八景之一,据传伍子胥曾于此供养老母,故名胥母山。奇怪的是,吴梅村登上莫厘峰,既没有状写山巅之景,也没有描绘远眺之湖,只说自己独上其景久而“方定”,顿觉胸怀骤然开阔舒展,待归时却径已晚,想续游又叹老境之难。这句末一“难”字,又与首句一“误”字前后照应,皆为侧写,为湖光山色埋下伏笔,留下空白,任读者自由想象景色的空灵与壮美。也有直写莫厘峰盛景的诗句,明汪寿晤《登莫里峰》曰:“水色空濛山色浓,连山青翠尽苍松。白云迷住山中路,身在洞庭第一峰。”实写的壮美之景让读者一览无余,生动雅致。
西山八景之石公秋月:在石公山上,“石公秋月”是最负盛名的奇景之一。石公山位于西山镇东南隅,海拔高度为49.8米,占据西山八景第一席位,西南湖面隐隐约约能够看到天目山余脉,绵延起伏,俨然是一幅湖岛交织、山天相映的自然美景。
石公山由于浑然天成形状奇特的山峰、山石,山状若老翁而得名“石公”。因此,也有个美丽的“石公石婆”传说。每年农历九月十三傍晚更有“日月双照”的奇观,日月交相辉映,令人惊叹不已,江南的秋季,晴多阴少,天高气爽,星繁月明。据传,吴王夫差曾携其宠妃西施前来石公山游玩,竟然以俯视的方式赏月,这是由于石公山临水,以致月影离山看似较近,明月似乎在水中浮浮沉沉,以这种水灵灵的、与众不同的外貌,温柔羞却的气质,端庄秀魅的容颜,使前来游赏的人们产生无尽遐想,也正因此,石公秋月名声大噪,成为一处久负盛名的西山八景。明代诗人顾璘(1476—1545)的《石公山》一诗,即在浩浩渺渺的太湖水的背景下,着力描绘其山姿山色山骨山雄,泼墨淋漓,形神兼备。最后则借宋代朱勔“花石岗”一事,发历史盛衰兴亡之叹,对“多事”之徒蕴含一腔愤慨。写景咏物,一气呵成,重墨若枯,用笔瘦劲,突出“石公”立于风云之外,孤撑于涛浪之中的铮铮铁骨。明里状石,案终于忍。故宫“荆榛”之“满”与山石青葱之“浴”,前后对照,立意尤见。世事茫茫如水,清者自清,浊者自浊,泾渭分明。诗景远阔而奇拔,寓意苍茫而幽幻。
西山八景之西湖夕照:在陈巷西湖寺,寺庙所在山岭海拔为120米,是眺望西太湖、禹王庙、横山群岛风光的极佳之地。今岭上有海火池,每当日落,余晖映照池中,似火熊熊。唐白居易在《小西湖寺》中写道:“湖上山头别有湖,芰荷香乱占仙都。”即是对西湖夕照的描述(资料来源:苏州市旅游局,《太湖印象系列之西山古十景》,2014年6月20日),“夜涵星斗分乾象,晓挟云霓作画图。风动白蘋天上接,鸟栖空沼日中乌。若非物外多灵迹,争得长年永不枯?”
西山八景之林屋晚烟:在林屋山附近,因傍晚炊烟如玉带缭绕而得名,呈现出居民安逸的生活状态。古人诗千赞:“一山飞峙太湖中,千娇深藏林洞”。由《云笈七签》等道家著作可知,天地之间有大洞天10处、小洞天36处、福地72处,这些都是仙人生活和居住的地方,林屋洞是所谓的第九洞天,有“天后别宫”之称。据说,有龙曾经栖息于洞内,因此,洞体蜿蜒如龙一般,也被冠以“龙洞”之称,林屋山也因此被人们唤作龙洞山。古时也有以林屋山代称整个西山的说法。 西山八景之甪里梨云:甪里,位于西山岛的西部。甪里一带群峰连绵,层峦叠翠。宋代,果农在此种梨,每当农历谷雨时分,梨花带露绽放,满山遍野,荡漾花海,如云似雪,故名甪里梨云。民国以后,梨林渐为桔林所替。如今千株萬株花开的景色已不复存在,仅存景名石碑而已。游人只能从清郑伯曾作的“甪里梨花密似云,佳名传自宋始君。曾经沧海变迁后,遗迹犹存几树欣”的诗中,神游昔日美景。
5 结语
“八景”是中国特色景观文化的代表,它依托当地独特的自然与人文资源,最具地域性。“太湖八景”作为一种文化景观,除了自身所具有的美学价值外,对于本土文化艺术的传承以及景观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都有一定的意义。因此,文章通过对“太湖八景”相关的古诗词意境进行剖析,在探索文化景观美学内涵的同时,以期望对这笔宝贵的资源加以利用,进而能够找出适合太湖文化传承与景观建设有机结合的特色景观之路。
参考文献:
[1] 东山镇志编纂委员会.东山镇志[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95-132,160-256.
[2] 苏州市吴中区西山镇志编纂委员会.西山镇志[M].苏州大学出版社,2001:31-86.
[3] 肖献军.唐洞庭湖诗和太湖诗比较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
[4] 赵丹琦.试论历代旅游诗词对深度开发旅游景点的积极作用——以历代歌咏江苏景点的诗词为例[J].时代文学(下),2009(06):149-151.
[5] 周本淳.发挥文化优势,提高旅游品位——略论苏州开展唐宋诗词意境游[J].淮阴师专学报,1994(04):21-24.
[6] 邹松梅,聂新坤.江苏太湖东山与西山旅游地学资源初步研究[J].江苏地质,2002(01):26-31.
[7] 相西如,丁纪江.试论地缘相临风景名胜区的特色构建——以太湖国家风景名胜区苏州东山景区、西山景区、光福景区为例[J].中国园林,2005(03):65-68.
[8] 王罡.草圣精粹——林散之草书精品《自作诗 太湖东山一首》赏析[J].华人时刊,2014(04):60-61.
[9] 耿欣,李雄,章俊华.从中国“八景”看中国园林的文化意识[J].中国园林,2009(05):34-39.
[10] 耿欣.“八景”文化的景象表现与比较[D].北京林业大学,2006.
[11] 崔雄权.情以物迁 辞以情发——论李仁老的题画诗《潇湘八景》[A].北京论坛(2008)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文明的普遍价值和发展趋向:“艺术的超越与文明的发展”艺术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北京论坛,2008:15.
[12] 徐赣丽,朱国佳.八景文化空间与八景诗画的文化遗产价值[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5):74-80.
作者简介:唐晓岚(1968—),女,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风景资源与遗产保护,国家公园与自然保护地建设。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4858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