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艺术院校创新型文化艺术人才培养路径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任彦

  摘 要:当前,全球文化创意产业蓬勃发展,文化艺术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文化创意产业的高速发展,既增大了社会对具有创新意识的文化艺术人才的需求,又对高校创新文化艺术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等艺术院校,在培养文化艺术创新人才、提供文化艺术创意智囊、构建文化艺术创新团队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本文以四川文化艺术学院为例,对该校文化艺术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探讨,以期构建创新型文化艺术人才培养的路径,促进艺术院校的创新发展。
  关键词:艺术院校;创新型人才;文化艺术人才;培养路径
  1 明确办学定位,坚持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的文化艺术人才
  四川文化艺术学院自建校之日起,一直坚持应用型文化艺术综合院校的明确定位,将“立足绵阳、面向四川、辐射全国,为地方文化艺术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的服务面向定位、“对接地方文化建设、文化产业发展一线需要,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创业型文化艺术人才和文化产业管理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教产融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定位、“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定位全面贯彻于学校的教育教学之中。
  学校在发展过程中,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促进从“以教为中心”到“以学为中心”的转变,实行以学生为中心的启发式、合作式、参与式教学,以信息资源与现代教育技术为支撑,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致力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自我发展能力。
  在遵循教育教学规律的前提下,四川文化艺术学院不断深化产教融合、科教协同创新、校企协同育人的办学体制改革,立足地方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紧跟产业转型升级的社会发展需要,坚持立德树人,面向四川区域文化艺术产业发展的需求及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文化产业生产、经营、管理一线所需要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高素质专门人才。
  2 创新教育模式,用企业思维办教育,用培训方式促教学,政校企研四方联动共赢发展
  在多年的教育教学中,学校逐步形成了“大课堂大舞台、艺术与科技结合、课堂与工作室结合、实践与产业项目结合”的“两大三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相结合的发展道路,以行业、企业深度合作,校企合作,工学交替为主要路径,全面推行校企协同育人,紧密依托行业企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以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为提升人才质量的重要内容,注重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学校一直立足地方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紧跟产业转型升级的社会发展需要,建立健全互利共赢机制,鼓励支持师生团队追踪地方文化建设需求,满足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以中国非物质文化研究院、王蒙文学艺术馆、书社制项目团队,交响乐团,合唱团等为依托,主动与四川省文史馆、省社科联、市文广新局、市社科联等单位建立长期联合与互动,通过举办各类展览,“非遗”传承活动以及各类文艺展演等活动,积极主动服务社会公共文化艺术事业,为地方区域性公共文化建设体系的形成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不断通过开展各类社会培训、文化展演、文化艺术下乡、学生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全面增强学校服务地方文化建设与文化产业发展的能力。
  根据转型发展的要求和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要,四川文化艺术学院与地方政府联合,兴建了中国第一家文化艺术与科技融合的四川(梓潼)大学生文化旅游产业创业园。产业园内开设了艺术水街、艺术工坊、全媒体制作工坊、新艺术广场、艺术滨河公园等具有艺术类专业特色的实践场所,为学生进行艺术创作、实践实训、创新创业提供了充足的条件,同时也为学生专业实践提供了平台,实现学生“作业到作品、作品到产品、产品到商品”的转化,达到教育、艺术、商业、旅游的有机结合。
  3 优化课程结构,丰富以创新为导向的实践教学体系
  为实现应用型、创新型文化艺术人才的培养目标,四川文化艺术学院通过若干次的优化课程结构,以“夯实基础与能力培养”为主导,以“遵循艺术类专业课程的教学规律”为原则,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为目标,结合学校学科多元、专业互补的优势,根据绵阳、梓潼两个校区不同的功能定位,对各专业的课程设置进行了相应的归类和调整,基本形成了大一、大二以理论知识学习和专业基本技能训练为主,大三、大四以专业综合实践实训、创新创业就业为主的课程结构。
  3.1 优化课程内容,完善课程体系建设
  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教学改革,“改到深处是教学,改到难处是课程”。课程结构的优化主要围绕三个方面进行:一是课程安排紧密围绕人才培养的目标,与行业群、职业群有效对接,与企业、行业人员深入研讨,产教协同,产教合作,杜绝与人才培养关联度小,不具备延续性的课程出现;二是课程安排与学生能力培养相对接,明确每一门课程在学生能力培养中的作用和地位,明晰课程与课程之间的关联度与进阶性,处理好课程之间的开设时间、先修后修等关系,做好课程匹配与有效的支撑,实现课程与能力培养对应、课程与行业职业对接、课程与技能考核对接,缩减整合内容相近,差异度较小的课程;三是融入学科发展的前沿知识,通过教材的不断更新,引导教师积极研究教学中的新问题,学科发展的新进程,业态发展的新趋势,行业需求的新动向,融入“专业链与产业链、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对接”的新内容,推进课程内容更新,增强内容针对性,提升内容时效性。
  3.2 以项目化教学为示范,带动课程结构的优化与重组
  学校坚持推行项目化课程教学改革,有效地促进了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对接,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项目化课程紧紧围绕具体课程展开,以课程引发项目,确保项目化课程的延续性与可持续性。
  以学校器乐专业为例,一般高校器乐专业教学普遍采用传统的“一对一”教学方法,这种方法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以及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综合素质培养,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我校器乐专业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市场需求,以组建“管乐团”项目的形式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
  3.3 通过课程优化,进一步丰富实践教学体系
  為有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学校将实践教学分为基础训练,专业实践和创新实践三个层次,并构建了与之相匹配的工作室、专业竞赛、团队创作和社会服务四个平台,形成了“一条主线,三个层次,四个平台”的实践教学体系。
  学校充分发挥地域环境优势,在绵阳市盐亭县建设了以“千屋立林影,一江画中行”作为诗意概括的西部写生基地,为学生进行艺术写生、艺术创作、创新创业就业等提供了天然的支撑条件,同时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作为学校教育教学的辅助机构,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实践实训平台,邀请非遗传承人到校为全校学生进行非遗讲座,定期组织音乐表演(羌藏歌舞)、环境设计、绘画等专业学生进入基地进行采风、写生、创作等实践活动。近年来举办了如“岐伯行乡活动暨岐伯文化非遗工作研讨会”“首届东西部文化交流论坛暨茶马古道文化历史研讨会”等大型活动20余场,同时建立了“北川羌族草编非遗教育传承基地”“北川石椅羌寨文化旅游有限公司非遗教育基地”等传承基地近30个。
  王蒙文学艺术馆作为建立在高校里的文学艺术馆,现已成为我校对外交往的重要窗口和师生开展重要的课程与实践、实训的基地,切实成为参与和构建绵阳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及市民文化艺术交流与创作的重要平台。自开馆以来,学校一直以绵阳树立文化艺术建筑的地标形象,充分发挥王蒙文化形象的传播力,推动文化艺术的繁荣发展为己任,坚持公益性办馆的理念,免费向市民开放。目前,举办了如“一带一路采风展”“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书画摄影展”等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大型展览30余场。
  参考文献:
  [1] 郑艺.综合艺术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的建构[J].现代教育科学,2011(01):157-159.
  [2] 刘菁菁.高校艺术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建构与创新实践[J].艺术研究,2015(01):157-159.
  作者简介:任彦(1980—),女,管理学硕士,副教授,国家一级人力资源管理师,主要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创新创业管理。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4883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