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小学体育课程的分层次理念应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开始重视身体健康,提升个人的综合素质,追求高品质的生活。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国家关注的重点对象,在小学阶段进行体育教育是国民健康教育的最佳时期,体育教学课堂肩负着培养小学生体育健身意识、提升小学生身体健康的重任。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体育课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深化体育课程的改革,应用分层次理念进行教学,从学生的身体、心理、体质等实际情况出发,帮助学生发展个性,培养创新能力,提高小学生对体育课堂的兴趣,激发学生对于田径运动的热情,形成生动活泼的体育课堂氛围,将体育课程的专业知识更好地传授给学生,提高体育教学的课堂效果,提升小学生的身体素质。本文对小学体育课程的分层次理念应用进行分析研究,并做出总结。
  关键词:小学体育  分层次理念  应用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9)09(c)-0119-02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国家教育部提倡素质教育,旨在培养学生个性化发展,对于小学生来说,年纪尚小,有爱玩、爱闹的天性,在小学生的体育课堂中引入素质教育能起到引领、启发作用,而体育课堂正是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帮助学生塑造一个健康的身体。在小学阶段,由于年纪不同、学生特征不同、身体素质也不同,掌握的体育技能的水平不一、存在个性化差异,需要学校在设计体育课程教学时,因材施教,优化教学方式,坚持“以人为本”,对体育教学的目标、教学内容等合理分层,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参与到体育课堂上来,充分调动学生的体育积极性,并且在体育课堂上都能有所得,帮助学生得到良好的素质训练,促进 素质教育的推进,符合新课改的要求,因此对小学体育课程的分层次理念应用进行分析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1  分层教学理念
  (1)分层教学是指根据所处阶段的不同,每个学生具有不同的学习方式、不同的学习速度、具备不同兴趣爱好和生活体验等,教师进行授课时,根据学生情况的不同,因材施教,对学生进行教学指导,帮助学生进行更好的学习,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很好的发展,理解授课内容,保证整体教学质量。
  (2)教师应该坚持分层教学的理念,坚持以人为本,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因材施教,做出专属学生的教学计划,要将大纲要求的课程内容进行完美的展示,把握整体教学的进度,控制在大纲的要求范围内,创新教学模式,利用现代化科学技术升级课堂形式,为每一个学生创建一个专属于自己的学习环境,使得学生得到良好的发展空间,让学生自觉、主动地投身到学习上来,做课堂的主人,提高自身的素质水平,这也是新课程改革最终的意义。
  (3)对体育课堂采用分层教学是要求授课老师将班级内的学生,根据心理、身体素质、对体育技能的掌握水平的高低分成好几个层次,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教学计划,安排合理的体育课程内容,制定合理的体育课程目标,并且要求教师在对不同层次学生进行授课时,采用不同的授课模式和授课方法,加强课堂教学,使得各个层次上的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进步,掌握体育知识,提高自身的体育素质。
  2  分层教学法在应用中应该注意的事项
  2.1 不能走极端化
  分层教学需要注意的是要坚持因材施教,但是不能过度重视好的一方面而放弃另一方面,体育教师通过制定不同的授课内容,按照不同的授课方式来对掌握不同体育技能的学生进行教学,满足不同阶段学生的需要。有的学生体育基础知识掌握较为薄弱,有的学生实际的体育技能水平低下,教师将学生分好层次,安排不同的授课内容,但是由于课程的时间是有限的,并且大纲要求的授课内容是固定的,教师要保证一节课的进度,既要做好复习内容,也要做好预习工作,让学生的四肢得到舒展,同时还要提升运动的速度与力量,不能对优等生格外重视、照顾,那样会打击另一部分学生的自信心,无法帮助他们进行更好的素质锻炼,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对于一些基础较差的学生也要加大对他们的授课力度,避免出现极端化教学,违背教育的初心。
  2.2 避免公开性
  对于分层教学来说,将教学对象按照体育技能的运用情况以及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划分,本身就是只有老师做到心中有数即可,自己掌握教学对象是适宜的,不必要在班级内进行公开。对一些优等生,加大体育锻炼难度,增加一些额外的体育内容,提高授课进度;对于一些中等生,可以适当增加一些练习环节。不开放分组形式,避免班级内部出现骄傲对比心理,因为一旦公开,就会造成优等生出现优越感,没有办法自主上进,差等生将会产生落差与自卑心理,对体育学习丧失信心,产生失望心理,失去对体育课程的兴趣,严重的话将会出现恐惧课堂、害怕老师等心理,无法做到提高身心健康,培养全面健身的心理,也会阻碍学生今后的學习。
  2.3 不能固定不变
  在对学生进行分层后,教师需要分析学生的变化,定期对学生对体育技能的掌握进行考核和测试,然后根据学生在最新阶段体育技能的高低以及变化的大小进行充分定位分层,因为事物总是在变化中,尤其是小学阶段,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能力以及大脑的认知都是有待开发的,学生的现有技术水平和变化幅度不能“固定”,而且小学生由于年纪较小,对教师更多的是依赖式学习,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课堂变现很大一部分与对教师的喜爱程度有关,学生的成绩以及学习能力随着师生关系的变化而变化,教师只有不断调整层次,才能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发生变化。
  2.4 避免随意化
  分层教学法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实验的结果并不能在短时间内很好地呈现出来,欲速则不达,需要经过教师与学生共同、长时间的努力,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淀与积累,教师在这段过程中,需要对学生保持耐心与信心,鼓励学生不管遇到何种困难都要坚持,培养学生主动投身体育锻炼,坚持不懈,保证学生的身体健康。
  3  分层教学法在体育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3.1 教学目标层次化
  由于学生对于体育课程的掌握程度不同以及学生自身的体育素养不同,教师应该分层次,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立不同的体育教学目标,例如,一些体育素质稍差的学生,授课老师应该对这部分学生制定较为简单的体育目标;对于一些体育程度好的学生,教师应该对于他们的要求严格一些,严格按照体育教学的大纲以及教学目标,安排这类学生进行体育练习,达到既定目标。要做到两头兼顾,确保整个班级整体体育水平的提高,并且在设定不同层次体育环节时,要完全按照设定的目标进行教学。
  3.2 教学内容层次化
  在一个班级内,存在一些体育素质较强的学生,对于这类“层次”下的学生,综合水平较高,教师应安排给这类学生超过大纲要求的体育内容,比如一些额外的体育训练,激发学生的体育潜能,给予学生拓展的空间,得到更高水平的发展;对于一些低水平“层次”下的学生,教师要给予更多的耐心,安排课程内容时要降低内容标准。
  4  结语
  综上所述,分层教学利于体育教学的开展,可以帮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利于教师发掘学生的潜能,促进小学体育教学的深入改革,促进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参考文献
  [1] 张春富.小学体育教学中“快乐体育”理念的应用效果分析[J].考试周刊,2018(8):123.
  [2] 陶磊.分层次教学理念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0(7):158-159.
  [3] 刘灿模.分层次教学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0,29(2):204-20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4977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