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小学体育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新课改努力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模式,课程内容应融合学生实际生活的情境,去除干瘪的知识灌输,让知识保持活力。培养学生知识信息的收集、分析、研究、判断、整合和运用的能力,解决实际生活和工作中面临的困难。本文从教学的案例出发,展开各教学环节的评析。旨在倡导生活化的情节、情境、情趣设置,引领教学、激发探索、促进实践,力求增强课堂教学育德、育智、育体之功效。
  关键词:小学体育  生活化教学  实践  思考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9)09(c)-0070-02
  1  背景分析
  1.1 大思想观,关注孩子的天性
  教育家卢梭提出的自然教育思想和杜威主张的实用主义,都充分尊重儿童的天性。卢梭主张自由是人的本质和天性,儿童就是儿童,切不可以成人的眼光加以看待。从全面性的角度出发,对课程进行优化整合,努力探索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生活化之路,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根据不同儿童的身心发展特征,对课程的建设和发展进行探究,具有一定的实践研究价值。
  1.2 生活化课堂是课程的需求
  体育课程不是孤立的,与生活世界是息息相关。体育课程的设计切不能脱离学生生活,我们习惯于在“学科知识”的范围中,规划我们的一切教学活动,却往往忽视了学生的真正需要。这种转变就需要我们更多地去关注学生。创设生活化的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参与到生活化的游戏活动中来,更好地体验教学与生活整合的快乐。
  1.3 生活情境优化课堂教学
  创设课堂教学的生活化情境,激发学生与已有经验相关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场景中建立更加良好的学练氛围。我们让学生回忆生活体验,在教学活动中创设一个能唤醒记忆融合情感的生活化情境,更好地激活学生在整堂课中的学习积极性,优化课堂教学。
  2  生活化教学的实践研究
  2.1 生活化的教材设置,寓教育于情节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运用语言、画图、多媒体等多种展示方式,能很好地帮助学生把他们带入到曾经经历过的生活情境之中。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亲身经历,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来,参与各种活动,提出各种问题,进行多方的互动和协作,在实践中伴随着观察和思考活动,使其学习的主动性得以加强。以笔者执教的《小马过河》一课的教学片段为例。
  (教学现场)上课铃声响起,各项准备活动之前,为了增强所有学生的注意力,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以问题式引入课堂:“小朋友们,有哪些同学曾经去过大草原上呀?(通过问题使学生充分调动生活的情景和经验,快速地在脑子里描绘大草原的美丽情境)?”
  这段教学情节是教师引课的过程。教师以问题“小朋友们,有哪些同学曾经去过大草原上呀?”直接引入课堂,这样的教学设计,一方面鼓励学生大胆地将生活中的感悟表达出来,使每一个学生不由自主地就与本课教学紧密地联系了起来,迅速、有效地将自己带入到课堂中,再不是游离于课堂之外的看客,而是真实的、亲身参与者。而且,这也是对学生转移生活体验能力的一次培养,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对健康生活的理解和对美好生活无限向往与热情。
  2.2 真实的生活背景依托,寓教育于情境
  教育家波利亚曾指出,学生的思想应在学生自己的头脑里产生,教育的作用在于“系统地给学生发现事物的机会”。而将生活情境融入课堂,就能够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也更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参与意识,同时学生的思维灵活性、深刻性,创造性能力也得到发展。下面,以《小马过河》一课片段为例。
  (教学现场)小马学习“踏石过河”——学习跨步跳内容
  老师放眼远方:“小马儿们,不远的山脚,就是一片碧绿的草地,多么诱人,那是我们最美味的午餐,都听到了小马儿“咕噜”的饥饿声,那就让我们一起出发吧。小马儿迅速分成四队往前走(队列完成调整,与下一个环节紧密衔接),但路过半,面前出现了一条小河(教師事先布置好场地),那可怎么办好呢?”
  这是教学中对“跨步跳”教学环节的一段呈现。教师以情景“看到碧绿的草地,那是多么诱人的午餐”作为过渡,以途中“小河”拦路,引导“小马儿”合作探究,故事情境步步深入。小河中分布着各种大大小小的石头,引导小马儿们思考解决踏石过河的方法。从分组行进到踏石过河(跨步跳)的学练,为课堂增添了生活的情趣。通过生活化的课堂设计便轻松实现孩子们的快乐共成长。
  2.3 自由的趣味学练,寓教育于情趣
  快乐体育应当是健康的、激情的、师生主动参与的。也是快乐师生共同追求的目标,以生活的情境、快乐的学练线索贯穿整个教学的过程,进而培养学生热爱体育锻炼、形成积极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并在课堂教学中,真正实现“课伊始、趣已生;课进行、趣正浓;课结束、趣尤存”。让学练的时刻充满情趣。以《小马过河》一课片段为例。
  (教学现场)小马儿渡过了小河,满意地饱餐一顿后。天色渐渐暗下来了(为引),组织小马儿们一起蹦蹦跳跳地欢乐回家。还有这么多鲜嫩的食物,就让我们一起带回来给爸爸妈妈分享吧,顺利地过渡到携物接力的游戏。
  这段教学设计,是教师情景推演,夜色降临,饱餐后的“小骏马儿”准备回家,这里的设计也是有所用心的。把美味的食物带回家,给爸爸妈妈们分享,这是爱与分享的教育,是对孩子生活的一种影响,让孩子们在教学游戏中体验生活,在生活情境中学会成长。   3  实践研究反思
  3.1 对生活化教学设计的反思
  3.1.1 情节设计求整合、情节流畅
  针对教学内容的不同环节及前后关系,整合生活化场景、童话故事情节,或以旅游、探险、发现为主线精心编排,强调思维延续与学练递进。所以情节设计整合是关键,环环相扣、引人入胜,这是教学情节设计的基本要求。
  3.1.2 情境设置求实效、情境合一
  新课程在观念上充分凸显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情境的设置是为教学技能学习、练习或巩固增添一个合适学生心理与情感的故事背景。情境合一促发展,在情境的教学与演化过程中培养与提高学生的思维力、想象力、创造力与个性有效发展。
  3.1.3 情趣设置求自然、情趣使然
  小学体育趣味教学要以儿童的兴趣为主线,从儿童的生活经验中选择适合儿童发展的主题内容,激发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把主体教学与游戏活动作一些拓展和组合,把主题教学活动系列化,使儿童在受到体育锻炼同时,增强对社会与自然的感知与了解。
  3.2 对教师的要求
  (1)提高学习能力。不仅掌握专业知识,还要做到与时俱进了解新兴体育,了解各水平阶段学生文化课程的教学内容等。
  (2)培养整合能力。根据教学内容、目标对课堂教学进行生活化的创设是一个有效整合的过程。教师必须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并且灵活的教学机智和开阔的知识储备。
  (3)提升观察能力。强化观察能力,善于抓住学生的“闪光点”,洞察学生的不同反应,对课堂灵活调整,进而提高课堂生成能力,更好地促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教学情境中来。
  (4)调节平等角色。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也要鼓励教师参于到课堂情境中分担部分角色,这样才有利于消除師生双方(尤其是学生)的紧张情绪和压力,更好地唤起学练激情和创造力,使教学的过程充满生机和活力。反之,则严重压抑激情和创造力的发挥,使教学流于形式。
  参考文献
  [1] 黄成春.刍议小学体育生活化教学的可行性策略[J].新课程导学,2015(12):35
  [2] 王红伟.关于小学体育生活化教学的思考[J].神州,2017(29):142.
  [3] 王冠英.试论中小学体育生活化教学[J].小学教学参考,2013(18):8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4980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