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弗兰克《A大调小提琴与钢琴奏鸣曲》演奏方法与技巧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王晓悦

  【摘要】赛萨尔·弗兰克(Cesar Frank,1822-1890)被称作“法国现代音乐之父”,是法国浪漫主义音乐作曲家、管风琴演奏家。创作于浪漫主义晚期的这首《A大调小提琴与钢琴奏鸣曲》,是其唯一的一首小提琴奏鸣曲。作品的四个乐章内涵盖着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大量半音和力度记号的运用,都能让人们恍如身临其境,跟随着作曲家的思绪进入作品。本篇论文将从本首作品的作曲家生平资料、创作背景、演奏技巧等方面进行研究阐述,将作品的演奏技巧以及演奏方法与风格加以阐述,希望可以为以后的学习研究打下基础,更好地理解作品的韵味。
  【关键词】弗兰克;小提琴奏鸣曲;技巧分析
  【中图分类号】J624                             【文献标识码】A
  一、弗兰克和《A大调小提琴与钢琴奏鸣曲》介绍
  (一)生平介绍
  赛萨尔·弗兰克(Cesar Frank,1822-1890)是比利时裔法国著名作曲家、管风琴演奏家,被誉为“法国近代音乐之父”。从列日音乐学校毕业后他便随家人迁居到了法国巴黎,随后在巴黎音乐学院进行学习。他早期创作的作品大多不受重视,也很少流传,经历了多次失败之后,管风琴可以说是他的“救星”了。他在教堂里演奏管风琴,用他精湛的演奏技术,演奏出极其优美动听的弦律,使他有机会接触到当时的大师们。后来他又被聘为巴黎音乐学校的管风琴教授,在这段期间他一直没有停止创作,渐渐创作出属于他自己风格的作品。普法战争爆发后,本国人民渴望重新振兴自己国家的音乐音乐,弗兰克在创作演奏同时,也参与组织了许多的音乐活动,同圣桑等优秀的音乐家一同研究,成立了“民族音乐协会”。其一生创作了大量作品,尤其在他生命的最后十五年里创作了许多富有代表性的作品如:《d小调交响曲》《A大调小提琴与钢琴奏鸣曲》等。1890年5月,弗兰克在赶往一位学生家中上课的途中,不幸被马车撞倒了,于同年11月份逝世。
  (二)弗兰克《A大调小提琴与钢琴奏鸣曲》创作背景
  作为作者唯一的一首小提琴奏鸣曲,在小提琴音乐史上可以说是一部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使用的“循环发展曲式”,影响了后来许多音乐家的创作。作品完成于1886年,被作为结婚礼物赠送给了当时著名小提琴大师欧仁·伊萨伊,因此也有人称这部作品的四个乐章生动形象地描绘了伊萨伊与夫人两人爱情的相识、相知、相爱、以及最后步入婚姻的殿堂,作品也包含了弗兰克对朋友与其妻子即将展开美好爱情的祝福。1887年这首作品被伊萨伊首演,获得了极大的成功,伊萨伊也将这首作品作为了自己的保留曲目。
  二、各乐章曲式结构、调性、演奏风格特征的音乐分析
  本首奏鸣曲共分为四个乐章,第一乐章是省略展开部的奏鸣曲式;第二乐章是为快板,奏鸣曲式;第三乐章是复二部曲式;第四乐章是回旋曲式。
  (一)第一乐章
  第一乐章为近乎中板的快板,采用9/8的复拍子形式,调性为A大调,整个乐章都洋溢着一种优美舒缓的感觉。起初先是由钢琴弹奏四个小节的引子,自然引出小提琴的旋律,在这里作者使用了“抑扬”的手法,旋律线条先向下进行,再回到最初,再加上与钢琴的旋律相互交织,好似二人在窃窃私语一般,给音乐增加了一层神秘的色彩。在这一乐章中,有一个非常典型的节奏型反复出现,这也是作曲家这一作品创作的一大特色:循环结构。所谓循环结构就是指同一个主题或者变奏形式被再现于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不同乐章内,这样可以给人一种整体的感觉,使得每个乐章之间既独立又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不会给人产生一种突兀的感觉。
  (二)第二乐章
  第二乐章为快板,4/4拍子,调性为d小调-F大调-d小调。整个乐章情感色彩属于比较强烈、热情。开篇是由钢琴演奏的11个小节,在结束三个小节紧张的十六分音符演奏后,钢琴开始弹奏出由第一乐章主题变形而来的第二乐章主题,在第二乐章开头出便明确地塑造出了整个乐章的音乐色彩,通过紧密的十六分音符的演奏,令人的心情變得开始紧张起来,好奇接下来会发生事情,自然地引入小提琴主题的出现。整个紧张的气氛结束在第44小节中,这一小节作者再次使用循环主题写作手法,此时速度也逐渐变慢。从第48小节开始,小提琴声部开始演奏出悠扬而动人的旋律,旋律给人描绘的画面好似清晨飘落的细雨,淅淅沥沥。
  (三)第三乐章
  第三乐章为中板,2/2拍。在这一乐章中,小提琴声部作为主要的演奏声部,钢琴则为伴奏声部。在乐章开头出作曲家使用了大量的连线,以及装饰音和临时升降记号,在两件乐器一问一答的相互交织下展开了新的乐章。一直到了第32小节,旋律声部出现了大量的十六分音符,将音乐推向了高潮。结束了这一段落的演奏后,音乐又回到了最初的平静,宛如一滩湖水,泛着涟漪,但在平静之中却又洋溢着温暖的感觉,正像是作曲家自身的写照一般,好似一个安静的下午坐在窗边,慢慢地回忆着一生的过往。整个第三乐章的演奏风格可以说是非常优美动人,与之前的第二乐章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四)第四乐章
  第四乐章标记为小快板,采用2/2的拍子,曲式结构为回旋曲式。在这一乐章中,隐藏着一个音乐写作手法,即卡农的创作手法,音乐的所有声部都去模仿听一个声部,将相同的旋律以不同的时间间隔依次进入,让人感到一种连绵不绝的感觉,作为这首奏鸣曲中影响最广的一个乐章,前面三个乐章的主题分别都在这乐章的回旋曲式中得到了体现。作者选择用钢琴开始,在表达完毕主题之后,小提琴才悠长的进入,之后两个声部相互融合相互交织,展开了整个乐章。可以说整个乐章都给人营造了一种轻盈舒畅的感觉,好似夏天的一弯池水,清澈见底,轻轻丢一块石头下去,看着远方产生的涟漪,细细品味着音乐带来的愉悦。
  三、弗兰克《A大调小提琴与钢琴奏鸣曲》演奏技巧分析
  (一)对节奏的把握
  以9/8拍子开篇的的第一乐章是个不小的难题了,在这一乐章的演奏中,练习者应使用节拍器,先使用分拍子练习,对于八分音符的把握要做到十分精准,不能拖泥带水。第二乐章中存在着大量的切分节奏,又大多从后半拍切入的小提琴声部,应使人们引起足够的重视,只有切实演奏好这种节奏型才能演奏好整个乐章。
  (二)对于左手技术的要求
  因为大量半音的出现,给演奏带来了不小的麻烦。这对于练习者的左手技术有了很大的挑战。需要放慢练习速度,耐心地钻研适合的指法,思考是否有更合适的把位去演奏。左手的揉弦也可以起到很大的帮助,要探寻如何能揉好音,对于第一乐章开篇时的安静,揉弦显然不必太过用力,而对于后面演奏高潮片段时的揉弦,则需要保持十分的热情。
  (三)对于右手运弓的要求
  一首作品的成功演奏,对于右手有着极高的要求,如何能合理把握运弓力度,使用合理的弓段演奏。尤其对于这首作品中的力度记号处理,从“pp”到之后的“p”再到“poco a poco cresc”,右手需要从上半弓运到中弓最后使用长弓,力度方面也要从最初的轻柔,到后面的力度稍微增加以至高潮。
  参考文献
  [1]熊然,弗兰克A大调小提琴奏鸣曲第一、二乐章技法分析[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6.
  [2]马岩.弗兰克A大调小提琴与钢琴奏鸣曲文本与演绎研究[D].上海:上海音乐学院,2009.
  [3]韩里.欧洲弦乐艺术史[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5292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