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共生与演化: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建构与演进机理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刘巧芝 杨涵

  [摘要]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具有独特的运转体系和循环逻辑,且作为一种从单一种群到复杂群落的有生命的组织活动,同时具有协同共生性、动态开放性和循环平衡性等特征。文章运用系统学、生态学相关理论知识和结构框架分析界定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内涵与特征,从“价值回归”“制度转向”“结构重塑”“环境共生”四维向度构建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并指出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维生能力的构成及辩证逻辑,阐述其维生演进机理,以期丰富我国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研究,为新时代高校创业教育工作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共生;演化;演进机理
  [作者简介]刘巧芝(1980- ),女,江苏丰县人,新疆石河子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杨涵(1964- ),男,河南泌阳人,新疆石河子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新疆  石河子  832000)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8年度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职业教育重点科研课题“兵团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育路径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9)21-0066-05
  《国务院关于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双创”升级版的意见》(国发〔2018〕32号)指出,我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蓬勃发展,已取得显著成效。但在创新创业生态、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大中小企業融通、政策落实等方面还不完善不充分。高校作为培养最具创新创业潜力人才的主阵地,结合其自身特色和发展定位与各多元主体形成互利共生的系统结构,最大限度地产生和释放着促进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红利”。在此背景下,我们不禁反思:在经历了从系统培育向纵深发展的历史演变中,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内涵不断丰富,特征逐渐凸显,如何促进高校发挥好特色、优势要素的引领带动作用,构建更加高端、普惠、开放、融通的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的发展?立足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探索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共生与演化的运作机理,期望创业教育理念和实践行为贯穿到全国各地区、各行业,让创新思想充分涌流,创业行为获得收益,为我国经济转型升级注入新动能。
  一、从单一种群到复杂群落的互利共生: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内涵与特征
  1866年,德国学者海克尔(E.H.Haeckel)最早提出生态学(ecology)一词,认为是研究生物生存条件、生物及其群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生态学理论认为,生物的生存和繁衍依赖于生态环境中各种生态因子的相互作用。创业生态系统是从生态领域解析创业活动的一种新思维,其跨学科领域的特点使其内涵、特征、结构及运行机制相对复杂。其内涵概括为:是一个由“创业性与教育性相融合”的以高校为中心,以培养创新创业人才为目标,由政校企等多方面生态因子共同参与的,与教育理念、政策制度、组织结构、创新环境等要素相互作用构成的自我调节、可持续发展的育人系统,有其独特运转体系和循环逻辑,且作为一种从单一种群到复杂群落的有生命的组织活动。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具有以下独特特征:
  遵循整体性原则,把握协同共生性。整体性原则是基于系统要素对系统的非加和性关系,在各要素之间存在相干性和协同性的情况下会有“新质”的突现。就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而言,这种“新质”的出现不是单一主体所具有的,而是生态系统整体所具有的。因此,从整体出发,只有通过探索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组成、结构及运动变化的规律性,从各要素的联系和相互作用中认识和把握其复杂的协同共生性,才能有效地使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产生整合与流动,使优质资源在组织间快速流动、共享集成,产生价值增值。
  遵循动态性原则,把握动态开放性。生态系统内生环境与外生环境及其各要素或子系统之间,存在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与流通。所以,系统总是动态且永远地处于运动变化之中。就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而言,种群(各参与主体或要素)—群落(子系统或单一生物链)—生态系统的动态开放性既表现在内外共生环境的发展变化中,又表现在系统生态结构的不断调整和演化中,还表现在系统内外部与环境边界的交换与流通中。因此,动态开放性是贯穿于整个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基本属性,在整个系统中无处不在。
  遵循最优化原则,把握循环稳定性。生态系统的演化过程在经历了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相互协调的过程后总是处于平衡—不平衡—平衡的循环发展状态。为此,可根据生态系统无序与有序演化的需要确定最优目标,并运用各因素或结构间的交换关系或形态结构将整个系统分成不同的层次结构,按照最优化原则,在不断的循环运动中协调整个生态系统与各种群、群落之间的关系,使各生态子系统或各种群、群落的功能和目标服从于整个生态系统总体的最优功效,以实现系统的循环稳定性。
  二、从局部协同到准生态化的选择: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建构
  (一)价值回归:“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双向融合
  创业教育作为一个典型的新生事物,不可避免地给固有的观念和现存的制度带来冲击。它不仅仅是一种理念的变革,更是一种价值的选择。在“专业式”与“广谱式”双轨并进、“问题导向”与“学科导向”兼顾、“政府驱动”与“高校需求”互动发展过程中,创业教育既推动了大众参与创新创业的激情,又对已有体制机制、文化氛围进行了一系列变革和重塑。作为“以主体尺度为尺度的主客体关系质态”,价值现象必然表现出“因主体而异”的“向主体性”或“主向性”鲜明特征。因此,在社会“创新链”中,高校创业教育已逐渐演变为价值创造的“主体”并体现着价值的个体性(独特性)、层次性、多维性和全面性,就主体创造的价值而言,又体现其“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双向融合的“时代性”特征。从教育本质上来说,高校创业教育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开展创业实践、塑造创业精神的教育活动,是对大学生个体成长发展进行的一种教育关怀。从教育所蕴含的价值维度来看,又是“‘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辩证统一”。据此,高校创业教育工作应把握好价值向度,既要立足于教育的根本任务,满足受教育者个性化、全面化、差异化发展的需要,也要兼顾创业行为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维护社会稳定、发挥对就业的倍增效应作用,满足其对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以实现对社会价值的事实关照,从而实现“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双向融合,个人发展与社会需求的内在统一。   (二)制度转向:“需求侧拉动”到“供给侧推动”的根本转变
  教育供给侧改革的核心是“解放生产力”,即强调以高校制度供给和开放的市场空间,激发微观主体对创新、创业和创造的潜能,实现教育改革从“需求侧的拉动”到“供给侧的推动”的根本转变。学生创业的实质是高校创业人才供给与社会创业需求的对接,大学生创业也存在供给侧与需求侧:供给侧的产品,即高校培养的大学生创业人才;需求侧对产品(创业大学生)的需求是由产业、行业等市场因素决定的,并随产业结构调整、行业兴衰等不断变化。因此,如何改善教育供给结构,找准我国创业教育改革提供与社会发展相契合的切入点,形成丰富、多元、可选择的新供给侧结构已成为实施创业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当前,高校创业教育工作已逐渐进入由点到面的连接与交互的实现过程。在宏观层面,强化国家政策的周密性和体系性,在创业扶持的关键节点上提高针对性和有效性,如支持大学生创业的政策措施和载体,从点上部署发展到生态系统的培育,依托建设专业化众创空间,精准对接实体经济,并在此基础上构建更加高端、惠普、开放、融通的创业生态系统。在中观层面,以促进创新和扩大教育服务多样化的“供给”为主要目标,以“产学研用”为根本出发点,深化产教融合,建立与“顶层设计”匹配的公共服务制度、社会创业环境、投融资环境等,加强对社会各力量的资源整合、优化配置;强化创新成果的孵化与升级,构建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提高“供给”直接能力,为新的生产力成长开辟道路;厚植创业教育土壤,使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依托其自身演化发展特性根植于社会大生态系统中。在微观层面,借助“互联网+相关行业”的DNA关注创新思维的养成及创新能力的提升,强化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培训,以丰富“高精尖创新驱动”替代传统、单一的专业课程体系,逐步加强专业教育与社会生产力的对接,将创业教育机制体制、金融财政、科技创新及公共服务等方面纳入创业人才培育的总框架,建立支撑体系。
  (三)结构重塑:从单一种群发展到一体多循环生态链的建构
  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是一个由多个循环生态链构成的具有复杂的协同共生性、动态开放性和循环平衡性等特征的生态系统。我们始终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任务,在系统内外部,建立营养结构生态链和组织结构生态链,将单一种群的发展及单一主体的培育方式逐渐演化为多循环的生态链结构。如建立营养生态链:“双创课程教育体系及师资队伍”作为生产者为生态系统循环提供物质能量基础,即产出“创业知识能量”;各高校扮演分解者成为“创业知识能量”的中转站,通过实施精细化的过程管理,发挥创业教育咨询及辅导的功能;受教育个体或群体扮演消费者的角色,负责吸收并转化课程体系及师资队伍的“创业知识能量”并形成新的实践想法。建立组织生态链:科学合理地建立组织架构,整合优质资源,形成创业合力,如充分发挥“产学研用”合力育人的作用,不断推进企业、科研机构、创客等创新主体协同创新,打造开放共享的创新机制和平台,构建高校创业教育“多边协同治理机制”,突破高校创业教育结构之困,建立从单一种群发展到一体多循环生态链的创业教育生态结构并使其得以在开放与共享、协同与竞争、共生与演化中良性发展。
  (四)环境共生:“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互融互通
  一棵树苗要长成参天大树,不仅需要肥沃的土地,还需要充足的阳光雨露。环境——作为“阳光雨露”的承载者,在创业成果孵化过程中,通过物质和能量的交换,源源不断地向创业教育主体提供适宜其生长的物质和能量环境,以满足其成长发展的需要。从创业教育的大环境来看,可以将宏观、中观和微观政策指导下建立的硬件环境界定到“正式制度安排”层面,将鼓励和带动创业形成的文化氛围、意识养成形态层面的环境界定到“非正式制度安排”层面。在“正式制度安排”与“非正式制度安排”互通互融的过程中建立各生物群落协同共生的关系,以促进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如作为一种“非正式制度安排”的创业文化,有的鼓励冒险、变革创新,有的鼓励对商机的识别与开发等,这种不同的态度促使某一种创业行为在特定的文化氛围中产生。而“清晰的产权制度、自由竞争的市场”作为“正式制度的基础”则促进创业教育在更适宜的制度环境下产生更多的创业活动。在“正式制度”层面,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发挥积极社会引领和示范作用,打造具有一定号召力的资源圈和能力圈,通过示范高校的辐射带动和引领作用,逐步实现由点到面的“网格式”育人新格局;利用传播媒介,把更多的注意力、资源配置到创业教育领域,充分挖掘创新创业案例中的精神内涵,挖掘“人人都能出彩”的故事;利用文化载体,如企业家精神、工匠精神等,不断为高校育人工作注入新鲜血液,激发内在动力,着力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在“非正式制度”层面,主要是“在社会舆论和社会成员自律等非强制力或‘软约束’作用下实施”,包含着某一社会或地区的价值观念、意识形态、伦理道德、文化习俗与历史选择五大要素,由于其内在的传统性和历史积淀因素,不仅需要“资源对接、技能提升和平台服务”等硬件环境,更需要在协调五大元素发展的一致性上不断激发受教育者内在的勇气和斗志,并在其产生的行为约束能力的保护下将外在的行为内化为个体的内在自觉,使创业教育的实效性在长期条件下得到切实提升并发挥其正反馈效用,以增强创业教育的软硬件环境在“正式制度安排”层面的引领与凝聚和“非正式制度安排”层面的互融互通作用,逐步打造环境共生、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生态环境,为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精神给养。
  三、从协同共生到动态发展的循环: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维生演进
  (一)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维生能力的构成及辩证逻辑
  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生存延续能力的强弱、大小取决于系统的组分结构和环境结构。因此,增强系统维生能力的途径涉及组分构成、环境影响两方面。
  组分要素调整促进系统协同共生性。構成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各要素(如生产者、分解者和消费者)组分数量会发生变化,在不同的环境(如历史背景、文化差异等)中,各构成要素的特性或多或少会发生变化,随着新元素加入、旧组织老化,原有的系统结构为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会做出相应的调整或改变,但只要主要特性没有变,系统的维生能力就依然存在。如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参与主体相互依存并通过知识、技术、人才、资本等形式为主要纽带形成多个复杂的生态群落,这些群落相互依赖并在互动过程中维护整个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因此,要保护和改进系统的结构以维持循环稳定,就要在系统基本要素上坚持结构导向,如建立健全高校创业教育体制机制,打通各参与基本要素相互关联的“结合点”,突破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循环“瓶颈”,形成多元互动的结构氛围,以增强系统的维生能力。   环境不断变化提高系统适应力。构成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各参与主体嵌在开放式社会网络当中,已形成协同效应的生态群落,但环境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总是会诱使生态群落的生存环境发生这样那样、或快或慢、或大或小的变化,即环境对系统提供资源和施加压力的类型、方式、数量的变化会引起系统发生变化,影响系统的生存能力。这种环境因素在创业教育生态系统中主要包括外生环境和内生环境。外生环境是指不同的历史文化、时代背景、政策措施、体制机制等;内生环境是指不同的实践方案、文化氛围、组织机构等。因此,要选择适宜生存的创业环境并不断改善或创造更适宜的环境,以提高生态系统适应环境的能力,增强其维生能力。
  (二)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演进机理
  随着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不断发展,相关参与生物群落日益增多并被联系在一起,在协同共生发展的同时,各群落之间的关系出现阶段性、动态性、复杂性发展特点,是一个不断由平衡—不平衡—更高层次的平衡的演进动态系统,主要包括演进的动力机制和平衡调节机制。
  系统环境的变化形成演进的动力。由于受外生环境的影响,系统内各生态群落的相互作用发生变化,打破了原有生态系统的平衡,在某个阶段某个时点,这种内外部的变化形成了演进的动力。如国家宏观政策、市场变化、外部资金支持等外生环境发生变化,作为分解者的“中转站”——教育组织机构及作为生产者的“知识能量产生者”——课程体系和师资队伍等就会发生相应的调整和变化。同时,这种演进能够自发地通过内部管理与协调实现动态的自我维护、自我强化以及自我价值创造,以实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不断向前发展。
  协同作用提升平衡调节的能力。一个良好的生态系统各群落之间或内部总是在相互作用、相互适应中不断发展变化,甚至相互转化。在由平衡—不平衡—更高层次平衡的演化中,系统通过正负反馈调节,不断协调系统内部各群落的关系,以重新达到平衡或上升到更高层次的平衡状态。如不能通过自身平衡调节能力达到下一个演化阶段,就需要借助外力影响以恢复平衡或实现下一阶段的平衡,避免整个生态系统发生恶化,即向下、后退的演化。
  系统是循环演进不断发展的,我们对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研究也只是在其中某一个阶段进行窥探,要在各生态系统与子系统及其构成要素协同作用的基础上实现合作共生、资源共享、价值共创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共生与演化,既是结合我国国情,促进经济增长、产业升级的重要推动力,又是新时代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我们有理由相信,高校创业教育带来的是一场更深层次的变革,它必将带着其独特的文化和背景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潮中一路高歌猛进、披荆斩棘,成为推动社会发展、促进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参考文献]
  [1]陈德波,符惠明.基于生态学的大学生创业环境探析[J].江南论坛,2010(5):45-46.
  [2]鄂义强,刘晓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域下构建大学生创业生态环境的策略思考[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1):183-188.
  [3]郝寿义.区域创新能力与非正式制度[J].產业创新研究,2017(1):3-9.
  [4]黄兆信,王志强.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构建路径研究[J].教育研究,2017,38(4):37-42.
  [5]金绍荣,陶瑶,潘昱丞.高校创业教育多边协同治理的逻辑与推进路径[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43(8):121-128.
  [6]李德顺.价值论——一种主体性的研究:第三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
  [7]苗东升.系统科学精要:第四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
  [8]王占仁.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学科化特性与发展取向研究[J].教育研究,2016,37(3):56-63.
  [9]张冰,柏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概念之辩[J].高教探索,2014(3):48-5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5414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