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中职学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现状问题及对策初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段敏 肖红莉

  [摘           要]  中等职业教育的蓬勃发展为地方中小企业提供了大批高技能型人才。然而部分中职学校培养的会计专业人才却出现了不适用现象。从学校人才培养角度出发,针对学校所培养的人才不符合企业需求的现象展开研究,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应当根据市场的即时变化做出相应调整,提高教学质量,此外还要提升教师队伍素质,构建贴合实际切实可行的人才培养方案,以满足社会对高质量会计人才的需求,解决供应与需求错位的问题,高标准完成培养任务,帮助学生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
  [关    键   词]  人才培养;会计专业;中职学校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27-0268-02
   一、中职学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中职会计专业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已经成为老生常谈的话题了。导致其就业难的因素大致可以分为学生个体、企业与社会期待、学校人才培养三个方面。本文从学校人才培养角度出发探讨该问题。我国经济结构的转型对人才提出了更高一步的要求,但是部分中职学校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具体实施中未能及时做出相应调整,使得所培养出的学生不符合现代企业岗位要求,不适合社会发展潮流,进而导致了就业难题。现阶段中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一)课程设置缺乏合理性,公共课、专业课课时分配不合理
   课程设置应以地方需求和学生个体发展为依据。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与普通中等高级教育同样隶属于中等教育阶段,应届生既可以选择参加高考走进大学校园也可以选择就业。故学校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公共文化知识,还要求掌握专业知识。公共课程延续着中等初级阶段的语、数、外等,专业课程包含有会计基础、财经法规、会计电算化等。从课时安排上可以发现,专业课所花费的时间原本应该多于文化课,但由于仍有部分学生的升学意愿,学校将文化课的时间分配得较多,专业课学习时间零碎而散乱,且实践课时少。会计专业是研究一个企业在一定营业周期内如何确认收入和资产的学问,会计知识需要进行系统且长期的学习[1]。部分学校的会计专业课时较少,教学任务停留在会计基础理论部分,对实践部分,也是仅仅教学生如何填写凭证和做手工账,对如何填报纳税申请书、开具各种发票之类也是一笔带过[2],这些东西恰恰是现实会计工作中必备的技能。学生即使掌握了牢固的会计基础知识和写凭证、做手工账,仍然不能满足企业对会计人才的要求,这也就出现了培养的人才不适用现象,达不到学校的培养目的。
   会计岗位是依托于企业而存在的。一个公司的财会人员往往是实行内部轮岗制,且人员流动性低。学生想进入企业进行会计岗位实践具有一定的难度,但缺乏了岗位实际操作环节,又容易导致形而上学,很难真正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为了弥补实践环节,教师往往会选择将实践教学搬上讲台,教学也是浅尝辄止,这种方式既会占用过多时间,也会花费较多教育资源,也不能达到预期效果,并且课堂上出现的假想问题并不能完全囊括现实工作中会出现的问题[3]。对这种培养模式很多企业都略知一二,对其培养出来的人才也提不起兴趣,再加上中职的历史发展原因,多多少少带些许偏见,不愿意接纳学生进入企业实习,使得学校的人才培养过程渐行渐难。
   (二)师资队伍专业素质有待提高
   会计专业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行业准入门槛高且专业性强。专职教师老、中、青三个年龄阶段差距很大,青黄不接,较少进行教育教学沟通,大部分教师脱离企业会计岗位多年,又未进行过专门的知识更新学习,导致无法获得最新工作经验,对实际工作中出现的棘手问题很难对学生提出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学校应制订定期进修规则。让教师有组织、有纪律地进入企业学习新知识,强化技能操作,使得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教学能力都得到提升,更好地将技能传授给学生,以期达到教学目的。
   (三)缺乏配套的就业指导及服务体系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就业问题与相关配套服务工作相联系,就业指导直接与学校的就业率挂钩,而就业率的高低又是评价一个学校育人能力的重要指标。然而许多中职学校觉得就业指导不重要,深究起来还是离不开观念这个话题,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对就业指导的概念依然停留在如何巧妙回答面试问题上,而不是教导学生如何获得并且胜任一个满意的职位,这种浅层次认识导致了学校对就业指导环节的不重视。宣讲会只是匆匆地走過场并未给学生带来实质性的就业帮助。学校对就业指导老师的选任也显得不够重视,一般是由其他专职教师兼职而来的,由于专业知识储备不足,难以进行有效的指导分析。
   二、基于当前人才培养方案的可行调整
   会计专业常见的人才培养方案是将学徒制、2+1、校企合作等几种培养模式结合再按照本地区实际情况进行实施。学徒制注重技能的传承,主要形式是老师傅带新徒弟;校企合作言下之意就是学校和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使得合作双方资源共享共用;2+1是指中职三个学年中,前两年进行校内理论学习最后一年进行校外岗位实践。这种人才培养方案如果切实推进既可以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可以达到学校人才培养的目标。但是由于各中职学校未能准确把握本地区情况,照葫芦画瓢地复制成功学校的培养方案,将好的和不好的统统应用于本校,导致所培养的人才不符合地方企业需求。当前中小企业如同雨后春笋般迅速崛起,渴望低成本获得专业过硬的人才,各个职业院校为保安稳、求出路、谋发展,优口碑、提高就业率,通过这种方案来培养人才,可以直面企业、面向岗位,老人教新人,方法更有针对性、具体性,人才也更具有实用性。    (一)建立多种合作机制,加强岗位实践环节
   学生成才的关键在于让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有效结合。学校应加大力度与各企业、各高级财务人员建立合作关系,让学生有机会进入企业实践,让学生有机会与老会计师学习技巧,让教师有机会进入企业更新知识,让企业高级财务人员走进校园、走进课堂讲学,将最新专业知识传授给学生。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期的探索与积累,学校应该在各个学年阶段为学生创造动手的机会。比如,为只有基础知识阶段的学生开设见习课程,使其对财务工作有个宏观的概念,提高理性认识,加深感性了解,为以后的实际操作做好准备。在后期的高阶教学中,教师应该引经据典,创设现实生活中容易出现或者不易解决的案例来锻炼学生的应变能力和动手能力,以达到提高技能的目的。
   為了使学生获得一门过硬的技能,政府应当充当中介角色,主动为学校与各企业、各高级财务人员之间搭建合作的桥梁,保证人才培养方案的顺利推进,制订企业、学校、学生多方满意的规则,提高学校人才培养的总体质量,减少企业新员工的二次培养成本。坚定不移地将技能培养作为人才培养的核心,鼓励企业按照社会需求和学校需求创建实习机会,为学生提供最贴合实际的岗位实践,培育有利于社会发展、有利于地方经济发展、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合格的会计人才。
   (二)提升师资队伍的综合教学能力
   会计专业是专业性强且可替代性低的学科,具有一套系统的独立的知识结构,为达到专业基础知识的基本掌握,学校所选任的教师不仅要求具备基本的教师职业道德,还要求具备过硬的专业功底。对师资队伍素质的提升,大致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1)利用寒暑假安排各专业教师进企业进行岗位实践更新知识,只有切身接触企业实务及其运营,教师才能将习得的经验深刻领悟后传授给学生,对教师实践环节,学校可以与固定企业签订教师寒暑假定岗进修培训规则[4]。(2)学校还应邀请企业资深会计师、财务经理等高级财务人员出任兼职教师,对教学实践环节加以指导。这样既促进了教师团队与企业财务团队的相互学习,又使得学校更加了解各行业会计岗位的要求,还能为教师队伍提供科研思路,对师生企业均有不同程度的帮助,可谓一举三得。
   (三)学校加强服务意识,完善就业指导工作
   提高就业率是政府建设中职学校的目标之一,对学校发展来讲,就业率直接影响学校招生,学校只有达到家长期许的就业率才算是一所合格的学校。当前大部分中职学校的就业指导体系存在许多需要改善的地方,学校可以聘任专门的就业指导教师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指导,开设合理的就业指导课程[5]。(1)职业生涯规划要尽早,不能拖到毕业才进行,让学生做好心理准备。(2)在学习的中间阶段让学生关注企业对本行业人才的需求程度,并进行有意识地培养。(3)临近毕业,针对学生的意向岗位进行具体的指导。
   三、革新会计专业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职业技术教育相较于传统教育而言属于后起之星,不可避免地受到传统教育的各方面影响。教学模式的改变要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也得做出相应调整,学校应致力于研究出一套适合会计人才培养和发展的质量评价体系[6]。好的质量评价体系有助于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不断自我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质量评价体系应包含:专业实践能力、教学过程、教学能力、教学效果。评价体系应遵循科学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激励性原则、导向性原则。根据评价结果对人才培养方案及时做出调整,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方案。
   综上所述,优秀的人才培养离不开企业、学校、政府、学生个体的共同努力,建构符合社会发展、地方经济发展、企业发展、个人发展的人才培养方案,需要根据实际设置专业课程,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将学习过程与学习结果置于同等重要的地位,培育理论知识和动手能力双强的模范队伍,建立多边、灵活的校企联系,带动教师走向企业,鼓励高级会财务人员迈进校园,激发企业建设实训基地的热情,优化校园环境,努力培养出高质量应用型高级会计人才。
   参考文献:
   [1]李海燕.新常态背景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以山东英才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为例[J].山东工业技术,2018(20):245-247.
   [2]郭洁.中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对策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7.
   [3]李新华.中职学校会计电算化教学探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8(39):254-255.
   [4]贺文瑾.职教教师教育的反思与建构[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7.
   [5]石英.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师企业兼职问题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8(24):163+160.
   [6]黄会明,傅丽贤.高职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构建与应用[J].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8(5):6-11.
  编辑 张 俐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5861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