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职业胜任力导向的全科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何飞英 刘海峰 卢文婷

  [摘           要]  根据全科医生制度建立的指导意见及规划,到2020年,我国将初步建成较为完善的全科医生制度,基本实现首诊在基层的医疗服务模式,但有的全科医生培养尚未形成统一规范,提出以职业胜任力为导向,研究全科医生的职业胜任力特征,探讨全科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方向,为健康乡村建设提供全面医疗服务保障。
  [关    键   词]  职业胜任力;全科医学;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25-0026-02
   2018年10月,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加强医教协同实施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意见要求高校需更新人才培养理念及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加快医学教育由“以疾病治疗为中心”向“以促进健康为中心”转變,推进以胜任力为导向的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全科医学教育,着力提升全科医学生职业素养和临床实践能力。根据全科医生制度建立的指导意见及规划,到2020年,我国将初步建成较为完善的全科医生制度,基本实现首诊在基层的医疗服务模式,但现有的全科医生数量及素质远不能满足基层医疗服务的需求,培养模式仍在不断摸索,尚未统一规范。为此,本文将以职业胜任力为导向,研究全科医生的职业胜任力特征,探讨全科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方向,为健康乡村建设提供全面的医疗服务保障。
   一、职业胜任力的内涵与特征
   胜任力的英文同义为Competency,研究最早起源于1973年美国心理学家David博士关于测量胜任力的研究,他认为胜任力指的是个体在工作、生活与学习中与成绩明确相关的知识、技能、特质与动机。在此基础上学者通过研究进一步获得成果,提出了著名的职业胜任力冰山模型及洋葱模型,冰山模型认为职业胜任力分为外显部分和内隐部分,外显部分包括知识和技能可观察部分,内隐包括社会角色、自我形象,动机和特质等较难测量的部分;洋葱模型认为职业胜任力模型是一个层层包裹的结构,由内而外分别为个性、动机、价值观、态度、形象、技能和知识,洋葱越往里层,越难培养和评价。国内学者根据经典模型的反复论证,对职业胜任力模型基本达成一致,认为职业胜任力是具备能够胜任某项职业从而获得良好成绩的个人条件和行为特征,包括知识、技能、动机和特质。
   二、全科医生的发展与现状
   全科医学最早起源于欧洲18世纪。19世纪初,英国的Lancet杂志首次提出“通科医生”的概念,自此,通科医生主导的医疗服务得到发展,成为全科医学前身。由于20世纪现代医疗科技的发展,专科医疗逐渐取代通科医疗的主导地位成为医学主导,但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发展以及人口疾病谱逐渐向慢性病和老年病的转变,以专科服务的医学模式缺陷逐渐显现出来。1969年,美国建立家庭医疗专科委员会,集预防、健康教育、基本医疗及后期康复服务为一体的全科医学由此诞生。随着现代医疗服务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更加速了全科医学交流与发展。
   在全球推进医疗改革与重视基础医疗品质及效果的浪潮中,各国均将发展全科医学作为医学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并构建了相对完整的知识体系。我国关于全科医学的发展起步较晚,于20世纪80年代末才开始引入全科医学,涉及全科医学研究的成果还未形成体系,2018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改革完善全科医生培养与使用激励机制的意见》,提出加快培养大批合格的全科医生,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建立分级诊疗制度、增进人民群众健康的重要目标与规划,全科医学教育的规范化、体系化、门类化正式提到医学教育改革的重要日程。作为保障人民生活质量重要一道防线,全科医学的发展需要全科医学教育的支撑与推动,在此过程中加强全科医学生的理论与实践能力,解决全科医学教育存在培养定位不明确、教学课程有限、教学方式陈旧、考核体系不完善及教学效果不佳等问题。
   三、以职业胜任力为导向的全科医学生培养策略
   全科医生不同于专科医生及早期的通科医生,其承担的医疗服务具有预防性、初级性、全面性、长期性及社会性的特点,他们不仅是医疗工作者,也是社会工作者,为此,全科医学教育必须有自己的专业体系与职业价值,即具有自己独立的职业胜任力衡量指标。在今后应以全科医生岗位胜任力为导向,探索能全面适应基层医疗服务岗位需求的全科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结合互联网及大数据优势,转变教育教学理念,丰富完善线上线下课程,创新教学方法,强化基层医疗实践教学,构建层次立体的临床实践教学基地体系,培养医学生集医疗、康复、保健、健康教育等全面知识能力素质,以适应基层医疗服务的服务需求。
   (一)人才培养定位应遵循职业胜任力标准
   全科医学的培养需充分征求基层医疗单位的使用评价意见基础上,以全科医学职业胜任力指标模型为导向,培养适应我国基层及社区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具有全科医学基本理念及全面的临床基本知识,具备良好的预防及临床诊疗能力、医患沟通能力、社会工作能力等,未来在各级医疗卫生机构能承担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健康教育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全科医学人才。
   (二)课程设置应基于全科医生岗位胜任力的研究成果
   全科医生的工作环境较为复杂,可能是社区医疗机构,农村卫生所,也可能是患者家庭,医疗实践也较为复杂,不仅要进行疾病的治疗,也要开展医疗卫生知识的传播,必要时还需要给患者提供一定的精神抚慰与心理疏导。全科医学的课程设置要充分考虑其职业实践的标准与要求,总结提炼全科医生职业的内涵,岗位胜任力关键指标,制订体定位明确、体系完整的全科医学人才培养方案,强化全科医学课程体系建设,构建多层次全科医学教育课程,不仅要重视全科医学概论、预防医学、流行病学、老年医学、急诊医学、妇幼保健等全科基础课程的建设,还要积极推进医患沟通、医学伦理、哲学、管理等医学人文课程对全科医学人才的培育。    (三)教育方式以问题为导向,紧密结合前沿教学理念
   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学生的知识来源非常有限,思维容易被禁锢,以问题导向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全科医学生紧密结合基础临床知识以及全科医学岗位的特有指标要求,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可以借鉴当前的“互联网+”教育理念,利用网络平台实现高校间教学资源及优质的课程的互通,制订个性化学习计划及方案,给学生提供与当前学习阶段相适应的文学、历史、哲学、管理学、人际关系学辅助课程资源,临床医学文献、著作、病例讨论视频与讲座等海量教学资源,辅助学生自主学习,帮助学生储备丰富的知识,优化知识结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
   (四)重视全科医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全科医生不仅需要丰富的临床及人文知识,还要具备全面的基层医疗单位的岗位实践能力,基层医疗实践的病患对象背景多样、环境复杂,学校的虚拟操作环境不同于现实医疗的状况,全科医生在具体的临床实践中要根据病患的危急状况进行合理判断,及时转诊,全科医学教育需推动全科医学教育早期进入临床实习,增设全程临床的实践培养计划,在前三年的临床专业学习中就要组织学生进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农村卫生所等基层医疗单位进行一线临床实践,开展大健康问题为导向的疾病预防学习和基本急救训练,建构健康理念,开展基层医疗和大众健康知识宣传,让学生能在学习早期就了解到医生的岗位职责、制订符合自身特点的职业规划。
   (五)开展全科医学人才培养协同质量评价
   根据全科医生教育培养计划的意见,全科医学人才培养需建立招生、培养、就业、使用等方面的协同联动机制,培养部门要与使用部门密切合作,研究全科医学职业胜任力模型,以此为基础确定全科医学生培养目标,开发线上线下优质教学资源,开展人才培养质量的科学评价,推动全科医学人才培养质量的进一步提升。教学评价需建立在使用单位建立的职业胜任力标准基础上,制定有效的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考核指标体系,及时监测及反馈学生学习中的问题,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果。首先,注重学生的平时考核、综合考试、客观结构化多站考核(OSCE)以及多元化评价考核方式,综合评价学生的职业素质,以考核结果为标准,作为全科医学生能否获得实践实习机会的标准。其次,要完善培养的教学评价标准,应用学生评价与大数据资源、对教学过程进行监测,实现教学工作的可量化与精确化评价。
   四、小结
   全科医学教育承担了“人民健康守门人”的重要培养任务,需得到政府、高校及基层医疗单位的重视,积极推进以胜任力为导向的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全科医学教育,着力提升全科医学生职业素养和临床实践能力,大力培养符合现代医疗需求的全科医生队伍,遵循职业胜任力标准培养定位,加快医学教育由“以疾病治疗为中心”向“以促进健康为中心”转变,推进以胜任力为导向的教育教学改革,开展全科医学人才培养协同质量评价探索,着力提升全科医学生职业素养和临床实践能力,进一步推动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順利实施。
   参考文献:
   [1]谢阿娜,王媛媛,王景超,等.中国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十五年回顾与展望[J].高校医学教学研究,2017,7(1):13-17.
   [2]韩颖,王晶,郑建中,等.全科医生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实证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7,20(4):399-405.
   [3]蒋敏丽,徐森明,莫颂轶.形成性评价在国内医学教育中应用现况与分析[J].高教论坛,2016(1):95-97,105.
   [4]周少博,李辉,谭娟.医学教育理念下的临床医学教学改革初步探索[J].西北医学教育,2014,22(2):235-260.
   [5]沈璐,赵家义,韩一平,等.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在全科医师中的实践[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6,23(11):1067-1068.
  编辑 陈鲜艳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5941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