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凸显自主意识,让阅读监控更有效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吴晓青

  摘 要:儿童作为具有鲜活主观意识的生命个体,在形成内部语言之后,才能实现对内在语言和策略的自我监控与调整。这就需要教师在尊重学生基本认知规律的基础上,通过质疑问题的前置、教学策略的点拨以及学习方法的总结等,为学生的自主性阅读搭建牢固的支架,让学生经历完整的阅读历程。本文提出要问题前置,借助阅读监控形成深度质疑;凸显策略,借助阅读监控完善自我诠释;统整提炼,借助阅读监控促发深度思考;强化反思,借助阅读监控达成认知更新。
  关键词:自主意识;阅读教学;统整联系;强化反思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9)09B-0057-02
  2011版 《语文课程标准》再次明确提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就需要处于主导性角色的教师展开必要的点拨、引领效能,强化对学生的監控作用,帮助学生对自身的阅读行为进行自我观察与内省,深化学生对文本的体验感知,最终促进学生核心阅读力的发展。
  一、问题前置,借助阅读监控形成深度质疑
  问题是激发学生认知能力发展的重要方式。借助于问题,对学生的阅读状态进行自我监控,借助于一系列相互关联、彼此联系的问题,唤醒学生原有的认知经验,激发内部的言语储备来指导和调控学生的自我理解。
  以《天游峰的扫路人》这篇课文为例,作者充分运用了多种策略刻画老人豁达开朗、乐观自信的栩栩如生的形象。在具体教学中,教师为学生出示两个核心问题:1.面对老人的言行表现,作者为什么当时决定30年后还要来天游峰玩;2.课文中两处描写了天游峰的险峻,你觉得对于刻画人物形象有着怎样的影响?在学生借助问题展开细致而深入地阅读之后,教师相机提供了一份阅读理解监控的对照单,将学生的认知逐步向文本的深入迈进。首先,帮助学生认识到上述两个问题的关键核心点是什么?课文中的内容信息是否已经提供了足够的支撑?其次,自己在学习的过程中是否曾经也遇到过类似的问题,你是否可以运用之前的知识积累、掌握的方法来尝试解决这个问题。再次,在以后的阅读中你是否将这样的问题践行到其他问题的回答上。
  在这一系列问题的设置下,学生的自主性阅读易于剑走偏锋。此时,有了监控单的支撑,学生再借助问题自我审查,监控和评价就有了鲜明的抓手,有效地增强了阅读感知,保障了思维延续着问题的核心取向,对阅读质态形成了有效地监管与调控。
  二、凸显策略,借助阅读监控完善自我诠释
  倡导自主,并不意味着自流,更不是信马由缰地放任,这需要在阅读状态下有基本的策略作为辅助性手段,比如聚焦课题,结合自己的想象提出自己的困惑;可以从整体上把握文本的内在结构,区别文本中核心与非核心元素;可以在大脑中展开合理地想象,对文本的留白和细节进行拓展补充……对自己初读课文中形成的困惑进行自我解构与洞察。
  仍以《天游峰的扫路人》这篇课文为例,教师引导学生紧扣策略形成自己的解释:如“30年后,我照样请您喝茶”一句,推测老人现在已经70岁了,30年之后的生活质态究竟是怎样的,谁也不能保障,但老人却说得如此坚定,表面上并不合理,却是老人自信最真实的体现;再如“笑声惊动了竹丛里的一对宿鸟,它们扑棱棱地飞了起来,又悄悄地落回原处”,课文中老人、作者、竹林、宿鸟的意象组合,生动直观地再现出老人生活的情境,为刻画老人豁达开朗、淡泊名利等形象奠定了基础。最后,教师紧扣“笑声伴随我回到住地”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思考:这笑声是不可能一直伴随着作者回到住地的,但因为老人的精神品质深深地镌刻在作者的内在意识中,这种笑声已经成为老人的一种象征和代表,“回到住地”更是通过一种无声的方式表达了对老人精神的一种认可与肯定。
  在这样的策略驱动下,教师采用的阅读化监控管理,不仅让学生感知了文本大意,洞察出语段中的弦外之音、言外之意,构建起了文本前后的内在联系,而且有效训练了学生阅读理解时自我监控的意识。
  三、统整提炼,借助阅读监控促发深度思考
  学生在自主状态下监控式阅读时,除了需要教师及时进行准确而客观地评价,同时还需要组织学生对自己阅读的整体质态和过程采用及时的策略和反馈,并且对自己参与的过程进行深入而独特的反思,以便于在后续的调控与反思中不断提升学生核心认知能力。
  比如教学《姥姥的剪纸》这篇课文时,教师就借助撰写笔记的方式来促发学生的深度反思:首先,提出了基于写作层面的核心问题——姥姥的剪纸技术如此高超,是借助于怎样的策略表现出来的;其次,在学生畅游文本之际,将关注力聚焦在最核心的语句中,即“一把普普通通的剪刀……”,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从文本的语言中感受到姥姥的剪刀已经 “普普通通”,承载了神奇精湛的美誉;紧接着,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姥姥戴着老花镜,熟练地剪着各种造型的剪纸,作者就这样来回地伴随在姥姥的身边;最后,学生将文本描写作者干扰姥姥剪纸的语段和人们对姥姥剪纸评价的语段提炼出来,在回归总结的过程中感受姥姥精妙、独特的剪纸技艺。
  正是在这样的思考、统领的过程中,教师再次为学生明确了紧扣关键性词语的方式展开阅读,并养成依托语言文字丰富画面想象的读书意识,真正促进学生文本解读能力的高效发展。
  四、强化反思,借助阅读监控达成认知更新
  阅读教学是师生双方围绕着文本进行深入对话的过程,这种师生对话要建立在生本对话、生生对话的基础上。因此,阅读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做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同时还要做学生对话的促发者。让学生在参与对话、深度聆听的过程中,从其他路径中探寻到丰富而多维的信息。从班级授课制的角度来说,绝不能对这些课堂中动态生成的资源视而不见,课堂教学中的阅读监控就应该在此处发挥应有的作用,让学生在重新认知的状态下促进内在思考不断深入。
  比如教学毛泽东的七律《长征》这首诗时,教师引导学生可从整体角度理解诗歌的大意。诗人在描写“飞夺泸定桥”“巧渡金沙江”时,分别运用了“暖”和“寒”这两个表示温度的词语。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感受这两个反义词所形成的表达效果,教师分别引导学生从“飞夺”“巧渡”这两个事件的性质出发,红军因为没有花费一兵一卒、一枪一弹就顺利“巧渡”金沙江,很多学生从“暖”字感受到欢快之情;对于“寒”字的感知与理解,有学生认为是红军在看到湍急的大渡河以及只剩下铁索时的失望之情,当大部分学生都被这种认知所浸润时,教师则运用阅读监控的方式引领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
  儿童言语内在思维的发展,需要经历社会性的外部性语言向个体内在性语言的巧妙过渡,然后再进行逐步内化、悦纳。儿童作为具有鲜活主观意识的生命个体,在形成内部语言之后,才能实现对内在语言和策略的自我监控与调整。这就需要教师在尊重学生基本认知规律的基础上,通过质疑问题的前置、教学策略的点拨以及学习方法的总结等,为学生的自主性阅读搭建牢固的支架,让学生经历完整的阅读历程。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2]王晓阳.阅读监控,让阅读方向精准[J].小学语文教师,2018,(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6099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