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唱教学中音准问题的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邢敏娇
【摘要】合唱是由多声部组成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合唱效果的最佳状态,应该以音准为基础,可以说,音准训练是合唱中最为关键的训练内容。本文围绕合唱中的音准问题,分别从作用、存在问题以及有效掌握方法方面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合唱教学;音准问题;有效方法
【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合唱以丰富的音乐表现力和广阔的音域特色成为一种展现音乐文化的集体性音乐活动。目前国内的合唱音乐艺术在媒体融合的大背景下,获得了难得的发展契机。在此背景下,合唱音乐教学也出现了一些可喜的变化,但也存在着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在合唱中,学生缺乏音准概念,音准水平不高是最显著的问题之一。本文将以此为中心,展开阐述。
一、合唱中音准的作用
(一)合唱作品中的基础性作用
音准在合唱作品中具有基础性作用,是音乐活动中最基本的一项技能。判断一首合唱作品是否成功,要看其是否具备最为基本的音准条件。在音准训练中,视唱练耳中是最基本的一环,所谓视唱指的是不经过预习就能看着乐谱来进行演唱;练耳指的是通过赏析音乐培养学生对音乐作品的听辨能力。加强视唱练耳的训练,一方面可以丰富学生的内在听觉,另外一方面可以加深他们对乐谱的理解能力和对音响效果的想象能力。在视唱练耳训练项目中,加强对其单旋律音准的训练,实现提高学生音准水平的目标。
(二)和声效果最佳的前提条件
合唱作品中良好的和声音响效果是由多声部效果合成产生的,只有音准得到保障,才能够呈现良好的和声效果与色彩。只有每个学生都能够保证音准,才能够掌握各个和弦的色彩,达到很好的和声效果。例如将一个大三和弦的中声部的三音唱低半音,开阔、明亮、有力的大三和弦转变为暗淡、抒情、柔和的小三和弦,一个音准的改变导致整个作品的表现内容和风格都发生了改变。
(三)音准与合唱之间相互影响
良好的音准是合唱作品情感表达的先决条件,音准对单声部的旋律和多声部的和声都有着重要的影响。通过单双声部的和声对比来感受多声部的效果,能有效提高合唱者的音准水平。因此可以说,音准和合唱之间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贯通的,音乐是合唱的基础,也是前提和保证。
二、合唱中音准存在问题
(一)合唱音准高低不稳
学生在发声训练时要不断提高发声技巧来调节气息,以避免在合唱中发声力量过大而出现音准问题。在实际训练中,学生在重视气息训练的同时也要注重发声技巧的训练,如此才能够避免自己在合唱中出现音高不准的问题,从而使合唱作品展现出更好的和声效果。
(二)音准掌握力度不足
学生在演绎合唱作品时,要合理调节和运用自己的音区,以提高自己对音准的掌握力度。对于初学者来说,由于其缺乏专业的训练,导致他们在音区转换方面缺乏技巧,对声带张力控制能力也较为低下。比如在合唱中,当由重音区向轻音区过渡时,声带肌肉拉力增加会导致音高偏高,这些问题在学生身上屡见不鲜,即使是听音和音准能力比较高的学生,也会出现这样的音准问题。
(三)音准效果未达最佳
在合唱训练中存在学生无法适当调节共鸣体导致合唱效果不佳,对此,学生可通过专业的训练来提高自身对共鸣体调节能力,以避免出现声音过高或低导致的音准问题。
三、音准问题的解决方法
(一)强化音高听辨日常训练
学生想要准确的唱好音高,需要首先具备良好的音准判断能力,因此强化音高听辨训练是提高合唱音准的重要途径。音高听辨训练应该以单音为切入点,由于单音训练是合唱训练中最为基础的训练,学生需强化音高听辨的日常训练,以提高他们对音高的听辨能力,为他们以后进行一些其他训练如二声部训练、三声部训练奠定扎实的基础。教师还要注重对学生进行音程和弦的训练。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和弦的训练时,应从原位三和弦、三和弦转位等练习入手,以此来提高学生们的合唱能力。这些训练诣在培养学生的音乐立体感,使他们能够真切地感受到音乐的存在,提高多声部合唱表演的合作能力。
(二)加强抗干扰能力的培养
在合唱训练的过程中,因为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极易发生干扰情况,例如单声部训练时,音准的效果要更好,但是二者进行合唱的时候,低声部本应该是唱非主旋律的,却在其它因素的影响下,会随着主旋律而去。因此,解决这方面问题可以对成员进行练声训练,加强抗干扰方面的能力,如和弦等。
(三)合理运用乐器纠正音准
合唱过程中如果出现音准问题,可以采取乐器辅助练习的方式进行纠正。如音高问题可以通过钢琴听音来解决。又或者在合唱当中,如果遇到音阶或是音阶下降小二度时,不论是由高音转低音,或是低音转高音,都可以合理地应用钢琴进行弹唱练习,直到熟练掌握为止。另一方面,充分利用乐器辅助学生听辨不同音程所具有的不同声音,对钢琴乐曲进行有效应用,来提升学生的听力,提高音准水平。
(四)加大发声训练的力度
对合唱音准发声训练来说,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的训练,以此提升合唱音准的精准度。因为声音所在的位置会影响到音高,因此进行合唱训练时,通常会加强发声的训练来提高音准。在对发声进行训练时,需要让学生真切地去感受状态各异下共鸣腔体产生的不同效果。由于呼吸方式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音准,因此进行合唱训练时,要引导学生首先掌握合唱时呼吸的方法,随后尽快地调整到最佳状态,并且能够保持站立姿势进行发声训练,使其效果能够达到最佳。与此同时,合唱是需要多人配合方可完成的一项活动,学生在进行发声训练时,还应该注意观察他人的状态,以实现自己与他人的协调配合。每个人声音不同,在发声方面也会各有差异。进行训练时,教师要挖掘每个学生的发声特点,使其能够发挥出自身的声音优势,从而在不同声部的搭配下,达到最佳的合唱效果。
(五)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音乐素质
在合唱教学中,教师居于核心位置,其音乐素质的高低对于合唱教学质量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因此,教师在合唱教学中要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而合唱中的音准问题,应引起每一个音乐教师的重视。教师在合唱教学中,为了解决该问题,提高学生们的音准水平,使他们以一种轻声高位的状态来进行演唱,提高合唱教学水平。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可在读谱阶段,就让学生们处于这样一种状态,使他们将自己的声音放在标准的音高位置上。之所以这样设计,是因为在轻声时,学生们对于音准和音高能够更好地把握。
教师还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听辨能力,及时发现合唱中存在的音准问题,分析音准偏离的原因,找到解决而问题的对策。教师还需要具备的良好的声乐技能。虽然合唱和独唱在唱法方面存在着显著的差异,但其均是建立在声乐基本功能上的,如果缺乏扎实的基本功,那么想要提高合唱音准则无异于刻舟求剑。因此,作为一名音乐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音乐素质,解决合唱中存在的音准问题,提高学生们的合唱水平。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合唱中的音准训练是教师应该重视的内容,通过强化音高听辨日常训练、加强抗干扰能力的培养、合理运用乐器纠正音准、加大发声训练四个方面,来提高合唱队员的音准,培养和发展他们的音乐修养。
参考文献
[1]于亚冰.柯尔文手势在女声合唱《回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郑州市Z高中为例[D].郑州:郑州大学,2019.
[2]丁迪.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有效性研究——以济南市槐荫区小学高学段为例[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7.
[3]蒋敏.让音乐课堂里流淌出和谐之声——浅谈如何提高小学音乐课堂中合唱音準的有效策略[J].北方音乐,201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6908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