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贝多芬《f小调第一钢琴奏鸣曲》复调思维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王佩琦

  【摘要】复调起源于多声音乐。西方复调在发展的过程中经历了理性强权的干预因而其思维具有理性思辨的本质,这与奏鸣曲式由对立到统一的结构模式所体现出来的理性精神如出一辙。本文以贝多芬《f小调第一钢琴奏鸣曲》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對前人理论成果的学习,归纳整理出复调思维的狭义和广义的定义,在此基础上论述了复调思维与奏鸣曲的内在联系;最后,以f小调第一钢琴奏鸣曲第一乐章为例,分析作品所具有的复调思维特征。
  【关键词】贝多芬;f小调第一钢琴奏鸣曲;复调思维;理性精神
  【中图分类号】J624                             【文献标识码】A
  贝多芬的《32首钢琴奏鸣曲》诞生于维也纳古典主义时期,是古典和声的典范之作,又是曲式的集大成之作,与巴赫的《十二平均律钢琴曲集》相对应被誉为钢琴音乐的“新约全书”。十八世纪下半叶的维也纳古典主义时期,理性思想占据上风,因而虽然处于主调音乐的创作时期,作曲家们依然没有放弃可以将理性思辩诠释到最佳状态的复调音乐,这一时期,主调音乐与复调音乐的结合成为常态。但二者的融合是停留在技法的层面?还是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已然不可孤立呢?
  一、复调思维的定义
  西方复调思维狭义上是从“对位法”提炼出的创作思维的一般规律,广义上则需要从西方复调的源起开始探讨。关于复调的产生及其定义,西方传统历史学研究中所涉及的复调概念指的是西方教堂音乐中出现的多声音乐,但随着复调的发展,这一概念因地域及历史时间限制,其外延被扩大。
  姚亚平先生在《复调源起的各种理论及其评价》中围绕为什么探讨复调的源起及复调的界定展开了一系列讨论,并上升到人类学的角度,提出“多声部音乐为什么在西方得到了与众不同的发展?”最终得出 “虽然多声现象是整个人类的现象,但西方复调在其发展道路上,遭遇理性强权的干预,终结了它本来自为和自在的民间状态,被强行纳入到另一条演化道路”的结论。因而西方复调的发展是建立在理性基础上的艺术实践过程,是西方精神文明的产物。
  在我国复调音乐理论研究领域第一次将“复调思维”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探讨的是陈铭志先生的 《对复调思维的思维》。在这篇文章中,陈铭志先生从复调音乐本身出发就复调思维的特征归纳为对抗律、置换律、互补律三种基本规律。对抗律指双方对立且同时存在,主要强调各声部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独立性;置换律是指为避免双方因对抗过于强烈而导致本质的疏离,从而通过各声部内容在所处位置上的置换,来增强对抗双方的联系;互补律指对立双方在横向及纵向的发展中为使整体趋于平稳和完善,在时值的长短、和声的张弛、声部的走向等方面所作出的安排。
  由于本文讨论的是一首主调音乐体裁的作品所包含的复调思维,因而对于复调思维的广义定义就不能局限于声部之间的关系。基于论述的需要,又综合前人对于复调思维的基本规律的认识,笔者将西方复调思维的广义定义归纳为包含一切理性思维特质的,处理两个及两个以上音乐事件间多维关系的一种方式。这种音乐事件就包含动机、调性、不同形态的织体等。
  二、奏鸣曲与复调思维的内在联系
  奏鸣曲是指某种多乐章器乐套曲的体裁。18世纪后半叶维也纳古典主义时期,奏鸣曲渐趋成熟,通过奏鸣曲逐渐完善的奏鸣曲式从音之间的对比到调之间的对比最后到结构上的抗衡无一不体现理性的精神。
  尽管奏鸣曲作为无标题音乐套曲不仅仅包含奏鸣曲式,但奏鸣曲中包含的各类曲式均遵循既定框架,将大小调体系的功能和声发挥到淋漓精致的地步。由于理性在音乐上的直观反映就是曲式结构同调性和声体系的形成与完善,因而理性精神渗透在奏鸣曲的各个级层。
  复调音乐是建立在“对位法”基础上的音乐形式,对位所涵盖的“点对点”“音对音”“线对线”的问题强调了节奏、音高等音乐要素的结合,赋予了复调音乐理性思辩的特性。由于复调思维是从“复调技法”提炼出的创作思维的一般规律,因而复调思维具有理性思辩的本质。上海音乐学院博士刘燕婷在其《试论艺术音乐中的复调思维》一文中亦对复调思维的本质进行了探讨,提出“复调思维的本质是西方哲学思辩思维”的设想。
  复调思维理性思辩的本质与与奏曲式由对立到统一的结构模式所体现出的理性精神如出一辙。具体而言,奏鸣曲式具有两大特,一是双主题呈示。主、副主题在材料与调性上既有矛盾对比又有统一联系。二是主、副部调性在呈示部时对置,再现时回归。这样的特点从创作思维的角度观察,如若将主题的调性视为独立的音乐事件,那么调性间由对比到统一的发展方式所体现的对立关系,是具有复调思维的;如若主、副主题的材料由两个及两个以上的动机发展而来,那么多个动机的结合过程同样是具有复调思维的。
  综上所述,复调思维与奏鸣曲曲式存在本质的联系,与奏鸣曲套曲的联系主要体现在复调技法及复调体裁的运用方面,但无论从何种角度,复调思维都与奏鸣曲有着内在的关联。
  三、复调思维在作品中的体现
  在贝多芬早期的作品中,将主题动机以模仿、倒影、复对位等形式进行对位化处理,进而实现乐思的深化发展,是作曲家早期创作最常用的手段。
  Op.2 No.1-Ⅰ是由两个性格不同的动机相结合而形成的主题(见谱例1)。
  谱例1  贝多芬《f小调第一钢琴奏鸣曲》(Op.2/1)第一乐章主部主题
  在该主题中,动机a为主和弦的上行分解加断奏;动机b为顺分型的下行连奏,二者在形态上形成对比,但又统一为完整意义乐思。3-4小节即是乐思的模进,5-6小节为动机的分裂发展,第7小节第一拍为f小调主和弦,是动机a的变形。7-8小节a、b动机再一次结合,由此两个动机经过了呈示—变化—分裂—统一的过程。是奏鸣曲理性精神的微观展示。   随即,动机b在连接部以复对位模仿的形式交替出现(见谱例2)。
  谱例2  贝多芬《f小调第一钢琴奏鸣曲》(Op.2/1)第一乐章连接部
  同样是Op.2 No.1-Ⅰ,它的副部主题(见谱例3)与主部主题保持了密切的联系。
  副部主题为动机a、b的自由倒影。具体而言副部主题开始即为 A大调属七和弦上的下行分解,紧接着是一个带有换音的上行大三度进行(F-A),而动机a(见谱例1)为f小调主和弦的上行分解,动机b(见谱例1)包含下行三度的材料,由此,可以認为副部主题由动机a、b经倒影变形发展而来。主、副主题之间材料的关联性及调性的安排再一次体现了作曲家在创作时融入的复调思维。
  谱例3  贝多芬《f小调第一钢琴奏鸣曲》(Op.2/1)第一乐章副部主题
  四、结语
  贝多芬《32首钢琴奏鸣曲》是古典主义时期极具代表性的一部巨作,一直以来受到理论研究者的关注。区别于以往对于曲式、和声等方面的研究,本文以《f小调第一钢琴奏鸣曲》第一乐章为例,从作品蕴含的复调思维入手,由内(奏鸣曲与复调思维的本质联系)到外(作品对复调技法的运用)对作品所蕴含的复调思维进行了分析。并最终得出,主、复调音乐的结合不仅限于技法的运用,而是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相互渗透,这样的研究,对于音乐创作思维的拓展,无疑是有极大裨益的。
  参考文献
  [1]姚亚平.复调起源的各种理论及其评价(上)[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4(1).
  [2]姚亚平.复调起源的各种理论及其评价(下)[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4(2).
  [3]陈铭志.复调思维的思维[J].中国音乐学,1989(2).
  [4](美)查尔斯·罗森,杨燕迪.古典风格[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5]赵德义,刘永平.复调基础教程[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6.
  [6]黄海澜.贝多芬晚期钢琴奏鸣曲中的赋格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9.
  [7]刘燕婷.试论艺术音乐中的复调思维[J].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14(2).
  [8]吴璨.贝多芬钢琴奏鸣曲中主题的内部发展模式[J].当代音乐,2015(6).
  [9]高丽欣.贝多芬钢琴奏鸣曲三个时期的比较研究[J].北方音乐,2012(1).
  [10]田艺苗.贝多芬后期作品中的赋格曲[J].音乐艺术, 2004(4).
  作者简介:王佩琦(1994—),女,安徽省淮南市人,武汉音乐学院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6924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