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习明纳教学模式下职业教育教学提升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梁晨 张秋凤

  摘  要: 习明纳教学法在当今西方教育中被视为最常用的教育方法之一。基于习明纳教学的五个阶段分析,发觉将习明纳教学模式引入职业教育是对职业教育办学理念的契合,可弥补职业教育教学“短板”,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进而指出职业教育引入习明纳教学法,应通过教师队伍素质的提升、教学资源整合、多种灵活教学形式的开创以及学术环境的营造等形式得以实现。
  关键词: 习明纳教学模式; 职业教育; 教学
  中图分类号: G71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1-2153(2019)05-0030-05
   始于18世纪德国大学的习明纳教学法,是当今西方大学最有影响力的教学方法之一。习明纳适应了现代大学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研究意识、合作意识和独立创新学习能力的发展,弥补了传统讲授方法的缺憾,促进了科学和学术的快速发展。[1]进入新时代,响应职业教育德技双修人才培养理念的要求,打造高技术高技能型的人才队伍,关键在于进行教学模式的改革,通过对多角度教学设施的使用,教学主体的转变,以及活动形式的开展,实现学生的精英培养。
   一、习明纳的产生与传播
   习明纳,又称研讨式教学,源自于18世纪的德国教育,由德文Seminar的音译而命名,即在教师的指导下,针对某一专题或方向在教学活动中形成的一种教学研讨活动形式。古希腊的阿卡德米学园中,问答法是教学的主要形式,这一形式可被视作“习明纳”的最早雏形。现代意义上的习明纳首次出现于德国教育家弗兰克于18世纪初所创办的师范学校中。1737年,古典语言和考古学家格斯纳(Gesner, J.)在哥廷根大学设立古典语言学习明纳。[2]1876年创建的霍普金斯大学,将德国大学教学中引以为豪的习明纳制度引入其教学过程之中,以提升学生的培养质量,美国学者将之称作“轮中之轴”,将习明纳视为现代化大学创造力的源泉,并逐渐成为美国大学的主流教学模式[3]。在19世纪末习明纳被英国剑桥大学科学家汤姆逊教授引入实验之中,并与英国的传统教学结合,创造了英国习明纳教学模式。我国于20世纪初,教育家蔡元培先生从莱比锡大学留学归国后,将习明纳教学法引入中国教育之中,30年代“习明纳”在浙江大学落地开花,随后相继在复旦大学和杭州大學等中国高校传播开来。[4]
   习明纳教学模式最大的特点在于对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形式的改变。在习明纳教学中,以问题为导向,将教师布置的任务或专题研究视为出发点,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并主持研究,学生是知识探索与学习的主要承担者,这一过程中学生主动搜集资料寻求解答方法,整合建构知识体系。通过小组间协作与互相帮助,实现对专题的研究,最后以论文形式展现,通过教师讲解小组间互评,实现学生的合作能力、实践能力、思维能力等多种能力的提升,进而促进学生对于知识的主动架构与掌握。
   二、习明纳的教学结构、实施与特征
   (一)习明纳的教学结构
   习明纳的教学结构包括教师概要式引领和师生专题性研讨两部分。[5]所谓教师概要式引领,就是教师在开课前对学生进行集体的讲解。这一讲解主要包括本学科的发展脉络与发展渊源、学科背景、学科结构、研究问题、研究方法等,以教师为主,教师通过概要式引领,使得学生对于本学科的发展形成基本架构;而专题性研究,即是在教师概要式引领的基础上,结合教师布置的任务要求与自己的兴趣,灵活选择与规划研究方案,通过资料选择、文献检索,形成主题报告,而后与小组在课堂上分别汇报,通过与同伴间交流与切磋,实现知识与能力增长,教师适时给予评价与指导,课程结束后学生形成论文进行总结与归纳。
   (二)习明纳的实施
   习明纳的实施主要是以研究为导向,其实施过程主要包括:(1)第一小组人员的选择与组建。人员的选择与小组的构建是实施习明纳的基础,传统的习明纳的人员组成由一名教师与十几名学生组成,采取小组式活动教学形式,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发挥指导和助推作用,教师指导有次数限制与要求,教师在对学生的引导下帮助学生获得知识建构,而非灌输教学内容。(2)教学场地与时间的选择。习明纳对于教学场地的选择没做任何规定,在教学过程中,要采取圆形座位排列,以体现师生间的平等相处,教学时间以2-3个课时为宜,一般时间为2个小时左右。(3)第三课后研讨与论文形成。在这一阶段,教师对学生进行经典资料与参考文献的指导,引导学生形成汇报材料。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 课程准备
   习明纳教学模式的课程准备,主要是对课程的学科背景、学科渊源、基础知识要求、教学方法的了解和把握。在这一阶段,应对学科的发展情况形成正确的认识,以便于为下一阶段的学习建立基础。
   2. 确定选题
   习明纳教学模式下的课题选择,需要教师与学生共同讨论。在这一阶段学生依据自己的兴趣和关注点,与教师所指出的范围进行对接,通过与教师的沟通与交流,确定符合自己水平,且综合性较强的选题,以利于下一阶段的团体参与。
   3. 研究展开
   习明纳教学模式下的研究,需要研究者与自己所形成的团体共同开展。在这一阶段内学生或研究小组,自主查阅相关资料与文献,通过与不同小组间的交流与切磋,形成属于本小组的主题报告。
   4. 辩论与交流
   习明纳教学模式的精彩之处在于其辩论与交流环节。辩论与交流的过程中, 充分展现自己的学术积累与思辨能力。[6]这一阶段主讲人对自己或小组的研究成果进行汇报,采取灵活的交流与辩论方式,汇报结束后,其他小组成员对所汇报内容质疑与辩论,主讲人进行解答和讲解,最后由教师进行补充与评价,促进知识掌握。
   5. 形成论文阶段    习明纳教学模式最后一个阶段就是论文形成阶段。通过主讲人的汇报与教师的讲评,学生根据教师的补充与完善,形成完整的教学论文,通过对研究过程中创新成果的整合与汇总,形成自己研究的最终成果。
   (三)习明纳的特征
   习明纳以小组为学习研究形式,教师采取“苏格拉底法”实施教育,使得习明纳具有以下特征。
   1. 教学与研究合二为一
   习明纳需要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努力。在习明纳中,学生依兴趣与关注点与教师交流形成综合性较强、研究价值较高的选题,在实施过程中,学生围绕选题展开研究。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学习呈双面特征,集研究与学习为一体。习明纳讨论的前提是真理尚不存在,要通过教授与学生在讨论中畅所欲言,逐步探索。教学的过程同时也是师生共同研究的过程, 二者紧密结合, 不可分割。[7]
   2.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在习明纳中,学生获取知识的状态发生了新的转变,由传统的接受式学习转变为探索式学习,学生主动对自己未知领域探索与发掘,形成丰富自我的认知。通过习明纳学生的科研能力得到锻炼,团队协作、人际交往与沟通等能力得到提升,通过汇报与论文写作,学生的语言表达得到锻炼,为学生后继的成长打下了基础。在整个学习过程学生处于主导地位。
   3. 灵活多样的课程实施形式
   习明纳对于学生的教学场所不做硬性规定,对于教学形式采取符合学生成长的教学模式。小组研讨式虽多为习明纳的组织与实施形式,但习明纳又不局限于此类,还有其他很多形式,如:午后漫谈、沙龙活动。通过多种形式的开展与实施,培养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为学生的学习形成独特的教学环境与氛围,让学生在轻松与欢乐的教学环境中实现均衡发展。在课程实施中,运用辩论等形式,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新的学习机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将学生从传统机械学习中引入主动学习之中。习明纳多形式灵活的教学组织形式,是对传统课堂教学的创新,因此广泛流传于各国,时至今日仍有旺盛的生命力。
   三、习明纳教学模式走进职业教育教学的可行性分析
   (一)习明纳教学模式契合职业教育办学的理念和要求
   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与教学设计具有其独特的作用。(1)办学环境。职业教育的教学是在跨界下实现的,教学包含学校、企业等多个场所,教学活动以产业发展为依托,主张学生主动构建知识结构,学生的教学环境多半位于企業与实践之中。基于这一特性,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多以主动发现学习为主。习明纳教学模式的最大特性在于其学生主体性,将习明纳教学模式引入职业教育教学过程之中,便于学生在接受理论知识学习的同时,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查阅资料,研究自我所学知识的发展脉络与发展特点。(2)办学形式。职业教育是以职业活动与实践导向的教育类型与模式,职业教育的教师多是理论较为丰富的教师,整个教师队伍中“双师型”教师所占比例尚不高,因为这一不足,致使当下职业教育教学实践呈现脱节状态。将习明纳教学模式引入职业教育教学之中,可对这一短板进行改善。在习明纳教学中,教师发挥助推器、引领人的作用,课程的学习由学生自主承担、小组合作,学生自我能力的提升依靠与他人的合作与锻炼。职业教育当前多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表现形式,习明纳的引入正是契合当前职业教育教学由教师主体向学生主体转变这一要求。
   (二)习明纳教学模式弥补职业教育教学“短板”
   目前,职业教育教学中传统的“三中心”式的教育形式仍占据主要的地位,这一教学模式具有明显的教育缺陷:(1)学生主体难实现。职业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就业,为学生的成长储备职业基础知识。在传统教学中,教师讲解以单向为主,注重理论知识的讲授。学生参与环节的不足,使得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处于被动状态,学生积极性不高。(2)理论与实践课程结合效度差。职业教育是偏重于实践的教育类型。当前职业学校由于场地与经费有限,加之校企合作进展缓慢,使得学生的实践操作水平难以得到提高,出现理论与实践“两张皮”现象。
   将习明纳引入职业教育教学中可弥补这一不足,将学生与教师实现连结,学生的学习是在与教师共同合作下完成的,这一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教学的单向教学形式,通过小组的组建,实现学生与教师的结合与合作,在教师与学生共同组的学习单元中,教师以指导者和参与者的角色进行教学,将传统教学单向模式转换成双向互动和多向互动形式。在习明纳中,学生主动探索知识与技能,这一教学模式可改变职业教育学生的被动学习现状,让学生主动学习,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形式,学生通过理论资料的查阅和实践环节的操作,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操作的结合,使学校知识与职业要求实现对接、岗位需要与知识补充实现对接,改变当前职业教育“重理论轻实践、重结果轻过程”的现象。在研讨过程中, 学生有更多的主动学习和表达见解的机会, 反映个体思维习惯和倾向,有助于学生智力发展和主动探究习惯的养成。
   (三)习明纳教学模式可促进职业教育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习明纳教学过程中,学生相比于传统教学,多方面能力得以提升和发展,学生自己的课题通过亲自查阅文献进行汇总、文献撰写,充分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于兴趣。同时以讨论为主要形式的教学汇报方式,进一步促进了学生的思辨与批判能力的提高。职业教育引入习明纳,通过多元化的方式与活动的呈现,将学生转化为学习的主体,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实践能力、交流能力等,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四、习明纳教学模式走进职业教育教学的路径探索
   习明纳是一种完整的教学形式, 它的基本活动方式可以概括为:“课下学习研究、课上交流研讨”, 其实施基本遵循:教师布置任务→学生研究→课堂讨论→教师总结→深化研究五个流程[8]。通过这一活动方式,可以得出习明纳引入职业教育教学的路径。
   (一)提升教师水平,为职业教育学生的习明纳教学提供引导者    教师在习明纳中发挥着指导作用,学生的课题选择以及最后成果的形成,教师的作用都不可或缺。同时,学生的学习需要与教师共同商量下。由于职业教育的教学具有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这就使得职业院校教师的职业能力与理论水平需要很高的造诣。为推进习明纳在职业教育教学的实施,教师应在以下两个方面提升自我。其一,丰富理论知识。习明纳的实施选题由学生依据自己的兴趣与爱好,通过与教师交流确立综合性实践性強的选题。对应于职业教育来说,教师应结合本学科的教学要求,为学生准备充足的选题与方向以便指导学生,同时在习明纳中起指导与咨询作用,这是对教师知识能力的检验。为此,教师应当通过多渠道增长自我的理论水平与实践技能,逐渐使自我达到“双师型”教师的要求,如参加教学技能大赛、学术会议等多形式教学活动。其二,提升自我组织与引导能力。习明纳教学中,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学习与研究,是在对学生的把控下实现自己的作用。职业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灵活组织与引导学生参与学习之中,实现学生对知识的学习。
   (二)统整教育资源,为职业教育学生的习明纳教学研究提供资源保障
   学生对资源的利用的效度决定了研究成果的形成质量。习明纳的主要特征是学生自主探索与收集资料,职业教育进行习明纳教学应注重教学资源的整合。可从以下方面实现,一是整合教学资源建立教学资源库。职业院校进行专业库整合与开发,为学生自主学习与查询资料形成资源网,通过平台开设、账户建立,实现资源共享。将资源库纳入学生的学习资源建设之中,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与探讨。二是整合教师队伍为学生开展习明纳提供教师资源。习明纳教学中离不开教师的参与,职业教育习明纳教学进行教师队伍的整合必不可少。教师队伍结构中应体现“双师型”,使学生在理论与实践上都有教师可咨询。三是深化校企合作,促进校企双元育人。学生的实践能力多是在企业的实践中得以提高,因此强化校企合作将为习明纳教学提供实践资源。在习明纳中,教师与学生联合设定专题,学生搜集材料,这一材料中既有理论知识,也有实践资源。职业院校在理论上可给予学生满足,但要补齐实践资源不足的短板,深化校企合作将正好对这一问题做出了弥补,学生通过到企业进行咨询与学习,通过与企业师傅的交流,强化资源搜集与整理,丰富自我的研究内容,便于下一步的交流与探讨。
   (三)灵活教学形式,为职业教育学生的习明纳教学提供多形式教学方式
   习明纳教学对教学形式和教学环境没有做出规定,学生采取辩论与讨论形式,教学不限制地点,整个教学过程中体现师生公平。对应职业教育习明纳教学可采取小组研讨形式,采取教师“先讲后研、研学结合”的形式。课程开始前,由教师对本门学科做出概述,对学科要求、研究方法等形式提出要求,然后进行分组,学生依据自己对本门课程的兴趣点灵活组成小组,与教师商量确定所要讲解和研究的课题,然后进行资源检索与搜集,进行汇报与辩论,教师进行补充与总结,最后形成小组成果。
   (四)加强学术氛围的营造,为职业教育学生的习明纳教学提供条件
   良好的学术环境和研究氛围是开展研讨式教学法的前提,同时,研讨式教学法的应用又会促进学校的学术交流和研究氛围。[9]习明纳教学中学术氛围宽松,学生自由交流与探讨。对于职业教育开展习明纳教学应注重学术氛围的形成,让学生能够全身心投入学习中,提升技术技能水平,通过特定环境的熏陶,结合模范引领、师傅言传,为学生成长树立标杆,助力职业教育实现高技术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因此,学术氛围的营造必不可少。
   总之, 习明纳教学法引入职业教育教学,将为改变传统教学学生被动学习提供新的视角, 将习明纳引入职业教育,是调动学生积极性、扩展学生知识场域的新手段,是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举措,为最终实现高技术高技能型人才培养开创新局面。因此,将习明纳教学法引入职业教育, 不仅是教学方式的创新, 更是职业教育教学理念的创新。
  参考文献:
  [1] 贺国庆,何振海. 成就完整的大学:习明纳的历史及现实意义[J]. 教育研究,2019,40(02):41-49.
  [2] William Clark. On the Dialectical Origins of the Research Seminar[J]. History of Science,1989,(xxvii).
  [3] 梁如斌. 习明纳在美国大学的传入、推广及影响[D]. 石家庄:河北大学,2012.
  [4] 王凤玉. “习明纳”:高等学校的成功教学组织形式[J]. 辽宁教育研究,2006(08):73-75.
  [5] 程茹,柴怡. 习明纳教学模式在精英人才培养中的应用:以山西师范大学莳英学院为例[J].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8(24):72-74.
  [6] 谢晓宇,柳世玉. 讨论式教学:seminar教学模式在本科教学中的实践运用[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33):50-52.
  [7] 崔丽丽. 德国习明纳教学模式及其启示[J]. 石油教育,2007(01):84-87.
  [8] 苏玉霞. 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习明纳的创新型人才培养功能研究[D]. 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8.
  [9] 郑军,张冉. 研讨式教学模式改革的国际经验与启示[J].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6(04):83-89.
  Research on Promotion Strategies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Teaching under Simina Teaching Model
  LIANG Chen, ZHANG Qiufeng
  (Nanning Normal University, Nanning 530001, China)
  Abstract: Simina is regarded as one of the most commonly used methods of education in western education today.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five stages of Ximinna teaching, it is found that the introduction of Ximinna teaching mode into vocational education is a fit for the idea of running vocational education, which can make up for the shortcomings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teaching and promote the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Then it points out that the introduction of Simina teaching method into vocational education should be realized through the promotion of teachers, the integration of teaching resources, the creation of various flexible teaching forms and the cultivation of academic environment.
  Keywords: Simina Teaching Model; vocational education; teaching
  (责任编辑:程勇)
  收稿日期: 2019-08-18
  基金项目: 2018年广西职业教育教改一般项目“广西高职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建设路径优化的研究与实践”(GXGZJG2018B113)
  作者简介: 梁晨(1996-),男,硕士,研究方向: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7111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