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式教学在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体会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姜媛,李旭霞,隋文
摘 要:生物化学与医学关系十分密切,是医学各专业基础主干课程,也是现生命科学领域一门发展最快的前沿学科。生物化学在医学教学中起联系基础知识与临床实践教学的桥梁作用。混合式教学是将在线教学和传统教学的优势有机结合起来的一种“线上”+“线下”的教学。将混合式教学理念引入生物化学课程教学中,不仅是对传统“讲授式”和“灌输式”的教学方式的突破和革新,也是对如何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教学工具和资源进行现代医学教学改革的巨大挑战。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生物化学;医学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9)36-0005-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36.001
一、生物化学教学中构建混合教学模式的意义
在传统的医学教学课堂中,教师是课程的传授者,学生单纯是知识的接受者,灌溉式教学并未真正实现教师与学生对知识的共同研究[1]。学生普遍反映生物化学学习进度快,以及概念过于抽象不利于理解,导致对生物化学课兴趣不浓厚。为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兴趣和加强学生学习自主性,我努力将在线教育模式和传统教育模式相结合应用到生物化学的教学当中。
二、生物化学教学中混合教学的实施与应用
教师根据生物化学的教学大纲要求,对相应的在线学习资源进行整理(包括生物化学授课视频、PPT),根据生物化学教学任务让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协作学习,在线发布问题和相关案例,并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思考。学生根据教师布置的任务进行自主学习,熟悉重点概念。同时,学生也要在小组内有明确的分工,相互协调。线下教师进行课堂面授,把传统的灌溉式课堂授课转为讨论式教学,学生课前提前预习,提出问题,学生之间可以结合教学案例中的知识点或是教学重点进行讨论、分析、轮流讲解,真正地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2],让学生的综合素质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得到提高。
三、生物化学教学应用混合教学是學生的收获
(一)知识点的深化理解和交互扩展
在网络探究学习社区中,学习者利用自我效能感和自我调节学习优化学习策略、做出科学决策和解决疑难问题,从而提升在线学习品质,实现有意义的深度学习[3]。课堂环节主要是学生进行知识自我内化,同时在学习过程中向教师汇报自己对所学的知识的理解,可及时向教师展示自己的学习情况和对于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学生也可以在线讨论发布问题,就某一知识点进行讨论,发表自己的理解和观点,借此深化对生物化学的理解。同时,教师可以拓宽相关的知识面,让学生明确自身的学习方向,为以后更深入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并且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会联系相关基础医学学科重点和结合当代医学热点问题进行讨论,加强学生对于各医学基础知识的衔接,并且通过了解当代医学热点问题促进学生思考并让学生把握医学学习前沿方向,与时俱进。此外,相关医学知识的交互也扩展了学生的知识层面,并且当深入学习遇到瓶颈再通过拓宽知识面可以触类旁通,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两者相辅相成。
(二)培养创新思维能力和自主性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而学生则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这种教学模式没有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通过混合式教学方法授课,我们可以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让学生都参与其中并且深入思考,改变传统授课模式中被动接受的模式。有时一些课堂设计和视频形式也让课堂形式不再单一枯燥,让学生从学习中获得兴趣,从而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性,达到自主学习的预期。并且通过相关平台,教师可以得到及时反馈,并对教学模式和进度进行适当的调整,以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
(三)协作和表达能力的提升
混合式教学的学习任务通常是协作学习的方式。有相关资料表明学习效果较好的小组在合作交流方式的使用、合作方式、小组内聚力方面均与学习效果较差的小组有所不同。混合教学鼓励学生间各种形式的合作学习,不同于传统教学中过于依赖老师讲授,其通过小组讨论、演讲汇报的形式对基本理论知识进行学习,并通过查找相关文献书籍的方式探究自己对某知识点的理解。学生在协作中保持良好的沟通,互相督促,同时教师可在协作学习过程进行引导和点评,在对学生质疑和学生释疑的过程中,让学生更加自信去表达自己的看法,引导学生正确高效的学习,同学的协作和表达能力在此过程中得到了丰富的锻炼和显著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关喆,全景梁,董为.网络教学平台在医学教育中应用的探索与体会[J].课程教育研究,2016(36):104.
[2]王顺,李旭霞,朱艳凌,许珂玉.基于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混合式教学——以《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课程为例[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8(3):293.
[3]张其亮,王爱春.基于“翻转课堂”的新型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4(4):27.
[责任编辑 杜建立]
作者简介: 姜媛(1998— ),女,汉族,辽宁台安人,研究方向:医学检验技术专业。
隋文(1980— ),女,汉族,山东海阳人,实验师,研究方向:微生物感染与肿瘤相关性。
通讯作者:李旭霞(1969.7— ),女,汉族,山东掖县人,副教授,研究方向:老年痴呆发病分子机理。
基金项目: 本文系2018年辽宁省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拟确定优质教学资源建设与共享项目。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7438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