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乡村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的10年:回顾与展望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王振宇
[摘 要]乡村教师职业倦怠是乡村教师长期受到各种压力而产生的一种身体极度疲惫、精神麻木的不良状态,它给乡村教师的身心、工作和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乡村教师职业倦怠研究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一是有助于我们重视乡村教师的身心健康,提高乡村教师生命质量;二是有助于消弭社会对乡村教师的偏见,营造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三是有助于推进高质量的乡村教师队伍建设,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2009—2019年的10年里,我国关于乡村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涉及其涵义、现状、成因、特质、对策等方面。研究成果丰硕,但仍存在较多不足。今后相关研究应厘清乡村教师职业倦怠的基本内涵,推动教师职业倦怠理论的本土化;重视乡村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价值,加大对乡村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力度;拓展乡村教师职业倦怠研究视角,丰富乡村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内涵。
[关键词]乡村教师;职业倦怠;教師心理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9)11-0151-06
[DOI]10.13980/j.cnki.xdjykx.2019.11.027
我国教师职业倦怠研究始于上世纪90年代,当时研究的方向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对不同学科教师的职业倦怠情况进行研究;二是对不同学段的教师进行职业倦怠情况研究。2005年后逐渐出现对乡村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的文献。随着国家对乡村及乡村教育事业的重视,乡村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成果日益增多。自2009—2019年,我国乡村教师职业倦怠研究成果颇丰,从文献来看,迄今已发表学术论文139篇,撰写硕士、博士论文96篇,会议论文7篇。本文对我国近10年乡村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总结与审视,以期对乡村教师职业倦怠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一、乡村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的背景及价值意蕴
教师职业倦怠是教师在工作中无法良好应对较大压力而产生的一种极端反应,常常使教师对工作不满、丧失工作热情和兴趣,导致其情感的疏离和冷漠,这不仅影响教师自身的身体健康,而且给家庭、社会与组织带来严重的危害。通过对乡村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可以厘清乡村教师产生职业倦怠的缘由,并提出有效的应对措施,避免教师陷入职业倦怠的困境,对促进乡村教师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乡村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的背景
其一,政策上的高度重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的通知》指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其薄弱环节和短板在乡村,在中西部老少边穷等贫困地区。发展乡村教育,帮助乡村孩子学习成才,阻止贫困现象代际传递,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发展乡村教育,教师是关键,必须把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1]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指出:“优先发展农村教育事业。高度重视发展农村义务教育,推动建立以城带乡、整体推进、城乡一体、均衡发展的义务教育发展机制……建好建强乡村教师队伍。”[2]由此可见,国家对乡村教育事业和乡村教师的高度重视。乡村教师的质量影响着乡村教育的质量,一支成熟的、优秀的、热爱自己工作的乡村教师队伍是乡村教育事业发展的基础。当前,在国家重视政策指向的大背景下,研究乡村教师的职业倦怠有助于解决乡村教师所遭遇的问题,提高其自身素质与专业发展的水平。其二,窘迫的生存境遇。我国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格局导致城乡之间的贫富差距较大,政府对城市教育的投入大于农村。乡村教师所享有的教学环境、报酬待遇、基础设施等教育资源均弱于城市教师。教育不公平导致乡村人口不断流入城市,大量的生源涌向城市小学,在乡村学校上学的孩子日益减少。与此同时,乡村学校教师数量萎缩,结构性缺失严重,农村出现了复式班级和教师身兼数科的现象。乡村教师除了在环境、待遇、生源、考核机制、社会地位等方面处于不利地位之外,往往还要承担超负荷的教学任务及教学以外的大量工作。除此之外,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动,教师行业的压力日益加重。在上述不利因素的影响下,每个乡村教师在工作和生存等方面承受着巨大的压力,长此以往,乡村教师极易陷入沮丧、灰心、冷漠的状态。根据首份中国“工作倦怠指数”调查报告显示,在所有职业中,教师的工作倦怠程度高达50.34%,仅次于公务员(54.88%)和物流运输人员(54.00%)[3]。因此,深入研究乡村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刻不容缓。其三,对人与生命的日益重视。生命教育理念与人本主义思想自传入我国以来就获得了大量关注,我国教育开始关注人的需求,人的发展引起教育内容、教育方式的改变,这是具有进步意义的。但是,教育过程中要关照的不仅是学生的成长,教师的生命生长同样是需要我们关注的。有专家称“没有教师生命质量的提升,就很难有高的教育质量……只有当教育者自觉的完善自己时,才能更有利于学生的完善与发展”[4]。教师只有理解了、体验了生命教育,才能去实践它、应用它。教师和学生一样,也是一个不断成长、蕴含着蓬勃生命力的个体[5]。因此,研究乡村教师职业倦怠具有重大意义,分析乡村教师职业倦怠产生的因素,提出消解乡村教师职业倦怠的举措,是对乡村教师的生命观照,其有助于提高乡村教师的生命质量,促进学生的成长。
(二)乡村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的价值意蕴
其一,有助于增强教师对身心健康的关注,提高乡村教师的生命质量。职业倦怠是一种具有伤害性的心理状态,它使乡村教师的身心健康受到伤害。长期的高压容易使教师情感耗竭,丧失教书育人的热情,导致其以冷漠、消极的态度对待学生与教育工作,教师无法在工作中获得满足感与成就感,长此以往,这种负面情绪将逐渐泛化,影响教师的正常生活。例如,教师对工作以外的事情提不起兴趣、经常感到疲惫、睡眠质量差,甚至变得抑郁。教师生命质量的降低必将导致其在教育工作中犯错与失误,进而影响学生的发展。而且,当倦怠成为一种普遍现象时,其必将给乡村教育事业的发展造成不良后果。因此,揭示乡村教师职业倦怠现状,分析其产生的缘由,并提出解决的路径,减少乡村教师职业倦怠的发生是研究乡村教师职业倦怠的宗旨。该研究有助于提高乡村教师的生命质量,减少职业倦怠给乡村教师带来的不良影响。其二,有助于消弭社会对乡村教师的偏见,营造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乡村教师职业倦怠的发生有很多因素,社会环境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当前,社会民众对乡村教师有一些偏见和歧视。例如,一些民众认为乡村教师的整体素质、师德素养、教学观念、教学质量等均不同程度地落后于城市教师,他们认为只有能力不足的教师才会选择去乡村任教。此外,城乡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教育资源分配不平衡、教学环境简陋、生源质量差、乡村教师的福利待遇低、社会认同度低。这些现状混合在一起,恶化了乡村教师的生存状态,造成了乡村教师的职业倦怠。因此,从社会环境的角度探究乡村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并寻找对策,将有益于消除人们对乡村教师的偏见,提升乡村教师的社会地位,减轻职业倦怠对乡村教师的危害。其三,有助于推进高质量的乡村教师队伍建设,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乡村教师的职业倦怠并不是个例,而是较为普遍的现象,有很多教师不同程度地表现出职业倦怠的症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造就党和人民满意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乡村教师职业倦怠研究将有利于坚定乡村教师的教育信念,使其重新焕发教育的热情与责任心,进而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二、国内乡村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的主要内容
近年来,国内有关于乡村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主要聚焦于对乡村教师生存状态的实证研究,以及其他因素与职业倦怠相关性的实证研究。本文从乡村教师职业倦怠的涵义、现状、成因、特质、对策5个方面,对国内乡村教师职业倦怠的10研究内容进行梳理与归纳。
(一)关于乡村教师职业倦怠的涵义研究
关于乡村教师职业倦怠的概念,我国学者尚未做出明确的界定。但是,从文献中可以看出,大部分研究沿用了国外学者提出的职业倦怠概念。美国学者费登伯格最先提出这一概念,用以描述助人行业的从业人员因工作时间过长、工作量过大、工作强度过高而产生的一种疲惫不堪的状态。在此之后,也有许多学者对此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许多不同的观点。其中,美国学者玛勒诗的三核心观点影响最为广泛,也被我国大多数学者接受与认同。玛勒诗认为:“职业倦怠是在以人为服务对象的职业领域中,个体的一种情感耗竭、人格解体和个人成就感降低的症状。”[6]我国学者在玛勒诗的理论基础上开展了大量的、针对中国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其中,王芳、许燕通过对中小学教师的访谈与数据收集,建构出了一个更符合我国教师情况的职业倦怠模型,该模型将我国教师的职业倦怠划分为4个维度:一是教师情绪上的疲惫感;二是教师人际上的疏离感;三是教师工作上的无意义感;四是教师在知识上的耗尽感[7]。综上所述,我国学者广泛认同的乡村教师职业倦怠是:乡村教师长期在多重压力的笼罩下,在生活困顿与社会偏见加剧的情况下,出现的工作疲劳感与挫败感,进而导致其处于沮丧、麻木、冷漠、疲惫的精神状态中,并且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病态的心理与行为。
(二)关于乡村教师职业倦怠现状的研究
我国已有众多学者对乡村教师职业倦怠的状况进行了实证研究。其中,张莉莉、林玲通过对97位乡村小学教学点的骨干教师进行调查,得出结论:访谈中教师对工作与生活的满意度低;相比男教师,女教师的满意度更高,但其在婚姻、家庭方面存在困扰;缺乏职业成就感的教师颇多,但很有成就感的教师也不少;BMI三维度测验表明教师总体上处于疲惫倦怠的状态[8]。彭香萍通过对江西萍乡的614名教师的调查研究得出,乡村教师的倦怠率达七成。其中,在去个性化维度上,乡村男性教师的倦怠程度显著高于女教师;在情感耗竭维度上,已婚乡村教师的情感耗竭程度明显高于未婚教师,中等职称的乡村教师情感耗竭程度高于其他职称,教龄为10—20年的乡村教师情感耗竭程度最高[9]。周宗奎连续3年对湖北省农村中小学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共抽取农村中小学教师3 586人,调查结果显示:被试教师职业倦怠程度较低,但3年来呈现上升趋势,同时其情绪衰竭体验较为严重,教师对工作满意度较低[10]。总之,我国乡村教师的职业倦怠情况较为普遍,乡村教师对自己的福利待遇、社会地位表示不满,男教师的倦怠程度超过女教师。整体上,乡村教师的职业倦怠状况不容乐观。
(三)关于乡村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研究
學者们通过长期的研究与归纳,将乡村教师职业倦怠的诱发因素划分为3个方面:个人、组织、社会。首先是个人层面的因素,我们通常认为教师的人格特征、教学效能感及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都会影响教师的职业倦怠。良好的、积极的心理状态与人格特征可以降低教师职业倦怠的程度。我国学者已经通过研究证实了这一点。何安明通过多元回归分析得出,乡村教师感恩倾向越强烈、内省情绪智力水平越高,职业倦怠程度越低[11];闫巧、车丽娜通过研究发现乡村教师的自我价值感水平越高,职业倦怠感越低[12];丁亚坤在其硕士论文中写道:通过调查研究得出,乡村教师的积极情绪与教师职业倦怠感呈显著负相关,积极情绪可以缓解职业倦怠[13]。其次是组织因素层面,徐朝阳通过问卷与量表研究得出:性格特质和乡政府限制行为(组织气氛)对教师职业倦怠有显著的正向作用[14];教师如果在工作中处处受到限制,没有教学自由与自主权力,就会感到疲惫与麻木。最后是社会因素层面,闫芳芳发现社会支持与职业倦怠之间存在着显著关系,社会支持度越高,乡村教师的工作压力就越低,进而职业倦怠感也就越低[15]。相比城市教师,乡村教师更在意社会对他们的看法,她们渴望较高的社会地位。如果社会认同他们的价值,给予他们支持,他们的职业倦怠就会得到有效地消解。纵观已有研究成果,我国学者虽然从各个方面探究了引发职业倦怠的因素,但主要集中在个人与社会层面上,现有研究多着眼于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是否受限制,是否享有自由自主的权力,对组织层面的成因包括角色冲突与模糊、工作负荷、学生、教师的自由自主程度等。未进行深入剖析。
(四)关于乡村教师职业倦怠的特质研究
乡村教师是一个特殊的教师群体,他们在工作环境、工资待遇、社会风土人情等方面与一般的城市教师存在较大差异。教师职业倦怠虽与教师个体存在密切关系,但受到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乡村教师职业倦怠存在着不同于一般城市教师职业倦怠的特质。有研究者指出,乡村教师的职业倦怠更多地来自于学生,城市教师的职业倦怠更多地来自于教育制度[16]。有学者通过问卷与访谈对河北承德的135名城市教师与115名乡村教师进行了调查,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城市教师的倦怠程度明显高于乡村教师,且产生倦怠情绪的频率更高;在情绪衰竭与去个性化这两个维度中,城市教师的倦怠程度明显高于乡村教师;在职业效能维度中,城市教师的倦怠程度低于乡村教师[17]。也有学者通过研究得出了相反的结论,该学者选取了天津与湖南两个地区的城乡教师进行了对比研究,得出城市教师不但在职业倦怠总体得分上低于乡村教师,而且其它维度的得分也均低于乡村教师,这表明城市教师的职业倦怠程度低于乡村教师[18]。伍新春在对全国的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北京等地区进行调查后得出,城乡教师的情绪衰竭程度均较高,职业倦怠程度不存在显著差异,乡村教师的去个性化程度高于城市教师,工作效能感低于城市教师。对此,他推测产生差异的原因是乡村经济水平低,教师生存成问题;乡村不重视教育事业;学校管理制度缺乏完善等[19]。总的来说,关于乡村教师职业倦怠特质的研究还未形成规模,只有少数研究者在部分地区进行了研究,得出的结果也未能清晰地挖掘出乡村教师职业倦怠的特殊成因,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人们对乡村教师职业倦怠的认识,不利于有针对性措施的提出。 (五)关于乡村教师职业倦怠的对策研究
基于乡村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及危害,学者们认为应当从乡村教师自身、政府、社会和学校方面入手来减轻乡村教师的职业倦怠程度。就乡村教师自身而言。首先,树立合理的社会期望,增强自我效能感[20];其次,塑造健康的人格,加强自身能力的培养,丰富自我管理的经验[21];最后,树立积极的职业态度、学会自我心理分析与调整、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22]。职业倦怠问题的解决离不开乡村教师自身的能动性,只有当教师敏锐地感知到自身的不良状态并尝试解决的时候,职业倦怠问题才能被解决。就政府层面而言。首先,深入了解乡村教师所处的困境,并对其提供有力的支持;其次,加大对乡村地区教育事业的财政支持力度,改善乡村教师的工资待遇、福利及工作环境,缩小城乡差距[23];最后,建立合理的教师激励机制与教师评价体系[24]。政府的重视与支持是乡村教师所关心与期待的,当政府强力支持乡村教师的工作时,乡村教师的职业倦怠将得到有效的化解。就社会层面而言。首先,乡村教师渴望自己被社会尊重和认可,并获得应有的社会地位。有学者认为,社会应当为乡村教师提供自我展示的平台,让人们近距离地了解乡村教师,给予他们更多的话语权[25];其次,也有学者认为应建立广泛的社会支持系统,让社会民众认识乡村教师职业倦怠的现象[26];最后,呼吁公益组织(马云公益基金会等)为乡村教师提供技能培训,搭建社会支持网络,努力形成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27]。就学校层面而言。学校是乡村教师的工作场所,舒适的工作环境与良好的组织氛围有助于避免教师产生职业倦怠。有学者提出,应不断改善教师管理工作,在管理中坚持尊重与理解、关怀与关注、赏识与激励,践行人本主义思想[28];也有学者提出,通过搞好勤工俭学等工作改善教师福利待遇,改善教师的物质生活。学校实行民主管理,让教师积极参与学校的决策,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29],构建和谐的校园氛围[30]。还有学者提出,乡村学校可以通过引入驻校社工来缓解乡村教师的职业倦怠[31],避免教师被教育工作以外的杂事干扰,从而降低他们的压力。总之,影响乡村教师职业倦怠的因素很多,我国应从个人、政府、社会及学校等方面综合施策,多方支持,解决乡村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
三、乡村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的未来走向
尽管国内学者从各个角度对乡村教师职业倦怠的内涵、现状、成因、对策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仍然存在许多不足。今后,要厘清我国乡村教师职业倦怠的基本内涵,完善乡村教师职业倦怠的基本理论;重视乡村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价值,加大乡村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力度;拓展乡村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视角,丰富乡村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内涵。
(一)厘清乡村教师职业倦怠的基本内涵,推动教师职业倦怠理论的本土化
首先,国内乡村教师职业倦怠的基本内涵尚未得到清晰界定。以往研究多数是对乡村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寻找各种因素与职业倦怠之间的相关性,并提出对策。但目前我国对乡村教师职业倦怠理论的研究停留在名词的使用上,未真正深入其内涵,且研究比较笼统,大多数研究都在探寻乡村教师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表现和解决方法,理论研究缺乏新意且数量不多,实证研究缺乏系统性,鲜有对比研究。倘若不能清楚地回答乡村教师职业倦怠与其他职业倦怠的区别、乡村教师职业倦怠的特质等问题,那么乡村教师职业倦怠这一内涵将模糊不清,从而陷入望文生义,言人人殊的混乱。其次,国内学者纷纷沿用职业倦怠理论,借鉴大量的国外研究成果。例如,费登伯格的临床观点、玛勒诗的社会心理学观点、奎内斯的组织观点、萨若森的社会历史观点,这些成果对推动我国职业倦怠研究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作用。但是,一种理论的正确性与有效性是受它所处的国家、环境、时代制约的,我们在借鉴国外的职业倦怠理论时,应当对其进行本土化。当前,我国已有部分学者研究了契合我国教师职业倦怠的模型与量表,但是针对乡村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仍亟待深入。
(二)重视乡村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价值,加大对乡村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力度
总的来说,我国乡村教师的职业倦怠研究尚未得到学界的充分重视。通过文献搜寻可以发现,我国有关乡村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的文献并不是很多。当前,我国正大力推动乡村地区的振兴与发展,致力于乡村教师队伍的建设,乡村与乡村教师成为研究的热点。乡村教师的职业倦怠将使乡村教师的身心健康受损,影响其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进而对学生造成不良影响,加深社会对乡村教师的偏见与歧视,给乡村教师群体的形象带来极大的破坏。国家想要振兴乡村教育事业,建设较强的乡村教师队伍,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就要重视乡村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乡村教师的职业倦怠研究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与实践价值,它既可以完善我国乡村教师的职业倦怠理论,又对乡村教育事业的发展、乡村教师队伍的建设,以及乡村教师社会地位的改善具有指导意义。因此,教育研究者应特别关注乡村教师职业倦怠问题,重视其研究价值,加大研究力度,为乡村教师的成长与发展献计献策。
(三)拓展乡村教师职业倦怠研究视角,丰富乡村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内涵
目前,国内关于乡村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存在着学科视角单一,研究方向狭窄,研究范式单一等问题。多學科、多范式的综合研究能够开阔研究者视野,丰富乡村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内涵。第一,从视角来看,已有的大部分研究多从心理学视角进行,运用已有量表与问卷对某个地区、某个学科的乡村教师进行调查研究,通过数据分析揭示他们的倦怠状况。有部分学者通过其他学科的视角进行探究,但数量很少,并未形成体系。第二,从已有的研究方向来看,当前研究普遍停留在乡村教师职业倦怠的概念、影响因素、现状等方面,对乡村教师职业倦怠干预的研究极少。对乡村教师职业倦怠理论、现状及影响因素的研究归根结底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实地应用对策、检测干预成果的实验是必不可少的。乡村教师职业倦怠的干预研究应当得到重视。第三,从研究方法来看,已有研究大多使用BMI量表,极少使用田野调查、个案和访谈法。然而,我国乡村教师职业倦怠研究需要的是多特质、多方法、长期追踪式的本土化研究[32],要具有跨学科的研究视野、多维度的研究方向及多种类的研究方法,对乡村教师职业倦怠问题进行整体的剖析与思考。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办公厅.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EB/OL].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9833. Html,2015-6.
[2]新华社.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R].北京:新华社,2018.
[3]中国人力资源网.首份中国“工作倦怠指数”调查报告[EB/OL].http://www.china.HDR.net,2004.
[4]叶澜,白益民.教师角色与教师专业发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5]李桂荣.学校管理与生命关怀[J].教育研究,2004(5).
[6]Maslach,C.Schaufeli.W.B.Leiter,M.P.Job burnout.Annual Review of sychology[J].Annual,2001:397- 422.
[7]王芳,许燕.中小学教师职业枯竭状况及其与社会支持的关系[J].心理学报,2004(5).
[8][25]张莉莉,林玲.城市化进程中乡村教师的境遇:倦怠与坚守——对97位村小、教学点骨干教师的调查[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1).
[9][21][26][28]彭香萍.工矿型城市乡村教师教职倦怠现状及改进策略——以萍乡市为例[J].新余学院学报,2016 (6).
[10]周宗奎.农村中小学教师职业生存状态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 (03):155-160.
[11]何安明.农村初中骨干教师感恩、内省情绪智力和职业倦怠状况及其关系研究[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1 (2).
[12]闫巧,车丽娜.乡村教师自我价值感现状调查研究[J].当代教育科学,2017(6).
[13]丁亚坤.乡村小学教师积极情绪与职业倦怠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6.
[14]徐朝阳.农村中小学校组织气氛、教师人格特质和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及关系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8.
[15][20][23]闫芳芳.城乡小学教师的职业压力、社会支持与职业倦怠的关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
[16]侯中太,朱虹.农村教师身心健康状态评价与影响因素分析[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97-100.
[17]徐慧丽.农村和城市小学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的比较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4.15.
[18]陈剑蓝.中学教师职业倦怠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4.21.
[19]伍新春,齐亚静,臧伟伟.中国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总体特点与差异表现[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37-42,189-190.
[22]蒋梅芳.广西百色农村小学青年教师生存状态研究[D].西南大學,2013.
[24][29]何志燕,姚义.关于农村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思考[J].教育探索,2006 (2).
[27][31]高天宇.贫困地区乡村小学教师职业倦怠与社工介入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8.
[30]冀飞宇.农村乡镇中学教师生存状态的实证研究[D].河北大学,2010.
[32]赵崇莲,苏铭鑫.职业倦怠研究综述[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4).
(责任编辑:付英华)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7446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