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核心素养的语文课堂创新意识的培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庄晓瑜

  【摘要】据我国《义务教育课文课程标准》:“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目前,我国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并没有充分发展学生在语文学科中的实践能力以及素养。故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整体优化课堂的结构,具体可以从优化教学设计、优化教学结构、优化创设情境以及优化主体地位这些方面进行优化。本文主要探讨课堂四大要素的优化方法,希望能提高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语文;核心素养;课堂优化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课程标准》中还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该是语文实践”,“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而不宜可以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善”。由此可以看出,新课程要求在语文学科中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以及素养,这也是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课堂作为主要的“培训基地”,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对课堂结构进行优化显然很重要。
  一、优化教学设计
  对课堂教学进行优化根据的是《课程标准》,关键优化点是教师对教材疑难点的掌握,对教材的全面分析。
  (一)捕捉作者写作的思路,以此来设计教學
  往往作者在创作文章时,都会有特定目的,一般情况下都是为了将某种特定情感表达出来,所以在阅读文章的时候,主要目的是体会出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这也是文章的阅读价值所在。因此,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应该抓住作者创作这篇文章时的思路,并且在设计课堂教学内容的时候要依照这个思路。例如,《白杨》的作者袁鹰在写作时,运用了两种写作手法,一种是托物言志,一种是借物喻人。文中主要描写一位边疆建设工作人员,在旅途的过程中,向子女们介绍生长在戈壁滩上的白杨,借着白杨表达出自己志向是为边疆建设作出贡献,服从祖国的需要的决心,同时也希望自己的子女也能为建设边疆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通读文章可以发现:“爸爸”在介绍白杨的时候实际是在表达自己心愿。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可以通过对作者思路的了解,将“白杨”自然过渡到“爸爸”,以此来加深学生理解课文。
  (二)依据教材中的疑难点,来取舍文章内容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依据教材中的疑难点,对文章中的内容进行取舍,准确地找出文章中的关键点,从而让课堂呈现出精彩内容。比如,在教学《赤壁之战》一文时,教师通过仔细阅读课文了解到“借风行船”和“写信诈降”是文章中的重点内容,也是文章的“精髓”部分,因此,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应当依据这两部分的内容来开展训练。
  二、对教学结构进行优化
  (一)快速对课文进行阅读,大致了解课文的主要意思
  进入到这个环节对文章进行阅读的时候,需要解决这三个问题:第一,对文章上下文进行结合,大致了解到文中词句的意思;第二,理清文章的脉络,概括每个段落的主要意思;第三,了解作者的创作目的。
  (二)仔细阅读课文,主动探究课文内容
  在课堂教学中设计此环节,是为了让学生自行阅读、自行领悟,目的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以及领悟能力,为学生奠定今后学习的基础。这种方法灵活性很强,能让学生说出在阅读时感悟词句的观点,打破了传统的阅读模式,即只重视文章中心思想以及段落大意,在很大程度上解放了学生的思维,提高了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以及信心。
  主动探究不仅仅是对教材中的知识点进行探究,而且还包括探究课外发展以及课外延伸,由一篇文章向多篇文章进行探究,从点到面进行探究。比如,在教学《草船借箭》这篇文章以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对《三国演义》进行阅读;同时,老师对文章进行点拨,引导学生对关键问题进行层层探究。如此这般,既能帮助学生深入了解文章知识,还能进一步地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和探究精神。
  (三)反复阅读课文,深化文章整体内容
  这个环节着重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理解文中词句的主要意思,熟悉掌握文章内容;另一方面对文章的中心思想进行领悟,并揣摩文章中作者使用了几种写作手法。
  《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评价要注意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交融、整合,体现语文课程目标的整体性和综合性,避免只从知识、技能方面进行评价。”唯有教师对整体原则有所掌握,才能在整体上优化课堂的教学结构。
  三、优化创设情境
  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可以在课堂中根据文中内容创设情境,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深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具体方法如下:
  (一)创设语感情境
  对于学生而言,教师的语言就是最大的情境。因此,在进行教学的时候,教师在课堂中不仅要有激情,而且还应该善于营造课堂气氛,通过创设语感情境,引导学生去感知整篇文章,提高自身语感,在语感情境中让学生得到情感上的熏陶,从而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二)创设多媒体情境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课文的具体内容,选择播放一段影片或者是一段音乐,再利用文字语言对客观事物进行描绘,以此来渲染课堂气氛、烘托课堂气氛,促使学生能够进入到课文的情景当中,实现学生在情境中学习的教学效果。
  (三)创设调控情境   教学是双边活动,而调控是教学机制。调控是将多种能力进行结合再综合表现出来,如教师的表达能力、组织能力、思维能力以及观察能力等,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调控课堂节奏是最重要的。一堂课中整体节奏的快慢、情感起伏的高低,都是由教师来调控的。教师通过对节奏的调控,能够让学生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能对学生的心理潜能进行调动,从而达到教学目标。此外,教师还可以根据生活创设情境,利用实物对情境进行演绎以及表达,让学生的情感得到激发,才能将情感与认知进行融合。
  四、对学生的主体地位进行优化
  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而教师是学生的指明灯。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应当将学生当作是主宰者,把课堂时间交由学生来支配。教师作为引导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应当通过适当的激励、点拨等,来激发学生主动进行学习。“授之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要教会学生学会提问,学会总结知识,学会发现规律,自己探索学习方法,自己评价学习效果。并且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积极的与学生交流与互动,以此来促进二者共同发展。除此之外,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支配学习时间,按照自己的兴趣以及意愿自主进行学习,根据不同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法,明确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完成教学目标。与此同时,教师应当善于营造课堂气氛,调动学生思维,对学生创新能力进行培养,提供一切条件发展学生思维,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体现。
  五、结束语
  要想整体优化课堂教学,需要教师不断的改进教学方法,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优化课堂的教学结构,在课堂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把握课堂的整体节奏,对学生进行多样化的训练,这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工程,需要教育者耐心的引导,充分利用课堂这个“培训基地”,全面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侯晓群.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课堂优化[J].语文课内外,2019(11).
  [2]侯丁财.聚焦语文核心素养 优化小学课堂教学[J].当代教研论丛,2017(11).
  [3]赵琳琳.关注核心素养  优化课堂评价──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的有效性评价[J].语文课内外,2018(24).
  [4]彭慧慧.善用语用点,优化课堂教学,培养核心素养 ——论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J].新一代,2017(22).
  [5]黄小明.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高效課堂构建实践浅析[J].考试周刊,2019(2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7496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