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有效性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张艳凤
【摘要】在学习中,敢于提问、不断提出问题,是学生不断成长的一个助推力,尤其对于一些枯燥的科目来说,不断提出问题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他们的好奇心。本文将针对初中历史的教学,对培养学生问题意识进行进一步研究,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历史,提升学生历史学习能力。
【关键词】初中 历史教学 问题意识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50-0146-02
提出问题是人认识一个新事物的途径,也是全面认识某一种事物的一种方法。当学生没有问题意识时,会使课堂趋向于传统式课堂,学生对老师所讲授的内容全盘接受,不去思考原因,不去追究为什么,当学生拥有问题意识时,使课堂变成活的课堂,对老师教授的知识有自己的认知,并能从自己所理解的层面对知识进行解释,这样获得的知识是自己的。因而让学生学会提问、学会质疑,能够帮助学生增强某方面的认识,能够驱使学生主动去探求知识,这是一种好的现象。在学习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现阶段教学的一个主要环节。初中历史不似高中那样有所重视,对很多知识都是粗略的讲解一下,并不会深入讲解,但若不能使学生在初中培养一定的历史基础,在未来历史的学习中会造成一定的困难,使得学生难以转变历史学习的思路与方法。那么如何才能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呢?我将提出如下几点,仅供老师及学生参考。
一、良好的教学氛围
环境会塑造一个人,也能成就一个人,这句话在教学过程中也十分受用,在历史教学过程中,营造专属于历史的课堂气氛,对历史学习有一定的帮助。经过一定的调查,学生对学习疑虑之所以难以直接提出,很大程度是因为老师的威严与课堂凝重的气氛,很难使学生融入,可以直接、轻松的提出问题,又怕自己所提出的问题太过简单,老师不屑于解释。在这种教学模式中,能够扼杀很多学生的学习兴趣,因而需要老师转变这种教学方式,或减弱老师个人的权威,即民主教学,与学生做朋友,在同一個平台上能够相互阐释一个问题的不同理解,能够帮助学生学习更多的知识,并使知识更加牢固。
这就需要教师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增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将教师的个人独唱秀变为学习交流处,使学生意识到在课堂上与老师的平等地位,学生自然会愿意将自己的理解或问题与老师和其他同学进行交流;其次,老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求得学生学会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打破课堂原先只属于教师的天地,使老师与学生能够真的身临其境,相互配合、相互学习,共同增强历史知识学习。
二、制造一定的学习情境
情景教学是很多学科都会应用的一种教学手段,对每门科目都起着一定的促进作用,能够使学生更好的了解知识、体会知识、掌握知识,而在历史知识中有很多是远离现代生活的,学生难以有体会,这就需要老师进行一定的情景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了解知识、掌握知识,不至于对着整本书中毫无感情的文字干瞪眼。比如,利用多媒体教学,演示相关事物或影片,不需要很长,剪辑出适合本堂知识的即可;又如,将学生现下所感兴趣的东西融入知识学习中,能够极大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激励学生主动学习。但在这些过程中,需要老师加强知识与所应用的方式的联系,不能脱离课本知识进行教学,也不能去随意、错误教学,要对自己所用的媒介进行完整的核查,避免对学生知识造成错误的认知。
三、建立一定的机制,鼓励学生
此外,我们也鼓励老师建立一定的机制,来鼓励学生学习历史。该机制不只限于课本知识,也可以是课外的、相关的或是对之前部分错误认识、问题的改正、解释,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更加全面的了解到历史,培养学生寻找知识的兴趣,也可使学生认识到自身认识的不足与缺点,增强学生的认识能力。而在机制的评价标准中,应更关注学生个人自身问题,这能够让老师更加全面的了解到每一个学生,使老师对症下药,找到适合学生、学生接受程度大的教学模式,也使学生能够更加全面的了解自身,不断完善、加强自己能力;其次,旨在鼓励学生,激励学生,不应在发现学生问题时,就给予批评,应表扬、赞赏学生这种态度,要发现学生的进步,只有这样,才能不断使学生更上一层楼。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旨在培养学生问题意识,不论是对本门课来说,还是其他功课来说,对学生学习是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的,我们应大力支持,并不断应用推广。学生在培养问题意识过程中,从最开始的不敢问、不敢多想、不敢发表自己的意见到后来的不断敢问、敢想、敢于表达,都是学生自身的进步,是值得表扬的。我们应逐渐将问题意识的观念深入其他科目当中,使学生敢于表现自己,让学生不断发现新的自我。
参考文献:
[1]封志军.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J].学周刊,2017(26):14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7894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