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崔延兰

  【摘要】过去人们将教学效果不佳的原因归咎于学生,根本没有意识到或许是自身教学方法出现了错误,最终导致学生的进步难以通过教学来实现。可以说,语文教学面临着该何去何从的困惑。要想摆脱困境,确保学生跨越式向前发展必须要有所改进,现代教育要找出课堂教学不佳的根源,保证教学内容、方法与学生的兴趣爱好相统一,经过一些有效的做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学习兴趣;策略分析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前言
  当代学生有自己的思想,其根据内心倾向性进行注意力和时间的分配,若不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难以用心学习,难以追赶教师的教学脚步,这种情况下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脱节,学生长期陷于停滞状态无法获得成长。素质教育提出优化课堂教学的第一步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的策略要有一定的选择性和目的性,始终努力进行教学调整与优化,最终使得语文课堂教学变得更加有趣、有用、有效。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性
  教学基本矛盾往往会在特定阶段表现出来,通过研究发现学生和课堂的冲突越发尖锐,学生产生了厌倦心理,不愿意投入时间与精力接受系统性语文教育。教育本身具有双向性,没有了学生的积极响应根本无法保证教学质量,难以发挥学科教学的作用。当前教育正在全面深化改革,这是由我国教育需求决定的。只有抓住时机通过改革的方法来解决矛盾才能不断优化教育,为后期取得突出成就奠定坚实的基础。
  从根本意义上讲,一切教学冲突根源于教学模式,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将学生当作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根本没有考虑到学生的感受,学生的学习是被动的、被强制压抑的,学生根本无法获得良好的课堂体验,更不会集中注意力时刻牢记主要的教学内容。学生的学习状态折射出一个道理,教育学家也意识到了学生处于不断变动中,意识到教学模式不能一成不变,在特定条件下应当适时发生转变。当前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作为工作侧重点,在日常教学中应当抓住这一关键内容,不断推动教育事业发展和学生进步。新课改指令已经下达,当前背景下已经完成了对教学各种不平衡情况的研究,将激发学生兴趣提到了议事日程上。教师作为一名专业的教育从业者应当找到解决困境的钥匙,以研究者的身份展开一系列研究,确保所做出的行动具有科学性与合理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验证了兴趣教学的重要性。此外,从当今时代教育发展的状况来看,兴趣教学是最有前途、最具生命力的改革方法,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才能够使得学生真正实现翻身解放,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兴趣这一原动力的推动下学生更加卖力学习,语文知识不再是仅停留在头脑中的单一的一组符号,学生在语文课堂学习中获得自我效能感,推动学生继续前进,具有重要作用。
  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现代教育学者为教师提供了一条指导性线索,使得教师真正意识到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性。然而,盲目激发只会让教学陷入一团混乱的状态,根本无法取得良好的成效。事实证明,无论何时应当谨慎而行。基于此,教师首先应当作出符合实际情况的科学判断,结合学生特点制定正确的策略与方法,通过组织开展实践活动切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面将谈论我的认知与体会。
  (一)创设各种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单纯说教无法让学生學得轻松而有成效,再加上学生的本质是变化的、发展的,而不是永恒不变的,传统教学方法已经无法获得学生的认同。目前小学阶段学生有着不同的愿望,教师应当尽可能认识和把握一定群体的本质,对小学阶段学生的需求进行精准定位。此外,教师应当意识到语文并不是词语和语句的简单堆砌,要想学好,必须要融入一定的情感,学生只有与文章产生情感共鸣才能够真正理解知识。学生是处于现实生活中的人,对事物有着自身的理解。教师要做的就是给予学生思维发展的空间,避免学生将知识与书本画等号。在讲授《小蝌蚪找妈妈》这篇课文时,教师先做好充足的准备,在课堂教学开始之前营造相应的情境和氛围,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受,教师可以引入真实案例,或者给学生一定的时间,鼓励学生讲述个人真实的故事。学生沉浸其中,进行情感代入,这样很容易就能够理解与接受书本中的内容。学生在课堂上获得了一定的感悟,改变了对语文教学的传统认知,便会愿意响应教师,愿意投入时间与精力学习书本知识,具有重要意义。
  (二)利用多媒体设备激发学生兴趣
  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得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变得更加多样,学生从网络学习中获得了甜头并逐渐适应了这一学习方式。学生对数字化教学提出了强烈要求,希望教师可以通过现代化手段展开教育教学。提倡多媒体教学的另一原因在于小学阶段学生对图像视频较为感兴趣,能将书本中的知识转向立体化,其通过视频展现出来被小学生所感知、所理解、所内化。
  新时期,为使语文课堂变得更加生动开放,教师可以试图运用现代化教育教学设施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研究发现,小学阶段学生在诗歌学习方面不得其法,为了完成教师布置的教学任务学生死记硬背,根本无法体会诗人的所思所想,这样的学习毫无意义可言。所以在学习王安石的《元日》时教师可以将视频与资料相结合,直观展示一些照片视频,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使得学生能够感同身受。不同地区春节文化略有差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不同地区的文化习俗,众多文化习俗中总有学生所熟知的,学生会不由自主地将自己的经历分享给同学,这样课堂教学气氛得以活跃,学生通过这些联想作者,感受到作者的真实情感,诗歌鉴赏与解析不在话下。学生克服了以往的学习困难,获得自我满足感,在日后学习中变得更加积极主动。
  (三)以学生为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以往教学学生和教师处于不平等地位,教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听,学生的思维无法得到拓展,学生长期被压抑从不敢反抗变得不想反抗,对待学习不再激情满满。素质教育提出要把课堂交给学生,鼓励激发学生的个性,给学生时间与空间去认知去成长。小学阶段学生处于关键期,为做好关键期教育,教师应当鼓励学生自行理解,让学生自己去分析评价。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学生产生本本主义,对教师和课本产生依赖。例如在讲解《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时,教师可以将全班学生分为若干小组,让小组成员自行阅读文章,后期让学生阐述自己的想法。学生是独立的个体,其出发点不同得到的启示也有所不同。针对学生不同的观点做出合理点评,让学生意识到答案并不局限一种,想法不同感悟则不同。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没有被区别对待,自己的答案获得了教师的认可,进而会对语文课程产生浓厚的兴趣。
  (四)为学生布置带有趣味性的课外作业
  设计课外作业主要是为了检验与评价学生,意义重大。传统教学下教师多布置大量书面作业,学生为了完成任务不得不埋头苦干,但是这一过程会大量消耗学生的兴趣,学生不积极不情愿,敷衍了事,根本无法充分发挥课外作业的作用。教师应当换个角度思考问题,确保学生在完成作业的同时保留对知识的浓厚兴趣。在讲解《黄山奇石》这一课后,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个特殊的作业,让学生自行寻找不同形状的石头,发挥自己的想象为这些石头取一个最贴切的名字。这种教学方法完全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学生乐于将时间花费在课外作业上,具有积极意义。
  三、结语
  教学方法的变化往往会引起学生这一主体的相应变化。为确保学生具有良好的行为变化,教师应当在充分了解学生年龄特征的基础上进行课堂优化,确保学生在语文课堂学习中获得快乐,对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使得学生在语文学科学习中获得预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武丽欣.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写作(下旬刊),2017(3).
  [2]郭宪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中国校外教育,2017(2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7936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