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新时期关于武术教学改革的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武术课程在现今高校教学中也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也是传统体育课程中不可或缺的教学内容,开展武术课程的教学,也是对我国传统武术文化以及民族精神的一种展现,有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现今,许多学校在武术教学方面仍存在许多不足,比如课程教材陈旧、理论教学欠缺、教师数量较少、学生基本功差等。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武术教学的改革也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武术教学  改革  思考
  中图分类号:G8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9)11(b)-0214-02
  武术属于中国传统的体育项目,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逐步更加重视对于武术的普及和推广,先后在众多高校成立了武术系。武术课程是高校民族传统体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武术课程教学,对增强学生身心健康,更好的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目前由于各方面因素影响,武术教学在创新发展方面存在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改革完善。本文将对新时期武术教学的改革提出一些建议,以供参考。
  1  高校武术教学的发展
  学校开设武术课程,其目的和意义不在于仅仅只教授学生基本武术技能,而是借助武术练习来弘扬民族文化和精神,借此实现强民强国的目标[1]。新中国成立以来,武术教学在高校的体育课程中备受重视,在1956年国家颁布的体育教学大纲中曾明确提出,武术应被列入体育教学体系,到了1961年,体育教学大纲进行了修订,传统武术被作为重要教学内容列入体育教学范畴,自此,我国体育教学走向正规。目前,在普通高校中,武术教学一般都是从基本功入手,学生先学会基本功,然后再进行武术套路训练、器械表演及武术对抗,最后再进行一些比较有对抗性的教学内容。根据国家规定,大一和大二的体育课为必修课,到了大三、大四,体育课则为选修课程。武术课目前在高校的开课形式有两种,一种是必修课中的武术选修课,另一种是选修阶段的武术选修课。
  2  武术教学的现状
  2.1 专业教师较少
  目前许多高校的体育教师数量不少,但是却没有足够数量的专业武术老师,武术本身就属于专业性较强的教学科目,对于教学老师的各方面水平要求较高,老师不仅需要具备良好的专业技能,还需要具备组织、讲解以及演示的能力[2]。因为武术方面的專业老师数量有限,许多高校的武术课程都是由非专业的武术老师进行授课。由于老师自身对于武术文化及专业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比较欠缺,再将这种不全面的内容传递给学生,这就形成了不良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就制约了武术的教学。
  2.2 教学内容陈旧,形式单一
  目前高校武术教学中最大的问题就是教学内容陈旧,许多高校的主要教学内容是长拳,没有创新教学的意识,而且现在很多高校仍旧沿用许多年前的教材版本,学校武术教学长拳化严重,老师单纯演练,学生观摩练习,再进行考核[3]。这样的教学模式失去了武术原有的特色和文化内涵。
  2.3 教材滞后,实用价值小
  中国武术原本应该是高校体育课程的一大亮点,它的主要表现形式是格斗和套路,武术教学是通过内养气外养质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素质。当今高校中,武术教学教材普遍比较陈旧,都是十几年甚至二十几年前老教材,明显已经跟不上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导致学生大多失去学习兴趣。
  3  高校武术教学的特点
  3.1 师徒传承
  在我国传统的武术教学中,大多是家族传承或者武馆言传身教。从传统的师徒武术传承到现在的大学生武学教育,借助西方体操进行武术教学,这符合当代学生的学习特点。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学校体育学院对各大武术派系进行了筛选,编写出了适合本校学生学习的教材,但是这些教材缺乏统一规范性[4]。之后国家教育部体卫艺司重新规定了体育课程大纲,编写了统一的教材,新教材的编写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并坚持了“以人为本”的教学方向。同时,体育课程也参考了健康课程,根据三维健康观和大学体育特点,对课程内容进行了重新规划,制定出了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体制和规划。
  3.2 传统武术较脆弱
  在我国民间,传统武术的传承一直是自然发展,多年来都是各界武术爱好者和武术世家自发的发展过程,缺乏政府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因此在传统民间武术的发展过程中,无可避免地会出现因为环境因素造成的脆弱性。
  3.3 高校武术教学具有周期性
  高校武术教学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和局限性,一般都是1~2个学期内完成教学内容的编排。因为学校的学分制度和其他情况影响,学生可能无法达到相应的课时,使学习没有系统性,影响了武术的教学。
  4  新时期对于武术教学改革的思考
  4.1 改革教学模式和教学要求
  高校武术教学的主要方法是老师讲解加示范,其中主要是老师带头引导做动作为主,学生跟随老师模仿练习,这种教学模式大多是集体教学,为确保学生可以详细掌握动作,老师更侧重于动作的准确性,对学生练习中的错误加以纠正。但是随着高校教育改革的发展和革新,武术教学目标更加注重实用性。因此,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无法满足当下教学的需要,老师需要对教学方法进行变革创新,让学生认识和学习了套路以后,采取2人1组的学习模式,老师讲解的内容重点应该从动作的准确性转变为动作的攻防性上,一攻一防,反复练习思考。在单练套路时,要注重学生演练水平的提升,重视学生攻防时的灵活度。此外,为了更好地适应教育改革发展,要对原有的课堂设计进行调整,给学生预留充足的自主练习时间。
  4.2 加强培养师资力量和教师专业化水平
  武术老师在体育教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学生是否可以掌握武术精髓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学校一定要注重培养武术老师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实现高校武术教学改革。作为高校,需要不断扩充和建立专业化的师资团队,加大对老师的培养力度,对武术教师多投入资源进行培训,并定期做好抽查工作,在促进老师专业化水平提升的同时,使教师的文化素养也得到提高。继而促进教学改革,使武术教学得到顺利发展。
  4.3 完善考核,重视学生综合能力培养
  武术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武术的基本理论和武术方法,并能在实际生活中得到灵活运用。之前的武术课更多注重武术基本要领的传授,忽略了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情况进行评价。所以,要对武术课程的评价形式进行创新,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基本武术动作,还学会在实践中灵活运用。在新课改以后,高校开始只注重多元化的发展,并要不断创新武术教学质量,在单一评价模式下逐步向多元化靠近,学校需要加大改革力度,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推动高校武术事业不断进步。
  5  结语
  中国武术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各大高校也需要根据发展现状对武术教学进行改革创新,从各方面改善武术的发展和生存空间,高校的改革要从多方面入手,在相互监督和相互促进下,使武术教学趋于合理,更适合学生的学习,更利于武术的发展,从而使当代大学生的全面素养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 周永盛.新形势下普通高校武术课教学改革的思考[J]. 体育科学研究,2014(1):82-84.
  [2] 徐旭.新兴应用型本科院校武术教学改革的思考[J].兰州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28(2):122-124.
  [3] 马崎闰.关于当代武术教育改革的相关思考[J].北方文学,2017(11):219.
  [4] 刁方林,杨利军,方亚冰.新时期学校武术发展的思考[J].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2011,9(1):89-9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8106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