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接触式教学在专业课程中的应用探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吴多晋

  摘 要: 针对内蒙古地区矿业人才紧缺,专业理论课教学达不到理想效果的实际,根据接触式教学的理念,笔者在学生日常管理、学生学习层次分类、课堂教学设计优化、智慧课堂的探索建设四个方面提出教学举措,在教学准备、教学设计、作业及考试等方面进行接触式教学的研究,通过分析故事和实例教学,采用图片、音频、视频等教学内容对大脑和感观以刺激促进学生的学习,让学生掌握自觉学习、自主求知的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接触式教学;采矿工程专业课程;学业导师;自觉学习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9)11B-0114-03
  内蒙古自治区是资源赋存大省、矿山开采之乡,全区分布大量矿山企业,需要一大批采矿工程专业高级专门人才。目前内蒙古自治区开设采矿工程专业的本科高校有内蒙古科技大学、内蒙古工业大学、呼伦贝尔学院等,每年培养采矿工程毕业生在250人左右,与市场的人才需求缺口相差甚大。同时,随着近年来创新型人才教育被提上日程,培养理论知识素养高、创新创业意识强、动手实践能力突出的人才,成为目前高等教育的关键。随着我国矿山建设现代化、信息化和智能化,企业对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采矿工程专业课程的开设,可以使学生掌握采矿的基本理论,熟悉最新的开采工艺和开采设备,掌握矿山开采的程序和开采方法,灵活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实践表明,针对内蒙古工业大学采矿工程专业的本科学生,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其掌握采矿工程专业课程知识体系,成为矿山所需的合格人才,存在较大的困难。
  一、接触式教学的含义
  孩子一出生开始,与父母在一起接触最多,对父母最信任,任何事情都会与父母分享。上学后,与父母的接触减少,随着教育的加深,慢慢开始形成人生观和价值观,有了自己的秘密,很多事情不会主动与父母分享,这一点在目前的大学生中表现尤为明显。
  在一些农村留守家庭中,孩子长期与父母分离,与父母逐渐疏远,开始形成自己的想法,易误入歧途,孩子与父母的接触时间骤减,是产生该问题的根本原因。待成家立业,在父母身边的时间和机会越来越少,而此时与爱人的接触越来越多,爱人取代父母成为分享心里话的对象,少接觸、无分享,是导致家庭离异的一大原因。可以看出,多接触是人与人保持亲密和信任关系的基础,是增进人与人感情的最好方式。在教学中采用接触式教学理念,可以让学生在思想上减少与知识的陌生感,提高学习的主动性。青年教师与学生接触,不仅是学生学习上的指导者,也是生活中的亲密朋友,学生有问题愿意跟教师探讨,有建议也会毫无顾忌与教师分享。
  教师可以将一些理念和思想传达给学生,学生也表现得乖巧和听话。教师只有探知学生的想法,熟稔学生对学习的诉求,才能对症下药,采取适宜的教学方式。
  关于接触式教学的概念,在国内大学教学研究中见刊较少,国内学者针对接触式教学的理念都是基于中学阶段的教学环节进行的探究和应用,与接触式教学具有同理的概念有“体验式教学”、“互动式教学”等 ,对于这些概念,更偏向于语言类、计算机类课程,有载体依托的课程似乎更能展现知识的“体验”和“互动”,将知识与实践能够随堂结合。对于采矿工程专业理论课程,似乎没有计算机和语言类课程的先天优势。
  二、 内蒙古地区开设采矿工程专业的现状分析
  目前,国内设置采矿工程专业的高校,有中国矿业大学、重庆大学、北京科技大学、河南理工大学、华北科技学院、内蒙古科技大学、内蒙古工业大学等六十余所,这些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计划有所不同,学科发展历史各有差异。
  内蒙古工业大学采矿工程作为西部民族地区招生的一个本科专业,学生的生源和质量与中东部高校的差距是比较明显的,与处于同一地区的高校(内蒙古科技大学)相比也有一定差距。内蒙古工业大学的办学目标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定位主要是给内蒙古自治区诸多矿山企业培养技术管理人才,在教学中应另辟蹊径,不能照搬其他高校的教学方式。
  本文拟通过接触式教学的研究,摸索出一套适合内蒙古地区采矿工程专业学生的采矿工程专业课程教学方式,优化课程的教学结构,改善学习效果,以期能够在日后的知识检索中进行快速回忆,将所学知识熟练运用。
  三、 接触式教学在采矿工程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采矿工程专业专业课程的开设可以增加学生对采矿工程专业知识框架的掌握,扩展专业知识面,为学生成为高级专门人才奠定专业基础。但是由于学生对于基础课程的掌握比较薄弱,基本未深入接触过生产现场,对于各种开采工艺设备也是停留在观看的层次,对理论知识和基本概念的掌握不扎实,理解并不透彻,没有应用的环境,学得慢,忘得又快。让学生将专业知识进行“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会显著增强其学习效果,实践操作是采矿专业知识理论的基础,对理论起决定作用。同时,专业知识理论对实践有反作用,在学生实践中可以加深对采矿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用科学的采矿专业理论指导实践,在创新实践中发展完善理论,是改善专业教育、增强学习效果的有效途径。在采矿工程专业学生的专业教育中,可进行如下探索:
  (一) 日常管理
  在大学学习中,没有中学阶段教师对自己的督促,学习的依赖性减少,自觉性和灵活性较大。对于一些心理素质欠佳的学生来说,很容易出现迷茫,在前进的道路上可能“误入歧途”,如果有“经历者”给予正确的引导和帮助,学生可以减少迷茫的时间,在学习上一帆风顺。在日常管理中,高校引入专业课教师担任班主任或者学业导师的管理制度,班主任作为该专业的经历者和实践者,对于课程学习、学科竞赛、考研深造、就业择业等各方面有一定的基础,可以在适当的时候通过开展主题班会、专业讲座、答疑解惑、家庭访谈等多个方面了解学生的动态,给学生专业的解答和指导,以督促学生对于专业课程的学习。实践证明,学生对于喜欢的教师教授的课程,学习成绩普遍偏高,学习效果较好。此时学生喜欢的教师,一方面是其学识渊博、说话风趣;另一方面,是能够与学生朝夕相处,言传身教,切实关心学生生活和学习。因此,多与学生交流沟通,多接触,对于学生的专业知识学习可以有很好地改善。   (二)学生课程学习分类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和爱好是最好的教师。”因此,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诉求,对症下药培养他们的兴趣和爱好,比谆谆教导更有效。
  同一个班级或专业团体,成员的素质和对学习的态度有所差异,对于学习的诉求更是有所不同。在专业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观察,可以根据学生对专业学习的诉求大致将学生分为三类:
  第一类,对专业学习感兴趣的学生,可以引导加入教师的科研团队,教师分配一定的研究工作,通过实验数据的整理分析、相关文献的查阅研习,对专业知识的理解更为深入,为更深一步的学习和深造打下基础,为培养研究型的人才做准备;
  第二类,对于有志进入矿山工作、加入煤炭行业的学生,鼓励在假期或空闲时间进班组、下现场、进设计院,通过现场的接触,加深对矿山开采基本理论、工艺设备和规程规范的理解和记忆,深入矿山生产、设计、管理工作,能够在日后接触工作岗位后快速上手,成为抢手的应用型人才;
  第三类,对于专业学习兴趣不大,学习不太积极的学生,号召参加一些学科竞赛,建立小组团队,承担一定的小组工作任务,带着任务和目标去实践,不仅锻炼他们计算机绘图、矿山软件应用、专业知识的运用能力,也能培养他们团队意识、小组协作,取得的荣誉能增强自豪感和成就感,从而激发学习的兴趣,增加学习积极性。
  (三) 优化教学设计
  理论结合现场实践、课堂结合生活常识,让专业学习变得有趣,优化课堂设计。致力于让他们喜欢上专业课程,建立矿山开采的时空感,树立系统工程的概念,拓宽专业面。在笔者多年的课堂教学探索实践中,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对课堂教学进行优化设计。
  1.课堂接触:授课课件多采用现场图片、音频、视频、AR教学等形式,以色彩和动感刺激学生的大脑,吸引听课注意力,从手机中抢时间,在课堂上争效率,让学生在课堂上接受更多的知识。
  2.模型接触:通过购买或制作体积小、重量轻的开采工艺设备模型,让学生在课堂接触、拆解,结合课堂知识进行学习,活跃课堂气氛。
  3.接触现场:充分利用呼包鄂及周边地区矿山遍布的特点,利用外出实习的机会,或者分组有目的进行现场的观摩、实操,通过学习调研,最大限度让学生学习理论知识。考虑到学时及其他条件的限制,现场观摩受限时,可引进有经验的“现场导师”进行部分课时的课堂教学,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习效果。
  4.考试与实践结合:在考试中,采用图片题、视频题,改变传统的文字考试(考查)为主的形式;多采用应用题、实践题、案例分析题,提高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和灵活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参与学科竞赛:专业课教师可以鼓励并指导学生参与学科竞赛,通过作品立意、查阅学习、团队协作,在竞赛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实践动手能力。采矿工程专业学生可参与的学科竞赛有很多:全国高等学校采矿工程专业学生实践作品大赛、全国和全区的“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创青春”全区大学生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全区)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等。
  (四)探索建设智慧课堂
  目前互联网技术及手机的普及已经今非昔比,95后大学生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很强,学生上课看手机,大多是对课没有产生兴趣甚至厌烦听课,手机聊天、手机游戏、手机影视剧等成了学生玩手机的主要消遣方式。在教学中,如果将拒绝手机的思路转变为吸纳手机,将一些新事物、新技术、新手段引入,建设智慧课堂,就可以有效解决学生专业知识接受难的问题。
  目前,学堂在线与清华大学在线教育办公室共同研发的“雨课堂”、华中师范大学专业团队推出的“微助教”“课堂派”“UMU”和“班级优化大师”等课堂互動工具,从课前、课中以及课后实现教师和学生互动,从课堂考勤、习题解答、知识抢答、课堂互动、课后答疑等各方面,让学生主动接触手机,充分利用手机,让原本令教师头疼的问题手机,变成了调动学生积极性,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和传统教学模式的利器,让原来的无手机课堂模式转变为依托手机的智慧课堂模式。
  四、接触式教学在采矿工程专业课程中的应用前景
  将接触式教学理念引入采矿工程专业课程的教育教学环节,把计算机类课程中的“上机”和语言类课程中的“口语”教学理念引入,对学生在思想认识、课堂效率、学习效果、作业试卷等方面综合进行考核。在教学准备、教学设计、作业及考试等方面增加接触式教学的应用,将课堂上枯燥的理论和文字,通过音视频或AR展现的形式,让学生多种感官接触知识,提高学习兴趣,增强知识在大脑中的记忆。
  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发现,在理论教学中,学生对于课堂中的图片、音频、视频类和AR教学内容兴趣较大,在教学中对教师讲授的故事和案例印象颇深。日后虽然对知识点的掌握虽已模糊,但是对于这些故事和案例如数家珍、历历在目。
  随着近些年国内煤炭市场回暖,采矿工程专业学生去矿山企业就业和继续考研深造的人数逐年增多,受高年级就业质量提高的影响,低年级学生的专业学习热情得到了提高。获得各项课外实践竞赛奖项的作品数目和质量逐年提升,提高了学生对于专业知识的热爱和学科交叉水平,增强了采矿工程专业课程学习的目的性。
  基于此,在接触式教学中,经过教师的引导和讲授,学生加强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和理解,受图片、音频、视频、AR教学类知识对大脑的刺激,经现场实践和模型接触,参与学科竞赛和小组协作的多维互动,对于专业知识学习的意义和目标更加清晰,掌握自觉学习、自主求知的方法,学习效果得到显著提高,为适应未来工作岗位奠定基础,为西部地区资源赋存大省培养更多高级专门人才。
  基金项目:内蒙古工业大学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基于‘接触式’教学的露天采矿学课程教学模式的研究”(项目编号:2018251)。
  参考文献:
  [1] 刘艳,闫国栋,孟威,等. 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J].中国大学教学,2014,(11).
  [2] 徐生林,薛艳. 论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J]. 继续教育研究,2013,(9).
  [3] 阚朋辉,赵晓雨. 矿业人才培养体系分析[J]. 现代矿业,2018,(8).
  [4] 龙宝新. 在“接触”式教学中进行幸福教育[J].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中教研究) ,2013,(3).
  [5] 杨尚峰,田涛.体验式教学模式初探[J].教育探索,2003,(11).
  [6] 杨清.课堂深度学习:内涵、过程和策略[J].当代教育科学,2018,(9).
  [7] 鲍崇高,张健,赵欣,等. 改革课堂教学模式 提升基础课程教学质量[J].中国大学教学,2017,(3).
  [8] 陈月. AR技术在采矿专业教学中的应用——开辟《采矿学》课程掌上实验室[J]. 内蒙古煤炭经济,2018, (3).
  [9] 张晓云,郑辉昌.基于雨课堂教学平台的高校智慧教学活动组织之探究[J].高教探索,2018,(1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8247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