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结肠螺旋体病的流行病学、鉴别诊断及防控措施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猪结肠螺旋体病也称为猪肠道螺旋体病,是由于结肠和盲肠感染结肠菌毛样螺旋体而引起的一种肠道传染病,主要特征是腹泻。通常是生长育肥猪出现发病,特别是体重为20~50 kg的生长猪多见,轻者会影响机体生长发育,饲料利用率下降,重者会引起顽固性腹泻,中后期还可能形成血便,甚至发生死亡。近几年,该病在全世界的发病率呈升高趋势,且各个规模化猪场都可发生,对养猪业造成重大影响。
关键词:猪;结肠螺旋体病;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鉴别诊断;药物治疗;饲养管理
中图分类号:S858.28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9737(2019)11-0086-02
1 流行病学
1.1 病原
结肠菌毛样螺旋体是引起猪结肠螺旋体病的病原,病原长度为6~10 μm,宽度为0.25~0.30 μm,典型特征是胞浆外环绕4~7根末端尖细的鞭毛,运动时呈典型的螺旋状前进,革兰氏染色呈阴性,培养需要在厌氧环境,且有微溶血性。该病原具有非常强的抵抗外界环境的能力,在室温条件下能够生存数天,在4℃低温条件下的污染土壤以及粪便中能够生存数月,但对消毒药的抵抗力较弱,常用消毒药都可使其快速灭活。
1.2 发病机制
病原只要侵入猪肠道,就会由于典型螺旋状前进而迅速穿透肠道上皮细胞。感染初期,大量病原在机体肠道上皮细胞表面附着,且病原能够自行判断隐窝间的上皮细胞是否成熟,这是由于其只会选择附着在成熟顶端肠上皮细胞上。病原损伤上皮细胞后,即可导致局部发炎,引起结肠炎或者盲肠炎,破坏机体肠道内原本平衡的环境,使肠道含水量增加,肠道黏液增多,影响粪便成形,往往呈黏液状,影响机体饲料吸收率,生长发育减缓,出栏率下降。
1.3 易感动物
主要是7周龄以及断奶保育猪易发,一般是在更换饲料和发生应激反应(如断奶转群或者重新混群)后的1~2周成批出现发病。
1.4 传染源及传播途径
病猪、携带病原猪及其排出的粪便和污染病原的污水等都是该病的传染源,主要通过消化道进行接触传播,另外,食槽、水槽、垫料、苍蝇、老鼠以及蟑螂等也是传染媒介。
2 临床症状
2.1 断奶仔猪和保育猪
断奶仔猪和保育猪单纯感染该病后,一般会表现出腹泻,排出水样至黏液样粪便,呈绿色或者棕色,可将其形象地称为“湿水泥样腹泻”,基本不会形成血粪,这也是区分短螺旋体引起的猪痢疾的关键之处。随着病程的进展,机体逐渐消瘦,体况变差,拱背,会阴处附着粪便,有时体温升高,但依旧能够采食。腹泻通常可持续2~14天,之后可自行康复,但有些会在痊愈或者治疗后出现复发而再次表现出临床症状。发病猪群的腹泻能够持续6周或者更长时间,当病猪排出软粪,主要症状是增重缓慢,饲料转化率下降,推迟出栏,但通常不会发生死亡。
另外,该病往往与猪痢疾(血痢)、猪增生性肠炎(胞内劳森菌病)以及仔猪副伤寒(沙门氏菌病)等其他肠道疾病出现混合感染,导致症状加重,腹泻持续时间延长,造成机体生长发育迟缓,病死率升高。
2.2 育肥猪
育肥猪患病后,在最初通常会表现出腹部塌陷和排出稀软粪便,且粪便往往在圈舍地面上黏附,群体持续出现发病,逐渐排出粥样粪便,且外观有闪光。
3 实验室检查
3.1 直接涂片镜检
刮取少量病猪患处结肠黏膜放在载玻片上,覆上盖玻片后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能够看到呈螺旋状运动的毛样螺旋体,且存在3~4个弯曲。
3.2 涂片染色镜检
刮取少量病猪患处结肠内膜放在载玻片上,烘干后进行姬姆萨染色,然后使用显微镜观察,能够看到肠上皮细胞顶端附着大量的猪结肠螺旋体,其大小为(6~10) μm×(0.25~0.30) μm,构成浓密的毛发状结构。
4 鉴别诊断
4.1 与猪小袋纤毛虫病的鉴别
猪小袋纤毛虫病是由于猪结肠、盲肠内寄生有结肠小袋纤毛虫而引起的一种以腹泻为特征的原虫病,除哺乳仔猪外的各个日龄猪都能够感染,其中易感性较高的是断乳后保育猪,通常换料或者改变其他饲养条件后的1~2天就发生腹泻,排出黄绿色或者灰黑色粪便;剖检发现结肠和盲肠明显肿大,肠黏膜存在出血斑或者发生充血,肠内容物呈黄绿色,使用甲硝唑或者地美硝唑、磺胺类药物等药物的治疗效果较好。
4.2 与猪沙门氏菌病的鉴别
猪沙门氏菌病也称为仔猪副伤寒,是由于感染猪伤寒沙门氏菌、猪霍乱沙门氏菌、肠炎沙门氏菌、鼠伤寒沙门氏菌而引起的一种以腹泻为特征的传染病,通常是2~4月龄的猪易发,临床上不仅会出现顽固性腹泻,排出黄绿色的粪便,其中混杂纤维絮状物,还在发病中后期出现耳朵、腹下以及四肢末端处皮肤发红发紫;剖检发现结肠和盲肠发生局灶性或者弥漫性增厚、坏死,肠黏膜表面存在一层糠麸样的坏死组织。发病初期使用金霉素和磺胺二甲基嘧啶具有一定治疗效果,但中后期使用则治疗效果较差。
5 防控措施
5.1 疫情处理
群体防治。选择使用痢菌净 (乙酰甲喹),按每千克饲料添加150 mg药物,混合均匀后饲喂,連续使用5天。
对症治疗。病猪发生严重腹泻时,可按每8 kg体重肌内注射1 mL 5%恩诺沙星注射液,每天1次;病猪排出的粪便带血时,还要配合按每15 kg体重肌肉注射2 mL酚磺乙胺注射液(止血敏),每天1次。
环境调控。舍内环境进行严格消毒,每天1次,避免进行冲水,确保舍内干燥、清洁,防止猪群发生各种应激。如果猪场地势较低,还要注意对猪舍内阴沟进行排水。
5.2 加强饲养管理
猪场最好采取自繁自养,这是由于携带病原的猪是该病主要传染源,要求引进猪时必须经过仔细调研,禁止到高发病率的养猪场购买。新引进的猪到场后要进行一段时间的隔离观察,确认健康无病后才可正常饲养。
合理规划养猪场内的用地,装卸场地要尽可能接近养猪场出入口,且进出养猪场的车辆和人员要进行消毒,进入猪舍的工作人员也要进行消毒杀菌。另外,及时消灭蟑螂、老鼠、鸟类等,避免传播疾病。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8476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