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析体操运动员核心力量训练与落地稳定性关系及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近几年随着我国体操运动在竞技场上多次赢得胜利荣誉,人们越来越重视体操这一项运动竞技,针对体操运动员的技能训练也越来越重视。现阶段我国体操运动员的训练还是存在一些问题的,比如核心力量的训练比如落地稳定性关系的训练等,都是对体操运动员训练的重点难点。核心力量不够强落地稳定性不够好,都是一个体操运动员训练的重中之重。本文通过对体操运动员核心力量训练的分析研究探讨与落地稳定性关系的相关对策,希望能够对相关体操运动员的训练能够有一定的帮助和启发,推动我国体操运动继续发扬光大。
  关键词:体操运动员  核心力量  落地稳定性
  中图分类号:G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9)11(c)-0038-02
  体操运动是一项极具考验技巧、力量和稳定性的竞技运动,尤其是落地稳定性是能够决定体操竞技成败的重要评判依据。在以往很多国际性大比赛上就因为很多运动员落地不稳而与奖牌无缘,这种例子不胜枚举,甚至很多体操运动员早早退役的原因也是由于落地稳定性不强。体操比赛项目中平衡木就是一项非常考验落地稳定性关系的竞技项目,不论前期的动作多么完美最后还是主要考验落地稳定性强不强,一旦在最后的落地表现出不稳,就功亏一篑了,足以可见落地稳定性对一个体操运动员是多么重要。那么在平时的训练中就要着重训练,掌握技巧,核心力量的训练就与稳定性有着怎样的关系,也是我们在训练中要积极探索的问题。
  1  核心力量的分析
  针对体操运动的传统力量的训练主要集中于运动员的腰腹力量的训练,与传统力量训练不同的是,核心力量的训练主要涵盖了核心区域的肌肉的训练,包括躯干的核心部位的肌肉还有主要盆骨的肌肉稳定性的训练。从生理角度来看,核心部位是人体上下肢的结合部位,具体指“前、后、上、下”,“前”是指腰腹部肌肉群,“后”是指背部的肌肉群,“上”是指膈肌,“下”是指髋和骨盆包括韧带在内的区域。从最初的腰发展到现在的核心部位,人们越来越重视核心力量对体操运动员的重要性,更加科学更加全面的对体操运动员进行训练。在训练的过程当中与传统的力量训练,注重神经和肌肉的本体性能力是核心力量训练最与众不同的地方,重视整体力量的运用这一着眼点的体现,将运动员的身姿和动作的控制、平衡和稳定的能力提升,体操运动不止技巧更注重核心力量部位,其他部位的训练自然也离不开核心力量的训练。
  核心力量是近几年从欧美体育界开始盛兴发展衍生而来的,逐渐成为了职业运动员训练过程中的主要训练方法,着重身体躯干部位的肌肉群,对稳定性有着非常有利的帮助,同时平衡性和柔韧性还有敏捷性的训练都所有增强。
  2  稳定性对体操运动的重要意义
  竞技体操虽然对技巧的训练应用非常重视,但是在落地稳定性的要求上也是非常高的,其实除了竞技体操运动项目之外,稳定性关系在其他体育项目中同样重要,比如跳水运动、武术运动,都离不开落地稳定性的训练,甚至同体操竞技一样,在比赛上稳定性的评判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在竞技体操的校场上除了考察运动员运动的熟悉、流畅、完美性之外,更加考察的是落地的稳定性,并且占据着最重要的评分依据。不止是我国,在很多国际上较大的比赛上,很多国家的运动员在体操项目中都是最后败在了落地的稳定性上,即便前面表現的再完美技巧运用的再熟练,难度拔的再高,落地稳定性没有掌握好,一切都是前功尽弃。由此可见在体操运动员的平时训练上一定要注意稳定性的着重训练,并且可以运用核心力量的培训来巩固落地稳定性,两者相辅相成。
  3  核心力量在体操运动中的重要作用
  体操运动员的平衡能力是一项非常考验非常重要的一项能力,在大多数竞赛中主要考验的都是平衡能力。从生理学角度上来讲平衡能力是人类运动机能的一种,是指当人在一定静止平衡的状态下,在受到外界干扰的情况下还能快速的保持平衡恢复平衡。这种能力在跳水在体操中尤为重要,尤其是平衡木这一单一专项的竞技项目更是考验的运动员的平衡能力,由此可见平衡能力对体操运动的重要性。人体出于机能反应,在双腿落地的时候通过脚踝、膝盖还有髋关节的弯曲来缓冲落地的冲力并且保持平衡,除此之外,腰腹的力量不可忽视,只有控制好腰腹的重点支撑位置才有可能让机体在短时间内不受外力的冲力从而保持平衡或者迅速恢复平衡。尤其是体操运动员很多技巧和动作都是在空中完成的,这个时候就是核心力量支撑平衡作用的时候了。
  4  体操运动员核心力量的训练原则
  核心力量的加强核心力量的训练对于体操运动员来说意义是非常深远的,对体操运动员的落地稳定性的提升帮助很大,所以针对体操运动员的平时训练过程中注重核心力量的训练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训练项目,只有加强核心力量的日常训练在竞技赛中落地的稳定性才会有较大的把握。虽然核心力量的训练不可忽视,但是在日常训练的过程中,还是要多注意一些训练的原则,不可盲目进行,更不可一蹴而就。下文就整体从3个方面来探讨在日常训练中核心力量的训练原则。
  4.1 循序渐进原则
  不止针对体操运动员来说,对其他项目的锻炼训练来说,所有的力量或者技巧都不是一蹴而就,几天就能完成的。尤其是核心力量的训练包括了很多了很多部位的肌肉群,肌肉群的负重不可一日就增强太多。所以在训练的过程中要学会从简单到复杂,从轻到重,训练数量从少到多,逐渐开始增强难度的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切记不可盲目、不可单纯追求速度和祈求高负荷的训练来增强核心力量,那样不但不会增强核心力量的锻炼,反而适得其反,对相关的核心肌肉群造成不可逆转的损伤。除了过程数量难易程度要遵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训练的动作上更是要注重动作的准确性和规范性,只有训练对肌肉群部位只有动作规范准确才会真正提升核心力量,没有准确性就只是空浪费力量,反而得不到提升。   除此之外,核心力量并不是针对单一部位的肌肉群训练,核心力量涉及到的肌肉群广泛,所以在训练的过程中要注重分开训练逐一训练,基本上可以按照“腰部—盆骨—脊椎—盆骨—动觉—功能”,这样一个训练的部分顺序来进行逐一训练[1]。
  4.2 结合专项原则
  在训练的顺序上节奏上要符合循序渐进,除此之外,在训练的过程当中还有注意结合项目的专项训练原则训练,比如体操的经典动作训练就可以和核心力量训练结合一起。比如单手训练,在平衡状态和不平衡状态下借助相关训练工具尝试释放核心部位的肌肉力量;或者单腿双腿的半蹲动作的平衡感训练,在练习的时候多尝试在不平衡的支撑面上练习,尽量学会维持身体平衡和变化的掌控;后脚的练习,后脚的练习是决定落地稳定性的关键因素,如何锻炼脚部核心力量结合脚部专项动作多次反复练习激发肌肉力量;全身平衡关系练习,稳定性是一个全身平衡的关系,核心力量主掌握腰部脊椎盆骨部位,对整个全身的平衡练习都有所涉及,所以在日常工训练中不能忽视全身平衡性的锻炼。
  4.3 非稳定性训练原则
  虽然核心力量的锻炼是为了维持更好的平衡性和落地稳定性,但是在体操竞技的过程中,有大多数动作都是在空中极不稳定不平衡的状态下完成的。并且机体在没有平衡支撑的非稳定状态下更能激发力量,唤醒肌肉群更多运动神经。所以非稳定性训练是日常的体操训练中不可忽视[2]。由于体操的运动的特点,很多体操动作的支撑点都是不平衡不稳定的,比如平衡球、平衡板,远动员要想依托这些并不稳定平衡的支撑点做动作,势必要在平日里增强非稳定性的训练,在训练的过程当中又能极快地掌握非稳定下的动作要领,还可以借助更多体操运动训练工具来提升不平衡状态下的平衡感,丰富了日常训练的形式,让体操运动更加多元化,尤其是近几年体操竞技逐渐有难度加大,形式多變的趋势,由此非稳定性状态下的训练更显得尤为重要[3]。
  5  结语
  综上所述,针对体操运动来说,是一项非常考验技巧和平衡稳定性关系的一项体育运动,尤其是近几年以来随着各国体育体操运动员整体素质的提升,规则和难度也有多元化和难度拔高的趋势。而我国体操运动员虽然一直在各项国际大赛中表现优异为我国赢得了非常多的荣誉,但是依旧有很多体操运动员在落地稳定性上没有把握好屡次失误,由此可见稳定性对体操运动员的重要性。由此在日常训练过程中通过加强核心力量的训练来提升落地稳定性是一项非常有帮助的训练方式。
  参考文献
  [1] 魏为.核心力量训练提升女子体操运动员专项素质的效果分析[J].运动精品,2019,38(5):83-84.
  [2] 杨继美,李贵庆.对体操运动员核心力量训练与落地稳定性关系的探讨[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0,44(8):74-78.
  [3] 任满迎,李勃,王忠军.对2008年全国体操锦标赛跳马冠军郭佳浩针对性体能训练效果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2):132-13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8945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