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实践与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趣味化游戏以贴近幼儿的真实生活并发挥幼儿的想象力为主要教学手段,所以非常适合幼儿园的教学实际。形式简单、规则简明的游戏最适合幼儿。例如,幼儿教师可通过创设游戏情境以景抒情,让幼儿获得更好的情感体验,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可选择一些简单的民间游戏,并与幼儿教学内容相融合,从而构建高效的幼儿游戏化课程。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19)34-0052-02
  引    言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趣味化游戏已经成为非常重要的教辅工具,并且其在幼儿教学中的实践广度和深度逐步提升。当下,幼儿教师应当积极研究趣味化游戏的特点,并与幼儿园的实际教学情况相结合,创新其实践策略,以提升教学水平。幼儿园教学的特点是教育主体为尚未成熟的幼儿,幼儿的思维模式较为简单,但想象力非常丰富。趣味化游戏以贴近幼儿真实生活并发挥幼儿的想象力为主要教学手段,所以非常适合幼儿园的教学实际。当下,许多幼儿园的教育研究工作者都在积极研究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方式,并取得一些研究成果。笔者根据这些研究成果,从趣味化游戏的相关介绍入手,分析其实践策略,具体如下。
  一、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实践:趣味化游戏——“美术与色彩”
  趣味化游戏,即存在于生活中的愉悦身心的活动,具有明显的文化性和趣味性。对幼儿教学来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这些活动,并借此场景衔接不同的教学环节,形象生动地展示教学内容,能引起幼儿良好的学习兴趣和情感体验,可以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趣味化游戏符合课程改革的相关要求,是最常用的教辅手段之一,其教学效果十分显著[1]。
  幼儿智力水平不高,难以理解一些复杂的游戏规则,所以形式简单、规则简明的游戏更适合他们。以美术为例,美术涉及多种颜色,而对幼儿来说,色彩的激发至关重要。教师引导幼儿进行色彩搭配,能够知晓不同幼儿对色彩的敏感度,还能够提升幼儿的美术兴趣,让幼儿身心更加愉悦。例如,教师可以通过一系列的趣味化游戏活动,如树叶印画、折各色的小飞机等,培养幼儿的色彩感,进而开发幼儿的智力。
  幼儿教育须做到以幼儿为本,只有做到以幼儿为本,趣味化游戏才更符合幼儿的学习需求和学习习惯,才能激发其学习兴趣。所以,在任何一个游戏环节,教师必须时刻关注幼儿的学习情况,适时调整趣味化游戏策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详细了解每一名幼儿的性格特点和学习情况,从而有针对性地创设他们喜欢的且适合他们的游戏内容,这才是以幼儿为本应用趣味化游戏的正确思路和方法。
  二、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实践:民间游戏之“木偶戏”——“小蝌蚪找妈妈”
  由趣味化游戏的概念、特点和应用方式可知,趣味化游戏在幼儿教学中的实践价值非常大,不仅可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还能够通过创设游戏情境以景抒情,让幼儿获得更好的情感体验,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2]。
  以“小蝌蚪找妈妈”为例。该故事虽然情节简单,但对幼儿思维具有较强的启发作用。所以,在幼儿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角色扮演法,让幼儿通过木偶戏体验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此过程分两步完成。第一步,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制作木偶并分饰不同角色,制作过程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让幼儿通力合作完成木偶的制作。教师可以参与其中,指导幼儿制作更加美好、更加立体的木偶,增强幼儿的动手动脑能力。同时,根据“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情节设计游戏台词,从而提高幼儿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当然,鉴于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词汇量并不丰富,游戏台词不能包含生僻字,否则将严重影响游戏进程。第二步,教师创设“小蝌蚪找妈妈”的情境,引导幼儿从木偶戏中总结小蝌蚪和小蝌蚪妈妈的体貌特征,分组讨论小蝌蚪和小蝌蚪妈妈为什么在体貌特征上有很大差异。在这个过程中,幼儿由游戏情境入手,了解蝌蚪在不同成长阶段的体貌特征,不仅锻炼了其分析总结能力,还使其学习了科学知识[3]。
  教师以民间游戏“木偶戏”让幼儿进行艺术化表演,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趣味化的情境中,幼儿的学习环境变得更加宽松、和谐,学习压力更小,如此便能提升其活动效率和质量。
  三、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实践:民间游戏之“扔沙包”——“学习奇妙的数字”
  教师可以基于教学需要对趣味化游戏进行适当的改造和变形,力求游戏形式和内容能被幼儿快速理解和接受,只有这样的趣味化游戏,才能真正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民间游戏形式丰富多样,而且易于改编。教师可以选择一些简单的民间游戏,并与幼儿教学内容相融合,从而构建高效的幼儿游戏化课程[4]。
  例如,在学习数字1~9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设置一些趣味性较强的趣味化游戏,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教师利用趣味化游戏“扔沙包”,让幼儿尝试记忆1~9的写法,主要过程分为以下两步。第一步,教师引导幼儿用硬纸板制作数字圆盘,圆盘尽量大一些,这样幼儿在扔沙包时更容易命中目标,以在降低游戏难度的同时提升游戏的趣味性。同时,采用分组合作教学法,让幼儿3人为一组进行扔沙包游戏,便于幼儿在游戏过程中互相帮助,从而提升游戏教学的成效。第二步,教师引导幼儿玩游戏时要事先确定好游戏规则,并基于游戏规则让幼儿更好地学习奇妙的数字。教师可制定如下规则:(1)教师喊出哪个数字,幼儿就用沙包扔哪个数字,扔中记1分,扔不中不得分。(2)游戏每组进行3轮,3轮过后全部扔中的小组需要找出3個数字的加减关系。其中,第一项规则是帮助幼儿确定游戏思路,第二项规则是锻炼幼儿的数字认识能力和计算能力。结合这两项规则,幼儿就能在游戏中学习数学知识,夯实数学基础。
  以民间游戏“扔沙包”让幼儿学习基础的数学知识,本身就将数学教学与游戏教学紧密结合在一起,克服了传统数学教学枯燥无趣的问题。该游戏体现在幼儿园课程教学中,通过游戏让幼儿提前学习很多实用的一年级知识,从而实现幼小的有效衔接。在应用这些游戏的过程中,教师必须关注具体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从而利用游戏对其进行深入、详细、具体的呈现。
  结    语
  综上所述,在幼儿园教学中,教学的趣味性是提升幼儿综合学习素养的先决条件。趣味化游戏能够很好地实现这一教学效果,同时也可以为幼儿未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当然,上述分析只是笔者的浅见,作为幼儿教师,须进一步研究趣味化游戏在幼儿教学中的实践策略,从而构建更加合理高效的幼儿园游戏化课堂。笔者希望以上分析能够给予幼儿教师必要的教学帮助,文中不足之处请各位读者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陈超.浅谈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建设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活动课程管理[J].学周刊,2018(20):174-175.
  陈婧.乡土资源在幼儿园课程游戏化中有效运用的研究[J].作文成功之路(下),2017(05):15.
  周曼荣.只为更生动、有趣的集体教学活动——课程游戏化背景下电子白板的运用[J].考试周刊,2016(58):184.
  顾雯静.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区域游戏的合理开展[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05):233.
  作者简介:钟夏雯(1990.7—),女,江苏盐城人,本科学历,二级教师。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9019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