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高中生数学课堂兴趣的策略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在学生进入高中后,数学课程变得复杂,知识更加深奥,概念更加抽象,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倦怠的情况,从而降低教师的课堂效率,学生的学习热情也大打折扣,同时对课堂教学也有很大的影响。因此,针对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提升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成为摆在学校和教师面前的一道难题。针对此类问题展开讨论叙述,希望能带给广大高中数学教师一些帮助。
关键词: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兴趣培养
部分学生在刚进入高中时,数学成绩非常优异,而且对数学知识吸收得也非常快,但是随着教学的开展,知识点的难度增加,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从而导致学生的学习效率下降,随之对数学课堂教学也失去了兴趣。所以教师要设计出更好的、更高效的数学课堂,让学生重新找回当初的学习劲头和对数学课堂的兴趣。在此,本文将以数学的文化和数学的历史传承,以及数学作品作为引导,让学生重新对数学课堂提起兴趣,再以教师的课堂设计和完善课堂教学中的细节作为衔接点,最后实现提升学生课堂兴趣。
一、注入数学文化,让学生感受数学之美
1.引导学生,发现数学魅力
数学之美主要表现在它的精确性和内容的完整性上,作为一个科学学科,涉及的面非常广泛,而且可应用的地方也非常多,通过科学合理的构造和设定,数学能呈现给人一种“完美”的视觉体验和内心感受,它的公平公正和绝对的精准给研究者一种无法自拔的热爱。所以说,数学的美在于数学的文化和内涵,想让学生真正了解数学,认识数学,就得让学生理解数学的魅力所在,并以此作为支点,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数学。但是现在高中数学课堂上存在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就是:学生总是认为数学是一个无法学懂的课程,其抽象的概念和难以理解的理论以及复杂的结构让学生看到数学就会产生一种恐惧感。这种情况的出现,说明教师没能让学生从一个正确的角度来认识数学,学生在一个陌生的环境中,出现类似的问题也不足为奇。因此教师要针对类似情况,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从内心深处对数学有一个具体的理解。
例如:在学习“几何”的时候,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先给学生讲一些关于几何的课外知识,如运用几何的原理做出来的巧妙设计,谷歌的品牌商标,是利用81个圆组合而成的,而因特网的品牌商标是利用55个圆组合而成的,再如微软的品牌商标是利用几何的变形设计出来的。之后,教师可以安排学生依照几何原理设计一个自己班级的徽章,主题是扬帆起航,用三个三角形来设计,也可以分小组进行设计,让学生进行讨论交流。在学生的交流过程中,首先对几何的原理有了一个更深的理解,其次还能对数学课堂提起兴趣。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快速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也能快速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最重要的是能让学生提起对数学课堂的兴趣。让并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数学,认识数学。
2.激励学生,了解数学文化
数学作为一门古老的学科,经过一代代人在历史的大潮中不断地发现、探索、进取得以发展。许多伟大的数学家穷其一生追溯它、探索它、研究它。由此可见,数学文化的感染力是多么强大。它的价值不仅仅体现在当今社会的飞速发展上,还体现在它本身的内在价值,数学的历史、发展史也是一个值得深入探索的地方。所以,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重点以数学的历史背景为依托,通过给学生讲解数学的历史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慷慨激昂的语言感染学生,让学生知道数学梦想就是科学梦想,也是当今社会全人类的梦想,从而让学生热爱数学。
例如:在学习“几何”的时候,教师可以给学生讲述关于几何的发展历程,教师可以告诉学生,几何学的历史非常悠久,可以追溯到古埃及、古巴比伦时代,距离今天大约3000多年。早期的几何主要用于建筑、观测天象、各种工艺品的设计和制作以及人类最初的测绘。在中国,“几何”一词最早出現在明朝的徐光启《几何原本》一书中,后来经过清朝李善兰的改进和修订从新发行,更名为“形学”,为我国几何学的雏形。在课堂教学之前,教师给学生讲解的这些课外知识能迅速调动学生的注意力,因为学生对这些知识并不了解,而且之前的教师在数学课堂上也不会去讲关于文化历史的内容,所以很容易吸引学生,随之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对几何学历史发展的讲述会让学生内心产生触动,从而感受到数学的内在价值。此时学生从开始的对数学不抱希望到现在对数学心存敬畏,教师再去开展课堂教学就会顺利很多。而且课后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多收集一些关于几何的课外知识和科学理论,并且在生活中多发现几何的应用。如在观看一些抽象设计的图案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图案中运用的是什么图形,以什么样的方法进行改变然后设计为图标。将知识融入生活中,是培养学生课堂学习兴趣的最好方法。
3.熏陶学生,阅读数学作品
为不断提升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教师不仅要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下功夫,在学生的课余时间,也要给出相应的意见和建议,让学生在课后也能接受到数学的文化熏陶。首先可以实施的便是课外阅读,因为高中生的大部分课余时间都是和互联网打交道,一般学生在课后都会上网或者使用智能手机。教师可以以此作为切入点,让学生在电子设备上多读一些关于数学的作品。让学生对数学有一个更深的了解和认识,并且学生在数学作品的长期熏陶之下,会对数学产生一种感情,并去努力追随。但是教师在鼓励学生阅读关于数学的作品时,要有针对性地选择,太简单的学生没兴趣看,太难的学生看不懂。
所以,以几何为例:教师可以让学生去阅读关于几何的书籍,如简化版的《几何原本》和达·芬奇先生的《世界名画中的数学》。让学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数学、看世界对学生的精神需求和数学课堂学习能力都有很大帮助。通过对数学作品的阅读,学生能从中感受到数学带给这个世界的影响,也能逐渐读懂数学,领悟数学。而且在学生被数学文化熏陶的过程中,也能丰富课外生活,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多写一写关于数学作品的笔记,让学生对其印象更加深刻。因此,以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改变数学难学的观念,重新提起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是一个非常有效的策略。 二、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主动学习数学
1.设计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兴趣
在新课改后,针对高中数学课堂的教学中,情境设计非常重要。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合理地结合教材来设计教学情境,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在开展数学情境教学的课堂上,教师要重点引导学生结合实际问题去深入思考分析问题的根本和解题的思路,以及整个过程的步骤设计,让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建立起一个属于自己的知识结构网络。另外,教师根据学生的兴趣来开展课堂教学,结合生动有趣的数学课堂情境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然后提升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通过类似方法刺激学生的求知欲望,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能够在一个活跃的课堂氛围中学习知识,对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有很大帮助。
2.完善教学细节,提高学生热情
由于我国教育体系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学校和教师越来越重视学生的能力培养和素质教育。这对教师的要求就会相应地提高很多,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上要更加认真仔细,在课堂教学的细节中要多加完善。特别是针对课堂教学中的例题解析、概念讲解以及数学文化的渗透。这三个方法能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进入一个自主学习的状态。教师应该合理应用,加强高中学生的课程衔接,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另一方面来讲,在高中数学课堂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首先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人学习情况和对课堂知识所吸收的程度做出判断,然后规划课堂教学方式,再去系统地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按照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的教学方案才是能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和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方案。随后,教师要在课堂上对学生加以引导,进行知识点归纳总结,帮助学生进行梳理,再让学生按照设计进行学习领悟,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培养学生思维,实现自主学习
在传统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以“保姆式”的方式传授学生知识,这种教育模式的弊端在于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学生不能充分地理解吸收。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学校和教师越来越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课堂主体,让学生担任课堂的主人,同时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让学生以“主人”的身份去参加课堂学习。例如: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几何立体图形,以此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的思维得到扩散,通过多种思维方式来解决问题,也可以让学生之间进行交流探讨,实现多重思想的碰撞和对接,让学生能从别人身上学到新的知识。因为多个想法经过摩擦碰撞会进行融合,融合后的想法才会是一个更健全、更完美的想法。教师要鼓励学生多开动脑筋,发散思维去解决问题。而且教师要引导学生去积极发现和总结所学得到知识,及时地梳理其中的问题,并及时解决,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总而言之,提升高中生在数学课堂上兴趣的方法有很多。根据本文讲述,首先要按照学生的需求来设计课堂,让学生喜欢课堂;其次教师要让学生从课本表面走到课本背面,了解数学文化的历史和所做出的伟大成就;最后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对数学课堂有一个更深的理解和认识,强化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真正做到热爱数学,并且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以上方式来提升高中生对数学课堂的兴趣,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
参考文献:
[1]刘利利.培养高中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教学策略研究[D].固原:宁夏师范学院,2017.
[2]宁龙.培养高中生数学学习兴趣的策略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16.
[3]付芳.高中生数学课堂学习行为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5.
[4]杜萌.培养高中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教学策略研究[D].信阳:信阳师范学院,2014.
編辑 李博宁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9256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