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护理干预对心肺复苏后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心肺复苏后采用急诊护理干预对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情况。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9年1月,调查者为46例行心肺复苏的患者,采取随机方式分组,进行常规护理的为常规组,进行急诊护理干预的为急诊组,分析其康复效果及不良情况。结果 急诊组患者的康复效果较常规组优,而不良反应较对常规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肺复苏后采用急诊护理干预对患者的身体康复更加有效,同时减少不良情况的发生,保障对患者的治疗质量。
【关键词】心肺复苏;急诊护理干预;康复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9.30..01
心肺复苏(CPR)在临床上属于急救措施的一种,可使心脏骤停患者恢复机体意识活动,在患者发病后黄金4min内采用心肺复苏治疗的成功率为50%左右,可有效降低患者脑组织及其他器官的损伤程度,确保抢救成功[1],因此,可在最短时间内有效抢救患者的生命。心肺复苏在临床上不断改善与更新,急诊护理技术也不断提高、逐渐规范化、标准化,本文中对我院46例行心肺复苏的患者进行急诊护理干预与常规护理,以下是具体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9年1月调查者为46例行心肺复苏的患者,采取随机方式分组,常规组男10例,女13例,年龄35~69岁,平均(53.6±4.1)岁,致伤原因:9例急性心肌梗死、6例脑出血、2例有机磷中毒、3例一氧化碳中毒、3例其他;急诊组男8例,女15例,年龄36~70岁,平均(54.1±3.2)岁,致伤原因:11例急性心肌梗死、5例脑出血、3例有机磷中毒、2例一氧化碳中毒、2例其他。两组基础资料上无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组间分析。
1.2 方法
常规护理: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遵医嘱给药。急诊护理干预:(1)加强基础护理:为患者创造舒适安静的病房环境,及时调整病房温湿度,减少刺激性,控制探视人数,稳定患者情绪,苏醒后叮嘱患者平卧,在腰部、腘窝处以及颈部等垫上软垫,使患者感受到舒适。间隔2 h给患者翻身一次,预防压疮,密切监护心电图、血压、心率等,尤其是脑功能、呼吸功能,改善瞳孔及意识的改变,监测其尿量、颜色等。(2)脑复苏护理:脑细胞脂肪含量较高,无氧缺血时可损伤脑部组织,可给患者进行脱水药物、降温预防抽搐,给予神经保护剂以及高压氧治疗。(3)针对性护理:综合考虑患者文化程度、性格特征以及身体状况等进行心理疏导,稳定患者不良情绪,给患者介绍疾病相关健康知识,提高患者的保健意识,乐观对待疾病。
1.3 評价指标
康复指的是患者病症基本改善,无其他并发症,精神状态良好,不良情况有记忆减退、恐惧、反应迟钝等。
1.4 统计学方法
采取软件SPSS 19.0分析数据,给予%表示和x2检验,若是组间有差异性,则P<0.05。
2 结 果
急诊组患者的康复率为91.3%(21/23)较常规组65.2%(15/23)优,而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3%(1/23)较对常规组13.0%(3/23)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差异性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3 讨 论
心脏骤停在临床上较为常见,指的是由于某些因素引起呼吸心跳停止,病情危重,可严重损伤患者的四肢、大脑以及内脏等部位。心肺复苏的作用是对脑部、心肺进行保护,有助于自主呼吸、循环功能的恢复,对脑功能进行完善保护[2]。心肺复苏中可配合护理干预,提高对患者的康复效果,减少不良情况。急诊护理干预是从患者的角度出发进行护理,给患者采用易懂的方式详细介绍疾病健康知识,稳定患者恐惧、紧张等不良情绪,使患者配合度明显提高,给患者创造舒适的环境,提高患者的舒适度,使患者积极接受治疗。密切监测患者各项身体指征,若有异常及时给予针对性的处理,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在治疗过程中对患者的不良情绪给予针对性的疏导,采用脱水、降温药物等预防抽搐情况[3],减少脑组织的再次损伤,给患者高压氧以及神经保护剂治疗,确保心肺复苏的疗效。本文中对我院收治的46例心肺复苏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结果显示,急诊组患者的康复效果较常规组优,而不良反应较对常规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差异性显著,证明急诊护理干预对心肺复苏患者的康复效果较为显著,可改善其各项身体指征,减少记忆减退、恐惧、反应迟钝等不良反应的发生。
综上所述,心肺复苏后采用急诊护理干预对患者的身体康复更加有效,同时减少不良情况的发生,保障对患者的治疗质量。
参考文献
[1] 曾丽青.心肺复苏后患者实施急诊护理对其康复效果的影响研究[J].基层医学论坛,2018,22(33):4729-4730.
[2] 黄燕红.急诊护理干预对心肺复苏后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7,6(23):17-18.
[3] 李 喆.急诊护理干预对心肺复苏后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研究[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8,25(21):142.
本文编辑:赵小龙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9424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