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李斯特《门德尔松七首艺术歌曲》的心理描写及其创作与演奏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本文从浪漫主义时期作曲家的生活情景与心理描写意图入手,分析了李斯特改编《门德尔松七首艺术歌曲》的作曲技法、演奏要点,为学习者提供演奏的案头分析文本。
  【关键词】李斯特;改编曲;《门德尔松七首艺术歌曲》;情境;心理;技法
  【中图分类号】J624                             【文献标识码】A
  19世纪浪漫主义时期,在启蒙思想的影响下,欧洲各国掀起了一股文学热潮。德国诗歌成为浪漫主义时期文学的一朵奇葩,形成了诗人刻画内心情感的一种重要文体。德国诗歌多以民間故事、中世纪神话、年轻人的爱情为题材,寄情于遥远的史实和现实的自然,在虚与实之间勾勒出一幅唯美的“心理刻画”,表达人们对于生命、爱情、自由、民风、世情的心理感受。
  在某种意义上,德国诗歌的兴起催生了德国艺术歌曲。[1]德国艺术歌曲以流传于世的诗文为歌词,创新出丰富的音乐表现手法,为诗歌注入音乐的灵动,倾诉音乐家诗性的心绪和情感。深埋于歌曲中的心理描写,是依托作曲技法和演奏风格实现的,为此,本文以门德尔松的《七首艺术歌曲》[2](作品19,34,47)和李斯特的改编版本《七首艺术歌曲》(R217,SW547)[3]为对象,通过歌词内容、创作技法、演奏技巧的分析,解读诗人及作曲家的内心活动。
  第一首《乘着歌声的翅膀》是德国诗人海涅于1822年创作的抒情诗,表达诗人对春天的赞美,对爱情的向往。借景抒情、情景交汇、心物相融,是这首作品音乐性的心理描写特征。歌曲充溢的景色画面,令人进入遥远的恒河岸边。紫罗兰、玫瑰花、白玉兰,芬芳的气味扑面而来;清澈动荡的流水、月色下洒的花园,恰似淡雅的笔墨,描绘出静谧的画面,唤起人们无限的遐想,宁静的梦幻意境中透着的憧憬的甜蜜,流溢着诗人和音乐家浓郁的情意。情与景、心与物之间的相融表达,是作曲家通过作曲技法的创造性运用实现的。
  从调性色彩上看,门德尔松采用F大调,为整首歌曲笼罩上一层轻柔的“薄雾”,宁静中略微透露出淡淡的忧伤。李斯特版本为降A大调,调性的改变意在使得景象与心境的色彩更为明朗,李斯特改编版的速度则与原版歌曲一致,安静的行板适合此作品表达的情与景。
  从和声织体上看去,门德尔松原版全部采用分解和弦伴奏,这是抒情艺术歌曲常用的和声织体类型。李斯特版本保留了流动的分解和弦织体,将人声旋律精巧地织入钢琴声部,在演奏第二段歌词时李斯特将第一部分的主旋律改为八度,并将琶音伴奏部分由单音改为双音,声音厚度的增强营造了更为涌动的内在情绪。
  演奏的技术安排可圈可点。李斯特改编版对原版单纯的琶音伴奏给予技术性提升,动静的幅度十分可观,符合李斯特一贯的炫技风格,值得一书。例如双手的三、四、五指在协作演奏琶音的同时,声音的强度须做出让步,以便凸显大指和二指营造的旋律声部。值得注意的是如何去控制两只手的四个声部,并将中间的两个声部连接起来成为曲子的主旋律。另一方面来看,通常的器乐独奏曲不会附有歌词,而此套改编曲每首均配有歌词,据歌词而作乐,可谓“诗乐交融,相辅相成”。浪漫主义诗人偏爱大自然的灵化,这种心境,在此得以完美的体现。进一步说,绮丽、淡雅、清新、活泼,这是海涅作诗的意境,尤其是他的爱情诗在心理描写方面的核心特色。基于这个角度的洞察和理解,有益于演奏者全身心融于作品意欲表达的诗人和作曲家的内心世界。
  第二首《周日之歌》的歌词作者是门德尔松的好友卡尔·克林格曼。诗人描写的景象,是入耳的窗外婚礼的钟声,伴随林中小鸟的歌声;他的心境,却是孤身一人,独坐家中。乐曲表面听起来自由欢快,但是乐思深处却暗藏忧伤,隐隐透露了诗人的内心孤独。1834年,门德尔松为这首诗谱曲。作品篇幅短小,调性为A大调,原曲为F大调。
  李斯特改编版的曲式结构与原版有较大出入。原版的歌曲由三段相同的旋律组成,前两段除歌词之外乐谱完全相同,只对第三段结尾稍加补充。李斯特的改编版删除原版的中段(包括歌词),保留原版的第一和第三段,并增加了一个四小节的引子,演奏时长相对原版减少了三分之一。在门德尔松版本中,这首艺术歌曲的人声与钢琴伴奏的旋律基本一致。李斯特在改编时也没有做出大的改动,仅加入了一些八度以及保持音,并将主旋律巧妙地结合在乐谱中。
  在演奏方面,相对于原版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旋律声部的保持音,例如乐曲的1-4小节中右手并无保持音,在李斯特改编曲中,右手高音声部三、四、五指需要保持旋律的连贯性,一、二指则要以稍低于旋律音的力度演奏,以获得更好的声音层次感。左手两个声部要保持相对安静的演奏状态,并使中声部音量略低于根音声部。总体四个声部的基本演奏音量从大到小依次为右手高声部、左手低声部,右手中声部、左手中声部。这样的演奏处理意在精确表达诗人和作曲家百感交集的心理活动。
  《旅行之歌》选自门德尔松《六首歌曲》中的最后一首(作于1836),是这七首改编歌曲中节奏最紧凑的一首。歌词是海涅的诗《秋风》。情景描写是一位骑士在冬夜的森林中疾驰,一路奔向了爱人的怀抱。开头处心情紧张神秘,结尾安宁祥和。描写主人翁在寒冷的夜晚,独自在幽暗的森林中策马飞驰,作曲家用双手快速交替的托卡塔式节奏,营造神秘而又紧张的感受。
  门德尔松原作为c小调,李斯特改编为e小调。钢琴改编曲无须顾及演唱者的音域,故而调性更为自由。《旅行之歌》改编曲在曲式结构上有比较明显的变化,省略了几处唱段中的连接句,但是依旧保持了歌词的完整性,此结构使得独奏版本比原版更为紧凑精致。
  在写作技法上,李斯特将开头旋律放在了右手的高声部,把原本双手单音跑动的技巧改变为双手八度交替的奏法,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演奏的难度,且速度为很快的急板,实际演奏起来比较容易出现八度交替不均匀的状况,需要多加练习。   在和声织体方面,李斯特改变了中段的写法,他将门德尔松的钢琴伴奏部分压缩到左手弹奏,并将歌唱的主旋律放在了左手的高声部用大指演奏。右手则安排了流动的十六分音符下行,整体较原曲更加欢快流畅,具有一定炫技色彩。在再现部分中,原版为重复演奏,李斯特则在此进行了基于原版的变奏,将旋律隐藏在右手每拍的第一个音里,六个音一组进行轻巧的琶音跑动。左手则变成分解和弦的大跳,营造出轻巧欢快的音乐形象。
  在演奏方面,此曲最大的难度就是左手连续跳跃,因为涉及到有大指和小指之间的同音跳跃,所以很容易出错,也是练习的重点之一。
  《新欢》的歌词出自1827年出版的海涅《诗歌集》中关乎爱情的小诗《新的爱情》,这是七首曲目中唯一带有魔幻色彩的诗作。故事描绘的是在月光笼罩的森林里,诗人看到了一群伴随着号角声飞驰而过的精灵们,精灵中的女王对着诗人一笑而去,这难道是预示着将有新的爱情吗?还是即将迎来死亡?
  李斯特在曲式结构上未做大的改动,仅在c段扩展了2小节,c1段删去了原版中重复演唱的最后一句歌词并扩充了旋律线条。整首曲子的实际演奏时长基本没有变化。这是李斯特的七首艺术歌曲中原作技法沿用最多的,从开头的引子到主题的出现,可以看出李斯特均沿用了门德尔松的和声织体与写作手法,仅改变了个别旋律音的时值长度,两者调性也均为升F小调。从中段开始,李斯特使用了在上一首《旅行之歌》中所使用的左手单音右手八度交替演奏的类似于托卡塔式的弹奏技法,并标示整段左手都要用跳跃的手法演奏。原版中的主题歌词部分虽然是单音,但是同样也使用了大篇幅的跳音技法。
  《春之歌》选自门德尔松作品47号,词作者为奥地利诗人莱瑙。此曲是七首曲目中篇幅最长的一首,歌词充满温暖而阳光的感受。在春日的清晨,阳光穿过森林和田野,照耀着大地,温暖着一朵盛开的小花,赐予了它春天的力量,点燃了永恒的幸福。整曲以行云流水的音响描述了一幅春日画卷。
  李斯特改编曲为降B大调,原曲为E大调。曲式结构上只在d段和e段有所变化。包括歌词部分也完全遵照了原曲,并使用两种谱表记谱。
  在写作手法上,乐曲的前半段使用三行谱记谱,低音和高音声部分别由左右手承担,中声部则按照李斯特自己的注解——符杆向上的用右手,符杆向下的用左手。乐曲后半段虽然改为两行谱记谱,但实际演奏难度依然不低,李斯特将主旋律压缩到右手的高音声部中,右手需要同时实现两种力度层次,旋律方才变得清晰可闻。左手则是下行音阶的快速跑动。如何使这三个声部主次分明,行云流水般地安排在一起是此曲的一个重点。从曲式结构上看,李斯特的改动很小,在篇幅结构不变的基础上,段落d1部分添加了华彩句。d段落最后一小节由8/9拍变为3/4拍,整体与原曲风格一致,演奏时长相当。
  《冬之歌》歌词来自瑞典民歌,收录于门德尔松作品19a中。诗词大意是一位母亲期盼着小儿子与女儿回家。深山暴雪中,小儿子的姐姐在森林中失去踪迹,小儿子不顾母亲的哀求执意寻找姐姐。在母亲担忧的目光中,小儿子离家出走,寻找失踪的姐姐。然而一夜过去,他还没有回来。雪融风散,花草遍地,母亲仍在苦苦等待。此曲隐含着门德尔松作品少见的悲剧色彩,通过此曲映射了亲人的离去的哀伤。
  李斯特版本与门德尔松版相比,篇幅缩减大半,全曲仅用24小节便草草结束,是七首艺术歌曲中篇幅最短,也是最悲伤的一首。中板稍慢的速度和流动的八分音符旋律,加上不时出现的切分停顿节奏,营造出了一幅驻足期待、忐忑不安的故事和画面。
  此曲结构同《周日之歌》类似,原版本中整首歌曲分为三段,前两段除歌词外完全一致,第三段结尾稍有变化。而李斯特改编版非常简短,直接删减第二段,并使用一句便过渡到结束句。
  写作技法方面,李斯特保留了大量的原谱素材,仅对原谱中无旋律和声伴奏的部分添加了旋律音和部分和声填充,使整曲和声更丰满。
  《苏莱卡》本为德国著名诗人歌德的抒情小诗,大意为少女期盼着西风可以带给她心爱之人的消息,却因为某些不可言喻的原因希望不要再见到他,只盼西风带来他的消息。
  原曲是c小调,李斯特改编为e小调。这首歌曲是李斯特七首改编曲中与原作结构最为接近的一首。除多了一小节引子之外,其余和声与曲式结构完全相同,仅删减了重复歌词的第一段反复(2-21小节)。篇幅上由于删减的原因所以演奏时长上也比原版减少约三分之一。
  在写作技法上,原版右手为分解琶音的伴奏形式,左手为简单的八度重复音,并没有旋律性织体的使用。李斯特在其改编曲中首先将分解琶音改为双手协作演奏,并将主旋律安插在右手的高声部中,旋律线条从中段开始穿插于左手与右手之间,需要演奏者控制好每个声部的音量,并时刻保证旋律线条的突出。这虽然增加了演奏的困难程度,但更加丰富的和声层次也使得此曲更加光彩夺目。此曲以歌德诗作所意为创作蓝本,织体流动旋律娓娓道来,通过e小调来讲述的故事使得整曲都沉浸在悲伤与迫切的情绪中,其中又不乏少女的温柔,实为一则佳作。
  以上七首门德尔松艺术歌曲均被李斯特改编整理后于1840年末出版。整體曲序按照“快-慢-快”的方式排列。这其中的情感有亲情、爱情,有孤独悲伤和幸福喜悦。每首都有自己独特的情感,汇聚在一起为人们带来了一次又一次的心灵之旅。在对门德尔松改编中,李斯特将艺术歌曲中的人声歌唱部分改编为钢琴旋律,以钢琴独奏的方式演奏原本需要两个人合作才能完成的曲目,使大家能够在没有歌唱者配合的情况下也能独自演奏并欣赏那些有名的、耳熟能详的艺术歌曲。与原版相比,李斯特独奏版本与门德尔松人声演唱版本之间各有优势,不同的音乐表现形式可以更便捷地将当时优秀经典的作品传播开来,为民众带来更丰富的精神享受。
  此文分析了李斯特改编版与门德尔松原版在曲式、调性、写作特点、演奏技巧以及音乐情感等方面的异同,意在深刻认识两者的异同。每首作品的技法不同,但是都为了表达乐曲的情与景,这些认识有助于学习和理解李斯特的这套作品。
  参考文献
  [1]秦晓燕.德国早期艺术歌曲研究—兼论诗歌对艺术歌曲发展的重要影响[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2:24-25.
  [2]门德尔松.菲力克斯·门德尔松·巴托尔第钢琴小品集[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8.
  [3]尹尔·苏约克,尹尔·梅祖.李斯特钢琴全集.改编曲VI[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3.
  作者简介:韩伟(1991—),男,中国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9454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