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有限理性视角下农村土地流转意愿与影响因素调查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在农业产业化进程中,只有尽快落实土地流转才能争取到更多的土地资源。为研究农村土地流转的意愿及影响土地流转的因素,对崇左市4个县7个乡镇68家农户展开走访调查,分析认为,影响农村土地流转的因素有村民自身客观因素、外界环境的影响、村民对资金的期望等。
  [关键词]土地流转;流转意愿;农业产业化
  [中图分类号]F323.4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1.1 问题的提出
  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这一重大战略,明确提出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任务就是产业兴旺。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经济发展面临三大问题:一是人口的快速增长,人均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土地越来越分散;二是农村劳动力大量向非农业转移,土地利用率不高,农地的弃耕和撂荒等问题较为严重;三是传统农业生产方式效率低下,农民收入低,阻碍了农村经济发展。因此,农村土地问题是制约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进行规模化种植已成目前农村经济的发展趋势。农地的有序流转是实现规模经营、提高农地使用效率、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而农户作为土地流转的主体,其土地流转意愿对土地流转非常关键。农村土地流转、进行产业化种植,是解决当前我国农村土地利用细碎化及撂荒、闲置等问题的有效途径,它可以加速农业产业化的速度,促进现代农业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1.2 基于有限理性的土地流转研究综述
  西蒙提出“有限理性人”的观点,在他看来,人们在进行选择时,并非追求“最大”“最优”的结果,而是寻找“最满意”的结果。因为现实生活中人们不太可能充分收集信息并具有完全处理信息的能力,而作为土地流转主体——农户来说,农地流转过程中农户的选择同样具有有限理性,而其引导者即政府的政策行为也是有限理性的。土地流转受到各方面的限制,进程缓慢,如何有效进行土地流转,需要对农民的流转意愿进行调查,从根源上了解影响土地流转的原因,进而采取相应的对策。
  黄振华(2010)认为农村土地流转就是农村土地承包权或使用权转给他人的简称,主要是指农户把自己土地的承包权或使用权转让给其他农户或者组织、自身获得相应利益的行为。王德刚(2010)将农地流转模式归纳为企业主导模式、农户自主模式、集体经济主导模式和政府主导模式。卢智增(2015)认为无论采用何种土地流转方式,都要保护农户的权益,对于已经进行土地流转的农户,要拓宽其就业渠道。于代松(2003)、王进(2009)认为在土地流转的过程中,农民出于弱势地位,地方政府或村集体组织提前与投资者签订协议,农民缺乏参与,最终只能接受结果,损害了农民利益。李冰、张志鹏(2010)认为部分政府或村集体组织为实现政绩,对土地流转进行干预,对从农地转入者进行纵容或妥协,导致农民土地利益受到损害。
  2 崇左市农村土地流转现状
  截止2018年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率95.36%,超过自治区90%的要求,逐步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全市累计流转面积13.43万hm2,其中“小块并大块”9.01万hm2。全市共有近4000个农民合作社,主要为:甘蔗种植合作社、水产畜牧养殖合作社、农机服务类合作社、蔬菜种植合作社、粮食种植合作社。
  3 崇左市土地流转困境
  3.1 土地流转手续不健全
  崇左市当前的主要做法有两种:一是通过平整土地,小块并成大块,然后再重新分配土地。二是企业、个人从农户手中租用土地进行生产经营,这种方式是自发的,村民只与相关企业或者个人达成协议即可,缺乏规范的合同,如果遇到纠纷,双方的权利和义务难以界定。
  3.2 地块分散,土地整合难度大
  崇左市屬于丘陵地区,全市大部分地块分散,梯田较多,不利于机械化耕作。另一方面,农民收入少,筹集大额资金有难度,虽然有些地方引进公司进行开发,但是由于初期投入大,收益微小,很多企业望而却步。
  3.3 土地流转信息不畅,供需双方无法对接
  目前崇左市土地流转取得一定成绩,但主要是靠村民自发或者行政力量的推动,缺乏较为规范的土地流转信息平台,供需双方很难实现有效对接。一些常年在外打工的农户有流转的意愿,但是存在信息获取障碍,无法及时找到承包商;一些企业或者个人有承包土地的想法,但是由于信息不畅,找不到合适的土地。
  3.4 农民的合法权益难以保障
  部分地区由乡、村等组织代替农户签订农地流转协议,村干部私下与土地转入方达成交易,甚至与转入方串通欺骗农户,从众进行利益输送、抽取提成,农户的权益得不到保障。
  4 崇左市农村土地流转意愿调查
  4.1 数据来源
  为了对崇左市江州区农民土地流转意愿及影响土地流转的因素进行研究,笔者于2017年10月~2018年5月期间,先后在江州区、大新县、宁明县、龙州县7个乡镇展开调查走访,主要调查当地农民土地流转意愿及影响土地流转的因素。调查共分为三部分,一是样本的特征调查,主要涵盖性别、年龄、学历、年收入、收入来源、家庭劳动力情况等;二是流转意愿的调查,包含对土地流转的态度、土地流转情况;二是采用访谈提纲对农村土地流转影响因素的调查,包含对土地流转的认知、对土地归属的认识、对预期租金的期待、对市场和政府的信任程度、受周围人影响的程度等问题。为确保调查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本次调查筛除了那些对土地流转情况没有任何了解的农户(一般不了解情况者也不愿意接受调查),本次共发放问卷115份,回收80份,其中有效问卷68份。
  4.2 主要样本数据的描述统计
  经过对样本问卷访谈的统计,受访农户大多以女性为主(占75%),年龄主要集中在40岁以上,这主要是大部分年强力壮的男性外出务工,女性留守在家。受访者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小学及以下文化水平43人,初中文化水平18人,中专/高中文化水平7人。在家庭收入来源上,以农耕为主的39人,以养殖为主的8人,在附近工厂打工的12人,其他9人。其中有流转行为的42人,有流转意愿的55人。   5 影响崇左市土地流转的因素分析
  5.1 村民自身客观因素
  5.1.1 村民受教育水平。调查发现,文化程度越高,土地流转意愿越强。一方面,这是由于受教育程度越高,就业渠道越广,对土地的依赖性相对较小,因此土地流出意愿强;另一方面,没有接受相应文化教育的农户思想较为保守,在心理上和生活上会更依赖土地,缺乏对相关知识或者政策的了解。崇左市地处广西西南边境,是典型的“老少边山穷”地区,农民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因此,受教育程度严重影响农户对土地流转的接受度。
  5.1.2 对土地流转的认知。较多农户对土地流转的相关政策及流转模式缺乏了解。部分农户对土地流转政策的理解存在误差,担心土地流转后,失去土地的承包经营权,从而得不到相应的经济补偿和土地增值所带来的收入,自身利益受到损害。部分村民由于自身知识与技能的缺失,很难解决再就业问题,担心土地流转后生活失去保障。即使在附近企业打工、或者不以农耕为主要收入来源的的农户,有一定的收入,宁愿形成荒地也不愿将土地流转出去。
  5.1.3 待流转土地的特征。土地特征在本文中界定为农户拥有的土地面积及其交通便利程度。一般而言,农户拥有的土地越少,能够以此为谋生手段的可能性就越小,农民去寻求其他的途径增加收入,而不愿意耗费人力物力财力去经营和管理有限的土地,因而土地面积少的农户更倾向于将土地进行流转。交通便利程度关系到地区人流量的大小以及机械化作业的效率,交通越便利,人流量也越多,因而更有可能被商户和企业看中,同时越有利于实现机械化种植,土地流转价值更高,土地流转出去的机会就越大。
  5.2 外界环境的影响
  5.2.1 市场和村委不规范。已有流转行为的农户表示,由于存在双方不签订协议、合同格式不规范、内容不具体、双方责任不明确等问题,导致其权益得不到保障,土地流转行为的不规范导致农民对土地流转市场的信心不足,土地流转缺乏相应的市场监督机制,较多为农户自发,使得农村土地流转处于无序状态,较多土地流转纠纷无法得到申诉。另外,由于部分村委与合作社或者公司提前达成协议,强行进行土地流转,用行政手段将土地承包给非市场或者组织,违背了自愿原则,侵犯了其知情权,损害了农民利益。
  5.2.2 周圍人的影响。马克思指出,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在社会中生存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通过调查走访发现,崇左市土地流转存在地区性差异,有些村镇土地转租出去的较多,有些村镇则很少甚至是没有。如果周围的人都流转了土地,农户的土地流转意愿则较为强烈,说明农户普遍存在从众心里,土地流转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受他人影响。
  5.3 农户对资金的期望
  5.3.1 家庭主要收入来源。调查中发现,以农耕土地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农户,对土地流转的意愿相对较低,因其对土地依赖性较强,土地是其维持生活的基本保障。在附近打工或者在外就业的农户具有较强的流转意愿,由于其主要收入来源并不在于土地,在有额外收入来源的情况下,对农地的依赖性较小,相对于“撂荒”,他们更愿意将土地进行流转,从而得到更多收入。
  5.3.2 农户预期租金。农户对土地预期租金越高,土地流转意愿越低。对租金期望越高,说明土地在农户心里的份量越重,农户难以割舍,因此不甘心地把土地流转出去。另一方面,农民对土地流转的租金预期较高,很难找到合适的转入方,不利于土地的流转。
  6 结语
  农业集体化道路是大势所趋,利用集体种植可以发展更高效的现代农业,进行规模化生产以降低成本并增加收益。综合来看,农户之所以流转积极性不高,主要是由于农户对于土地相关政策的认识了解不够,存在一定的不清楚和误解,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土地流转工作的顺利开展。另外,农民缺乏职业技能,对土地的依赖性大,大部分知识、技能欠缺的农民无法通过别的途径来增加收入。因此,如何加强政策宣传、提高农户对土地流转的认识,对土地流转后的农民进行再就业培训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黄振华.大陆农地流转的基本格局[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112-150.
  [2] 刘卫柏.中国农村土地流转模式创新研究[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10:88-104.
  [3] 王德刚.土地整合战略——乡村旅游土地流转模式研究[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10:167-298.
  [4] 卢智增.农村土地流转中农民权益保护问题研究——以广西龙州县为例究[J].贵州民族研究,2015(11):40-43.
  [5] 于代松.土地流转应维护农民利益——四川成都农地流转调查分析[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3(3):19-21.
  [6] 王进.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农民利益保障问题研究[J].农村经济,2009(10):47-49.
  [7] 李冰,张志鹏.土地流转过程中农民利益流失的原因及对策[J].青海社会科学,2010(5):23-2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9754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