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翻转课堂的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模式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我们都知道,计算机基础课程属于现阶段高校的必修基础课程,以往的教学形式早已无法紧跟时代的脚步。翻转课堂教学形式作为21世纪新衍生出来的教学形式,在高校计算机基础课堂教学模式当中灵活运用该模式可以顺利实现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目标。鉴于此,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围绕着基于翻转课堂的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模式展开论述,希望可以对相关教育工者带来帮助。
  关键词:翻转课堂;计算机基础;教学模式
  
   随着新世纪的来临,我国的教育行业也慢慢开始主动地寻找翻转课堂教学形式。针对这种教学模式来说,其可以在无形当中迎合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对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不仅如此,该教学模式的有效运用,可以为计算机基础教学增添不少活力,同时也为以往课程教学形式的更新开辟了新的道路。显然,本文针对基于翻转课堂的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模式进行探讨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 翻转课堂概述
  所谓翻转课堂,其主要来自与美国,基于这种教学形式之下,学生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而课堂往往是师生、生生之间进行沟通的地方,在教学活动期间进行答疑解惑与寻找知识使用的有效措施,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特别是在该学科之中灵活运用翻转课堂教学形式,可以采取互联网自主学习的方式来汲取有价值的知识点,对学习时间进行科学安排,学生不再借助于教师的授课活动,而在具体教学活动当中,教师会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如何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的研究之中[1]。不仅如此,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具体教学活动当中最为显著的特征就是可以打破以往模式存在的弊端,在主动改变教学思想的基础上还能增加师生、生生之间沟通的次数,经过网络学习以后学生可以更加准确的意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之处,不单单可以使教学活动变得具有针对性,还能促进其教学水平的全面提高。
  2 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现状
  从当前的发展趋势来看,高校计算机基础课堂教学依然存在诸多问题,如教学模式陈旧、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差异明显、课堂教学课时不足、教学内容没有针对性等,继而对教学水平带来直接的影响。具体内容如下:
  2.1 教學模式陈旧
  因为在很大程度上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大部分教师还采取“填鸭式”、“灌输式”的手段来开展计算机基础课堂教学活动。由此可见,这种将教师当作主体的教学模式缺少了一定的人性化,无法发挥出学生的主体能动性,继而不能迎合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2.2 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差异明显
  从当前的发展趋势来看,大部分高校往往都是面向全国各地开展招生工作的,经济比较发达区域的学生早已具备了一定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而针对经济条件比较落后的学生而言,其计算机应用能力欠佳。倘若教师在开展此项教学活动的时候一视同仁,那么底子好的学生就容易发生“吃不饱”的现象,显然这对教学水平的提高会带来不利影响[2]。
  2.3 课堂教学课时不足
  结合相关资料可以看到,本科(非计算机专业)新生第一学期都开设计算机基础课程,但仅仅安排1个学分,16个学时。显然这就该学科以及考试要求而言,课堂教学课时严重不足,这样就会致使对该课程的教学内容加以删减,继而对教学质量与水平带来不利影响。
  2.4 教学内容没有针对性
  对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状况进行深度剖析可以发现,该课程没有针对各个专业的特征与学生层次差异,尽管对以下几点进行了完善与优化:一是课时安排;二是教学内容;三是教材选择,但却致使该课堂教学内容与专业学科依然无法达到互通的目的,也不能提供与之相匹配的应用场景,这样久而久之下去势必会影响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3 基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策略
  3.1 推进计算机基础课程网络建设
  针对原来的教学模式来说,其教学内容存在着较强的相似性,教学手段过于单一化,这样久而久之下去就会致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有效运用,可以在无形当中把每一个章节的教学内容以及元素融合起来,并在此基础上提供给每一个层次的学生,以此来促进其学习水平的全面提高。所以,各大高校应顺应时代的发展,采取针对性的手段加快计算机基础课程网络建设的力度,相关教育工作者在网络平台之上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手段设置与之相匹配的教学内容:一是上传课程PPT;二是上传课堂视频;三是布置课堂预习;四是布置复习内容;五是编辑上传各类考核试题等。我们都知道,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均可结合自身学习特征以及学习进度选择最为适宜的内容展开学习。由此可见,基于这种状况之下,能够快速把课堂中的教学内容向课外授课的方向加以转变,这样做不单单可以起到活跃课堂氛围的作用,还能促进其教学水平的全面提高。
  3.2 优化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过程
  从客观的角度出发来讲,计算机基础翻转课堂教学环节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一是教师课前学习设计;二是学生的课前网路学习;三是课后网络复习。针对第一个步骤来说,其在开展此项教学活动的前期阶段,应当提前对教学大纲以及教材内容做到了如指掌,对重要教学资源做好相应的收集工作,设计教学课件亦或是把相关内容制作成与之相匹配的微视频,并将其传送到指定的网络平台上,为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展开学习创造有利条件;就第二个步骤而言,学生应当在充分结合自身需要以及学习特点的基础上,选择最为适宜的内容做好相应的预习工作。如果学生在自学期间遇到某些难以解决的问题,那么这个时候其可以通过网络平台亦或是留言的方式和同学或者是老师保持良好沟通,这样做可以高效解决学生学习期间碰到的各种难题,以此来对其主要内容加以明确;对于最后一个步骤而言,原来的教学形式几乎不能实现课后复习的目的,学生学习完新知识以后就会忘掉之前学过的知识,显然这样久而久之下去就会致使学生的学习水平不理想。而翻转课堂模式的有效运用可以实现课后复习的目的,同时还能在无形当中促使他们对相关学习内容进行科学复习,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自信心[3]。   3.3 课堂教学的创新
  第一,课前学习。教师在使用该教学形式开展计算机基础课堂的时候,课前学习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主要目的是为了促使学生可以在上课的前期阶段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展开课前自学活动,显然学生可以在这种状况之下习得相关知识点。通常情况下,自学部分主要包含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课前的导读部分;另一方面是教学内容的实践。针对导读这一部分来说,其目的是为了告知学生应该学习哪些内容,将学习中的具体要求充分的彰显出来,以此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4]。不仅如此,计算机教师还可以结合主要知识点设置与之相匹配的实践任务,促使学生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之处,不断学习新的知识与技能,为可以顺利处理疑难问题提供应有的保障。
  第二,课中学习。作为一名高校计算机教师,当完成相关知识的传授以及收集问题之后,课堂教学活动之中只要把学生提出的问题放到课堂和教师与学生进行深度剖析就可以妥善处理这些问题,并且还可以快速实现知识的内化,继而从根本上将学生的学习水平加以提升。针对知识的获取来说,其实质上是学生基于适当的学习氛围下,通过人际合作的活动进行真正意义上的建立过程。所以,针对此种教学模式而言,计算机教师应当在充分利用会话、情景等多种手段科学设计教学活动,在开展教学活动期间,教师还应当在适当的情况下组织并科学引导学生增加彼此交流的频率,目的是为了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地位,以便可以快速实现知识的内化。
  第三,课后巩固。我们都知道,因为知识的内化过程早已被放置到了课堂教学中,所以学生必然会在课后复习,而这个时候教师只需要开展相关测试工作就可以及时了解学生学习存在的缺陷,这样就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对自身存在的薄弱之处进行适当弥补,为日后教学工作可以有条不紊的进行下去打下扎实的基础。
  4 结语
  和以往的教学形式进行比较可以发现,翻转课堂教學形式尽管存在很多优势,然而也存在某些弊端。所以,在开展此项教学活动的时候,应当在全面了解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把翻转课堂教学形式有机的和以往教学形式结合在一起,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促使他们乐于全身心的投入其中,进而促进其综合能力的全面提升。本文从以上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笔者结合自身经验提出几点建议性意见,希望可以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王麦玲.翻转课堂背景下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研究探索[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9(06):246-248.
  [2]张俊妍.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J].福建电脑,2019,35(02):144-147.
  [3]吕鑫,王静.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8,15(24):216-217.
  [4]朱倩.基于翻转课堂的计算机基础课程实践教学设计研究[J].福建电脑,2018,34(05):68-6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0595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