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让版权保护成为数字出版创新型商业模式的基石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李宁女士作为中国数字出版领域的杰出专家和领路人,一直致力于研究新闻和出版行业的数字内容版权保护,探索行业新型商业模式和科技的研发及应用。2006年,李宁女士受邀加入北京方正阿帕比( Apabi)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阿帕比”),担任北京方正阿帕比技术有限公司出版及海外业务总经理。在李宁的带领下,阿帕比成为国内第一家研发出数字内容“版权保护”技术的公司,系中国数字出版领域和知识服务领域的领头羊;同时,还得到国家的资金和政策支持,为中国版权行业许多规章、标准、保护条款的出台做了很好的铺垫。此外,李宁和她的团队积极利用先进技术,使阿帕比数据库业务在国际知识产权的保护下得到了更广泛的拓展。记者日前就“中国数字内容的版权保护及未来新型商业模式”这一话题对李宁做了采访。
  记者:阿帕比公司一直被称为国内数字出版的领军企业,是否能介绍一下您带领公司在数字出版行业所走过的发展历程?
  李宁:阿帕比的诞生是源于我们团队自主研发的一项数字版权保护技术和与该技术相关的一系列行业体系的建立。这项技术获得了国家科学进步二等奖,我们通过这项技术不仅实现了数字资源在互联网上的安全传播,更创造出一种直接面向机构用户数据服务的商业模式,打造了以互联网为通路的数字资源发行的商业闭环。我个人以版权保护为手段,推进社会知识技术进步为目标,为该商业闭环设计了一系列准入标准以及技术发展与商业利益平衡的规则,通过闭环的运作保护了作者、出版商、发行商在网络发行中的利益,因此获得了业界的认可。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知识产权工作,阿帕比短短几年便获得来自400多家大型出版机构主动提供的80余万册电子书数据,建成了全球最大的正版电子书数据库。这也是我和我们团队最引以为豪的事情。
  记者:您和您的团队目前正通过智能数据库将报业纳入版权保护范围。据我所知,您领衔的阿帕比数字报领域的技术创新和内容运营也是全球领先,也请您谈谈该业务的情况?
  李宁:2007年,我们在全国推出了第一份数字报,而那时正值互联网快速发展的阶段,我和我的团队提出“用技术换资源,用资源做运营,用运营重建行业体系”的思路,仅用了短短两年时间便成功让400家报纸采用了阿帕比数字报技术。2010年我们又推出“云出版”解决方案,让合作的报社可以通过云平台加工上传报纸资源,并实现面向网站和自媒体的版权交易。目前,我们已经成为全球第一家做中文原版报纸数据库的厂商,并得到北京大学、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芝加哥大学等海内外大学图书馆的支持。
  记者:我们了解到,您和您的团队这十几年承担了很多国家级的重大项目运作,比如版权保护工程等。您作为这些项目的负责人,是否可以谈一下这些项目对整个行业发展的重大意义?
  李宁:一直以来,我们都倡导优化行业版权保护体系,建立更有吸引力的商业生态。这些年,我们先后承担了许多国家级的重大项目任务,比如版权保护工程、国家数字复合出版系统工程等都有上亿元的资金支持。在这些项目中,我和团队的所有成员参与了多个课题的研究,例如互联网版权保护技术、富媒体报刊版权保护技术、出版机构运营服务等。我们主持和参与的课题均获得国家的全力支持,并从国家层面设计、研发、推动符合市场趋势的新技术及新应用。最终通过市场来推动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的进步,在实践中积累经验,通过更好的视角来研判科技和行业发展的大势。这也是我们的使命。
  记者:如何深入理解“海量数字内容的版权保护和快速传播、直达用户的互联网商业模式的矛盾”这个问题?
  李宁:我们的第一代版权保护技术,就是把纸书的模式照搬到电子书中。首先,电子书是不能被随便复制和传播的;其次,电子书有副本数的概念,使数字作品的权益得到了极大保护。这样的商业模式在大学的图书馆里是很容易被接受的。但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当我们把这样的版权保护方式放到大众用户市场的时候,就会出现“水土不服”的情况。很多互联网产品是靠流量赚钱的,而增加流量的主要手段就是用免费的内容来吸引用户。新闻资讯、视频和图片很难用原来的版权保护技术向大众用户提供服务。因此,我们觉得版权保护技术和商业模式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该部分最困难的是海外知识产权在中国的网络流通,因为国内出版商熟悉行业的生态环境,更容易与我们达成合作协议,会开放部分版权内容以吸引读者、获取流量,而海外的知识产权部门却往往不能理解我们商业操作的部分,所以还需要通过更多的合作建立起互信机制。
  记者:未来,将会有哪些在版权保护方面的创新技术来适应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
  李宁:未来随着5G技术的普及,会使得音视频文字图片内容可以进行实时的在线版权验证后再转为流式阅读和播放,避免了离线下载的侵权风险。同时,还会支持广告在播出时的穿插播放。而且,还能用更成熟的智能识别技术如CV算法、大数据计算和更强大的算力保障,对海量音视频图片文字内容提供及时的版权信息识别、验证、跟踪等服务。用户在浏览内容的时候可能不用付费,但是系统会记录阅读时长、转发次数、转载和引用次数等,通过对阅读使用行为的分析来创造更多价值。
  记者:5G时代会带给数字出版行业哪些机遇和挑战?
  李宁:众所周知,5G技术的最大特点就是快。在5G网络环境中,下载一部分辨率达到4K的电影理论上不会超过18秒,这将给整个行业发展带来质的飞跃。在这样的背景下,对内容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图片、文字、音频、视频的整合、转换与交互的呈现将成为常态。这也意味着,某个内容厂商将很难把整个商业闭环运营好,而是要以开放的姿态去对接无穷尽的场景应用。
  与此同时,我们正积极与海外各大学、大型图书馆接洽,争取在5G尚未在全球普及的情况下首先实现有限定区域的准5G网络互通,以支持更多的海外知识文化交流,也使得海外版权能够同等获得国内整个智能数据库的知识产权保护,互利互信,更加开放,这个举措已经得到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
  记者:数字出版商在5G时代如何生产并实现新的商业价值?
  李宁:多元化和去中心化是未来的方向,包括內容形式多元、检索入口多元、应用场景多元等。出版商需要整合图书、新闻、图片、音视频、数据库等多种类型的数据适配用户和市场的需求。但关键是单一的出版商的资源不够用,需要整合起来运作;商业应用场景太复杂,出版商就要用开放的姿态与商业运营商加强合作。这样就需要有新型的版权保护和内容分发的平台为出版商的尝试保驾护航。
  记者:您可以详细说一下新型的版权保护和内容分发平台是什么样子的吗?
  李宁:5G时代大部分的数据处理和计算都会在云端完成,也可以叫做智能云。每一个内容商都是一朵分云端,资源不出社即可连接到一个高速运算的云中心,只要保证数据标准一致、交互安全、计费透明就可以正常运作。技术厂商把前沿新技术如版权保护等各种工具以工具集的方式放到云端,实现对出版商这个分云端的内容加工、标引、版权保护、内容分发和内容计费。同时,也连接着商业运营商的运营后台。
  智能云的设想和实现可以说是SG带给我们这个行业的红利,这也是产业链的变革趋势。内容商会以更开放的姿态,与技术商、运营商及服务商合作。数据与知识的安全是灵魂,有效直达用户是皮囊,两者缺一不可。
  小结:从对李宁的采访中,我们不仅触摸到了数字出版的发展历程,也看到了行业的未来,更看到了一位引领行业变革、版权进步的领军者内心的笃定。几年来,李宁带领她的团队不仅出色完成了多个国家级重点项目,还获得了众多荣誉,如2015年度中国数字出版领军企业奖、2016年国家数字版权保护工程先进单位奖、2017年出版融合创新奖、2018年全民阅读优秀推广机构和中国报业技术创新企业奖,而她本人则被评为2013年度方正集团优秀管理者称号,获得2017年度数字出版影响力奖、2018年度中国品牌建设实践百名创新优秀人物奖、2019中国报业技术创新人才奖等。
  科技创新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也在启迪每一位从事数字出版的从业者:机会一直都在,只要将文化与价值观融入产品中,让科技向善成为我们的底层代码,就一定可以打造出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来。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0617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