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机动车污染治理及限行政策对武汉市的借鉴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面对严峻的大气污染防治形势,各地均采取了一系列的机动车污染治理措施。本报告主要针对全国各地机动车污染治理及机动车限行政策工作开展调研,为武汉市机动车污染防治和下一步机动车限行政策的制定提供建议。本文通过对全国各地机动车污染治理技术及限行政策开展调查研究,找出在各地机动车污染治理及限行政策制定及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为武汉市的机动车限行和污染治理提供建议。
关键词:机动车 限行政策 污染治理
中图分类号:X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9)09(b)-0134-02
近年来我国机动车保有量持续快速增长,截至2017年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3.1亿辆。《中国机动车环境管理年报(2017)》中指出,机动车污染是我国空气污染的重要来源,是造成细颗粒物、光化学烟雾污染的重要原因[1]。
1 机动车污染治理控制方法
1.1 源头控制机动车污染
对新生产机动车实施环保管理是从源头预防和控制机动车污染的重要手段,我国对新车的环保管理主要是通过制定和实施国家机动车污染排放标准,从设计、定型、批量生产、销售等环节来加强环境监管。加强汽车生产企业汽车出厂质量检测,将尾气排放能否达标作为机动车能否出厂的一项重要指标。
1.2 升级排放标准
为了控制机动车尾气污染的加剧,我国发布了一系列政策法规[2]。我国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Ⅰ)在1999年7月发布,2001年修订。其后陆续出台了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Ⅱ、Ⅲ、Ⅳ、Ⅴ,截止到2016年12月23日,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Ⅵ)发布,将于2020年7月1日起全面实施。与先进国家相比,我国汽车尾气排放法规起步较晚、水平较低。
1.3 调整机动车保有量结构
(1)加速淘汰黄标车。
2013年1月,环保部发布《2012年中国机动车污染防治年报》,数据显示黄标车成为重大排放污染源,加速淘汰黄标车形势越加紧迫。老旧车辆的尾气排放量大,污染物排放量高,面对环境改善的迫切性,黄标车淘汰力度不断加大,2009年8月24日,环保部发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发展改革委等部门促进扩大内需鼓励汽车家电以旧换新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09〕44号),鼓励“黄标车”提前报废,标志着黄标车淘汰之路正式开启。相继出台了系列配套補贴政策。截至目前,全国大部分城市基本完成全国范围的黄标车淘汰任务。
(2)新能源汽车和清洁能源汽车。
近几年国家及各省市陆续出台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截止2018年6月20日,全国共有上海、深圳、重庆等15省市出台新能源汽车补贴/奖励政策。
1.4 油品质量提升
从2000年到2017年,我国车用汽柴油标准从国一逐渐升级到国六标准。2017年9月底前,“2+26”城市率先完成城市车用柴油和普通柴油并轨,全部供应符合国六标准的车用汽柴油,禁止销售普通柴油。
1.5 机动车限行
机动车限行最早是为缓解城市交通压力而设计的一种交通管制措施。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交通拥堵与机动车污染问题相伴相生,限行政策在缓解交通拥堵的同时,也能带来机动车尾气排放减少、空气质量改善的结果。
2 机动车限行政策
机动车限行政策可归纳为以下四类。
2.1 执行较低排放标准车辆限行
随着黄标车的全面淘汰,机动车污染来源已转变为国Ⅲ及以下的汽油车和国Ⅲ柴油车,经综合测算,同等行驶里程条件下,1辆“国Ⅰ”轻型汽油车的排放相当于6辆以上“国Ⅴ”标准轻型汽油车。多地陆续出台了对国Ⅲ柴油车和国Ⅰ、国Ⅱ轻型汽油车限行政策。
2.2 应对重污染天气车辆限行
机动车限行政策是重污染天气应急措施的一项重要举措,对大气污染有治标促治本的作用。《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将重污染天气纳入地方政府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根据污染等级及时采取重污染企业限产限排、机动车限行等措施。
2.3 应对重大活动车辆限行
城市举办重大活动时,空气质量状况关乎国家和城市形象。2008年奥运会北京从2007年8月北京开始实施机动车尾号限行措施[3],成为国内第一个通过尾号限行来治理空气污染和交通拥堵的城市。机动车限行政策大大地改善了交通拥堵状况与空气质量。应对重大活动限行是临时性应急措施,应提前预判和策划。
2.4 控制机动车整体数量的限行政策
该政策具体方式多样,制订时与各地机动车数量、车型比、城市规模与发展规划、经济结构有密切关系。在实施时分以下几种。
(1)高峰时段限行:缓解道路拥堵,改善交通秩序。通常结合机动车车型、机动车尾号和限行区域对机动车进行限行。
(2)重点区域限行:缓解城市空气污染和交通拥堵,一般为城市主城区和重点路段。
(3)外埠车辆限行:针对外埠车辆占比较大的区域,为缓解本地空气污染和交通状况而限行外埠车辆。陆续有城市限行外埠车辆,限行力度不一,10%~20%不等。
上述政策往往多种政策方式组合,相辅相成,具体需结合环境容量、气候条件、机动车保有量、城市规模、面积、人口、经济、产业特征等综合考虑。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0700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