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英语课堂下“动静教育”的思考与探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础。追求高效性的课堂教学是每一位教师的目标。围绕这一目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实行动静结合。以师生互生,生生互动等方式,在动须有度的前提下调动学生积极性,让他们以主人翁的姿态参与到课堂中去。静即静则学,学则思,静思促进学生多维度思考,在静而有节的基础上适时地让学生静一静,想一想。这种“静”对更好地巩固并运用所学的知识也是必不可少的。本文以动静结合为特色思考与探索如何实现真正的有效教学。
  关键词:动静结合 课堂教学 学生积极性
  引言
  在我国与世界的交流日渐频繁的大背景下。如何普遍提高国民的英语水平以适应时代的发展潮流是我国一个教育较为突出的问
  题[1]。为此,教育部在2001制定了新课程标准。在过去的时间里,课堂教学改革得到了启动和深化,英语教师逐步更新了教育理念。更加多地重视培养学生,比以往更多地注重刺激和培养广大学生对现代英语语言学习的浓厚兴趣,教学方法也越来越多地强调了从语言的练习到教学理论的综合运用。然而,在课堂教学中,仍然存在缺乏创新教学、师生互动停留在形式、学生热情低等问题。教学的整体生命线也就是整个课堂教学的整体有效性,学生是否能在这个课堂当中学到知识与提高语言水平,这一点是英语课堂教学必须认真考虑的重要问题。
  一、动静结合教学法的概念界定
  动与静的结合是一种情境境界,即结合动态和静态的教学。动与静的结合意味着当教师组织教学时,他们安排不同的教学方法,使课堂气氛静态和动态[2]。在这种打破旧式教育那种枯燥,死板的课堂教育新型的教育关系中,老师不再是单一的知识传授者,而要学会倾听学生意见,学会思考课堂得失,总结反思。而学生不再是知识的一个收件人,学会了思考,并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这种教育的关系是一种新型的教育关系,即更符合今天的社会发展和满足教育需求。
  二、当前英语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1.师生互动只停留在形式上
  目前部分班级中的课堂“动”只仅仅停留在互动形式中,虚假的师生互动和各种无效性互动充满了课堂教学。为了将小学课程的英语教学方法理念充分贯彻运用到实际的英语课堂教学中,部分小学教师在英语课堂上大胆创造了各种新的英语教学学习方法,如表演学习方法、讨论学习方法和学生演讲教学方法。这些探索是可以理解,但是由于一些教师对理解的扭曲或误解使得这些方法的实现和操作有许多缺点。虽然大多数教师认为可以充分利用这个教学环节问题来有效解决一些小的教学困难并及时突破教学重点,但我们发现有些教师在这些教学问题上还是解释得更加牵强,对于很多学生来说只有讨论形式或没有空间自由,同时还讨论了没有讨论价值的个别问题。教室似乎更活跃,实际上是浪费时间与精力。
  2.忽视学生的情感目标
  学生情感是衡量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一个重要的标准。它不仅指学习的热情,还指学科的深刻科学性和内心世界个人感受和变化的广泛应用,包括爱,幸福,审美情趣的丰富内在体验等[3];有些老师全神贯注于学生的指导,牵着学生的鼻子,严重制约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在课堂上,教师经常根据自己的意见全方位解释自己的知识和现象,以免学生不理解,但忽视学生的情感目标。没有动员学生积极学习。甚至个别教师不注重情感目标的实施。将学生的情感目标单独分开出来,使得它们不能被知识教学有机地整合或微妙的影响。使教育学生的思想情感发展目标与教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直接
  脱钩。
  3.教学情境与教学没有有机地结合
  教学情境是实现课堂教学目标和内容。因此,教師要创造良好的教学情境对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但教学情况仍存在以下问题:
  (1)情境多集中在“开场白”
  教师在使用某种预先设计的语言,实体,视频,音乐或图表媒体创建或复制与本节教学内容相关的背景之前,情境集中在课堂的"开场白"部分。呈现的情境氛围,为了唤起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具有强烈的探索欲望,进入学习的主要教学内容。问题在于教师达到通过具有预设性的情况下来介绍教科书的教学目标后,教师往往就会回归到我们传统的学科课堂教学方式框架,并不再继续按教材所有知识点的序列方式组织课堂教学,不再关注如何为接下来的教学创造新的教学情境。
  (2)情境的创设易流于形式
  许多教师经常忽视他们正在使用的传统教学方法的根本实质性目的,而更多地过于强调教学形式的“到位”。特别尤其是公共教学展示艺术课中,过分关注这种教学表现形式的生动丰富性,情境的充分合理引入只是为了达到得其美的本质皮毛而没有为了其美的本质神韵,而且这种教学课堂从它的表面本质上来,似乎也还是一种充满了课堂热情。但却华而不实,无法取得实质性成果。
  (3)部分情境设定不适应教学的使用
  教学情境是为学生积极构建建设性学习的学习环境。教师创造的教学情境当然必须符合学生的认知状态,必须贴近学生的生活。一些教师不理解有效学习情境创造的精神,只关注他人的成功经验,同时有些老师不了解学生,不熟悉学生的生活,不了解学生的认知状态。缺乏有用的材料和信息的积累。导致在学习情境教学的过程中出现使用情境设置不适应教学的问题。
  三、英语课堂“动静结合”策略
  1.用语言输入展示动静结合情境
  语言教学中语言输入环节主要是听和读,课堂中就会表现为“静”的状态,但如果没有"动"的结合,即如果语言交流和表现的活动缺失,语言和思维的发展就会受限。教师用英语表述当天所学的内容。通过听录音或艺术表演等各种教学方法,将能够掌握学生的心态,同时将生活场景和图片中抽象出文本转化为现实生活中的语言,学生甚至可以在"情景型"中随时练习句型,这不仅丰富了学生的实际情感表达体验,而且做到在课堂的"动"中真正实现传授新知。
  2.用多媒体再现动静结合情境   视觉艺术形象和图像多媒体展示技术教育可以充分吸引广大学生的视觉注意力,通过多媒体的新颖性、趣味性和视觉艺术性激发广大学生的积极学习动机[4]。现代数字多媒体语音技术直接进行各种数字语音处理和交互式语音处理视听信息,从而可以使现代英语课堂从单一的基于我们耳朵的视听接受信息方式逐渐转变而成为基于视听接受方式。各种视觉感官大大小小扩展了每个学习者的空间。多媒体教学模式改变了以使用黑板+画和粉笔绘画为主要教学工具的传统教学模式,使传统课堂教学变得直观和生动,可以有效再现真实情境,培养学生感觉力和语言,提高广大学生的课堂学习活动兴趣,深化课堂学习的主体内容。
  3.运用生活素材体现动静结合情境
  英语课堂活动教学将日常生活中的情境素材融进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自我联系生活中的经验和掌握知识点的背景,利用生活材料创造动态和静态的情境,通过师生互动和沟通的结合,生活体验是语言学,英语问题是生活,生活与英语之间建立兴趣通讯桥梁,在“动”的过程中,利于激发广大学生学习现代英语的强烈兴趣,培养学生的丰富想象力和科学创造力,逐步形成获得英语知识和融入课堂的具体表现,以及提高英语相关文化等方面的语言技能和识字能力,实现英语课堂教学的目标生命力和活力最终实现育人的目标。
  四、动静结合对英语教学效果的提升作用
  动与静的辩证性动结合技术是当前实现快乐高效英语课堂教学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5]。教学过程中的“静”可用于引导每个学生独立思考。静是一种外在现象。事实上,学生的思想正以快速的速度向前并且不停止。表面越安靜,内部越移动。而教学过程中的“动”,则活跃起了课堂气氛,能够促使每个学生始终保持集中注意力;一个高效的英语课堂教学,必须准确把握好学生动静的各个节点、节奏。动静的结合不仅有效加深了广大学生对教师讨论教学问题的深入理解,而且还有利于大胆讨论许多问题,提出了教学理论上的崭新高度。动静完美结合的教学理想英语教学效果活跃的英语课堂气氛,激励全体学生积极学习使用英文;培养学生学习独特的体验。
  如果在学校课堂教学中的多活动而“动”多“静”少,即使表面上热热闹闹,但会使学生的逻辑思维很少时间参与课堂学习,学习效果肯定不好;而“静”多“动”少,则会使学生容易疲劳,不能有效地充分利用"静"的空余时间进行思考。
  结语
  在教育中,我们应该动静结合,静才是动的前提,只有在静中获取了足够的间接知识与基础能力,才能在“动”中学会独立自主的思考,学会自己从一事一物中汲取知识。当然,仅强调动的重要性,也是不可以的,动之学习状态,是和静的学习状态互相转换的,在静中吸取知识,在动中把之前容纳贯通,这二者,缺一不可。只有把动静结合互相平衡,才能更好地培养优秀学生。
  参考文献
  [1]王李云, 蒋婷. 浅论英语演讲课的教学特点及实践[J]. 陕西教育(高教), 2009(7):157-157.
  [2]陈冰冰. 音乐课堂"动静结合"的思考与探索[J]. 都市家教月刊, 2011(3):55-55.
  [3]苏香妹.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化学教学培育学生情感目标的策略[J]. 化学教学, 2009(7):32-34.
  [4]吴海燕. 论多媒体在高师声乐教学中的应用[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版), 2010, 26(12):180-181.
  [5]李敏. “动静结合”实现高效课堂教学[J]. 教育实践与研究(A), 2017(1):41-4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0706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