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大型啦啦操赛事志愿者网络培训的创新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通过SWOT分析及高校体育教育网络培训模式的启示,设计大型啦啦操赛事志愿者网络培训的新模式,并列举其优势,目的在于提供理论设想使“互联网+”与啦啦操赛事志愿者管理进行深度融合,提高赛事志愿者培训的效率。关于大型啦啦操赛事志愿者网络培训模式,研究得出:网络培训可以弥补传统培训模式的部分短板;设计出新模式,并列举其优势。
  关键词:大型啦啦操赛事  志愿者  网络培训
  中图分类号:G8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9)12(a)-0251-02
  啦啦操运动项目于1998年传入我国[1],在短时间内迅速发展。为了繁荣体育产业,啦啦操赛事开始在全国频繁举办。目前,国内大型啦啦操赛事主要包括全国啦啦操联赛、全国啦啦操冠军赛、全国啦啦操锦标赛及其他赛事[1]。体育产业通过与“互联网+”融合,将会被激发出新的活力。大型啦啦操赛事管理也应积极应用网络技术[2],提高管理效率。志愿者培训是赛事管理中不可忽视的部分,中国啦啦操官方网站的相关资料显示[3],目前国内大型啦啦操赛事志愿者的培训方式主要是现场集中培训,仅仅在发布通知、提交个人信息时利用了网络工具,赛事网络培训体系尚未形成。赛事网络培训的目的是塑造出合格的志愿者,是一种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以线上培训为主体,与传统面授培训相结合的培训方式[4]。啦啦操赛事志愿者网络培训作为体育产业与“互联网+”融合的产物,应尽快完善推广。通过分析國内大型啦啦操赛事志愿者传统培训方式的优势与短板,利用SWOT模型制定改进措施,借鉴相对成熟的体育教育网络培训模式,设计出啦啦操赛事志愿者网络培训的新模式,对推动“互联网+”与赛事管理的融合具有积极意义。
  1  大型啦啦操赛事志愿者传统培训模式的SWOT分析
  依据相关文献的论述,总结出大型啦啦操赛事志愿者传统培训模通的主要内部优势、劣势及外部机会、威胁,形成相应的SO、ST、WO、WT改进措施,如表1。
  由表1得出,传统培训的改进措施如下:发挥与学校相结合的优势;充分利用现场培训的价值;选取学生群体中社会经验相对丰富人员的作为志愿者,进行培训;通过网络培训节省成本,提高效率;扩大赛事志愿者的选拔范围,培养构成丰富的志愿者群体;通过网络选拔与培训,畅通社会群体的选拔渠道。
  2  大型啦啦操赛事志愿者网络培训新模式
  高校体育教育网络培训是指为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与传统的面授培训相结合,利用互联网技术,在网络上实行可远程交互的培训方式。该模式的优势如下:节约集中培训所带来的不必要的时间与经济成本;交互性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更加充分;灵活性高。高校体育教育网络培训的核心要素如下:人力资源、课程资源、培训机构、培训目标、培训对象、培训时间、培训地点、考核制度等。根据高校体育教育网络培训的启示,可类比得出大型啦啦操赛事志愿者网络培训模式概念图。啦啦操赛事志愿者网络培训模式应由网络培训和现场培训两部分构成。赛事网络培训是主体,现场培训是补充。人力资源通过准入程序进入啦啦操赛事志愿者网络培训平台,平台分为学习平台、管理平台、考核平台。志愿者通过学习平台学习课程、交互信息,并通过考核平台完成网络考核;授课人员通过管理平台上传资料并参与考核;管理人员通过管理平台发布公告、上传资源、参与考核等。在规定时间内通过网络考核的志愿者可以参加现场培训,通过现场考核后即可录用。
  3  啦啦操赛事志愿者网络培训模式的优势
  通过对传统培养模式的SWOT分析及高校体育教学网络培训模式的启示,认为啦啦操赛事志愿者网络培训模式的优势如下:(1)丰富了参与培训的志愿者结构;(2)网络培训可以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课程方案;(3)学习方式具有更大的灵活性;(4)授课人员、志愿者、管理人员之间的交流更加充分;(5)节省培训的人力物力成本,提高效率;(6)社会群体可通过网络报名参与培训,有利于啦啦操文化在社会群体中传播;(7)有利于“互联网+”与大型啦啦操赛事的深度融合,符合体育信息化的发展趋势;(8)网络培训与现场培训相结合的啦啦操赛事志愿者网络培训模式,使得两种方式可以互相补充,从而提高培养的质量。
  4  结语
  对大型啦啦操赛事志愿者传统培训方式的SWOT分析发现,网络培训可以扩大赛事志愿者的选拔范围,畅通社会群体的选拔渠道,节省成本,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模式的不足。高校体育教育网络培训模式的核心要素可以借鉴到啦啦操赛事志愿者网络培训模式中,形成新模式。人力资源通过准入程序进入啦啦操赛事志愿者网络培训平台,通过一定的流程完成网络培训和现场培训。大型啦啦操赛事志愿者网络培训的创新模式具备低成本、个性化、灵活性等特点,有利于啦啦操文化的社会传播,符合体育信息化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 李育林,寇磊,王晓东.近5年我国啦啦操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规划[J].中国学校体育,2015(8):2-6.
  [2] 袁猷超.我国啦啦操赛事的市场化运作研究[J].当代体育技,2015,5(23):139-140.
  [3] 中国啦啦操官方网站[EB/OL].(2019-04-10).http://www.ccachina.org/.
  [4] 李建.网络信息化环境下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模式创新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14(4):116-11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0972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