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花样跳绳表现力的培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结合花样跳绳的技能学习特点,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和逻辑分析法,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厘清花样跳绳表现力的内涵以及重要性,通过访谈概括目前花样跳绳表现力的培养思维惯性,最终明晰花样跳绳表现力的构成要素,制定灵活多变的培养机制,旨为提高青少年花样跳绳表现力水平以及比赛成绩提供参考,通过此类研究为花样跳绳表现力的训练提供有益参照。
关键词:花样跳绳 表现力 综合素养 心理因素
中图分类号:G89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9)12(a)-0247-03
在中国有着悠久历史的优秀传统体育项目,跳绳以其花样繁多深得当代学生的喜爱,花样跳绳以其丰富的表现形式和表演效果成为校园体育和美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国家持续开展传承的力量的背景下,将具有教育意义、健身价值并且符合当代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规律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引进校园课堂,融入学生日常生活,具有重要意义。表现力是青少年在完成某项具体的活动中,自身所展示的潜在能力的表达和流露。作为核心素养中重要的能力,表现力主要形成于青少年价值形成和确立时期,抓好这一时期价值观的养成十分重要。青少年花样跳绳的表现力培养成为了现在中小学跳绳训练中教练努力提升重要内容。
1 花样跳绳表现力的内涵
对于花样跳绳的表现力的界定,可以从谁是花样跳绳表现力的主体,表现出什么、用什么方式表现、表现给谁看这几个方面的分析入手进行讨论总结。第一个问题是谁来表现,也就是表现的主体是谁,答案很简单,花样跳绳的表现力的主体是花样跳绳者。第二个问题就是表现什么?表现,表达具有显示凸显出来的之意,由此可以看出表现的是一些内在的东西,我们可以将其归纳总结为一些内隐信息,结合跳绳项目的技能特点看出花样跳绳的内隐信息主要包括跳绳动机状态、自信心、跳绳时的情绪状态和意志品质等。这些既可以是跳绳者在比赛当下所真实具有的,也是可以在练习中通过跳绳教师代入的。三是用什么来表现?表现是用他人可以感受的方式既是外显行为来传达内隐信息,花样跳绳者传达的方式主要有跳绳技术动作、表情、以及经由技术动作技能形成的成套做样品等。第四个问题,表现给谁看,那么我想花样跳绳无论是在比赛还是表演中,底下观看的人都可以称为观众。结合以上4个方面,花样跳绳表现力的内涵如下(见图1)。
由此可以看出花样跳绳的表现力可以分为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就是花样跳绳者对自身心理能力(内隐信息)的传递和使用能力。也可以说是内隐信息与花样跳绳表现力之间的转化能力。第二层是花样跳绳的这种表现能力的感染能力,简单概括就是花样跳绳者根据自身的发展特点和认知水平、动机状态、自信心,将真实的情绪结合花样跳绳音乐熟练所自如的传达给观众,感染吸引观众,从而给观看花样跳绳的观众留下视觉冲击的印象和美的感受,而花样跳绳的表现力应该是花样跳绳者本身的一种基本素质,需要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内化为花样跳绳者的无意识或是下意识之举,是一种浑然天成的,不是任何外力相加的,在花样跳绳的运动中自然而然流露的。
2 花样跳表现力的作用
2.1 符合花样跳绳比赛的需求
在当今花样跳绳比赛中,花样跳绳的表现力已成为跳绳成绩中重要衡量标准。跳绳也从最初的童玩游戏发展成一下融合舞蹈、体操、武术、绳技、音乐于一体的表演娱乐项目。除了体能、绳技外,时尚、表演、娱乐成为参与者,也是给观众带来强烈体验感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之一。参与者在情感、姿态、形体、造型等方面的表达和展示给裁判和观众带来极大的满足感,而参与者自身融入跳绳中的求新、求变、求异的心理特征也日益推动花样跳绳成为一项表演性项目。花样跳绳的表现力对花样跳绳比赛注入了新的活力。使花样跳绳项目更具有发展性。从2007年版的花样跳绳运动竞赛规则至今,纵观花样跳绳比赛规则可知,经过不断的调整和变化,使得花样跳绳的表现力评分部分更具有时效性,延展性和连贯性,在比赛中的所占百分比逐年增加。
2.2 符合青少年对心理环境的需求
青少年阶段是个体的生理发展已接近成熟,但是心理水平的發展还处在发展之中的特定时期。他们对环境变化的敏感性较强,个性倾向不够稳定。并且青少年情绪是具有独特的主观体验形式和外部表现形式,以及独特的生理基础,他们的情绪具有两极性,既想表露而又内隐。而花样跳绳的表现力的情绪首先是积极肯定心理状态,在展示花样跳绳技术动作的同时,表现力那种积极向上的情绪可以转化为跳绳运动项目中的增力性情绪。增力性情绪的调节可以有意识的诱导学生改变其面部表情和姿态和跳绳行为,这为跳绳者提供了很好的跳绳体验也为跳绳的观众者增加了其欣赏视觉冲击。其次青少年处在青春期阶段,在这一阶段往往依赖性很强,缺乏独立性、意志力弱,比如,害怕困难,易受暗示性和独断性,花样跳绳项目特点所具备的表现力可以在不依靠外在的督促与管理下,使跳绳者不鲁莽,不任性蛮干,头脑清醒,失败时不灰心,不埋怨,敢于修正错误,总结经验教训。
2.3 给予传统体育项目更好的生长空间
青少年体育活动的蓬勃发展的基础是青少年的成长目标,为了让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青少年的普及程度得到提高,各级体育、教育组织部门积极开展中华传统体育项目的发掘保护与传承工作,促进民族优秀传统体育项目在青少年中的推行和普及,使具有民族特征的传统体育项目可以加强弘扬青少年体育文化教育精神,在传承践行民族传统体育中以爱国主义为核心,推进传统体育项目文化建设。对于花样跳绳表现力的挖掘可以进一步完善传统体育的内容,通过表现力的培养拓展和深化青少年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正确认识,激发青少年的兴趣,有助于相关传统体育领域的研究。 3 关于花样跳绳表现力的惯性思维
通过采用目标取样的方法,选取花样跳绳从事时间比较长。学校花样跳绳成绩突出,花样跳绳比赛中多次担任重要职务的一线教练员、裁判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访谈、文本分析出目前关于花样跳绳表现力的培养存在一些惯性思维。
3.1 花样跳绳表现力是天生的
一些教师认为花样跳绳的表现力跟天生的气质和人的性格有关,或者说主要是天生的,花样跳绳的表现力是天生的还是后天习得的,这个问题至关重要,会直接影响到花样跳绳教学的决策,在林崇德的发展系统理论下,人从发展角度看是具有可塑性的[1]。同时经过查阅文献发现,大量关于音乐表现力、舞蹈表现力。语言表现力的培养策略都建立在对表现力后天可塑的认识上,如交互理论中的代表皮亚杰所说个体发展的内部机制和外在环境的交互[2],达到动态平衡。姜桂萍等人的研究也认为,所有的表现都是环境刺激和心理特征相互结合的产物,两者对个体行为的作用并非是独立的和客家的,是相互渗透,相互决定的[3]。这些从理论和时间上表明表现力是可以塑造的。
3.2 花样跳绳表现力是在技能熟练地基础上自然显现的
这种认识类似于“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认为舞蹈练习多次就可以表现出其中的意境、感情等。戏剧表演演练很多次就可以完美诠释演绎所代表的人物特征。花样跳绳在动作熟练地基础上就可以呈现出表现力。诚然技能熟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表现力的自然流露,但是技术熟练并不是表现力的全部条件,无论是舞蹈、戏剧、花样跳绳都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
3.3 表现力的培养应该从很早就开始,到了后面就没用了
一些跳绳教师认为花样跳绳的表现力应该越早越好,应该从开始接触花样跳绳就开始培养,等到后面培养就已经晚了,不会有太大效果,我们不否认关于花样跳绳表现力的养成是一个长期且需要循序渐进的过程,也承认早些培养表现力的益处,但是我们不能因为在后面培养效果不如早期,就无视甚至忽略。
3.4 花样跳绳表现力的培养,仅仅是舞蹈、音乐的附加
当询问到关于教师制定训练计划时,跳绳教师认为动作的学习和组合的学习更为重要,在他们的眼中,舞蹈、体操、音乐素养的培养是花样跳绳课程的目标之一,但并非是最主要的那一个。无论是从教师的课程安排的教学大纲还是访谈中都可以的出,教师赞同对花样跳绳技术动作,组合作品的学习更为重要,他们还会说道“有时学生跳绳时还想着下一个动作,顾不上表现”“先练习到不失误再说”“首先要跟上音乐节奏,不间断”不难想象,在这样的认识下,花样跳绳的表现力自然就放到了次要位置上。
观念决定行动,在实际的行动中,许多教师也是这样做的,这使得表现力培养的目标不清晰并且普遍基础十分薄弱,在近年来花样跳绳的快速发展,迭代速度快的情况下,国际上和国家关于花样跳绳的规则体系也经历一些关于表现力的细致变化,但这一情况并未得到很大的改善,使得我们不得不打破这一思维局限。
4 花样跳绳表现力的培养要领
4.1 认识跳绳表现力的培养是花样跳绳项目的关键
在花样跳绳的运动项目中,将花样跳绳的表现力放在该有的位置,使其在花样跳绳的教学中占有一席之地,更为重要的是在教师心中占有重要位置,教师要牢记花样跳绳学生表现力的需要,要树立项目育人的认识,要清楚花样跳绳的表现力是对学生表现力培养的载体,在花样跳绳教学中实施花样跳绳表现力的培养对育人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2 明晰花样跳绳表现力的构成要素
分析花样跳绳表现力的构成是寻找培养方法的必要前提,从花样跳绳表现力的流程图(见图2)可以看出,花样跳绳表现力由内隐信息、表达意愿、表现能力这几个要素构成。当然表现力还受到观众的感受域这个因素的影响。受众感受域的形成受到个体因素环境等多方面的影响[4]。感受域的域值是因人而异的,所以面对同一个人的同一个跳绳表现力,有些人会感受至深,有些人会毫无所动,本文中我们将受众的感受域设置在平均值,不做深入讨论。
(1)内隐信息。
花样跳绳者对内隐信息中的跳绳的动机状态、自信心、情绪状态和意志品质等所具备的经验和成熟度,对花样跳绳的表现力影响举足轻重。大部分研究表明,个体学习运动技能的能力随着年龄和经验的不断增加而提高,技能的提高主要是由于成熟和平时训练的结果。成熟与经验存在着相互作用,他们对运动技能的影响也是相互的[5]。内隐信息的表现力就如同表象与想象力之间的关系,在表象的基础上进行再造想象。就像建筑工人在没有建筑蓝图的时候就不会建筑出建筑物细致的形象;没有领略过北国冬日的人们,也不会描绘出北国的壮丽雪景一样。再造想象的形成要求有充分的记忆表象做基础,表象越丰富,再造想象的内容也就越丰富[6]。基于这些特点,首先要熟悉感悟花样跳绳的内隐信息,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发表现力。
(2)表达意愿。
跳绳者是否有表达的意愿,想不想表达,亦或是个体意识到表达的必要和价值,会影响个体的外显行为,影响着表现力。根据计划行为理论中态度、主观规范行为和行为一项这3个要素,态度越积极,他人支持越大,行为意象就越大,表达出表现力的可能性就越大[7]。
(3)表达技能。
根据表现力所需的表达能力的多少,可以将表现力表达技能分为低表达技能和高表达技能,可见表技能的制约着表现力的实际程度。心理学认为[8],每个人的各种活动,操作在平时都储存自己的行为库中,在某种适当的情景和相应的条件下,个体就会从行为库中进行,并表现出某种特定行为,获得某种需要满足。
4.3 灵活培养机制
课程是实现教育目标的指挥棒,任何培养目标的实现都需要课程的支持,那么什么课程应该担负其表现力的培养,此外还需要针对花样跳绳的表现力的各构成要素分别展开培养,内在的心理一在于数量上的丰富,二是体验上的深刻,两者缺一不可,丰富主要在于学习途径,要多看,体验这在于多感受当自己在比赛中的感受,在学生训练课上可以安排学生观看视频,自己的比赛促进其心理的丰富和深刻,表达意愿的培养主要是克服害羞胆怯的心理,培养自信。
5 结语
(1)花样跳绳以一个新生的体育项目正在迅速的成长起来,目前它还在随着时代不断地发展和完善,花样跳绳的表现力是将跳绳者自身的一种内隐信息(心理因素)传递转化为花样跳绳的运动表现,从而感染观众的一种能力。本文所说的内隐信息除了人们常说的气质、性格外,还涵盖跳绳的动机状态、自信心、情绪状态和意志品质等,这些内隐信息对花样跳绳表现力的外显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2)在发展心理学中的相互作用论体系中,结合青少年心理环境的需要,认为花样跳绳的表现力作为一种能力是可习得并且在青少年时期具备一定的可塑性,这种塑造更多的是在在比赛或是训练的环境中逐步发展起来的。需要指出的是花样跳绳学习的表现力是应该富有个性的,具有个人魅力的,花样跳绳的表现力的培养应该是富有个性的,而不是求千篇一律的,多样性是人类的重要财富,所以花样跳绳学生的表现力也是花样跳绳项目一笔宝贵的财富。
参考文献
[1] 林崇德.21世纪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J].教育科学论坛,2016(20):24.
[2] Peter E.Langford. Approaches to the Development of Moral Reasoning[M].Taylor and Francis,2018.
[3] 姜桂萍.艺术表现力在艺术评分类项目中的竞技价值及其培养[D].北京体育大学,2007.
[4] Kolja Kuehnlenz,吴海燕,Martin Buss,等.生物Reichardt运动检测器和感受域模板FPGA设计与实现[J].中国图象图形学报,2009,14(12):2489-2496.
[5] 殷恒嬋.体育心理学[M].北京:开明出版社,2015.
[6] 马宁宁.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生想象能力的培养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
[7] 尹龙.青少年体力活动行为预测与干预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8.
[8] 王辉,王勇.特殊儿童行为管理[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0972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