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院校校园体育文化节开展现状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本文通过对国家民委2所民族院校校园体育文节开展现状的调查分析,论述民族院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密性,深入调查研究民族院校体育文化的深层次内涵,给予民族院校校园体育文化更多学习、传承和活动的机会;分析提取优秀文化对各民族院校的发展情况进行统计研究,推动各民族院校综合发展,提炼文化建设过程中优秀成功的案例,使各高校相互借鉴。本文旨在为民族院校体育文化的建设提供更多的思路。
关键词:民族院校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 体育文化节
中图分类号:G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9)12(a)-0226-02
民族院校的体育文化是民族院校人文精神建设的灵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施的重要路径,更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阵地。在国家政策和措施的引领下促进民族院校体育文化的全面发展,弘扬少数民族优秀文化,进一步加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工作,实现各民族大发展、大繁荣,使更多的民族优秀文化深入人们日常生活中。民族院校体育文化的建设本应结合当地民俗特色及区域优势来开展。通过查阅文献得知,我国虽有民族院校体育文化建设优秀案例,但实际在这方面发展较好的情况只在少数,而大部分民族院校体育文化的建设及开展还存在许多问题。
1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文主要根据中国2017年民族类大学最新排名,选取了2所全家民委直属院校——中南民族大学和西南民族大学,都是具有代表性的2所院校,对2所院校进行资料收集、调查分析。从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特色项目、体育文化节开展情况等为研究对象;根据文献资料和调查分析指出各自的特色体育项目和推广最为普及师生最容易接受的体育项目,并为师生评判出每个项目的接受程度,为民族院校校园体育文化节的开展与推广建设提供更多参考。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本文研究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以“民族院校”“体育文化”“文化节”等为来源类别在中国知网检索找到275条结果,根据研究需要,以“民族院校”“体育文化”为关键词梳理分析,重点参考20余篇文献。
1.2.2 逻辑分析法
通过资料分析和实地考察,对两所民族院校体育文化节进行总结、分析,得出相应结论并提出相关建议和意见。
1.2.3 比较分析法
根据两所民族院校现在所处的“地域环境”“招收生源”“人员组成”“体育文化”“特色项目”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查找共同点和不同点,体现各自院校的校园特色。
2 相关概念界定
2.1 体育文化节
体育文化节是一个地域的人根据当地生活和社会需要而开展的以体育活动为主题的身体活动日。它由某地区或某机构发起,活动范围广阔,一般包括:赛事运动、休闲娱乐、体育文化讲座、健康知识宣讲或图书展等多项活动。
2.2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体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少数民族以其独特的生存环境与体育文化相互融合,形成了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少数民族体育文化不仅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也是国家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不可缺少的血液。
3 民族院校校园体育文化项目开展现状
3.1 2所院校开展的民族体育项目
由表1分析得出,2所民族院校在民族活动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具有民族风格的传统体育项目,开展的体育项目多种多样。中南民族大学地理位置位于中国中部,吸引和招收的学生范围较广涵盖56个民族的师生,集聚的人群种族分布多但参与人群少,导致传播少数民族体育文化过程多存在很多问题。西南民族大学地处中国南部,开展的体育文化特色项目具有鲜明的民族色彩,重点推广高脚竞速和竹竿舞。从项目特色的角度来看,西南民族大学开展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项目比中南民族大学推广的更加普及,技术性较简单且富有趣味性,深受广大师生的喜爱大家都积极参与其中。
3.2 民族院校校园体育文化节开展现状和设置情况
利用表2分析得出,2所民族院校共同开展的竹竿舞项目发展的较好,竹竿舞是最具观赏性和趣味性,学习竹竿舞需要一定的技巧,同时团队成员之间要团结一致。其中,中南民族大学校园体育文化项目中的翻树叶和竹竿舞活动有校运会和校园定向越野活动进行推广;西南民族大学校园体育文化项目中,开展最普遍的是竹竿舞和高脚竞速,高脚竞速对比其它项目来说,技术难度相对较小更容易掌握且趣味性很强。两所民族院校校园的承办方式、参与人员、经费设置情况基本相似,体现出两所民族院校承办方式、参与人员、经费设置情况还比较单一。
4 影响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节开展的因素
4.1 地域环境和人口组成
由于中南民族大学和西南民族大学分别地处武汉和成都,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背景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了体育文化的传播。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开展情况比较落后,它会受到自然环境和经济条件的影响导致而来的;在某一区域少数民族暂住人口集聚多的地方相对应民族的体育文化就会发展的比较好,同時也存在其他体育文化项目参与人群少,交流变少缺乏互相学习,不利于体育文化节的多样性开展。 4.2 校园学习意识淡薄
在民族体育文化推广过程中各学生的体育文化观念意识还不到位,缺乏主动了解学习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理念的思想。增加民族院校推广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氛围,加强推进民族院校办学特色,加快民族体育项目的设置和推广。
4.3 缺乏民族认同感
少数民族对于本民族的文化认同识别度较高,而对于其他民族文化的认同感还存在差异。少数民族体育文化之所以特殊往往是由民族的个性特征所引导的,这些个性特征受到生活环境、经济条件、人文素养等因素的相互影响。
5 对当前推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项目路径的思考
5.1 开展形式需多样化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节应该大力推广加入到各院校的校运会、趣味运动会和学校举办的各种公益体育活动等活动中。民族院校应坚持贯彻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终身锻炼、终身健康、终身受益及为少数民族体育院校和少数民族地区服务,为国家经济建设发展做贡献,突出民族传统体育特色,积极探索体育与健康教学新模式,提倡健康学习,健康生活。
5.2 体育设施建设需多元化
2所院校的全体师生应积极学习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参与少数民族特色体育项目,并且带动全校师生,积极宣传推广少数民族体育赛事,改变陈旧的固有接受模式,加强师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接受事物的能力。两所民族院校要加强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少数民族体育器械和装备,确保校园少数民族体育文化活动的开展,加强对体育师资力量的引进和培训,满足全校师生的需要。重视校园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建设,转变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理念,为民族院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提供更多支持。
5.3 校园体育文化需丰富化
进一步拓展校园体育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提高民族院校校园少数民族体育文化接收的速度性;根据各自院校的办学特色和优势,有针对性、有计划地开展体育文化节,避免活动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充分挖掘民族院校校园体育文化的精神和内涵,再发挥校园体育文化推广的优势提升体育文化节的内涵。
参考文献
[1] 雷雅莉,李晓明.高校民族体育特色校园文化的建设研究[J].雷当代体育科技,2015(29):144-145.
[2] 曾伟,宋友林,葛飞,等.民族院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研究[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2):69-72.
[3] 薛建新.民族院校与本地区体育资源共享的影响因素研究[J].湖北体育科技,2015,34(6):480-481,473.
[4] 刘湘溶,李培超,李艳翎,等.體育文化建设论纲[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3,42(5):5-17.
[5] 潘鹏飞.民族院校体育教学增设民族传统体育内容探析[D].中南民族大学,2012.
[6] 张云凡.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
[7] 陈永辉,白晋湘.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角下我国少数民族民俗体育文化资源开发[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9,43(3):75-80.
[8] 索南.弘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二题[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2006(4):141-142.
[9] 刘雷洪,杨丽慧.武陵山片区高校校园体育文化与当地企业文化对接的意义——以吉首大学为例[J].运动,2017(13):78-79.
[10]张朋,郑小凤,万宇,等.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进校园路径分析[J].体育文化导刊,2017(4):60-6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0973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