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中小学数字图书馆的建设略谈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网络已经成为当前社会不可或缺的一个基本要素,甚至对于当前社会的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影响,网络在未来社会也将进一步改变人类的工作、生活、休闲方式,可以说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将是时代发展进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也将产生质的飞跃。文章分析当前“互联网+”的含义,围绕当前互联网背景下中小学数字图书馆发展现状进行探讨,就互联网对现代数字图书馆的技术支持和应用前景,提出“互联网+”时代中小学数字图书馆的建设略谈。
关键词:“互联网+”;数字图书馆;科技发展;建设计划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0)02-0181-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02.174
一、基于“互联网+”背景下数字图书馆的含义
在考虑基于“互联网+”发展背景下的数字图书馆建设的相关策略时,首先要考虑“互联网+”计划的相关含义,这一计划主要针对那些通过互联网来推动相关的产业,它的提出和践行能够有效促进网络技术与相关产业的结合,为当前很多产业的发展指明方向。
同时,在互联网崛起的基础之上,很多行业也应运而生,一些需要大数据处理和资源共享的行业对于互联网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也正是由于互联网共享数据资源等的便捷作用,中小学图书馆行业的资源和服务在依托于信息技术的发展上都产生了一定的变化,其中数字图书馆是发展较为迅速的一种。相比于传统图书馆,数字图书馆通过信息技术等方式,以互联网为载体进行资源的整合和传播,且能够适应快速发展的信息社会,为中小学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做出了有效努力。
二、当前互联网背景下中小学数字图书馆现状
针对当前互联网背景下出现的问题之一就是资源整合不尽如人意,由于时代的快速进步,信息技术随之快速发展,但是相关资源信息的种类繁多,这就导致中小学数字图书馆对于资源内容不能很好地、有条理性地进行分类;同时在“互联网+”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知识体系进行更新,但资源不能及时统计更新,造成了中小学数字图书馆内大量知识冗余,无法有效地对资源进行整合。另外,当前数字图书馆面对新兴读者缺乏吸引力。随着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接触到越来越多花样繁多的图形文字,老旧传统的数字图书馆网站建设自然就入不了新兴读者的法眼。这些新兴的读者希望在有特色、有创新的数字图书馆内进行知识的接收,尤其对于中小学数字图书馆的发展来说,面向的群体正是好奇心理较重,探索心较重的中小学生。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只有创新数字图书馆建设才能更好地发展读者资源,才能更好地建设中小学数字图书馆自身。最重要的一部分就是中小学数字图书馆的服务缺乏创新,虽然在“互联网+”背景下当前数字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十分丰富,但是在对于读者的服务上没有个性化创新的服务。不能根据不同类型的用户,进行贴合用户人群特点的词条推送,尤其在“互联网+”时代,人们对于信息的需求量逐步上升,进而导致了人们对于数字图书馆需求的不断提升,数字图书馆应该针对读者创新个性化的服务,为“互联网+”背景下中小学数字图书馆建设发展夯实基础。
三、“互联网+”背景下中小学数字图书馆建设发展
“互联网+”背景下中小学数字图书馆建设发展过程中,最基础的部分就是要做到中小学数字图书馆内部加快资源整合。随着人们对于信息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尤其对于中小学生来说,需要对于资源进行共享和吸收,才能紧跟时代的步伐,了解当前知识内容体系。这就要求中小学数字图书馆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借助信息技术的优势,加大数字图书馆资源整合力度。通过对中小学数字图书馆的数据库类型及时进行统一和更新,对于信息数据等资源及时整合分类,方便读者在数字图书馆内查找资料。另外,“互联网+”背景下中小学数字图书馆建设发展过程中还应创新服务模式,通过对当前数字图书馆单一的服务模式进行更改,充分借助信息技术的优势,开通短信、微信等服务方式丰富中小学数字图书馆的服务模式。同时,“互联网+”背景下中小学数字图书馆建设发展还应注重个性化服务,明确用户群体定位,在基于互联网背景的基础上发挥数字图书馆的服务作用,针对用户提供数字化、个性化内容推荐,从而更高效地满足读者的需求。
四、“互联网+”背景下中小学数字图书馆建设总结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信息化进程的不断加深,在“互联网+”时代背景的影响下,中小学数字图书馆必然要引進信息技术,步入信息化轨道,以更好的资源共享内容和创新个性的服务方式满足读者需求和社会发展。在“互联网+”时代,信息的高速爆炸对于传统图书馆产生了很大的冲击,我们不难发现实现中小学数字图书馆建设发展必将成为大势所趋。
参考文献:
[1]唐艳霞.学习型高校图书馆的建设与发展之我见[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33).
[2]吴家骅,蔡瑞定.从读书行为到信息交流:南昌大学图文信息中心设计[J].城市建筑,2006(2).
[3]周峻,潘苏水.传承与创新:云南师范大学呈贡校区图文信息中心[J].城市建筑,2006(2). [责任编辑 张宏丽]
作者简介:马高锋(1978.10— ),男,汉族,甘肃静宁人,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中学英语教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1077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