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管理体系构建模式探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根据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和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管理的特点,分析目前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在执行和构建专业学位导师管理体系过程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解决方案。即根据专业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目标,构建与之相对应的双导师队伍建设和管理体系。
  关键词 专业学位 双导师 管理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专业学位(professional degree),是相对于学术型学位(academic degree)而言的一种学位类型,设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目的是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并适应特定行业或职业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我国自1991年开始实行专业学位教育制度,其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是培养能够从事具有明显职业背景的工作。
  1课题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课题研究背景
  从2009年我国大部分专业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开始实行全日制培养起,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也逐渐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方向转变。由于专业学位与学术型学位在培养目标上各自有明确的定位,因此,在培养研究生的过程当中,对导师的要求也有所不同。
  《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教研[2009]1号)》中指出要“建立健全校内外双导师制,以校内导师指导为主,校外导师参与实践过程、项目研究、课程与论文等多个环节的指导工作。吸收不同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和实践领域有丰富经验的专业人员,共同承担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工作”。由此可见,校内外双导师制是专业研究生和学术型学位研究生在培养过程当中的一个重要区别。
  1.2课题研究意义
  当前,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各高校的导师队伍建设和管理体系也在逐步完善。然而,根据笔者所在高校的导师管理情况,及对四川部分省属高校导师管理體系进行调研发现,针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的管理机制并未健全。而建立健全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管理机制,则是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满足社会发展需求,从而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条件。
  2研究内容
  2.1存在的问题
  根据教育部文件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的要求可知,校外导师应吸收不同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和实践领域有丰富经验的专业人员,共同承担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工作。注重培养实践研究和创新能力,增长实际工作经验,其目的为缩短就业适应期限,提高专业素养及就业创业能力。然而,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和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管理体系构建过程当中,往往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1)专业学位研究生和学术型学位研究生在培养方案制定过程中,对其培养目标和培养过程的区分不明显,许多校外导师并未发挥其真正指导作用。
  (2)由于行业导师自身的特点,使得即使实行了双导师制度,但在实践中双导师制却并没有充分发挥其实际效用。校外导师往往很难做到侧重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培养的同时,还能对研究生的研究和创新能力进行提升。
  (3)对不同学科门类、学术特质等背景的导师,缺乏细致的专业领域分类以及合理的管理、遴选、考核体系。
  2.2解决途径
  (1)符合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的培养方案制定和落实,是做好专业学位研究生和导师管理的必要条件。研究生管理部门应根据本校研究生的特点,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符合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的课程设置、中期考核、实习实践、毕业论文等环节。在各环节的设置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对注重基础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有机结合。应始终明确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是以校内导师的理论指导为主,校外导师参与实践及毕业论文等必修环节的形式。此外还应考虑校外导师所在行业优势,尽可能的满足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协同培养,在培养过程中能够使校外导师充分发挥其指导作用,锻炼学生通过实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使其符合对应行业的发展和就业需求。
  (2)进一步明确导师职责,是将双导师管理制度落在实处的关键措施。应始终明确导师是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第一责任人。校内导师对研究生培养和论文指导起主要作用;校外导师对实践环节和论文撰写起参与和指导作用。校外导师由于其行业背景性质,在教育和研究领域以及创新方面经验相对欠缺。高校在导师的管理过程中,应考虑校内外导师自身职责和权益。尤其在确立校外导师职责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校外导师自身工作特点,即其在理论知识和研究生培养方面和校内导师存在一定差距。高校可通过加强校内外导师间沟通,学生和校外导师间沟通,和完善校外导师培训等方式,提升校外导师指导能力和效率。
  (3)完善合理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校外导师遴选、考核及统筹管理方案是落实专业学位研究生双导师制的根本保障。根据对四川部分省属高校调查结果显示,高校对导师队伍有限的经济投入,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导师队伍的规模建设。在专业学位校外导师遴选环节上,往往主要考虑导师的职称水平和行业背景,在管理方面也缺乏完善的考核机制。然而,校外导师的考核应重视其在学生培养和时间环节中能否发挥很好的指导作用。在校内外导师遴选、考核和管理过程中,研究生管理部门应根据指导教师的不同特点,通过建立科学合理可量化的导师指导效果评价指标体系,从而制定符合促进筛选和发展优秀校内外导师的合理的遴选、考核及管理机制。
  3研究结论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培养是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应用型高层次人才的重要途径。高校专业学位研究生双导师管理体系构建应基于多项管理制度的完善和落实和校内外多个部门配合和努力,做好专业学位研究生双导师管理体系构建,将有效促进“产、学、研”的有机结合,从而更好的满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多类型人才的需要。
   基金项目:2018年度气象软科学研究项目基金(自主项目【08】)资助。
  参考文献
  [1] 施亚玲,向兴华,李若英,肖远亮.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现状调查分析[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1(12):24-29.
  [2] 黄正夫.基于协同创新的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模式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4.
  [3] 李金龙.协同创新环境下的研究生联合培养机制改革研究[D].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1348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