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中职学校青年专业教师如何提升教学能力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职业教育的重要性被提高到“没有职业教育现代化就没有教育现代化”的地位,是高质量的产业生力军的培养者。中职学校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一支优秀的专业教师是实现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以中职院校青年专业教师为研究对象,围绕他们在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找出阻碍青年专业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因素,探索提高教学能力的有效策略,从而助力青年专业教师的成长和发展。
  [关    键   词]  教学能力;青年专业教師;建议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36-0230-02
   一、青年专业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概念界定
   中职学校青年专业教师主要是指年龄在35周岁及以下,在各系部主要从事专业课程教学和研究工作的教师,他们处于教师职业生涯的起步和适应阶段,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教学能力是指教师为有效完成教学任务、顺利实现教学目标,在教学活动实施过程中应当具备且表现出的一系列能力,主要体现为教学设计能力、教学实施能力和教学研究能力三个方面。目前的文献研究中,运用学术研究方式对教学实践活动进行研究并用研究成果指导教学实践的教学学术能力也被认为是一种创造性的教学能力。
   (二)存在的问题
   青年专业教师具有学历高、专业知识过硬、思想活跃、敢于尝试新鲜事物等优点,他们敢于上课堂讲课,短期内受到学生喜欢,但这些掩盖不了逐渐暴露出来的教学能力薄弱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设计偏保守或过于彰显个性
   专业教师没有经过教学设计教学方法的培训,上岗后由于怕出错,教学设计照搬痕迹重,毫无自己的特色。相反,部分有想法的教师则会走向另一个极端,教学设计别出心裁,热热闹闹,但不能很好的辅助教学。
   2.教学实施过程不顺畅效果差
   青年专业教师不能真正理解,照搬教学设计,因此实施起来很不顺畅;加上青年专业教师对职校学生缺乏必要的了解,期望过高,导致上课时设计的活动实施不下去;遇到学生不配合等突发情况不知如何处理,课堂掌控能力差。
   3.教学研究与学术能力缺乏深度或根本缺失
   青年专业教师入职后的主要精力在于站稳课堂,加上一线教师琐事繁多,根本无暇顾及科研。即使有部分青年专业教师开始关注研究与学术能力,也仅限于完成科研任务,不能真正理解科研与教学相长的作用,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
   二、阻碍青年专业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因素分析
   青年专业教师暴露出来的教学能力薄弱问题既有教师个体自身原因,也与学校及各级单位的培养制度分不开。结合笔者从教的经历以及对江苏省六所中职学校的青年专业教师的访谈,归纳总结出阻碍青年专业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四大主要因素。
   (一)专业教师培养机制有缺陷
   一方面青年专业教师基本上都是毕业于非师范类高等院校的相关专业,从未接触过高等教育学、心理学、职业教育等课程,进入职校也存在偶然性,所以出现教案不会写、教学设计不合理以及课堂节奏把握不准等低级错误是必然的。另一方面从高校到职校的直接过渡,缺乏将专业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的过程,所以是“理论上的巨人,实践上的矮子”,当走上讲台,传授专业知识时就存在不自信、知识断层、重难点模糊等现象。究其根本原因在于这些青年教师作为学生时本身就不是按照未来教师的要求进行培养的,他们缺乏完整的教育专业知识系统训练,这是由专业教师来源与培养机制的先天缺陷造成的。
   (二)培训主客体需求错位
   培训和进修是帮助青年专业教师快速适应教师岗位,提升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但中职学校没有专门的教师发展中心,对青年教师的培训和发展缺乏长期性、系统性设计;各级培训忽视青年专业教师的真正需求,重形式,轻内容,青年教师逐渐失去参加培训的热情,教学能力自然得不到快速提升。
   (三)缺乏高水平教学团队的引领
   青蓝工程是中职校常见的青年专业教师的团队培养方式,意图发挥老教师传帮带作用,但是效果不佳。一方面,新老教师本身都有繁重的教学和学生工作,没有充足的时间进行集体备课、听评课、磨课等教学辅导。另一方面,学校的监督检查流于形式,也没有奖励机制去激励双方共同成长。因此,青年专业教师基本都是单打独斗,慢慢摸索,自然提升缓慢。
   (四)中职学校节奏缓慢,青年专业教师容易丧失斗志,安于现状
   职业学校由于没有升学压力,学校整体氛围轻松,青年专业教师从艰难的求学生涯进入职校,本身就有追求稳定安逸的心理需求,很快就可以适应没有竞争的生活。慢慢就会失去斗志,安于现状,内生动力丧失;再加上中职学校针对教学能力提升的各项制度不健全,缺乏外部动力推动他们去提升教学能力。
   三、青年专业教师提升教学能力的建议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青年专业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缓慢是由其自身内生提升需求不足和外部推动力量不够共同作用的必然结果。因此有效提升应该是从学校和教师自身着手,结合问题及阻碍因素,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源头上要创新培育机制,打造专业教师队伍
   要解决专业教师师范教育背景缺失的问题,必须要创新专业教师的培育方式,从高等教育阶段开辟新思路。国家为鼓励青年人选择教师职业,开设免费师范生项目,专业教师的培育可以借鉴此模式。专业教师培养可以打破大学院校的界限,地域相近的几所大学联合或以同城院校为单位,选取有教师职业意向的学生,进行分流培养,学习结束后,组织学习者考取教师资格证,并安排到相关学校进行岗前实习。同时这部分学生通过本专业培养计划安排可进入合作企业进行专业知识的实践,进入企业后一方面学习企业的实际操作,另一方面配合企业进行员工的职业教育培训,专业技能与教学技能都能得到实际锻炼,这样培养出来的专业教师才是真正的双师型教师,绝对不是“本本”教师所能比的,他们才是中职学校培养产业生力军的骨干力量。    (二)中职学校要夯实校本培训,狠抓落实,助力教师成长
   应建立“校本为基”的培训体系,构建校本层面的系统化培训,承担起青年专业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重任。针对目前培训存在的问题,从培训需求的调研、培训方案的设计、培训实施和培训保障等方面进行改进,收到良好的效果。
   1.培训需求调研为先导
   在培训课程设计之初,应该实事求是的去做访谈和调研,了解教师在教学能力提升方面的实际需求,进行培训目标的设定、培训内容的规划与选择,培训课程的安排等。只有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设计出来的培训课程才能够对症下药,解决青年专业教师的疑难杂症,也会得到青年专业教师的认可与高度参与。
   2.培训方案要与时俱进
   培训方案要及时吸纳教育行业与相关专业行业新出现的理论和现象进来,进行不断更新,使教师的知识结构与行业视野能够不断扩充。培训方式要革新,应借助互聯网的便利性,普及网络培训,利用“慕课、微课、在线课程”等形式开展个性化需求的课程培训,并制定合理科学的网络培训认定方案,引导网络培训的科学开展。
   3.培训实施和后勤保障要跟上
   中职学校应设立校本培训项目,丰富校本培训机制,改革考核评价机制,增加教学工作在绩效考核中的比重;将培训纳入教务工作范畴,保障培训时间。
   4.重视评价反馈环节,实施闭环管理
   培训课程的结束是实践的开始,教师发展中心要重视实践并推动各参训教师开展实践活动。通过定期的教学大赛、信息化大赛、说课、微课、听评课等形式检验培训效果,并根据反馈的问题及时调整培训方案,确保培训落到实处。
   (三)教师要转变思想,积极行动,主动提升教学能力
   1.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内因是事物发展的必要条件。只有教师内心有追求自我提升的意愿,再配合学校提供的培训和进修,才能得到长远的发展,否则制度建设再完善也是徒劳无益的。所以,青年专业教师一方面应该时刻铭记教书育人的使命,从思想上武装自己,积极追求上进,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另一方面要克服自身的惰性,从自身实际出发,正视自身教学能力,积极利用每次学习和提升的机会,快速成长为骨干教师。
   2.行动上多管齐下,提升教学能力
   (1)重视与老教师的交流,积极融入高水平教学团队
   青年教师应该积极抓住机会融入优秀的老教师团队,因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能更快的成长。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为促进青年教师科研能力的提升,制定了教师的“1122”团队计划,团队以副教授和企业导师带队,指导青年教师申请课题、做科研,以帮助青年教师更快成长起来。此项活动的参与是基于自愿和平等的,青年教师应该积极主动报名,利用这个机会多与有经验的教授请教学习,这样能力的提升肯定比单打独斗的自己摸索要快得多。
   (2)重视备课,精心设计教学活动
   青年专业教师要改掉一劳永逸的习惯,把每堂课当作新课来备,不仅要备教材,要根据班级具体学情、企业现实情况及时代发展变化进行知识扩充及更新。要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将知识点利用各项活动的开展传达给学生,使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做到寓教于乐,不着教育痕迹。
   (3)提升自身信息化能力,辅助课堂教学
   青年专业教师应该利用课余时间,学习PPT的制作、微课的制作、办公软件的使用、各类教学平台的使用等,全面提升自己的信息化能力,并将其应用于课堂,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变课堂为学生的课堂,发挥教师导演的作用。
   (4)重视作业和教学反思
   青年专业教师应该更新对作业的认识,创新作业形式,采用视频、微课等广受学生喜爱的形式纳入作业,调动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发挥作业的作用。
   青年专业教师要重视教学反思,对每堂课及时进行回顾、总结进行反思,客观分析优缺点,以指导自己后续的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张艳.高校新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2.
   [2]曲巍,张挺.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发展SWOT分析与对策研究[J].高校医学教学研究(电子版),2018,8(5):7-10.
   [3]高岩.“双名师”引领下职业院校青年教师“双导师制”实践模式[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2015(4).
  ◎编辑 武生智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1376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