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中职与高职免疫与病原生物学课程有效衔接的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为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到2020年形成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明确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和完善高等职业教育定位是职业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该项目从中职与高职免疫与病原生物学课程在课程建设、现代学徒制教育和职业能力的提高等方面探索教学改革,在职业教育体系的改革实践中发挥引领作用,以满足国家对高技能人才日益增长的需要。
  [关    键   词]  免疫与病原生物学;中职教育;高职教育;衔接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36-0028-02
   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目标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统筹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两者的有效衔接和协调发展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改革任务,明确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和完善高等职业教育定位是职业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我院护理专业的免疫与病原生物学课程教学中,我们发现中职与高职医学基础课程存在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相似、实训项目重复及高职职业技能提升不明显的问题,中高职教育未体现衔接内涵。因此本项目以护理专业免疫与病原生物学课程为例,从课程建设和职业能力提高等方面进行改革,提出了中高职医学课程有效衔接的建议,争取在职业教育体系的改革实践中发挥引领作用,培养具备知识、能力和素质的专业型人才,满足我国对医药职业技能人才的需求,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现从学徒制教育、职业能力提高、招生制度及教师的引领作用等方面阐述中高职教育课程的衔接方式。
   一、现代学徒制有利于中高职的衔接
   现代学徒制教育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高效方式,将学徒制方式应用到教学中是有效提高免疫与病原生物学课程专业技能的方式。我们联合医院护理专家共同制定免疫与病原生物学课程的课程标准、教学大纲、课程模块和考评制度,今后还将进一步制定实习计划等课程方案。我们共同制定的专业技能课程包括模块化课程和项目化教学内容。模块化课程包括抗感染免疫,免疫学预防、免疫学检测、无菌操作技术和医院中常见微生物。其中每个模块包括若干项目,其中免疫学检测模块包括四个项目:凝集反应(血型检测和肥达反应);沉淀反应(单向琼脂扩散试验IgG含量检测和双向琼脂扩散试验甲胎蛋白检测);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抗-HBs检测和人IgG检测);胶体金技术(HCG检测和HBsAg检测)。建议中职阶段选取前两个项目,高职阶段选取后两个项目,每个项目都体现实践性和可操作性,项目之间又层层促进了职业技能的提高。无菌操作技术模块包括四个项目:消毒灭菌技术;运用无菌操作技术制备常用培养基;运用无菌操作技术进行细菌的接种与培养。这种模式类似英国的分层式教学模式[1],英国教育部制定5000个左右的教学单元,把这些教学单元分别划分为中职教育内容和高职教育内容,每个内容既是单独的模块也是知识和能力的延伸,每个内容操作思路和过程都是学习探索,并能层层深入。这种教学方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今后计划聘请行业专家进入学校,同教师共同指导学生,让学生以学徒身份学习项目化课程,以利于将来顺利进行医院护理的顶岗实习。教育部曾明确提出:高等职业院校要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实践证明,中职、高职和行业三方联动实施现代学徒制实训项目能更好地衔接中高职教育。
   二、职业能力的提高
   本項目通过护理专业免疫与病原生物学课程在课程建设和教学模式的改革,使学生从中职基本技能的获得提升为高职阶段高级技能的掌握和运用,建立有效衔接中高职医学课程的方法。我们根据课程教学目标把职业知识、技能、职业素养通过工作任务由浅入深载入相应的学习项目。例如无菌观念在护理工作中至关重要,我们的课程体系很多项目都涉及该项技能的培训,中职的学习项目侧重无菌概念及基本无菌操作技术(高压蒸汽灭菌法等);而高职学习项目则要求学生灵活运用无菌技术进行综合实训项目,比如利用无菌操作进行细菌分离培养和大肠埃希菌的检验等。这种培养模式避免了学科式教育方式,强化综合能力训练和临床思维能力训练,既体现高职偏向岗位综合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的要求,又实现了中高职教育的延续性,有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显著提高。
   三、以职业技能为特色的招生制度
   目前高职教育招生模式已经发生变化,由于国家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职业教育单招规模不断扩大,这是有利于职业教育发展的。高职培养模式不同于本科,更加强调的是职业技能,建议在中职升高职的方式上一步步缩减笔试,增加综合技能考核,形成以技能考核为主的自主招生特色。例如“处理被带有泥土的钉子刺伤后的伤口”这种综合性的实践题目既考查学生对常见微生物学特性的了解,还考查了对无菌操作技术的掌握,更是对免疫学应用的实际运用。这种考核方式既体现了职业教育目标,也使学生明确了进入高职的以学习模式和学习技能为主的目标,逐步实现以“技能入学”为主的自主招生模式。
   四、中高职衔接中教师的作用
   教师作为课程的指导者,要充分了解中高职学生的特点及行业对不同等级的技术要求。中职生源考生进入高职院校时大多已经取得了护士执业资格证书,掌握了初级护理工作者的基本技能,这就要求“双师型”教师不断深入企业行业学习领域的新知识和新技能,带领学生掌握先进的前沿的专业技能,培养高端技能人才。教师不仅传授本学科技能,还要渗透融合其他学科专业技能,并在教学中灵活运用PBL教学法、案例分析法、角色扮演法、小组讨论法、示范练习法等组织课程教学。例如微生物课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教学中,可分组讨论艾滋病病例,如患者有可能出现哪些临床表现,如何进行临床护理,怎样向其他患者宣传艾滋病的传播方式和消除其他患者恐慌心理等,这种学科渗透有助于职业技能的全面提升。这种教学模式要求教师不断深入临床一线进行学习,深入企业学习行业标准,做个合格的“双师型”教师。
   五、其他
   建议中职教育在专科技能培养中充分体现人文关怀和与患者良好的沟通能力[2],具备基本的临床发现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高职教育则要求培养高水平综合性的专科技能,具备敏捷处理临床问题及更好的医患沟通能力。考核中职建议以笔试加实践操作考核方法,高职则采用笔试加实训考核,实训建议采用“组内+组间”的考核方式[3],首先每组内进行互相考核评价,其次每组抽取一名学生考核评价其他组,组内加组间考核成绩作为考核的总成绩。该种考核方式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学生能主动获取考核的技能,以便科学评判成绩,并不断在其他学生的操作中反思自己的认知,使职业技能高度提升。
   有效衔接中职与高职免疫与病原生物学课程有利于学生在今后的岗位中具备持续学习的能力,中高职教学不仅是形式的衔接,更是职业教育内涵的衔接,把医学课程的衔接统一于职业教育的深入,争取中职教育阶段职达到初级、中级职业资格能力,高职教育阶段达到中级、高级职业资格能力。中职与高职免疫与病原生物学课程有效衔接的改革有助于医学生可持续的职业发展,这种模式推广到其他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中更能体现职业教育的宗旨,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更能满足国家日益增长的对高技能人才的需要。
   参考文献:
   [1]胡宏铎,陈兰丽.国内外中高职课程衔接的比较研究[J].价值工程,2013(26):258-259.
   [2]杨桂荣,杨立明.中高职衔接护理专业教学标准研究[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8,1(10):56-58.
   [3]张睿,陈利钦,申洪娇,等.中高职衔接护生在基础护理实训教学“组内+组间”考核中的体验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9,37(16):105-107.
  ◎编辑 陈鲜艳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1393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