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品的收藏价值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刘新惠
从概念上讲,它是艺术品价格的内在联系的总和,同时又反映出与艺术品相关的诸多社会观念与人际关系。战国时,秦王欲以十五城来换取赵国的和氏璧。这就明确地表明了秦王的价值观。但笔者认为,任何事物都是在发展的,人们的观念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价值趋向也在发展并扬弃着。时过境迁,当年的和氏璧就是再值钱,在现代人看来,无论多么得珍贵,也换不了十五座城池啊!为什么呢?当今的社会观念与人际关系较之战国时发生了变化。战国时,和氏璧不仅是艺术品。而且是王权、国家的象征。谁拥有了和氏璧谁就拥有了王权。但在今日,社会体系、社会人的价值体系部发生了变化。艺术品的价值也因时代的变迁而变化了。
所以,界定艺术品的收藏价值要由社会的综合审美、社会关系、社会观念来评定。
首先它是“美”的。不同的时代,美的标准也不一样。但凡是久经时间磨炼、广泛被人们所接受并传承的皆有其收藏价值。如中国古代青铜器,它既是集中华文明之大美之作,又有着极其重要的文化传承之意。
而且它是“真”的。真的东西总是能够用各种方式展现其内在的文化气质与人文精神的光辉。例如,前些年在北京某拍卖公司曾出现一件宋高宗的《养生论》书法,后被上海博物馆收藏。此件书法是宋代皇帝中极为难得的艺术珍品而流传下来的高宗书法真迹。仅此一件是宫装宫裱、流传有序、真行两体。当初只卖了900万元,如今定要3500万元以上的价格。再如首都博物馆购藏的乾隆酱釉粉彩六方瓶,为乾隆时期唐英监制。在佳士得上拍后,立即引起了收藏界的广泛关注。但就价格,只有秦公先生具有远见卓识。毅然以2300万港币的价格购得。虽然拍卖后世人议论纷纷,但时间是最好的鉴定家。如今,此物已成为首都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了。
它一定是“精”的。在投资收藏中,无论多小的名家,只要东西是精的,一定会被藏家所关注。2004年上海朵云轩曾经拍过一套倪田的山水百开册页。成交有750万元。这极大的说明在收藏界,作品本身的精彩程度直接决定它的收藏趋向。2006年秋天,香港佳士得拍卖著名收藏家张宗宪先生收藏的雍正官窑珐琅彩诗文碗。竟以合1.6亿元人民币的价格成交,创珐琅彩拍卖的世界纪录。究其原因:全美。精美得无懈可击。加之出身品位,世界第一不言而喻。
关键还在于“稀”字。在收藏的所有要素中。“稀”是最显著的价值标尺,也是最明显的收藏催化剂。“人无我有,我有难精”。在投资收藏中自是名家,在这一点上,大收藏家张伯驹先生是最值得学习的。他收藏的《平复帖》、《展子虔游春图》、《韩熙载夜宴图》、《张好好诗》、《上阳公帖》、《蔡襄诗册》皆为天下独绝的实物,令人倾心、令人神往、令人赞佩!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15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