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粉碎技术对抹茶品质特性的影响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以碾茶为原料,用电动石磨、气流、球磨和卧式连续式撞击粉碎技术加工抹茶。经研究分析,卧式连续式撞击粉碎的抹茶颗粒最细,适合加工颗粒要求高的产品;石磨粉碎的色泽最好,颗粒细,但产能低,适合高档产品的生产;球磨粉碎的重金属污染最小,有效成分保留率也高,适合规模化生产;气流粉碎的色泽最差,重金属污染影响大,但产能高,适合低档抹茶的生产。
关键词 粉碎技术;抹茶;品质分析
中图分类号:TS272.4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9.29.094
抹茶是以覆盖遮荫技术栽培的茶树鲜叶为原料,经过杀青、干燥、超微粉碎等特殊工艺制成的纯天然、超微细的粉末状茶产品。目前,抹茶已成功应用于食品和日用品等行业中,加工的茶食品和茶日用品的茶风味明显,还充分利用了茶的营养保健功能,发展趋势很好。但由于原料、加工和粉碎技术的不同,产品的品质差别也很大,特别是产品的色泽和粒径。通过遮荫栽培技术和改进杀青方式来提高叶绿素含量[1]的此技术已应用于生产。对颗粒的研究基本上还局限于对单机粉碎设备的研究,如金寿珍[2]采用振动撞击式粉碎技术研制的茶粉设备投资低、产品颗粒细、产出高;张承祥等[3]用气流粉碎技术制备的茶粉粉碎速度快、成本低;李琳等[4]用球磨粉碎技术制备的茶粉平均粒径小。而对于不同粉碎设备生产的抹茶在色泽、品质特性、颗粒以及设备对产品重金属带来的污染等尚不清楚。基于此,以一级碾茶为原料,采用球磨机、气流粉碎机、电动石磨机和卧式撞击粉碎机4种粉碎设备,以单机粉碎的最佳技术参数制成4种抹茶,通过感官审评、颗粒粒径、细胞破碎率、色差和叶绿素含量、营养特性成分,以及设备对产品重金属的污染进行分析,研究不同粉碎技术对抹茶品质特性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试剂
试验材料为绍兴御茶村茶业有限公司生产的一级碾茶。
试剂包括丙酮、碳酸钙、乙醚、氯化钠、无水硫酸钠、盐酸、氢氧化钾。
1.2 设备与仪器
第三代30型电动石磨机,福建泉州禹昊石材有限公司生产;6CLQM-30卧式连续式撞击粉碎机,绍兴越丰茶叶机械有限公司生产;QF-488气流粉碎机,江苏密友粉体新装备制造有限公司生产;AY-20型球磨粉碎机,绍兴御茶村茶业有限公司生产;200型粒径测定仪,丹东贝斯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生产;HunterLab色差仪,中美合资上海信联创作电子有限公司生产;E2695高效液相色谱仪,美国沃特世(Waters)公司生产;S433D氨基酸分析仪,德国赛卡姆(Sykam)生产;UV 2550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日本岛津(Shimadzu)生产;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ICP-MS),美国赛默飞世尔科技公司生产。
1.3 试验方法
1.3.1 試验材料的制备
用电动石磨机、卧式连续式撞击粉碎机、气流粉碎机和球磨机4种粉碎设备在不添加抗结剂和助磨剂的情况下,按4种粉碎设备单机试验的最佳技术参数条件分别对一级碾茶超微粉碎,制得4种不同粉碎设备粉碎的抹茶试验样品,单机试验产能条件及制备样品见表1。
1.3.2 粒径及细胞破碎率的测定
取适量抹茶样品放入置有去离子纯净水的玻璃容器内,在涡旋混合器超声分散30s,介质折射率为1.333,样品折射率为1.520±0.100 1,用丹东贝斯特200型粒径测定仪分别对4种抹茶样品进行粒度分析,测量在样品累计粒度百分比为10%、50%、60%和90%时所对应的粒径D10、D50、D60和D90,以及跨度(SPAN)和细胞壁破碎率η。
1.3.3 色差值的测定
取适量抹茶样品置于透明比色皿中,用HunterLab色差仪测定样品的L、a、b值。L值表示明亮度,L值越大表明粉体的亮度越亮,反之则越暗;a值表示红绿度,表明绿色的a值为负值,负值的绝对值越大,绿色越深;b值表示黄蓝度,负值表示粉体为蓝色,负数的绝对值越大,蓝色越深,反之为正值时,为黄色,数值越大黄色越深。
1.3.4 叶绿素的测定
称取2 g抹茶样品,加30 mL 80%的丙酮、0.5 g碳酸钙,过滤,再用80%的丙酮洗至无色,定容至100 mL,吸取50 mL丙酮萃取液于装有50 mL乙醚的分液漏斗中,加入2%氯化钠溶液30 mL,轻轻转动漏斗,分层后弃去水层,重复洗5次,再用无水硫酸钠干燥,用乙醚定容至50 mL。取10 mL乙醚萃取液加1滴浓盐酸和少量无水硫酸钠,暗处放置3 h;另取20 mL乙醚萃取液加0.01 N氢氧化钾20 mL,轻轻摇动,静置分层后弃去水溶液,将乙醚液中少量无水硫酸钠和1滴浓盐酸使其酸化,再加少量无水硫酸钠。在波长660 nm和642.5 nm处测定值,根据吸收波长和摩尔吸光系数计算叶绿素a和叶绿素b的含量[5]。
1.3.5 感官品质
感官品质按GB/T 23776—2018《茶叶感官审评方法》[6]。
1.3.6 水分的测定
水分的测定按GB 5009.3—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水分的测定》[7]。
1.3.7 游离氨基酸的测定
游离氨基酸的测定按GB/T 8314—2013《茶 游离氨基酸总量的测定》[8]。
1.3.8 茶多酚和儿茶素类含量的测定
茶多酚和儿茶素类含量的测定按GB/T 8313—2018《茶叶中茶多酚和儿茶素类含量的检测方法》[9]。
1.3.9 咖啡碱的测定
咖啡碱的测定按GB/T 8312—2013《茶 咖啡碱测定》[10]。
1.3.10 维生素C的测定
维生素C的测定按GB 5009.86—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抗坏血酸的测定》[11]。 1.3.11 茶氨酸的测定
茶氨酸的测定按GB/T 23193—2017《茶叶中茶氨酸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12]。
1.3.12 金属元素的测定
金属元素的测定按GB 5009.268—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多元素的测定》[13]。
2 结果与分析
2.1 4种粉碎方式抹茶感官品质分析
4种粉碎方式抹茶的感官品质结果见表2。由表2可知,电动石磨和卧式连续式撞击粉碎的外形色泽翠绿、鲜活,汤色翠绿,呈现的清香明显,舒适感好,感官总分达93.0分,气流粉碎的外形色泽、汤色色泽偏黄,滋味较清醇,品质相对较差。
2.2 粉碎方式对抹茶粒径及细胞破碎率分析
4种粉碎方式抹茶的粒径及细胞破碎率结果见表3,D10、D50、D60和D90的粉体见图1。从表3可知,粉体粒径D60、中位径D50和跨度SPAN都是卧式连续式撞击粉碎方式制得的抹茶为最小,细胞破碎率也最高,达100%,这主要是在粉碎过程中,物料受力比较均匀,使粉体间的间距缩短,提升了物料的粉碎效果;石磨粉碎的次之;而球磨粉碎抹茶的粒径和中位径相对较大,细胞破碎率也低,这主要是球磨粉碎是通过球磨机内设金属球之间的碰撞,物料在依靠金属球之间碰撞产生的摩擦力进行粉碎的,而球体间碰撞对物料的受力是不均匀的。
从4种粉碎方式粒径分布结果(见图1)可知,D10差别不明显,D50、D60和D90的值均逐渐上升,但D50和D60变化小于D90,气流粉碎D90的值最大,卧式连续工撞击粉碎的为最小,颗粒最细。
2.3 4种粉碎方式抹茶色差值和叶绿素含量的分析
4种粉碎方式抹茶色差值和叶绿素见表4。由表4可知,卧式连续式粉碎的抹茶L值、a值最大,亮度和显绿程度最好,石磨粉碎的次之,球磨粉碎的亮度最低、气流粉碎的显绿程度最差,但同时卧式粉碎的b值也最大,显黄程度较高。从叶绿素组成及含量的结果可知:石磨粉碎的抹茶叶绿素a和叶绿素总量最高,叶绿素a和叶绿素总量的保留率分别达119.5%和120.3%(产生叶绿素含量比原料高的原因,是由于抹茶的颗粒远低于原料磨碎样检测要求的颗粒,使其浸出率明显提高),色泽最绿,这是由于在石磨粉碎过程中,物料的温度没有上升,叶绿素不会因温度上升发生转化,球磨粉碎的次之,气流粉碎的最差,主要是由于气流粉碎过程中物料的温度上升明显,最高时可达70 ℃左右,致叶绿素遭到破坏。
2.4 4种粉碎方式抹茶有效特性成分分析
4种粉碎方式抹茶的有效特性成分分析结果见表5。由表5可知,球磨粉碎的抹茶茶多酚和儿茶素含量最高,石磨粉碎的维生素C含量最高,产生茶多酚、儿茶素和维生素C含量比原料高的原因,是由于抹茶的颗粒远低于原料磨碎样检测要求的颗粒,使其浸出率明显提高;气流粉碎的抹茶咖啡碱和茶氨酸损失较多,这主要是由于气流粉碎时物料的温度升高,咖啡碱受温度影响升华,茶氨酸部分被分解成谷氨酸和乙胺所致。4种粉碎方式对游离氨基酸含量影响不明显。
2.5 4种粉碎设备对抹茶重金属元素的影响
4种粉碎设备对抹茶产品重金属元素的影响见表6。由表6可知,臥式连续式撞击粉碎造成的抹茶Pb和Cd污染最大,气流粉碎的抹茶受到的Al污染最大,石磨粉碎的对Pb有一定的影响,但比卧式连续式撞击粉碎的要小,总体上球磨粉碎对抹茶重金属的污染相对较小,这主要是由于粉碎设备材质的不同,设备本身所含的重金属不同,粉碎过程中对抹茶造成的重金属污染也不同,而抹茶目前应用于食品中较多,制成的抹茶食品都是直接食用的,抹茶中重金属含量多少非常重要。因此,球磨粉碎的抹茶产品用于食品中的安全性最高。
3 结论
基于4种不同粉碎方式对抹茶感官审评、粒径和细胞破碎率、色差和叶绿素、特性有效成分保留和设备对抹茶产品重金属污染的研究结果表明:石磨粉碎的抹茶感官品质好、色泽绿,细胞破碎率和维生素C保留率高,但产能低;卧式连续式撞击粉碎的抹茶粉体颗粒小且均匀性好、细胞破碎率高,对有效特性成分的破坏总体较小,但设备对产品Pb的污染较大;球磨粉碎对抹茶产品重金属的污染最小;气流粉碎色泽最差,咖啡碱和茶氨酸的破坏也较大,维生素C破坏最多,设备对产品Al污染最大,但产能高。总体来说,4种粉碎方式各有优缺点,卧式撞击粉碎方式适用于对颗粒要求较高抹茶产品的生产,气流粉碎适用于低档抹茶的生产,石磨适用于高档抹茶的生产,球磨粉碎的适用相对比较广。
参考文献:
[1] 舒华,王盈峰,张士康,等.遮荫对茶树新梢叶绿素及其生物合成前体的影响[J].茶叶科学,2012,32(2):115-121.
[2] 金寿珍.超微绿茶粉加工技术的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2009.
[3] 张承祥,汪保根.超微茶粉生产技术[J].技术与市场,2009(1):109.
[4] 李琳,刘天一,李小雨,等.超微茶粉的制备与性能[J].食品研究与开发,2011(1):53-56.
[5] 李名君,朱衍.茶叶中叶绿素组分的系统测定[J].中国茶叶,1984(2):33-35.
[6] 全国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GB/T 23776—2018 茶叶感官审评方法[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8.
[7]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GB 5009.3—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水分的测定[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6.
[8] 全国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GB/T 8314—2013 茶游离氨基酸总量的测定[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3.
[9]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GB/T 8313—2018 茶叶中茶多酚和儿茶素类含量的检测方法[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8.
[10] 全国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GB/T 8312—2013 茶 咖啡碱测定[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3.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GB 5009.86—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抗坏血酸的测定[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6.
[12] 全国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GB/T 23193—2017 茶叶中茶氨酸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7.
[1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GB 5009.268—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多元素的测定[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6.
(责任编辑:赵中正)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1685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