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新形势下法学专业本科生就业指导工作方法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从高校教学和结业形势来看,我国法学专业存在“热专业,冷就业”的特点,法学专业学员数量不断增加,而法学专业人员就业形势依然严峻。本文从本科法学教学及法学人才市场特征为切入点,分析了法学专业就业的优势和不足,对全面依法治国背景下法本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相关问题进行浅析。
  关键词 法学专业 就业指导 工作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在全面依法治国的背景下,党、国家和社会对法律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全国各大高校也相继创设并发展了法学学科,我国每年法学专业应届生数量呈几何倍数增长。法学专业是现阶段社会的高需求热门职业,但从就业情况来看,法律专业人才也存在显著的“高不成、低不就”的问题,这无疑是对法律人才资源和社会教育资源的滥用。从长远来看,这种法学教育和法律人才就业情况是不利于我国法治建设的,因此解决新形势下法本学生就业问题具有极高的现实意义。
  1法学专业本科教学和就业现状
  根据麦克斯研究院发布的社会调查研究报告来看,我国法律人才培养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2014年、2015年、2016年全国各大高校的法本應届生数量以每年30%-40%的幅度增长,而2018年法学专业应届生较2017年增长了35.6%,在部分城市法学专业应届生占本年度应届生总数量的55.6%。这些数据都表明了,我国各大高校存在法学热的特征,法学报考人数以及毕业人数正在呈几何倍数增长。
  同时根据麦克斯研究院的报告,在诸多职业中,其中最适合应届生的高薪职业排行中,法学相关职业在前十榜中占据三个席位,部分地区法学相关岗位是法本学生最理想的高薪职业。法学专业的就业面相对广泛,如检察官、法官、律师、公司法务以及其他法律职员。
  我国法制建设的高速发展并没有达到法律岗位的大肆扩张。在2010年法律专业人才是社会需求量最大的应届生类型,此时即使超过六成的应届生能够就业于法律职业,社会范围内仍存在岗位空缺。然而到2017年,社会存在法律专业人才过剩问题,真正能够实现对口就业的法律专业人才仅在1/10或1/11左右,超过九成的法律专业人才处于其他岗位上。
  2法本学生就业的优势和劣势
  2.1优势分析
  根据最高法、最高检以及司法部指导和精神,我国法律相关行业逐渐规范化和专业化,即所谓的“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司法考试也正是于2018年更名为全国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通过该考试的法律人才才具备相应的法律执业资格,才能够在相关岗位就职。并且从2019年开始,非法本专业人员已不具备申请参加这一考试的资格,未来我国绝大多数法律执业人员仅从法本专业学生中产生。
  相较于其他专业人员,法本学生具备专业性的优势,法本专业学生比其他专业更加了解法律条文内容、更加理解我国宪法法律精神内涵,对社会公平正义的理解更加充分,这些专业性特征正是我国法制建设过程中需要的专业性人才。
  2.2劣势
  虽然我国本科法学教育如火如荼,但也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会成为法本应届生就业时的劣势与不足。
  真正的法律实践活动时法理和清理的结合,象牙塔培养出来的法律专业人才虽然熟知发条内容和法律精神,但是终究缺乏相应的经验和阅历,在步入法律相关岗位时需要1-2年的熟悉时间,对于追求效率的加速发展时代,熟悉期的存在是法本专业学生的第一个劣势。第二个劣势来自于法本专业学生自身,法律相关岗位需要极强的专业性,法本学生学习的内容也具有极高的专业性,学生容易形成眼高手低的习惯,不正视某些行业,只关注自己热心的岗位,这是法本专业就业率低的重要原因之一。
  3法学本科就业指导
  3.1培养正确的就业观
  法律岗位具有专业性强的特点,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所有法本专业学生都可以在“高端岗位”就职,因此需要培养学生正确的就业观。
  形成到基层工作的就业观,应当鼓励法学专业学生突破传统观念的限制,乐于到基层工作,在基层工作中积累经验和阅历,通过工作实践积累功绩,逐步提升岗位层次。
  引导学生到中小企业工作的就业观。除部分法本专业学生热衷于公务员岗位外,中小企业工作是法本专业学生就业的良好选择。中小企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存在基数大,能够提供的就业岗位多,而大型企业往往聘任经验丰富的高资历法务人员,因此大型企业对于“菜鸟”法律工作人员并不友好。
  3.2鼓励学生参与实习
  实习是很多高校学生毕业的必修项目,但是大部分高校并没有完全落实岗位实习,很多学生可以通过伪造实习报告的形式获取学分实现毕业。
  对于学生来说,实习不仅仅是毕业项目,更多的是学生能够在毕业前接触到法律岗位,在实习中积累一定的经验,有助于加深学生对岗位的理解,从而做出更加现实的就业意向。另一个方面则是在实习中,学生能够学习校园中接触不到的社会知识,这对学生个人素质的提高具有积极意义。
  3.3密切高校和对口岗位的联系
  社会要加快司法体制改革,为法学院校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通过法律部门或单位的新老人员交替,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建议相关法律部门提供实习岗位和机会,挖掘出一批业务素质高,思想品德好,踏实肯干的毕业生,为就业提供便利。
  高校要针对学生就业,开展全程关注。调整学科知识结构,在系统学习法学核心课程的基础上,要培养学生的外语、计算机能力、提高学生文字写作能力。引导树立政权的就业观,以法学学习为基础,以就业为导向,以事业为目标的开设就业指导课,全面统筹指导就业。
  作者简介:熊胤(1989.1-)男,汉族,四川眉山人,硕士研究生,四川师范大学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思政类。
  参考文献
  [1] 贾新岚.法学本科生就业形势分析及对策研究——以青海省高校毕业生为例[J].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7,27(01):65-67.
  [2] 张荣霞.浅谈法学本科生应具有的法律职业素养[J].法制博览,2017(24):47-48.
  [3] 焦海洋.浅析法学专业本科生职业规划意识的培养方式[J].求知导刊,2019(07):15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1739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