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新形势下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趋势的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张 纯

  摘要:由于近几年我国加强全民素质教育政策的出台,随之而来的是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使得相对应的就业市场人满为患,竞争变得日趋激烈。恰在此时,在全球性经济危机影响下,各公司均大面积裁员或减少应聘岗位,导致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之路充满了荆棘和坎坷,如何在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脱颖而出,找到理想的工作,成为每一位高校毕业生面临的首要问题。结合当今社会发展趋势和就业状况,对高校毕业生进行就业指导分析,使高校毕业生认清就业形势,提高就业能力,减轻就业压力,实现人生价值。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就业;招生规模
  中图分类号:F241.4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1-0183-02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
  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非常严峻,据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统计资料显示:2008年进入就业市场的高校毕业生已突破600万人, 2009年全国高校应届毕业生超过560万,近两年沉积的未就业的往届高校毕业生约有480万人,2009年需就业的大学生高达千万人。而2008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不到70%,2009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率更仅为68%,毕业生就业形势一年紧过一年。在已就业的学生中,亦对现有工作满意度较低。
  二、导致就业现状的主要因素
  分析如今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所呈现的特点,我们可以将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归结为以下两大方面,即社会环境因素和毕业生自身因素。其中社会因素给高校毕业生就业带来的负面影响,主要根源在高校大规模扩招、全球性经济危机、专业结构不合理等方面;而自身因素给就业带来的负面影响,主要源于毕业生就业观念陈旧、职业技能水平不足、自我认识过高等特点。
  (一)社会因素
  1.高校大规模扩招
  当前,我国正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的宏伟目标迈进,高等教育正进入一个更为重要的发展战略机遇期。从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迈进,不仅是历史和现实向我们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也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我国教育培养模式正从精英化模式向大众化模式转变,随之而来的是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从1978年的40万到1998年的108万,再到2009年的上千万。可以说,我国高等教育迈入了空前的跨越式发展阶段。高等教育产业化已成为不争的事实。而随着高校不断扩大招生规模,高校毕业生数量也相应迅速增加,形成了当前庞大的待就业群体,2009年全国应往届高校毕业生已高达上千万,造成了巨大就业压力。
  2.全球性经济危机
  受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全球经济一片暗淡。在这样的全球性经济危机下,国内外企业或多或少面临了种种困难,不少公司纷纷缩减开支、降低成本开销,而人力资源便成了企业首要考虑的因素之一。综合实力较弱的中小型企业纷纷进行了大面积的裁员,综合实力较强的大中型企业则选择了一定幅度的减少招聘人数。因此,出现了供大于求的供需结构矛盾,社会劳动力明显过剩,导致高校毕业生失业现象越来越严重,形成了“毕业等于失业”的现象,使本已严峻的就业矛盾,更加突出。
  3.专业结构不合理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社会结构体系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而我国高校专业人才培养仍按照固有模式进行,没有与我国现有社会发展人才需求接轨。因此,造成了前些年就业情况较好的一些专业,近几年连续扩招,导致了如管理类、计算机类、经济类等专业在内的“热门”专业就业难现象。主要表现为,招生和就业方面“冷热”专业互相颠倒,如招生人数较多的金融专业、计算机专业、电气工程专业、电子商务专业、工业设计专业、国际关系专业、法律专业被列入了就业困难的几大专业,而招生人数较少的专业,如化工、材料、机械自动化、地质等专业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反而十分抢手。
  (二)自身因素
  1.就业观念陈旧
  大部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观念存在一定误区。所谓正确的大学生的就业观念是指正确认识和理解就业形势,以正确的态度面向就业市场。而相当一部分毕业生及其家长没有认清当前社会发展趋势,就业理念仍然停留在:在城乡选择上,偏好大中城市,认为城市各方面条件胜于农村,机会相对较多,发展空间也较大;在就业单位选择上,偏好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知名企业等稳定、收入高的单位。由此造成了就业扎堆现象,甚至出现了几百比一的就业竞争场面。
  2.就业能力不足
  就业能力是指大学毕业生在校期间通过知识的学习和综合素质开发而获得的能够实现就业理想、满足社会需求、在社会生活中实现自身价值的本领。现今大学生在毕业时所掌握的知识技能水平和职业素养严重不足。主要原因是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往往重理论、轻实践,知识结构不健全,专业知识不系统、不扎实,综合技能水平不高,从而导致了毕业生就业能力水平与社会需求相脱节,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
  3.缺乏自我认识
  缺乏自我认识是当今大部分毕业生就业心理方面的通病。对自己定位不准确,有的出现高估自己能力的现象,表现为:择业期望值很高,把待遇是否优厚、交通是否便利、住房是否宽敞等作为主要选择标准,不愿从基层工作做起。还有的大学生毕业生不敢主动向用人单位推销自己,不敢主动参与就业竞争,在选择就业单位的过程中,明显表现出被动性,缺乏自信心,最终导致错失了大量就业机会。
  三、新形势下的就业指导趋势
  通过对当今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的了解和对影响毕业生就业主要因素的分析,为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机率,改善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应对高校毕业生进行以下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
  (一)大学生要更新观念,树立正确的以市场为导向的职业观和就业观。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入发展,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大学毕业生及其家庭必须重新理解就业内涵,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就业观。
  1.要主动积极就业,而非消极就业,先就业再择业。
  大学生理想就业标准往往是工作稳定有保障、工资和福利待遇高、升迁机会多、发展前景好、工资能较灵活地反映员工的教育程度和工作能力。但像这样的工作岗位又有多少,“僧多粥少”是不争的事实。因此促使高校毕业生在未找到理想工作的情况之前,不要消极等待,而应该坚持“先就业再择业”的原则,用积极的态度来争取理想工作的机会。
  2.要在岗位上不断提高,而非倦待工作。
  教育学生放弃一找到工作就意味着“一劳永逸”的念头,要树立找到工作仅是创业开始的职业意识,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创造出更大的发展空间。
  (二)加强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
  作为劳动力市场的需求方,许多企业缺乏人才储备意识。追求最大的经济效益是企业的终极目标,因此在招聘大学生的过程中许多用人单位急功近利,期望进一个人就马上发挥作用并能为企业创造利润,不需要支付更多的培训费用和用人成本。作为刚刚走出校门的毕业生来说,最缺乏的是动手能力和实践经验,须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方能施展其才华。同时,在就业市场“供大于求”的形势面前,许多用人单位过分强调大学生的实践工作经验,常常出现“职专生易于本科生”就业现象。因此,需要大学生在校期间加强专业能力、实践能力、应用能力的培养。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加强:
  1.大学生应该有明确的学习方向,除了对专业课程知识的学习以外,还需开拓视野,关注时事新闻,以更加全面的视角分析问题。
  2.巩固所学专业知识,加强专业素质的培养,掌握就业市场工作岗位的必备知识,在获取就业信息的指导下开展自己的专业学习。在专业技能上增强自己的就业信心,成为有真才实学的社会需要的人才,从而有针对性地为未来工作做准备。
  3.增加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在实践中锻炼自己,把所学专业知识应用到实践中,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自身务实、自信、诚实、灵活的品性。
  4.提高学习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处理问题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创新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实际动手能力等综合素质,以更好地适应社会。
  5.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以充足的准备以应对就业竞争。
  综上所述,要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高校须结合当今社会发展趋势进行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使毕业生在思想、技能、知识储备等方面做好准备,以适应竞争日益激烈的就业环境,从而真正促成学生顺利走向社会、服务社会。
  
  参考文献:
  [1] 吴洪涛.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我国大学生就业探析[J].中国大学生就业, 2003,(2).
  [2] 郑确辉.创新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2004,(2).
  [3] 李新生.当代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原因分析[J].中国西部科技,2004,(8).
  [4] 戴树根.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及对策探讨[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
  [5] 周贤.试论大学生就业现状与对策[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7,(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39870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