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中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指导的理论与实践模式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中等职业教育作为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逐步发展成为我国培养技能人才的基地。文章通过阐述中职院校开展就业指导的意义,中职院校就业指导的现状分析,提出了中职院校就业指导模式的构建对策,以期为中等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中职院校;就业指导;研究
  近年来,随着中等职业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快速发展,已成为我国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基地,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由于对中等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制度不完善、机构设置不合理及指导工作缺乏针对性等原因,导致中职院校还面临就业指导缺乏理论指导、就业指导的时效性不足等问题。文章通过阐述中职院校开展就业指导的意义,对中职院校就业指导的现状分析,提出了中职院校就业指导模式的构建对策,以期为中等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中职院校开展就业指导的意义
  中职院校开展就业指导是教育和引导中职院校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观的关键,充分发挥就业指导的教育和引导功能,实现中职院校毕业生的顺利就业,实现就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功能的具体体现。首先,开展就业指导是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因为就业指导不仅对毕业学生就业进行帮助和指导,同时也能充分反映学校专业设置的科学性、适用性,有利于学校及时优化专业设置,转变培养模式,进一步优化配备教育资源,实现中职教育的培养目标与社会需要相一致,提高教育产出效率,提高培养人才的素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从而促进中职教育改革。其次,开展就业指导能促进劳动用工制度的改革。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劳动就业已转变为劳动力市场调节的自由择业制度,是建立在有效劳动力市场信息体系上对就业形势的分析与预测,从而促进了中职院校就业制度的改革,实现学校培养目标与市场需求的动态调整,从而使中职院校积极应对以适应社会整体发展,从而使就业指导同劳动用工制度的改革相互促进。再者,开展就业指导是学生个人发展的需要。职业教育作为社会培养技能型人才的主阵地,中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家未来制造产业的制造水平。
  二、中职院校就业指导的现状分析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中职院校的毕业生就业指导已得到学校一定的重视,由于我国中职教育起步较晚,目前已借鉴国外职业教育理念,开展了一定的教学和社会实践,为学生就业进一步拓宽了就业视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对毕业生就业提供指导和帮助,使中职院校就业指导的理论和实践研究都取得了一定成效。同时,大部分中职院校已对教师进行了就业师资培训,已为学生提供就业指导,创业培训指导。虽然中职院校就业指导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存在着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一是中职院校就业指导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中职院校目前仍处于借鉴国外就业理论阶段,尚未形成符合学校发展的、系统化的就业指导体系,导致中职就业指导缺乏一定特点和针对性。二是学校对就业指导的规范性较差,就业指导机构不健全,未设置就业指导专项经费,导致就业指导乏力,指导教师的积极性不高,由于中职院校办学经费紧张,对就业指导经费的投入未形成持续性,导致就业指导的设备、设施等跟不上社会的发展,难以实现对就业信息时效性的掌握。学校就业指导虽建立了与企业、用人单位的沟通合作机制,但还未形成信息和资源共享的良好互动,尚未形成真正的产学模式;三是就业指导课程的实效性不强。中职院校虽然开展了就业指导课程,但就业指导课程的教材质量不高,缺乏实效性,导致就业指导课程分析的就业形式和职业状况与当下的就业形式不一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缺乏对当下就业形势的科学分析,不能进行正确的引导。就业指导课程仅对就业选择和就业信息进行指导较多,而对学生就业心理咨询和就业技巧等方面的辅导不足,导致学生对就业思想的准备不足,难以扬长避短,导致学生对就业指导课程不够重视,不利于中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四是中职就业指导缺乏督导、评估等机制。虽然大部分中职院校开展了就业指导,但中职教育的管理部门还未将就业指导纳入中职学校办学水平评估体系中,对中职院校的就业指导尚未进行督导、评价等,导致中职院校对学生的就业指导不够。
  三、中职院校就业指导模式的构建对策
  (一)建立健全中职院校的指导体系
  一方面,中职院校根据个人取向、社会取向及综合取向等国外的就业指导理论模式,对中职院校毕业学生进行就业指导,促进中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指导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加强就业指导理论研究,结合现阶段中职教育现状,建立适合中职院校实际的就业指导理论模式。另一方面,进一步规范就业指导,建立健全就业指导机构。中职院校根据学校特色制定学校的教学目标,提升学生的就业素养和就业能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就业观,根据社会的发展现状和学生特点,为学生毕业后迅速适应和融入社会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中等职业院校应根据时代的发展,对中职院校的就业指导进行规范,建立和完善就业指导的专门机构,培养专职的就业指导教师,给予经费保障,为中职院校就业指导配备现代化的设备和设施,建立就业指导信息数据库,实现就业指导的规范化和制度化。三是加快职业指导制度建设。学校应制定就业指导工作标准和实施意见,完善中职就业指导制度,将就业指导纳入中职院校办学水平评估体系,通过制度保障将中职院校就业工作落到实处,使学校真正重视就业指导,指导学生就业和职业发展,教育管理部门结合本地区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制度,指导、保障和监督中职就业指导工作。同时,中职院校进一步加强就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保障中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的顺利开展,促进学生就业。
  (二)构建中职院校就业指导模式
  中職院校结合学校特点,丰富和完善中职院校就业指导,采取多途径进一步加强中职院校就业指导,使中职教育更具实效性。一是开展课程教学模式。中职院校通过专职就业辅导教师开设就业指导课,全面系统的介绍当前的就业形式,传授求职技巧,为学生提供最新的市场就业信息,并对毕业生进行就业培训,树立学生正确的就业理想和职业意识。二是开展就业服务模式。中职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开展职业就业指导,积极为学生就业提供渠道,加强与企业和用人单位的联系和合作,扩宽毕业生的就业渠道,为学生就业搭建就业平台,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定期召开就业协调会,保证学生就业渠道的畅通,为毕业生就业提供专业的就业服务和指导。三是开展创业就业模式。自主创业是引导学生通过所学的技术和专业所长,根据社会需求和市场发展进行自主创业。学校应为自主创业的学生提供平台,通过科学的评价为创业学生提供创业培训,通过聘请创业人士传授创业知识和经验,使毕业学生树立创业意识,培养创新创业思维,为学生提供更多参加社会实践的机会,使学生充分了解创业信息,适应发展,为促进创业营造良好氛围。
  (三)强化与就业部门沟通,形成良性互动
  学校应根据社会发展和市场需求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培养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专业,结合学校的办学特色,形成与当地产业结构相适应的专业学科,建立实习基地,以满足中职院校专业教育的需要。学校应不断加强与劳动管理部门、企业、用人单位开展就业合作,探索开展订单式培养,完善与企业和用人单位合作办学机制,实现产学融合,通过大数据等技术广泛收集就业信息和劳动力市场需求信息,为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而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应充分重视中职院校毕业学生的就业工作,在职业规划、政策支持、信息畅通及咨询服务等方面为毕业学生提供服务,在学生就业中发挥积极作用。
  四、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中职院校逐步发展成为培养技能人才的基地,实现中等职业院校的毕业生就业有优势,创业有能力。文章通过阐述中等职业院校就业指导的意义,分析中职院校的就业指导现状,提出中职院校就业指导的构建对策,充分利用中职院校的优势,对中职院校毕业生进行正确的就业政策指导,对实现中职院校毕业生的良好就业,促进和扩展中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指导理论的发展和实践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参考文献
  [1] 姚裕群.大学生就业指导问题调查与研究[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5(13):13-15.
  [2] 张妙弟等.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 实现高职教育持续发展[J].中国高教研究,2004(01):31-33.
  [3] 周赣.谈高职院校就业观教育[J].湖南冶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02):120-121.
  作者简介:金立军(1963.06- ),男,汉族,山东淄博人,副教授,滨州市技术学院,教育学学士,研究方向:体育教育、学生教育与管理、就业指导。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492065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