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影响大学生体育课兴趣的因素及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通过调查与分析,发现学生不喜欢体育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体育教师上课密度高,学生没有自由活动时间;公共体育课的学生身体素质差,高强度的体育活动容易受伤;体育课风吹日晒,不是本专业的核心课程,只为获取毕业学分等。结合公共体育课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提高学生对大学体育锻炼的认识,改善教师授课方式,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应加强渗透德育教育,增强学生课程情感体验,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自主能动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体育锻炼意识深入学生心理。
  关键词:体育课;德育;兴趣;学校体育
  1 绪论
  体育课是在教师主导作用下,学生主体参与体育锻炼活动,培养学生体育运动技能,增强学生身体素质的基础课程。在教学大纲的规定下,确定体育课程教学内容,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增强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以更高的运动兴趣,参与到体育课程中。在教学过程中加入德育教育,提升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但教师在实际教学实践中,由于受到室外场地影响,乒羽项目无法正常上课,体育器材也较为老旧,体育教师上课练习手段较为陈旧,发现许多大学生对体育课并不感兴趣,甚至有一些学生对体育课有厌烦心理。
  2 研究方法及其对象
  2.1 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通过查阅文献资料,是我们获得一手知识和信息最直接的手段,也是最有效资料收集方法。通过对各类文献资料分析研究,进一步加深对本研究的理解。本文通过图书馆平台,在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资源、读秀学术进行了检索;然后,通过百度等搜索引擎在互联网上检索,系统的查阅与收集了大量与本论文有关的相关文献资料。
  (2)访谈法。对在校大学生与体育教师进行调查访谈,了解学生的对体育课程的认识以及对课程的态度,对教师访问有关课程的练习手段以及学生上课表现情况。
  2.2 研究对象
  安康学院大一大二非体育专业在读学生。
  3 学生对体育课缺乏兴趣的原因
  3.1 心理特征
  处于大学阶段的学生,作为一个法定成年人,大部分学生在心理上仍然不够成熟,在刚刚离开家庭独立进行大学生活,也依赖班集体同学,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容易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处于体育课中教师强调学生身体锻炼的参与感,容易忽略学生的上课情感体验。在校大学生刚刚脱离父母以及高中教师的管理,更加想独立自主、重视自身在课堂中的活动时间、以及自身喜欢的体育内容,注重自身情感体验,在体育课堂上不能满足,从而影响了大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
  3.2 对体育课程的认识不足
  在进入大学之前,学生以文化知识学习为主,缺乏体育课程,体育课程一般多为文化课教师占去。以往上体育课为自由散漫式活动,心理上认为体育课程不重要。进入大学后,教师按规定大纲讲授体育运动技能,学生从心理上排斥体育课。现在普遍大学生为零零后学生,家中多为独生子女,家长溺爱孩子,基本家务也不会做,害怕吃苦受累,大学体育课程授课时间为一百分中,学生在心理和生理上难以坚持。
  3.3 有过不良运动史
  很多学生自身或身边同学在以往的体育锻炼中,由于缺乏体育锻炼知识,以及运动热身的习惯,在体育活动中受过伤,而造成心理上的恐惧、不自信,不愿参与到体育课程中,从心理上排斥体育课程。
  3.4 自身身体条件的限制
  学生本身的身体素质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身体素质参差不齐,有一些学生性格较为内向,在运动中不自信,自身不愿意參与到其中。学生普遍存在协调性较差的问题,在体育课程中,一些动作学生难以完成,造成学生学习困难,而放弃体育技能学习。
  3.5 体育教师素质的影响
  体育教师在大学课程中,授体育系专业学生,学生身体素质好,体育技能接受能力强,教师更喜欢投入更多的精力在体育专业学生。公共体育课学生,学生身体素质差,教授有难度的动作、技能学生不能完成,公体课学生班级人数多管理存在一定困难,体育教师与学生沟通存在问题。造成许多学生参与不到体育运动的乐趣中,心理上对老师产生厌恶,排次体育课程。
  4 激发学生体育课兴趣的对策
  4.1 注重学生情感体验
  教师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学到运动知识,锻炼身体,提高运动技能,更要注重学生的参与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主体作用,根据教学重难点,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更多的参与到教学过程,而不是灌输知识。提升学生的情感体验,学生才能更投入的参与到体育课程中。
  4.2 主动设置疑问
  教师在课堂中提升课堂活跃度,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有目的、有预见性的提问学生问题,学生难以解决问题,才会更好的投入到体育技能学习中。布置课后作业,鼓励学生自行解决课后问题,并在下节课随机抽取学生进行回答。这样既开拓了学生的思路,也提升了学生学习运动技能的兴趣。
  4.3 多采取游戏竞赛合作形式
  游戏竞赛是检验学生学生对所受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也是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良好手段,更能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增强学生的体育兴趣。教师在学生分组竞赛中,引导学生组内合作,分享自身的运动技能认识,提升学生的课程内容掌握程度。
  4.4 多搞活动,提升学生对体育重要性的认识
  每学期期末,体育教师可以分项目联合举办所带班级的体育技能竞赛,可以检验教师教学能力,也可提升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兴趣程度,增强学生体育技能掌握情况。
  5 结论
  大学体育课需要的是一种新颖有创造性、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身心为基础、以特殊的练习方法为重点、以培养学生锻炼身体为目标的新型教学模式。同时,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使学生在放松、愉悦的环境中去实现各项学习目标,并逐步养成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形成“终身体育”意识。
  参考文献:
  [1]吴新宇,汤雨佳,孙平.我国大学公共体育网站内容创新设置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9,27(09):3-4+14.
  [2]于海浩,陈晓春.大学体育教学中立德树人的教学策略[J/OL].体育世界(学术版),2019(07):138-139.
  [3]王荣乾,徒健明.大学体育训练中的创造性思维教学模式探究[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9(15):147-148.
  [4]侯凯.大学体育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9(07):111-112.
  作者简介:李强(1992-),男,汉族,山西长子县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体育教育。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2231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