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民营企业内部控制现状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给我国国民经济增添了新动力。为了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可持续健康发展,企业必须通过加强内部控制、构建完善的内控体系来确保经营的稳定性和高效性,保证各项工作按照既定的方针执行落实,提高企业的综合管理效益。本文结合某民营商贸超市企业的经营实际,分析企业的内控现状,然后相应地提出企业内部控制的优化和改进策略,希望能为相关企业管理人员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 民营企业 商贸超市 内部控制
  一、企业内部控制现状分析
  (一)缺乏良好的内控环境
  民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主要采取的是集权化的管理模式,领导者在制定管理决策时主观性较强,容易打击下属各部门成员的工作积极性。大多数民营企业的经营规模较小,内部治理结构不够完善,领导者对内控的重视程度不足,没有设置专门的内部控制部门、岗位,内控工作主要由财务会计兼职完成,但多数财务会计都不具备专业的内控知识背景,加上自身工作内容较为繁杂,因此难以较好地指导和推动内控相关工作的开展。企业的内控制度不健全,[1]没有结合企业自身的业务经营特点及实际情况制定系统规范的内控条例,缺乏细化的执行标准,可操作性不强。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仍停留在基础的财务核算阶段,财务工作者大多是财务会计,掌握内控等管理技能的管理会计相对较少,企业内控人才储备严重不足,缺乏既懂企业业务经营特点、又掌握一定内控知识背景的专业内控人才。
  (二)风险管理意识薄弱
  民营企业风险识别与评估主要依靠管理者的主观经验判断,风险管理的科学性不足,随着经营的不确定性因素增多,企业经营面临的风险隐患也随之加大。从企业的经营现状来看,企业在风险管理方面,主要重视的是业务层面的风险内容,对资金、资产方面缺乏有效的风险防范和应对措施。企业基层员工的风险管理意识普遍不强,各个层级的风险责任义务也不明确,出现问题时容易互相推诿扯皮,容易延误最佳风险管控时机,给企业造成较大的风险损失。
  (三)内控活动不规范
  企业在设计业务流程时,没有充分考虑其关键环节及岗位的内控需求,流程的授权审批控制力度不足,在开展业务活动时较为随意,没有形成严格的管控约束机制。主要体现在4个方面:一是在采购环节,采购申请、审批、付款等不相容岗位未实现分离,容易给不法分子以权谋私创造有利条件;采购计划编制不完善,缺乏最佳经济批量的考量;供应商管理手段单一,进货流程把关不严。二是仓储环节,存货验收、保管、领用及发出等岗位未分离;存货即时盘点方式较为落后,盘点效率低下;存货信息真实性和准确性较差,存在虚增资产、利润的行为;商品管理不当,货物损毁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存货占用大量资金,资金周转速度较慢。三是销售环节,销售费用控制不力,销售预算编制不科学;应收账款回收难度较大,缺乏相应的激励和惩戒措施。四是货物退回环节,退回货物的程序不规范,缺乏过程监督管控;退回货物直接做报损处理,影响企业的经营利润。
  (四)审计监管缺乏独立性
  企业内部缺乏独立的审计监管部门,审计工作主要由内部财务部门代为执行,审计活动容易受企业领导或其他同级管理层主观因素的干扰,实际的监督管控措施约束力度不足。企业的内控监督主要集中在事后的会计核算阶段,缺乏事前的风险防范和事中的控制性监督管控,无法从源头上及时发现和处理经营异常问题,难以有效规避风险损失。同时对内控违规的相关责任人没有建立严格的责任追究机制,導致内控权威性难以有效树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内控有效性。
  二、企业内部控制优化策略
  (一)改善内控环境
  企业管理者要提高内控认知水平,积极推动企业内控体系的建立和完善,给予下属各部门一定的内控权限,充分带动各层级员工积极主动地参与内部控制工作。要设置专门的财务内控岗位,加大对专业财务内控人才的引进力度,优化内部人才结构,从而更好地支撑企业内控工作的开展。完善企业内控制度体系,包括岗位责任分工制度、不相容岗位制度、授权审批控制制度、会计控制制度、业务流程控制制度、风险管理制度、内部审计监管制度、内控交流与沟通制度等,细化相关的制度条例,确保各项内控工作的开展有据可依、有规可守。企业要加快财务转型升级,鼓励财务会计学习和掌握管理会计相关的工具方法,参加管理会计职业技能考试,提升业务综合能力水平。企业要鼓励全员参与内控活动,将内控作为员工工作绩效考核的一部分,增强员工的责任意识,调动其参与和配合内控工作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二)加强风险管理
  企业要全面梳理其所有经济业务环节及流程,找出可能存在的风险隐患,深入分析风险的可能影响因素,建立风险识别与评价指标体系,[2]科学、全面、客观地开展风险识别与评价工作,面对各种风险隐患,有针对性地制定风险防范与控制策略,提高企业的风险管控能力。企业要着重加强对关键内控环节及重要岗位工作者的风险管控,设置相应的风险内控目标,明确内控范围、内控措施、内控标准等,设计具体的内控工作流程,切实指导和约束企业员工的内控行为,要注意内控的精准性,结合企业各项业务的特点,制定内控措施,确保达到预期的内控效果,有效降低风险损失。
  (三)规范内控活动
  企业在设计内控流程时,要加强对关键内控流程及岗位人员的授权审批控制,强化企业内部控制管控约束。一是在采购环节,要严格按照不相容岗位分离原则设计相关岗位,严禁一人负责采购全程的采购行为;科学地编制采购预算,要求企业预算委员会加强预算计划审核,结合采购经济批量调整和控制预算计划,尽可能降低采购成本;加强供应商管理,建立供应商管理系统,将供应商分为战略合作、优先合作、考察合作以及一般合作类型实施分类管理,定期考评供应商的供货能力、供货价格、供货质量等,与最优方合作;加强采购验收管理,安排两人以上同时验收,全程监管控制,仔细核对验收数量及质量,并落实相关人员的验收责任,确保货物准确无误、安全入库。二是在仓储环节,改进货物盘点方法,借助现代化的扫码技术实现电子扫码,提高货物盘点效率;安排初盘和复盘两道程序,并由监督人员随机盘查,确保货物账实相符;加强存货防损控制,严格分类摆放和储存货物,在仓库安装无死角摄像头,定期对各种易损货物进行盘查报损,要求各方对报损情况签字验收,及时更新库存信息,以便相关人员准确了解存货状况;设置安全存货库存量,避免库存积压过多而占用流动资金。三是在销售环节,企业要科学编制销售预算,合理控制销售费用,结合往期经营数据及对标同行业企业数据,制定费用标准定额,加强费用支出管控;加大应收账款的回收力度,建立账款催收机制,控制赊销比例,提高资金回笼速率。四是在货物退回环节,要仔细审核退货要求是否符合退货条件,对退货商品进行验收检查;对商品质量问题引起的退货,应及时同供应商联系协调退货,打印退货报告,由各方签字确认后报损,减少存货浪费。
  (四)健全监管机制
  企业要在其最高层领导机构下设独立的审计监督部门,尽可能减少审计活动受到的主观因素干扰,结合企业的业务活动开展情况,开展日常审计和不定期专项审计活动,形成常态化的审计监管机制,加强审计监管的权威性和有效性。要逐步将监管重心前移,从过去的财务核算型的事后监管模式,转变为事前的风险预测、财务预算监管以及事后的评价反馈监管、绩效考核监管的全过程监督管控模式。要建立严格的责任追究机制,增强企业人员的内控意识,规范其内控工作行为。
  三、结语
  随着我国逐步进入经济新常态,企业间的竞争压力更大,完善的内控体系已经成为企业增强核心竞争优势、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保障。因此,企业管理工作者一定要提高内控认知水平,强化内部监督管控,全方位、多角度地构建和完善内控系统,为企业实现长远的发展目标夯实基础。
  (作者单位为大化县大润家商贸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 狄文法.浅析民营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7(2):154-155.
  [2] 吴艳.商贸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及内部控制要点分析[J].财会学习,2017(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30854.htm